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07章

作者:兴霸天

郑仁通开怀一笑:“元芳你可是说过,要常来府上作客的啊,结果才来了三次这么少,哈哈,快快入座吧!”

众人入席,聊起了家常话题,崔氏看着李彦,越看越喜爱:“元芳风采卓然,兼富才情,卫国公可有为你张罗婚事?我等山东贵女知书达礼,贤淑持家,可为良配啊!元芳若是有意,我可要上门对李公说道说道!”

她的神态是很认真的,高门世族间的联姻是大事,若是做媒成功,那交情可就深厚了,而唐初的五姓女,地位虽然没有后世传的那么夸张,但确实是一等一的良配。

尤其是李彦把窦氏和韦氏,这两个最擅于联姻的关中世家弄得灰头土脸,五姓女在婚恋市场上,地位愈发水涨船高,崔氏心头一热,就想着真的张罗一位山东五姓女,嫁给李元芳,可是一件美事。

然而李彦笑容依旧,说话却不客气,一口堵死:“我阿耶开明,倒是没有催促我成婚,我目前以工作为重……”

崔氏立刻闭上了嘴,人家父亲都不急,她急什么。

但这已经无形中伤害到了此地的主人,郑仁通恶狠狠的瞪着自己的儿子:“婚配乃人生大事,确实得慎重啊!”

郑辉赶紧移开视线,郑氏则护着儿子岔开话题:“吃菜!吃菜!”

相比起来,崔修业更关心李彦和李德謇的关系,以往听说卫国公府都是这位在作主,如今看来还真不假,数度举杯邀饮:“元芳请!”

李彦也很热情:“崔公请!”

如果崔守业泉下有知,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估计也要抗争性的顶几下棺材板。

哪怕他最恨亲家豆卢钦望,但你也不能这样通敌啊!

但这就是权势的体现,随着李彦地位的越来越高,只要不是直接的死仇,都如过往云烟,不值一提。

对于这类官场上见风使舵的,李彦从来不会拒之门外,刻意结仇,而崔修业聊了一些官场话题,也很快提到了段达:“听闻李机宜前几日找了都官司的段郎中?”

称呼官位,那就是谈正事了,李彦颔首道:“我收到一封举报诚义商会的信件,上面所述的内容十分严重,不得不查……”

崔修业凝重地道:“愿闻其详。”

李彦将自己写的举报信内容大致说了一遍,又补充道:“如果只是单纯的一封信件,在无实证的情况下,倒不至于大动干戈,商会之间交锋会用此等招数,但此前我在高丽奴身上,发现了北衙百骑才能配备的神策弩……”

崔修业动容:“奴隶竟持有弩器?”

郑仁通面色也变了:“此事与北市那群奴商有关?”

李彦道:“暂无实证,但神策弩乃国之利器,万万不能被外族所得,那些奴隶会场与之多有牵连,必须详查!”

崔修业心中对段达恨上了,果然李元芳查的都是大事,此贼居然敢拉自己下水,还说是简单的奴隶买卖,立刻表态道:“黄机宜也早就察觉,段达多有受赂,与奴商牵扯极重,此事当上禀太子殿下,彻查不法,以儆效尤!”

李彦拱手道:“那就要多谢崔郎中和黄机宜了。”

都官司在刑部四司里面地位不高,但值此争夺侍郎之位的时候,崔修业却不愿意让政敌上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人情卖到底:“不知元芳以为,段达去位后,有谁能胜任此职?”

郑仁通也摆出聆听之色,李彦想了想,却给出了一个各方都意想不到的人物:“我会向太子殿下举荐一人,监门卫长史,金良图。”

第302章 大唐梦实现了

亥时,夜色已深,金良图满身风霜的回到家中。

妻子迎出,为他脱下甲胄,换上厚衣,有些心疼的道:“你这几日,怎么比往常回来的更晚了?”

金良图身体虽然疲惫,但心灵很充实,回答道:“贼人依旧在城中,欲行不轨,我要好好巡视,以备不测。”

妻子欲言又止,将劝阻的话咽了回去,从柜中取出包装精美的礼盒:“夫郎,你看看是这种饮品吗?叫‘茶’?”

