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243章

作者:兴霸天

大唐军营内。

听到斥候禀告,又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交锋,裴行俭抚须微笑:“元芳看人真准,这勃伦赞刃还真如你所言,是要与我们拼到底了。”

旁边的安元寿嗤笑道:“跟我大唐斗,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以唐军如今的军备和实力,一旦适应了吐谷浑这高原之地,完全不怕战斗。

虽然对方一直避免正面大规模决战,都是小股部队之间的交锋,但积少成多之下,吐蕃军队也有了过万的伤亡,而唐军的损伤连两千都不到。

如果再算上吐谷浑羌民,对于周遭两个国家的态度转变,意义就太大了。

裴行俭和安元寿都是不急不躁,希望按照这个节奏进行下去。

李彦则看着粗糙的沙盘:“我军的粮草补给,这些日子似乎有些不足,不能给蕃贼偷袭粮道的机会。”

裴行俭眉头微皱:“今年关内又遭灾,哪怕太子殿下早早平粜放粮,各郡县还是不容乐观,我大军的粮草供应,确实遭到困难。”

李彦叹了口气:“相比起来,吐蕃的气候还真就不错,孙波茹的大片地区都适合种植粮食,这个国家能够崛起,并非侥幸。”

安元寿笑道:“那又如何,噶尔家族犯我大唐,自取灭亡,李公和元芳此次出使居功至伟,待我等收回吐谷浑之地,吐蕃也是囊中之物,陛下定是龙颜大悦!”

李治悦成什么样不知道,安元寿的眉眼中倒都是喜意。

这位早在玄武门之变就立功,被李世民极为信任的老将军,总算得了功劳,将要迈入三品紫袍的行列了。

李彦为安元寿感到高兴,却又有些疑惑:“陛下对于吐谷浑复国之事,至今还没有诏书下达吗?”

安元寿奇道:“长安确实还未有答复,不过弘化公主和青海国主都在凉州,只要我们拿下王城,随时可以请他们入主,到时吐谷浑不就复国了嘛!”

李彦暗暗摇头。

一个政权的统治绝不是如此简单。

小王子的这对父母,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统治了近二十年,不说把国家治理的民不聊生吧,也是怨声载道,否则以吐谷浑的体量,不至于被吐蕃顶着大唐的压力,短短数场战役就给灭掉。

如果不是凤雏助攻,让吐谷浑人现在对于吐蕃也深恶痛绝起来,这对夫妇回来,统治不了几年又要被赶下台。

想要让吐谷浑复国,且成为顺服稳定的藩国,大唐的支持和控制必不可少,因此李彦早早上书。

但长安那边至今渺无音讯。

相比起安元寿是标准的武将,裴行俭文武双全,同样深谙治国之道,也有类似的考虑:“此事确实奇怪,不过我等的当务之急,是拿下伏俟城,清除吐蕃扶持的伪王政权!”

李彦提议道:“裴公,如果粮草不济,那时机成熟,就不宜拖延,要做好攻城的准备了。”

裴行俭沉吟片刻:“元芳所言有理,我本想围点打援,全歼蕃军,却未免贪多,等到粮草到了,确实要准备攻城。”

三人又商讨了一番策略,李彦率先告辞,出了帐篷,远远就见丘英和沈巨源在说话,不禁精神一振:“丘叔,你来了?”

丘英侧头笑道:“元芳,我刚到,巨源跟我说了,你在吐蕃救了他的性命,还挽回了他的声名!”

沈巨源抱了抱拳,一切尽在不言中。

丘英露出回忆,感慨的道:“凉州时我被萧贼所刺,若不是元芳救我,后来更是一路照顾,哪里还有今日?与元芳同行,最是安心啊!”

李彦看着丘英一身甲胄,盔顶红缨如血,胸前圆护烁烁,依稀间回到了凉州学馆门前,那个威猛的千牛备身又回来了,不禁欣然道:“丘叔这话说的,若不是你在学馆门前认我,我说不定就要在凉州从军,现在与蕃贼厮杀,争取立功呢!”

丘英摆了摆手:“以你的本事,定能闯出一番成就来的,陇西李氏的身世对于别人至关重要,对你也只是锦上添花。”

李彦笑了笑,眉头一动,低声道:“丘叔,有件事我正好要请你帮忙,那个行刺赞普的刺客,现在还在牢内,我要调查他背后的人。”

丘英看了看沈巨源:“你正好说起来,我还想问呢,刺客到底是什么身份,我之前问巨源,他竟吞吞吐吐的……”

李彦道:“这刺客的身份确实有些敏感,现在的关键是此人应该有一位师父,是我要追查的对象,丘叔,内卫遭到裁撤之前,你就是内卫的老人了吧?”

丘英点头道:“不错,我那时就在内卫了。”

李彦道:“请帮我查一个曾在内卫任职的人,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特征,武学渊博、崇佛行医、十六年前曾经出现在法门寺附近、二十多年前曾经参与过营救拐卖孩童事件……”

丘英瞳孔微不可查的缩了缩:“好!我帮你查!”

第232章 吐谷浑又双叒叕被灭国了

夜。

伏俟城。

这座吐谷浑王城在隋末乱世,河西走廊的商道阻塞时,曾经是胡商行走东西的重要据点。

等到大唐立国,陇右重新贯通,每年路经此地的商队,也近千数。

按照使节团原本的路线规划,他们应该先到伏俟城,质问伪王,再往西行,抵达吐蕃王城。

不过路上的经历,证明噶尔家族的热情好客,使节团临时改变了顺序。

如今吐蕃赞普无为而治,国内一片欣欣向荣,他们也开始履行当初的诺言。

大唐众将带着精兵,杀入城中!

