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18章

作者:兴霸天

“高丽那边一听猛然醒悟,立刻派兵固守鸭绿江,然后我唐军真被挡住了……”

“圣人大怒,直接将元万顷流放岭南,好险才没有杀了他,后来灭了高丽,天下大赦,此人回到长安,原本前途也没了,不过确实才华出众,被皇后看中,成了北门学士,算是因祸得福。”

“无论是英国公,还是元万顷,会犯这种错误,其实都是骨子里看不起高丽,才口无遮拦。”

“这和前隋炀帝亲征,下达的那些荒谬命令,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摆出天朝上国的架势,高丽亡国的次数比吐谷浑都要多了。”

吐谷浑:“……”

说得好好的,拉上我做什么?

金智照难以辩驳,毕竟李彦说的是己方的错误。

不比小国拼命掩饰,大国就有勇于承认错误的担当。

关键这种字里行间透出的居高临下,让她极为难受。

别怀疑,就是瞧不起你。

李彦还挑出一篇,给她过目:“关于安市城的守将,这里还有记录。”

金智照看了后,不禁沉默下去。

因为李世民受挫于此城,格局风度依旧。

【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历其城,城中皆屏声偃帜,城主登城拜手奉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绢百匹,以励事君之节。】

李彦道:“唐军撤退时,高丽守将登上城楼遥遥行礼,太宗也派人在城下堆了一百匹绢布,表彰他守城有方,各为其主的忠君之节。”

“这位守将我也挺佩服,是一位人才,以一座城市硬生生拖住大唐天军的脚步,十五万大军没办成的事情,给他办成了,可惜你们三韩之地没有正规的史书,连此人的名字都没有留下。”

这话就诛心了。

相比起大唐有功必赏,高丽这种保卫了国家的大功臣,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如此对比,太令人齿寒。

偏偏新罗的制度,连高丽都不如……

金智照心头愈发难受,干脆自己埋头看了起来。

她要仔细瞧一瞧,被认为继前隋后,大唐又一次征伐高丽失败的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她很快发现,这一战收获也不多,只有三点。

第一点,攻占高丽城池十座,不过后来随着大唐退军,其中六座回到了高丽手中。

第二点,获得高丽七万人口,迁入中原,补充大唐劳动力。

第三点,斩首高丽士兵四万,而通常,杀敌数是远多于斩首数的。

毫无疑问,后两者是歼敌有生力量,一来一去令高丽至少损失了十多万人口。

而那个时期的高丽,总人口约三百万,相当于三个长安城。

一下子损失十多万,再加上牛羊牲畜,武器盔甲,无疑是伤筋动骨的惨痛损失。

李世民战略目的确实没有达成,对外宣称是一场失败,结果都有如此斩获,与新罗国内宣扬的完全不同!

早说唐太宗的败仗是这样规定的,那后面的百济和倭国哪敢结盟,正面与大唐对抗?

你自己谦虚,专门坑我们这些国家是吧?

“假的,假的,都是假的?”

“不,这些记录十分详尽,岂可一味否认!”

“但如果是真的,正如李元芳之前所言,大唐灭高丽,我新罗又出了多少力?”

金智照越看,脸色越是苍白,最后身体开始摇摇欲坠,还不如之前吊着。

不远处的杨再威看着这位师妹,微微叹了口气,早叫她不要听从李元芳的话,这下好了……

“我们去用膳!”

眼见金智照自己进入了审问的节奏,正好到了饭点,李彦施施然的离开。

临走时,他嘱咐左右:“去太医署请一位医佐来,如果这新罗女受不住打击又吐血了,给她治一治,看完之前,不准昏迷。”

第316章 若能亡国,就最好灭种

回到内卫办公堂内,公厨堂食送入。

如今各大部门的公家饭,内卫的档次已经越发靠前,平均档次稳定前三,仅次于政事堂的入阁宰相们,和东宫群臣的待遇大差不差。

洛阳食物充足,毋须节省,众人要的份量都很足。

眼见丰盛的美食端上来,丘神绩见了眼睛大亮,他干的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确实饿了,立刻取了两大份。

李彦暗暗摇头,怪不得从背后看,这家伙和狄胖胖越来越像。

他要了一份,率先坐下,众人纷纷入席开动。

静悄悄的,进食不语。

一刻钟后,李彦不急不慢的吃完,抹了抹嘴,开口问道:“神绩,杨执柔和豆卢钦望怎样了?”

