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79章

作者:兴霸天

那时丘英的语气,是荣耀。

此刻李义琰的语气,则是责任。

内卫的本职,其实就是外交家。

第一任大阁领,是齐国公长孙晟,在突厥内部远交近攻,以夷制夷,最终将突厥成功分化。

在那个过程中,内卫彻底成型,专职收集诸蕃情报,远近皆明。

等到第二任裴矩继位,进一步分裂突厥,甚至在王帐安插谍细,同时经略西域,打击吐谷浑,奠定了此后根基。

到了长孙无忌时才歪了,后来又孕育出了梅花内卫……

而在内卫五大阁领里面,李彦原本以为李义琰是来养老的,没想到在这个时刻,是这位老人家出面,坚定无比的贯彻初心。

李治起身,从御幄内走出,亲自扶住李义琰:“好!我大唐有此良臣,何愁不能灭蕃贼!”

殿内气氛一变,众人立刻以出使吐蕃为思路,开始制定计划。

李彦参与讨论的同时,也默默查看自己的成就点。

【名望:名动凉州(凉州),名动长安(长安),名动一方(大唐),蝴蝶翅膀(位面)】

【成就点数:1356】

看起来不少,但考虑到不老梦结案,直接加600,而上次提升体质抽了天赋后,还剩下300多点,这个数目就不多了。

没办法,名望到了一定的程度,提升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他在长安也到达了一个瓶颈。

因此李彦此时目光闪动,心头喜悦:

“大唐使节么……”

“多谢李公,真是好思路啊!”

第167章 世界文明的灯塔国,大唐!

紫宸殿内的会议结束。

李治留下李义琰,其他五人走出殿外。

裴行俭和安元寿对着李彦点了点头,也不必客气,低声讨论着军内的情况离开。

豆卢钦望还沉浸在崔守业之死和接下来的麻烦中,发言最少,此时也面无表情的快步离去。

只剩下李彦和丘英走在最后。

而李彦一句话,丘英就变了脸色:“你也有意入使节团?”

李彦道:“我早就想与吐蕃交手,如果他们敢正面一战,正好跟在诸位阁领身边学习,现在钦陵主动撤军,那与其偷入此地,倒不如光明正大的走一遭。”

丘英皱眉:“听说你整日练功,不会是早有准备吧?吐蕃使节团内有个番僧,倒是武功高强,在凉州逞威,后来治疯了贺兰敏之,还全身而退,你欲效仿他的所为?”

李彦失笑:“他确实给了我启发。”

丘英道:“你能全身而退,我也是信的,但就算去吐蕃内闹一番又能如何?钦陵既然退兵,显然是有勇有谋之辈,在他的地盘,有的是法子让你无功而返。”

李彦暗暗的道:“这就是情报部门的失败了……”

钦陵是禄东赞之子,排行第二,而他的兄长赞悉若,在禄东赞死后,继承了大论之位,也就是吐蕃的宰相。

两兄弟一个宰相,一个大将军,还有三个嫡亲弟弟,全都执掌要职,赞普不被架空就有鬼了。

而兄长赞悉若死后,钦陵又继位成为大论,也就变成了后世所熟知的“论钦陵”。

但这种继位,反倒让他变弱。

因为相比起兄长赞悉若的文治能力,钦陵有点像狄青,军事才能极高,政治素养极低。

赞悉若在的时候,与钦陵一文一武,完美配合,让大唐连吃败仗。

等到钦陵当了宰相,武德依旧充沛,文治瞬间拉胯,十年时间就把吐谷浑之地治理得民不聊生。

那也是郭元振的离间计生效的原因之一,最后吐蕃人奋起,自己杀掉了自己的战神。

如果李治不撤掉内卫,钦陵兄弟的情况早该被大唐摸得透彻,现在却停留在表面。

重视了敌人,却又过于高估。

当然,不能什么事情都往凉州商人上推,李彦不好明言,就笑道:“正如李公所言,这等大事,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我此行不求有多大功劳,就当去开一条路。”

丘英仔细想了想,低声道:“你还年轻,骤居高位,确有风险,尤其是查了江南案,李思冲和崔守业被杀,不知多少朝臣警惕,风头不可再盛,出去避一避也好,省得陛下有什么事都让你做……”

李彦笑笑:“放心吧丘叔,我知道的。”

丘英又提醒道:“此事你还要征得李公同意,他一心为公,陛下敬重,会尊重他的意思。”

李彦正色道:“我也最是敬佩李公这样的人,此番若能护他来去吐蕃周全,也没白费了我练功的辛苦!”

丘英欣然:“好!好!”

两人出了大明宫,翻身上马后,李彦突然道:“沈机宜的事情,丘叔问得怎么样了?”

丘英神色稍变:“元芳你还在怀疑巨源?我可为他担保,贾贼绝不是他害的!”

