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228章

作者:兴霸天

原本寺内的两百武僧,依仗地利,苯教徒不敢来犯,现在一下调走百人,防守力量空了一半。

面对大批量狂热的苯教徒,免不了节节败退。

直到箭矢破空声响起。

“嗖!”

冲在最前的苯教徒,正要挥刀往一个小和尚头顶砍去,陡然发出惨叫。

一根凌厉的箭矢射穿他的肩胛骨,鲜血飙射之际,赶到的僧人一棒敲下。

“嗖!嗖!嗖——”

“找到那个弓箭手,杀了他!!”

眼见箭矢威胁巨大,苯教徒呼喝咆哮,十数名高手转移目标,包抄过去。

他们成功了。

一抹刀光从黑夜中耀起。

呜咽呼啸的寒影扩散,一路横劈竖砍,大开大合。

所过之处,包抄之人无不骇然变色,喋血飞退。

动若脱兔,去如奔雷,刀光急晃,人影急闪后,又倏然间没入黑暗。

继续射箭。

接下来,李彦每每出现在关键的地方,给予助攻。

这群苯教徒的实力着实不弱,白天他面对上百人的围攻,也要费力,但夜间有了黑暗作为保护,眼识耳识的双重锁定,简直无往不利。

有了强援帮忙,大轮寺武僧精神大增,反观苯教徒的大好攻势,则荡然无存。

在丢下了二十多具尸体,伤了大半人手后,终于愤怒若狂的撤走。

僧人们朝着黑暗中合十致谢:“不知是哪位高人相助?大轮寺上下谢此大恩!”

李彦没有回应。

他听不懂吐蕃话,但大概也能猜出是感谢之类的言语。

你们甭感谢,赶紧去大论府,把小明王喊回来。

僧人们见黑暗中并无声响,再躬身拜了拜,派出人手,往王城而去。

……

大论府。

鸠摩罗走入屋内道:“噶尔大论,我寺内遭到苯教徒攻击,贫僧要带着师兄弟回去了。”

赞悉若闻言变色:“大师,本相这伤势还要你多多费心,怎能回去?”

鸠摩罗看着他,重复了一遍:“噶尔大论,我寺内遭到苯教徒攻击!”

想到自己不久前承诺过大轮寺绝不会被侵扰,赞悉若羞怒交集,沉声道:“请让贵寺的武僧先留在府上,大师放心,此事本相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鸠摩罗默然片刻,双手合十:“好!”

他一人骑马,很快出城,回到寺内。

在询问了情况后,鸠摩罗稍稍松了口气。

相比起以前的冲突,这一次寺内几乎没什么伤亡。

但在听到暗中有高手用刀箭相助时,鸠摩罗顿时明白,安抚师兄弟后,回到自己的屋内。

进屋没多久,李彦闪身而入,鸠摩罗立刻道:“这次又多亏李施主,护我寺内安全了。”

李彦道:“大师不必如此,你也是为了帮我,才带武僧去大论府,我能恰好赶到大轮寺,是运数使然……这回我来,也是有事请大师一助。”

鸠摩罗道:“贫僧定尽全力!”

一刻钟后,两人到了一处不被打扰的地方。

鸠摩罗查看了沈巨源的情况后,眉头微皱:“他所中的劲力好生古怪!”

李彦点头:“确实奇异,好在合我两人之力,应该没有问题。”

“来!”

李彦和鸠摩罗对视一眼,同时出手。

前者运起唯识劲,双掌运动,眉目平和,抵在沈巨源的后心。

后者运起明王劲,双手结印,变化无方,按在沈巨源的额头。

得当世两大高手全力相助,默契配合,沈巨源身体轻轻一动,眉宇间顿时露出舒适之色。

天上的武敏之爆哭。

你们当初不是这样对我的!

第216章 人贩子都该死!

佛门的劲法确实擅长于疗伤,而此次又有鸠摩罗的明王劲为主,李彦被其带动,都获得了不少心得体会。

两人通力合作,配合默契,足足运劲了半个时辰,沈巨源张开嘴巴,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李彦不惊反喜,因为那是瘀滞于体内的血气。

果不其然,打通后,沈巨源自身的劲气顿时恢复了条理。

终于,他睁开眼睛,懵了片刻,看向面前收劲调息的李彦和鸠摩罗:“元芳?我这是怎么了?”

李彦问:“你还记得什么?”