丘神绩早就观察着,立刻停筷,回答道:“豆卢钦望已经无用了,可以转入大理寺定罪,杨执柔还在硬撑,我之前倒是小觑了他,此人比我料想的要顽强许多。”

李彦道:“头颅的事情不要说,先问出杨再威和金智照师父的身份。”

丘神绩道:“我明白,他对此已经说了一个称呼,‘佐命’!”

众人闻言纷纷望了过来,脸色变化:“佐命?这谋逆之心,简直昭然若揭啊!”

李彦冷声道:“辅佐天命君主之士,才能称为佐命,此人果然有造反之意,具体名字呢?”

丘神绩摇头:“杨执柔交代出这个称呼后,其他的就打死也不说了,他在这件事上的抵抗心理,倒是超乎意料的强,看来那人的身份非比寻常。”

“不过请六郎放心,北衙百骑的郑贼,当初也不愿意交代出头颅的秘密,最后还不是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我跟他磨下去,他迟早受不住的!”

李彦表情郑重起来:“能让你慢慢磨,这已经说明了难度,要小心对方的反扑啊!别忘了贾思博被灭口,相比起那时,‘佐命’的身份暴露近在咫尺,更有可能狗急跳墙。”

众人凝声道:“是!”

李彦加以总结:“目前看来,‘佐命’是内卫被撤除前的老人,自身得玄奘大师在法门寺传唯识劲,不仅武功高强,还擅于教徒弟,更与异国勾结。”

“大弟子杨再威,是吐蕃暗卫的统领,虽然不得噶尔家族信任,但至少地位极高,关键时刻方便勾结吐蕃,派出大军。”

“女弟子金智照,是新罗公主,文武王金法敏的女儿,新罗现在于辽东半岛独大,看似是小国,但若是置之不理,也会生出祸端。”

“那文武王也是数度出使过大唐的人,能让其女儿入门下,可见两者之间有所往来……等一等!”

说到这里,李彦眉头一动:“文武王出使我大唐时,跟哪些官员接触过?怀英,此事你去查一查,或许有线索。”

狄仁杰没有隐瞒:“六郎,刚刚我已经去礼部调取了文书,接下来准备去拜访当年接待文武王的礼部官员。”

李彦了然,露出微笑:“怪不得后来审问时,就见不到你了,此事就交予怀英去办。”

“但要记住,我们不能完全把希望押在这三个犯人身上,现在‘佐命’做的是造反的事情,势必小心至极,万一在亲近之人面前也有伪装,我们还得继续追查。”

“不过此人就算再谨慎,总不能从一开始就想着造反,从过去挖掘线索,最容易找到蛛丝马迹,现在我们的追查方向越来越多,齐头并进,只要对方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就休想逃脱。”

众人纷纷点头,信心倍增。

狄仁杰干完了第一份饭,开动第二份的同时问道:“我去礼部时,听到他们正在谈论,准备发国书质问新罗,让文武王亲自入朝请罪,不知六郎对于新罗是何态度?”

李彦淡淡的道:“这白眼狼在我大唐兴风作浪,单单是过来服个软,又有什么意义?指不定回去后,金法敏就是一副卧薪尝胆的姿态,趁机凝聚三韩苗裔的仇恨之心。”

狄仁杰面色微变:“六郎之意,是要兴师动众?”

李彦摇头:“不可兴师动众,我大唐对外的主要敌人是吐蕃,现在灾情未复,接下来要以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为主。”

狄仁杰也不禁愣了愣,既不允许新罗轻易过关,又不准备出动大军,单靠口头问罪,似乎办不到吧?