金良图闻了闻味道,满意的笑道:“就是这种,我们以后要习惯喝茶,儿郎们也要!”

妻子蹙眉道:“可这茶的味道怪怪的,卖的也很贵,妾觉得不如家乡的果饮好喝……”

金良图摇头:“那是你还不懂茶的价值,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高门士族的贵人,现在都逐渐流行起了喝茶,以后你要和其他夫人娘子多多走动,喝不惯怎么行?”

妻子低声道:“别家的夫人都不理妾身……”

金良图神情微微黯了黯,却又很快振奋精神:“那是我还没有令人巴结的价值,放心吧,等我升了官,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妻子轻轻叹了口气:“妾倒也不指望别人巴结,只愿夫郎平安,我们的几个孩子也能好好读书,将来有所成就。”

金良图笑了笑:“真是妇人之见,你期盼的这些,归根结底,还是要我功成名就,否则几个儿郎根本没有好的博士教导,如何能成才?歇息吧,明日还要起早……”

正准备入房休息,院外突然传来动静,一道声音高叫道:“金长史!金长史!”

金良图听出是麾下心腹,脸色微变,立刻道:“为我着甲!”

妻子熟练的帮他穿好,他将刀往腰间一跨,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迎面就见心腹正在宅外不断走动着,金良图沉声喝道:“是不是又发现贼人的踪迹了?还是审问金汉林和金三光,问出了新的线索?”

心腹满脸喜色的迎上来:“不是,都不是,有大喜事啊!长史可还记得,白天那个被内卫带走时,哭天抢地的段郎中?”

金良图点点头:“当然,那是内卫黄机宜抓的人,一位管都官司的郎中,似是犯了大事,看内卫的架势,恐怕是出不来了!”

心腹道:“肯定出不来,此人据说私通奴商,让高丽奴持了神策弩,图谋不轨,幸得李机宜清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金良图勃然变色:“神策弩?”

普通官员对于神策弩没什么特别印象,就知道是一种弩器,但身为禁卫,却是很清楚,那是北衙百骑所持的弩器,极为精良。

金良图更觉得心中的神弩被玷污了,手握向腰间刀柄:“高丽奴持神策弩?简直荒谬!此贼该杀!”

心腹道:“是该杀,杀得好,他为长史让出了路啊!”

金良图怒火凝滞,换成了一种说不出的表情,似惊喜似惶恐,复杂到了极致,颤声道:“此言……何意?”

心腹赶忙道:“我听戍守东宫的同僚说,李机宜在内卫初步审定后,觐见了太子殿下,他入宫的次数很少,此次专门是为了整顿都官司之事去的,提议让你接替都官郎中。”

“当时就有官员不同意,就因为长史的新罗出身,但李机宜力排众议,认为长史多年来戍守皇宫,兢兢业业,又比起长安的官员更熟悉洛阳的局势,此次还发现之前图谋烧毁码头的刺客,抓捕新罗质子,足以证明对大唐的忠诚。”

“太子殿下认同……”

后面心腹说了不少话,但金良图已经听不见了。

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得李机宜看重,他出头了!

都官郎中,代表着五品啊!

长史是从六品上,且不说还要有正六品下,正六品上两个级别,就说六品到五品这一步,对于众多官员来说,就是鸿沟。

京官已经够尊贵的,可绝大部分官员还都是七品六品的,又有多少一辈子都是七品六品!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都官司里的官员,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两人,主事二人,令史九人,书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

这三十名官员里,只有为首的郎中是从五品下,其他全是六品、七品和八品小官。

金良图年近四十岁,可这个年纪里能成五品官,哪怕是都官司这种上升空间狭窄的郎中,依旧让无数人羡慕到眼红。

心腹说到这里,见金良图神情恍惚,也十分理解,为他感到高兴:“长史成了能恩荫子嗣的五品,大郎以后也能直接当官,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金良图大喘气了好几下,才渐渐缓过,知道今夜恐怕睡不着觉了,声音颤抖的道:“此事没有最终定下,还有变数,那都官司是做什么的?”

