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268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心想你们才好胆量,微笑道:“还未请教?”

程务忠抱拳道:“在下程刚,字务忠,得陛下信任,为百骑领军!”

李彦道:“程领军,你们身上多有血气,刚刚遭遇了贼匪吗?”

程务忠朗声道:“不错。”

李彦目光在百骑马鞍边上的胡禄上落了一下:“这么说来,贼匪也遭遇了你们?”

程务忠眼皮一跳,想了又想,声音略微沉下:“不错!”

李彦笑笑,并未问下去,一夹马腹:“既然是这样,那我也不能落后,走吧!”

“此人话里满是玄机,真难对付!”

程务忠微微眯起眼睛,敌意更甚之余,再涌出了几分斗志,大手一挥:“跟上!”

百骑其疾如风,开始奔行。

李彦骑在狮子骢上,劲风拂面,两侧的风景飞速掠过,旁边是并行毫不落后的程务忠,再听着身后整齐如一的马蹄声,也不禁点头。

他至今见过的唐军,就属此时的百骑最精锐,不愧是李世民专门培养的亲队私卫。

可惜,这也是百骑历史上最后的辉煌时期了。

李世民和李治时期,百骑是精锐中的精锐,等到武则天上位,将之扩充到千骑,又被李显扩充到万骑,再被李隆基扩充到四军,再之后变为十军,也不分什么精锐了,就是北衙禁军。

规模大是大了,但无疑失去最初的本意,最后北衙禁军干脆被太监掌控,才有了废立大唐皇帝的权力。

李世民最忠心的私卫,最终膨胀演变成废立大唐皇帝的帮凶,也是无奈……

众人胯下的马匹都是百里挑一的骏马,全力飞奔起来,速度极快,如一片乌泱泱的云朵,飘过秦川大地。

足足飞奔了近一个时辰,李彦突然一夹马腹,狮子骢的速度降了下来。

程务忠同样降速:“李机宜,怎么了?”

李彦道:“前方或许有目标。”

程务忠眉头一扬:“李机宜养的那头神鹰,我不久前见过了,确实与众不同,有那等神鹰在高空俯视,敌众尽收眼底,可现在神鹰不在,李机宜也能提前寻得敌踪吗?”

李彦笑笑:“程领军不妨派人一探。”

程务忠挥挥手,两名骑兵出列,分散而出,很快回来禀告:“西南方和东北角都有村落人烟。”

程务忠查看了地形,立刻望向一座小山头:“贼匪如果在那里面扎窝,确实方便掠夺两个村落,李机宜目光如炬啊!”

李彦正色道:“贼匪大部分都是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的凶人,既然碰上了,正好将之剿灭,省得继续祸害村民,不过也要防止贼匪逃逸,若是除恶不尽,等我们走后,村民就倒霉了。”

程务忠正要展现实力:“这点请李机宜放心,我们百骑出手,绝不可能放跑那些凶顽,让他们回头报复。”

李彦道:“好!”

程务忠没有虚言,百骑接下来仅仅派了三骑入山,短短一个时辰后,就将简易的地图带下。

不仅标示出了贼匪的营寨位置,还将上下山道和岗位暗哨统统画出,表现出了一网打尽的决心。

李彦赞道:“好强的单兵素质!好高的行动效率!”

怪不得后世有人喜欢将百骑司当成唐朝的谍报机构。

虽然这点在史书中并无体现,正史里面中国古代第一个谍报机构,就是宋朝的皇城司,之前的朝代肯定有侦查敌人情报的谍报人员存在,但并没有专职的部门。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百骑绝不是单纯的武夫,它对人员的选拔要求极为严格,人员的受训程度,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特种兵。

程务忠听了赞扬,也为之骄傲:“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等百骑对付这些贼匪,还不是杀鸡用牛刀?”

李彦对此是同意的,不过也提议道:“程统军,要不捉一个活口下来,把寨内的情况也打听清楚?”

程务忠有些不耐,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就算寨内情况不清,他们也是刀俎上的鱼肉,任我等宰割,太阳下山前,就将这伙贼人给除去!”

李彦道:“好吧!”

两人对话之间,其余百骑已经聚在一块,低声探讨完毕,雷厉风行的开始行动。

他们出动了三十人,并不骑马,带上弓弩刀枪,就朝着山上摸去。

那些猫着腰走山路的也就罢了,还有的从侧面绕过去,直接开始攀爬。

看着部下行动,程务忠岿然不动,眉宇间带着自信,满是大将风度。

李彦也坐在马上,目送众人进入山中,瞥了眼天赋栏,突然开口道:“程统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你可以再多派点人手上去!”

程务忠大手挥了挥,不免有几分嗤笑:“李机宜年纪轻轻,倒是小心谨慎得很啊!你不熟悉我百骑的做事风格,人数多了反倒不好施展,请静候捷报便是!”

李彦叹了口气:“好吧……”

捷报来了。

两刻钟不到,数名百骑精锐突然冲了下来,还未到身前就惊呼:“领军,出事了!”

程务忠变色,上前凑近了聆听,终究还是忍不住道:“怎会如此?”

不远处的李彦默默摊了摊手。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只是说可能啊,是因为你们邀请了我同行?