“内应无误,随我冲杀!”

又是黑齿常之,这位猛将似乎特别适应黑夜袭击,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势如破竹的冲在最前。

李彦、沈巨源、丘英等人是第二梯队。

李彦自不必说,闭上眼睛,单凭呼吸声,就能判断出敌人的位置,黑夜里反倒更加方便行动。

因此他直接将二徒弟小王子带着,和小黑一起坐在马背后面,让孩子圆一个梦。

沈巨源则在吐蕃憋得太久了,此番冲入的虽是吐谷浑王城,但里面留了不少吐蕃精锐。

他一心要为昔日死于战场的父亲报仇,也是挥舞着长矛,一往无前。

丘英则明显弱了许多,在火光中一位吐谷浑精兵挺枪跃来,他闪身一避,那枪锋贴肩掠过,反手一刀,才将敌人了结,颇有几分凶险。

李彦箭矢连珠,将哨岗的弓手射杀,策马靠了过来:“丘叔,你是内卫阁领,不该如此犯险!”

丘英稍稍喘了口气:“别的地方倒也罢了,我昔日随李公战场杀敌,灭吐谷浑一战里,就在军中,这伏俟城我是第二回 杀进来了!”

说罢,丘英挥刀再砍杀了一位敌人,哈哈大笑,配合上霜白的双鬓,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速去!速去!有内应献城是好机会,你赶紧带兵杀去王宫!”

李彦不再多言,拍马往王宫而去。

原本按照裴行俭的计划,是等到攻城器械完成后,正式启动攻城,一鼓作气的拿下王城。

古代的攻城战,不是电视剧里那种拿几把破梯子,往墙上一架,就能开打的,而是需要各种攻城器械的运输或打造。

唐军这些日子除了与吐蕃军队小股交锋,也没有闲着,从凉州运来了不少材料,加班加点的打造器械。

工匠努力加班,眼见就要完工了,里面的吐谷浑贵族却派出信使,前来投诚。

裴行俭分析后,并不奇怪,觉得可信度较高。

因为这段时日,勃伦赞刃麾下的吐蕃军队,开始在境内抢掠。

各大部落不主动献粮献人,他们就去取,侵略者的本性暴露无遗。

如此一来,吐谷浑人的仇恨完全转移,又念叨起大唐的好来。

再加上贵族本就是墙头草,当带路党最熟练,派出内应,里应外合,约定今夜献出王城。

事实证明,并没有诈,唐军起初小心,随时准备撤退,当彻底杀入城内后,立刻放下心来。

“擒杀伪王,大功就在眼前!杀啊!”

涌入城内的大唐将士,满脸兴奋。

一条条巷子中,都可以听到唐军将领鼓舞士气的声音,快速向王城中央会合。

可以看得出来,原本吐蕃人在城中垒起了不少垛防,做好了城破后巷战阻敌的准备。

但夜间杀入,无疑是猝不及防,唐军的攻势又是势如破竹,入城之后一路奔袭。

于是,防御工事没派上半点用场,各队人马就杀到了王宫之前。

直到这里,吐蕃留下的精锐和吐谷浑禁卫军,才组建起了稍稍像样的防御,开始负隅顽抗。

确实是负隅顽抗,等到李彦策马而来时,沈巨源率众,都把这些禁卫杀得如稻草般不断倒下。

大局已定。

李彦几乎未动刀箭,这些顽抗之军就彻底丧失斗志,有的伏地投降,有的则往宫内逃去。

不过很快,里面传来凄厉的高呼。

李彦问道:“这是喊什么?”

坐在他背后的小王子恨声道:“伪王跑了,留着这些禁军争取时间,这种人也配当汗王?”

听得懂吐谷浑土话的不止他一人,唐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将士们的脸色也变了。

虽然拿下王城是大功一件,但谁不希望生擒吐谷浑伪王呢?

对方这一跑,让原本都放下武器的唐军,再次举起武器,要收割降卒人命,籍此发泄心头的怒火。

沈巨源皱了皱眉,高喝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火光摇曳之下,有些兵士并不愿意停手。

直到李彦出列,冷冷扫视四方。

不发一言之间,众人顿时如同被一桶凉水浇下。

这完全是杀出来的威仪。

近来的大战中,斩敌人数最多的,不是黑齿常之等将军,而是这位大唐使节。

定远将军本是武散职,在这位身上却是名副其实,李彦一露面,再杀红了眼的人,也赶忙高声道:“遵沈将军命!”

李彦知道这是常见的事情,并不多言,带着徒弟往宫城内走去。

刚刚接近,女子的哭叫惨嚎声就传入耳中。

李彦问道:“你要进去吗?里面可能是人间炼狱……”

小王子也有些惧怕,但还是深吸一口气道:“师姐说过,这个世道从来不会照顾年幼的人,她从小过得比我惨太多了,我如果连看一看的勇气都没有,复国后又有什么能耐治国?”

李彦下了马来:“好!”

师徒两人进入王宫。

宫内发生的事情,小王子很快看不下去了,持刀杀了过去。

李彦领着小黑,在后面走着,链子刀纵横来去,在后面时不时补上一刀。

等到小王子浑身浴血,气喘吁吁的回到身边,他正色道:“你今年将满十岁,已经不算太小了,记住这亡国的一晚和吐蕃之行的教训,将受益终生!”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