他其实把朝廷每个官职都背得滚瓜烂熟,何况刑部四司这种要职部门,但就好像是确定自己不是做梦般,下意识的问出来。

心腹回答道:“管理奴隶、战俘和案犯亲眷的,这可是肥缺,听说那段贼就捞了许多呢,等长史……等郎中接位,也能……”

金良图勃然大怒:“胡说八道!区区钱财,够用即可,岂能令我亵职,步上贼人的后尘?”

他猛然拔出腰间的长刀,朝着前方挥舞了几下:“我金良图立誓,无有半点贪心,绝不辜负李机宜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心腹眼见这位情绪如此激动,赶忙道:“是!是属下乱言了!郎中要不要去李机宜府上拜谢,此次全靠他保举……”

金良图想了想道:“拜谢是肯定的,但李机宜要的不止是拜谢,你没有见过他府外,那真是车马如龙,长长排开,李机宜要提拔人,选择那些不好么,为什么选我?”

心腹也觉得不解,露出聆听之色。

金良图锤了锤胸膛:“因为我能办事,而且是办那些高丽新罗贼子的事!”

“此次的奴隶就是如此,那高丽贱奴居然能持有神策弩,可见牵扯甚大,我一定要紧跟李机宜,彻查此案!”

“李机宜还曾经问过我,现在新罗是什么情况,告诫我不可道听途说,你们平日里也要召集新罗人,多多打探国内情况,以备将来……”

他来到心腹的身前,铿锵有力的道:“我能有出头之日,你们也能!我们要好好办事,团结在一起,才能在大唐走得更远,明白吗?”

心腹被激励得面容涨红,热血涌动起来:“是!是!属下明白!”

这下子两个人都睡不着觉了。

金良图送走心腹,又立在门前许久,才脚步略显踉跄的回到内院。

妻子本来都要熄灯了,见夫郎去而复返,倒是挺高兴:“你不用去追贼了吗?快快洗漱了睡吧,明日还要早起。”

金良图却连脱下甲胄都顾不上,哐当一声跪了下来,泪水止不住的狂涌出来,拼命压抑声音:“呜哇哇哇哇!”

妻子面色大变,将他拥入怀中:“出什么事了?你犯了什么罪?我们是不是要逃回新罗了?”

金良图一听哭声都止住了,呵斥道:“胡说什么!”

等妻子闭上了嘴,他又续上哭声:“呜哇哇哇哇!”

直到哭得妻子的衣衫都湿透,他才断断续续的将事情解释了一遍:“我的梦……我的梦……终于实现了!”

妻子怔住,泪水也从眼眶中滑出,俩人抱头痛哭,此起彼伏。

直到后屋的几个孩子惊动,下人们惊惶的聚在外面,瞧那模样也像是想要逃回新罗的,妻子才擦拭了眼泪,出门通知喜讯:“阿郎要升官了!要升官了!”

很快外面又多了一群睡不着觉的。

屋内的金良图总算稳定了情绪,止住泪水,握住妻子的手:“娘子,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夫人来邀请你了!”

妻子反握住手,重重点头:“夫郎放心,妾一定学会喝茶,不会给你丢了面子!”

反正也睡不着了,两人干脆将买好的茶饼取出:“我们一起来煎茶!”

……

清晨。

李彦精神奕奕的骑马出门,路上不断有经过的官员向他行礼问好,甚至有老百姓为之注目。

后者更让他感到高兴。

因为这代表局面打开了。

【名望:默默无闻(洛阳)】→【名望:小有名气(洛阳)】

【成就点+100】

【名望:小有名气(洛阳)】→【名望:声名鹊起(洛阳)】

【成就点+200】

【成就点+2】【成就点+2】【成就点+2】……

长安时期的名动,是借助太子和搏杀武敏之,现在洛阳的名动,则是得益于市井之间的宣扬。

山东士族一向擅长搞舆论攻势,郑仁通为了报答救子之恩,在士林中也卖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