沈巨源道:“我记得那晚在牢里,突然劲力乱窜,疼痛难忍,那时有人冲进来,然后又闻到股怪味……”

李彦道:“那已经是三天前的事情,这三天呢?”

沈巨源脸色苍白,显然是元气大伤,想了又想,痛苦的呻吟道:“唔……有许多断断续续的……!”

鸠摩罗道:“贫僧去给这位施主熬一碗药汤。”

李彦则将旁边五花大绑的刺客提溜过来:“我先跟你讲一遍目前的情况……”

沈巨源听了后失声惊呼:“再思是假的?怎么可能!”

李彦凝视着他:“你这些天和杨再思相处,就没有察觉到一丝异样?”

沈巨源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有是有,他以前都劝我在外不要饮酒,我一要喝酒就跟我急眼,这回却允我喝酒,当时我确实觉得有些奇怪,只是勾不住馋瘾……”

李彦道:“显然此人早就熟知你的喜好,是有备而来。”

沈巨源挣扎着起身,看向李彦手中的刺客,仔细打量,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也太像了!”

李彦问到关键点了:“你和杨再思交情甚好,以前有没有听他说过,家中有什么兄弟?”

沈巨源道:“他是家中大郎,父亲早年病逝,母亲也未改嫁,似乎……等等,对,我听他提起过,他有一个弟弟,同胎的弟弟!”

李彦立刻道:“说说这个同胞弟弟的情况。”

沈巨源无奈的道:“说不了啊,他那弟弟小时候就被牙婆拐走了……”

李彦一怔:“被人贩拐走了?”

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流动人口极多,也就给了人贩子发展的机会。

许多不法结社,都将贩卖人口,做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有从国外贩卖异族进来的,比如后世熟知的昆仑奴,就是从非洲地区贩卖过来的黑人。

也有直接拐卖当地人口的,长安洛阳这类案子都屡见不鲜,更别提地方上了。

而针对猖獗的人口贩卖,唐律也有规定。

“强夺及贩卖良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

人口贩卖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充作奴仆,人贩子抓起来就是绞杀死刑。

当作手下部曲对待的,流放三千里,这类一般是军中犯案,强掠地方百姓为兵源。

至于私下买来充作妻妾,收养为子女的,也要做三年牢。

这点和后世贩孩子的坐牢,买孩子的不犯法,大不一样。

在唐朝,买了老婆,买了孩子,一旦被发现,立刻抓起来做苦囚。

看上去三年时间不长,却干活极重,死亡率绝对不低。

李彦对于这样的律法,很是认可。

人贩子一毁就是一个家庭,真的该死,偏偏刑期很短,犯罪成本真的太低了,唐朝的绞刑干得漂亮。

他不解的是:“什么牙婆敢胆大包天到,掳弘农杨氏的子弟?”

沈巨源恨声道:“恐怕那牙婆根本不知他弟弟身份,长安每年都有许多孩子被拐带,里面也不乏贵人家的,那些牙婆牙人都是丧尽天良!”

李彦又问道:“你仔细回忆回忆,把杨再思跟你提及他弟弟时说的话,尽可能的复述一遍。”

沈巨源捂着头,想了好一会儿,缓缓的道:“再思的弟弟,单名一个敏字,是元宵佳节被一个牙婆骗走的,他父亲四处托人,终于抓到了牙婆,但那时孩子已经被转走了,再也没找回来……”

李彦看向地上这个奄奄一息的刺客:“杨敏么……”

杨再思的名字是杨綝(chēn),綝,良善之意,取字再思。

弟弟叫杨敏,就不知后来取什么字了。

沈巨源也看了过去:“会是他吗?”

李彦微微摇头:“暂时还不清楚,你还记得,杨再思提到他弟弟时,情绪如何?”

沈巨源这次回答得挺快:“这个我记得,再思为人和气,一向很少与人红脸,唯独提到他弟弟时,满腔怨念,我印象特深。”

李彦确定了一下:“你觉得他当时怨恨的是谁?”

沈巨源冷笑道:“显然是杨氏!”

李彦了然:“弘农杨氏是海内名宗,他弟弟被拐走,只要长安县衙全力缉捕,是能追回来的,那些牙婆不认得贵人,但她们背后的结社组织,却不敢冒大不韪,结果杨再思的弟弟还是被掳走了,这其中恐有蹊跷!”

沈巨源怒声道:“对,就是族内之争,连孩子都不救,这些世家内斗起来,都是下作恶心!”

李彦道:“除了怨恨,杨再思流露过思念之色吗?”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