审问贾思博的八个人里面,内卫占了四个。

除了黄震和郑经外,还有两人就是丘英和沈巨源。

丘英自从在凉州被萧翎淬毒的刀伤了后,身体就大不如前了,他的嫌疑最低。

而且去审问贾思博的原因,也是因为沈巨源的提议,希望弄到陇右谍细如何向吐蕃通报的传信路线。

沈巨源是丘英一手提拔的机宜使,李敬玄施加影响时,丘英让他来询问李彦,需不需要帮忙,显然是当成心腹对待,此时被怀疑自然不好受。

李彦解释道:“此案关系太大,我也是为了他洗去嫌疑。”

丘英苦笑:“我当然知道你并无恶意,但此人一根筋的心思,你查他,他就觉得你不信他,会闹起来的,他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若是干些别的事情,倒也罢了,但投靠吐蕃,万万不会!”

李彦提醒道:“丘叔,单单是你知他人品,还不够,此事圣人那边记着呢!”

丘英脸色再变,以极低的声音道:“梅花内卫?”

李彦道:“并无证据,只是猜测。”

实际上,李彦知道的速度,比一般的梅花内卫都快。

圣人那边一下旨,明崇俨就跟他禀告,梅花内卫开始查贾思博灭口的凶手了。

显然此事触动了李治敏感的神经,表面放过,暗地详查。

最初梅花内卫的存在,就是丘英透露给李彦知道的,此时听了叹息道:“好吧,我让他来向你好好解释。”

李彦道:“若能在出使之前,把那贼人揪出来,上下都安心,否则总是如鲠在喉。”

丘英点头:“那倒是。”

眼见前面皇城在望,李彦又问道:“丘叔,凉州贾府的那些苏毗女子,在礼部怎么样了?”

丘英都快没印象了:“你当时说要照顾她们,我跟礼部官员仔细说了。”

李彦道:“我原本不方便与她们接触,但如今既想出使吐蕃,若能与苏毗一族搭上关系,也是思路,我想去看看她们。”

丘英道:“我让再思跟你一起去吧,他是礼部郎中,此事由他出面也方便许多。”

丘英身为李治亲信,内卫重立时,十二位机宜使中,有两位是他亲自提拔的。

一位是出身折冲府的沈巨源,另一位就是在礼部任职的杨再思。

丘英通知后,杨再思很快赶到,一张圆脸,未语先笑,十分热情:“李机宜,有事直接开口便是,我随叫随到,千万别客套!”

他带着李彦来到往六部后面而去,很快来到太极宫前,李彦有些奇怪:“苏毗女子在宫内?”

杨再思道:“她们的身份是罪女,被安排在掖庭内,不过是原宫女的住处。”

这显然是打招呼的影响,李彦微微点头。

掖庭不仅是案犯女眷服刑的地方,以前宫女也住在里面的。

后来李治和武后搬家,从太极宫搬到了大明宫,宫女也随之搬到了那边,这里许多地方都荒废下来。

李彦跟着杨再思在禁卫的护送下,一路走入,还未到地方,就听到前面传来了书声琅琅。

全是女子的声音。

李彦眉头一扬,对杨再思轻声道:“先别打扰她们,我过去看看。”

杨再思给看守的禁卫做了手势,禁卫分开一条路,李彦走上去。

就见房廊下的一间屋舍内,正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位女子正在学习。

讲台上的女子好似一位女博士,教她们读书学字。

李彦在窗边静静看着。

贾思博最后一次落榜是五年前,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培养丽娘,然后陆陆续续又从西域的商队里面,收拢落魄的苏毗贵女,教她们读书练字,成为暗谍。

而此时,读书写字,也成为了她们的精神支柱,声音整齐,眼神专注而明亮,都沉浸在手里誊抄的书卷中。

李彦看了片刻,敲了敲门。

屋内声音一停,众女不敢动弹,坐在原地,怯生生的往外看去。

李彦摆了摆手,让禁卫不要吓到她们,对着女博士招了招手。

女子深深吸了口气,脚步沉稳的走了出来,行礼道:“不知郎君招珠娘来,有何吩咐?”

李彦道:“珠娘这个名字,是贾思博给你们起的吗?”

珠娘微微有些黯然:“是的。”

李彦没有提丽娘,问道:“你原本的苏毗名字,还记得吗?”

珠娘想了好一会,才说出一个发音古怪的名字,然后又用汉语道:“郎君可以称我为没庐珠玉。”

李彦道:“没庐是苏毗贵姓之一,你还想回苏毗吗?”

珠娘立刻摇头:“苏毗已经不在,如今只有孙波茹,我不想回去!”

李彦明白了,他认为不得自由的囚禁生活,在这些外族女子心里,是求之不得的好日子。

李彦马上换了种说法:“那你想要更多的苏毗姐妹,也来到大唐吗?”

珠娘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我族内的许多人,一定非常想来大唐!”

李彦点头:“当然可以,我让户部官员调取一些入籍的律法来,你自己看便是。你识字通文,你们族内女子,识字的多不多?”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