【见习死神(生效)】

第258章 《百骑禁军失踪事件》

百骑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程务忠再也忍不了,直接骑马上山,李彦也跟了上去。

很快贼匪的寨子印入眼中,乍一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山间村落,屋舍众多,排列有序。

但细细观察,此处没有耕田,不见家畜,倒是有长长的一排马厩,饲养着马匹,草料充足。

寨子四角,还立着四座高高的哨塔,可以居高临下,瞭望远方。

这显然就是贼人的巢穴,吃喝用度,全部来自于山下的村民。

而此时寨子的中央,已经跪着数排贼匪,平日里凶横霸道,此时却战战兢兢,恐惧不已。

因为他们的身边,横七竖八的倒满了尸体,包括几名寨子头目,都倒毙在地,死不瞑目。

射杀了头目和跑得最快的贼匪后,三十名百骑精锐占据哨岗,将剩余的人控制在中央,轻轻松松。

正如程务忠所言,这是杀鸡用牛刀,千挑万选出来的禁军,还搞不定这个?

偏偏出了事。

程务忠抢先一步,策马上前,看向一个身材偏瘦的高个禁军,低声喝问:“还没找到?”

那人垂下头:“禀领军,没找到。”

程务忠目光凛冽:“速去!”

那人回应:“是!”

李彦特意靠后,位于寨门前,仔细观察了一遍,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贼匪,露出一丝异色。

程务忠见他回避,倒是主动过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道:“李机宜,让你见笑了。”

李彦正色道:“程领军这是说的什么话,且不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足,你我都是大唐军士,我若是笑话你们,岂不是如同笑话我一般?”

程务忠感受到他语气里的真诚,不禁道:“李机宜好气度!”

他靠了过来,摆出亲近的架势:“你我都是陛下亲信,但彼此之间总有些竞争,如今见李机宜胸襟广阔,真是令我汗颜。”

李彦道:“我大唐人争强好胜,才有疆域辽阔,四方臣服,百骑如此精锐,自然要事事争先。”

程务忠咧嘴大笑:“不错,正是事事争个第一,百骑才有如今的悍勇,李机宜真是我等的知己,听说李机宜是在凉州长大?”

李彦点头:“不错。”

程务忠道:“那可真巧,我军中有好几位凉州儿郎,我是兰州人,也是陇右出身。”

这个时代,地域关系是最亲近的,同科都比不上,李彦看了看他,微笑道:“那真巧!”

这位百骑领军倒是能屈能伸,之前隐隐针对,现在手下出事了,马上过来套近乎交好,确实是个人才,怪不得李治让他领军出长安,前来保(jian)护(shi)太子。

无论如何,有程务忠曲意奉承,两人聊了起来。

程务忠一边打听着吐蕃吐谷浑的局势,时不时赞叹几句唐军灭杀蕃贼的威风,一边不断注视着手下的进进出出,眼中透出焦急。

李彦姿态放松,实际上目光也扫视寨内前后,发现了三十名上山的百骑禁军,少了两个人。

看守住贼匪的有十五名禁军,另外的禁军来去走动,步履匆匆,似乎在搜寻着什么。

而这些搜寻的人手,只有十三名。

足足过去了小半个时辰,李彦才道:“程领军,太阳要落山了,如果你们是要寻人的话,天黑了就更难找,需要我帮忙吗?”

程务忠脸色微变:“此事乃我百骑军中事务,还望李机宜不要插手。”

李彦道:“我并非要插手,而是这寨子不大,却有蹊跷。”

程务忠皱眉:“什么蹊跷?”

李彦指了指跪在地上的贼匪:“程领军之前也遭遇过贼匪,将那些贼匪与这群人比较一下,就能看出不妥之处。”

程务忠看了过去,很快反应过来:“对啊,我们之前所遇到的贼匪,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能吃饱饭的都是头目,但这群人瞧着气色,却都是吃饱了饭的模样?”

李彦点头:“关内大灾,百姓饿死了那么多人,灾民成群结队的往关外跑,贼匪也很难吃饱饭,可这个寨子却是例外,你们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此言一出,地上的贼人纷纷变色,有几个人更是抬起头,高喊起来:“官军要杀我们夺粮,儿郎们动手!”

他们话音一起,大部分贼人都猛然起身,向着周围的禁军扑去。

程务忠怡然不惧,冷笑挥手:“射!留些活口就行!”

“嗖!嗖!嗖——”

话音刚起,占据了哨岗上的禁军,直接放开弩弓,一根根箭矢又狠又准,贯穿了贼人的臂膀,将他们狠狠固定在地上。

与此同时,近处看守的禁军持刀上前,一道道雪亮的刀光闪过,鲜血飞速溅起,个个以一当十,毫不畏惧。

在一片凄厉的惨嚎声中,贼匪的反抗很快被镇压下去。

虽然百骑禁军有意留活口,但还是杀了十几个贼匪,剩下的才士气全无,跪倒在地,瑟瑟发抖,再也不敢动弹。

程务忠翻身下马,走了过去,一脚踹翻一个刚刚煽动的贼人:“说,你们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那人膝盖中箭,再被程务忠一踹,疼得双手直扑腾,哀嚎道:“我们抢了一支商队,里面全是粮米,才吃饱了饭!”

程务忠有些半信半疑,李彦立刻道:“看来你们的头目是一位善人啊,如果我是他,看到关内灾情这么严重,会将粮食储藏起来,备战备荒,而不是让手下一个个都吃饱饭。”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