李彦目光一动,环视四人:“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要对付新罗,其实不需要大规模出动军队,只需两万精锐,选为一智勇之将率领,入新罗境内,每每出奇兵掠其城下,践踏禾稼,败其生业,再多多贮备金银布帛,有来降者厚赏赐之,用不了十年,这个国家就完了。”

丘神绩终究是武将世家出身,听到这里眉头一扬:“这很像并州总管刘将军,对突厥人的办法啊!”

李彦道:“不是像,这就是参考刘将军之法。”

唐初将领刘世让,采取的就是类似的办法,把突厥整得欲仙欲死,逼得他们反过来使用反间计,造谣刘世让与突厥可汗策划谋反,李渊中计,将刘世让杀害,突厥这才安心,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冤死的刘世让平反。

这种双方定位的互换,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李彦此时看向几位心腹,考校道:“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目露思索。

丘神绩其实觉得这法子挺不错,但战争之事他从来不发表意见,重新埋下头,干第二份饭。

安神感微微皱眉:“若真这么做,新罗肯定是完了,但也难免损我大唐天威,现在又不比唐初,突厥人频频南下入侵的时候,何必用这种法子呢?”

郭元振考虑后续:“灭国不难,可一旦用了这等绝户计,后面怕是难以统治啊……”

狄仁杰抚须道:“此法陛下和殿下都不会同意,对于诸多羁縻府州的稳定也会造成冲击,为了区区一个新罗,并不值得。”

李彦欣然于他们的每个人的考量,颔首道:“不错,立国之初,战争的胜利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大唐国力强盛,新罗又远不及吐蕃,要灭之并不困难,关键在于灭国后,能否真正统治那片土地。”

“如果不能将之纳入治下,用不了多久,三韩苗裔又会诞生出新的政权,有了灭国经历,将腐朽的三韩苗裔贵族阶层清除,留下汲取我大唐文化的新阶层,说不定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安神感和郭元振神情缓和,狄仁杰一听,则变得愈发郑重。

因为他意识到,这位顶头上司是真的生出了灭新罗的心思,以前讨论吐蕃时,都没有这般杀意。

确实,李彦动了杀机。

他对于新罗的印象本来就不好,毕竟后世偷国的祖先就是新罗,高丽完全是瞎认祖宗。

奇葩的是,真正值得称赞的新罗太宗金春秋,被他的后代骂成国贼,然后把不是祖宗的高丽供起来,各种谣言满天飞,也是绝了。

当然,后世归后世,还是要按照这个时代来处理,如果新罗不撞上来,李彦目前也不会理会这小国,大唐对外的主要敌人是吐蕃,毕竟吐蕃得天时地利,国力要强大得多。

但现在区区一个新罗公主,居然敢在背后策应弓氏,图谋不轨,唯恐天下不乱,还说担心大唐在灭了高丽和百济后,要继续灭亡新罗。

担心是吧,好,就让你的担心成真!

不过正如高丽扛了隋唐四代人的打击,才宣告灭亡,双方的国力虽然有鸿沟般的差距,但想要真正灭国,灭国后再有效控制,确实不易。

所以此次审问金智照,除了问出她背后的师父外,还有试探之意。

李彦做出总结:“对于吐蕃,以瓦解其国力,无法威胁到我大唐为主,想要彻底灭了那高原帝国,暂时还办不到。”

“但对于辽东三国,若能亡国,就最好灭种,永绝后患!”

“随着金春秋的继位,新罗的骨品制,来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种僵化的阶级,如何令它的稳定性彻底崩塌,国中贵族内乱,二馆六学的学子可以出力,多多引导运用他们的知识,元振,此事由你负责;”

“神感,目前金郎中还在搜查北市奴隶市场,那些奴隶会场所卖的新罗婢里面,有不少暗谍存在,你好好督促,对于奴主不要客气,这些人手中都沾满了鲜血,没有一个良善,无论他们背后站着哪个士族,该收拾的统统收拾;”

“神绩,你继续审问杨执柔,将他所知道的秘密统统挖出来;”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