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357章

作者:桃符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那称一下吧。”

掌柜的见状挥了挥手让伙计去拿口袋,平时百姓们是不称重量的,因为他们就认斗,一斗玉米八十文他们是认头的,所以他们就按照一斗玉米八十文这什么算。

当然也有一些新派书生,比如蓝田书院的,这些学生来买粮食,都喜欢用斤,这是蓝田书院交过的。

李朝生一直想要重新统一度量衡,把以前用的升斗石,全部取消,统一为斤,公斤,以及吨这种统一单位。

可惜老百姓不习惯,没办法只能从蓝田书院开始教,从蓝田小学堂开始普及,李朝生相信只要这批孩子长大了,慢慢的度量衡肯定会再次统一的。

伙计很快把一口袋两斗玉米拿出来,紧跟着拿出秤给李朝生称了一下,二十斤多一两,掌柜的见状吩咐伙计把这一两玉米抓出来。

要是不称,掌柜的就给你了,可是称了,这一两就不能多,否则这就是国有资产流逝,这是商业部下达的命令。

李朝生见状点点头,对于这个命令,李朝生是同意的,让利于民是有限度的,如果政府不计成本的让利于民,政府就会遭受到危机。

但是现在百姓们的日子确实苦,李朝生也想救济他们,所以才会有了你称就把多的拿出来,不称就算了。

这是一个漏洞,李朝生知道,商业部知道,粮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因此互相监督,防止事情恶化,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上面也在改,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这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因为升斗这些测量体积的工具,误差是很大的没有斤这种直接称重的方便。

李朝生的一系列操作,把跟在他身后的‘马公子’看傻了,她不懂李朝生的操作,不明白李朝生这么做背后的深意是什么,不过,她总感觉李朝生有一种不明觉厉,每一步都很深奥的感觉。

这个男人怎么不像是普通的世家子,反倒像是一个济世之才,而且长得还不赖,那蓝田县尊李朝生能有他这般就好了,唉~

想着竟然有些入了神,李朝生在粮店把粮价询问差不多了,心中很是满意,自己的政策手下没有阳奉阴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这代表李朝生的领导班子还是纯洁的,高效的,只有纯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做起事来才能所向披靡。

有人说打仗是打国力,这句话没错,可更是再打领导班子,由于各种利益纠葛,一个很好的政策可能触犯了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就不能执行。

比如崇祯与他的文成武将,比如李自成跟手下的一干拥兵自重的土匪头子。

如果要对政策执行排个序,蓝田第一,政策执行接近百分之百,鞑子第二政策执行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流寇第三,可以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大明,呵,不提也罢,崇祯的命令除了极少数忠臣,其余的能出北京城,算他厉害。

这也是为何蓝田小,却能与天下群雄并肩的道理。

第391章 天下大变,高迎祥兵败

离开了粮食店,李朝生就准备回县衙了,李朝生翘了半天班出来蹓跶,还有一堆的公务等着自己呢,虽然都是常规公务,可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啊。

于是李朝生就跟‘马公子’提出告别,‘马公子’颇为不舍,可是也不能多说什么,李朝生看着这一对女扮男装的主仆道:“你们两个人不会功夫,而且身怀重金,要懂得收敛,不可在外露白,目前蓝田县往来客商很多,带来的人也是鱼龙混杂,里面肯定是有坏人的,二位还是早些回家为好。”

听了这话‘马公子’不是很乐意,不过想起今天的遭遇还是点了点头,李朝生见状笑道:“需要我派人送你们回去吗?”

‘马公子’摇了摇头道:“不必,我包个车就行,不过刘公子,我若是想要再见你,该从何处寻你?”

听了这话李朝生微微一愣道:“哦,这个好办,你只要在商业街找到玉仙楼的掌柜的,告诉他你想见刘公子,他就会告诉我,我们就在那里见面。”

“玉仙楼?”

‘马公子’微微点头,李朝生笑道:‘如此,就此告辞,后会有期。”

‘马公子’回礼,李朝生这时带着谷子还有护卫离开,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李朝生对谷子道:“派两个人跟着她们暗中保护。”

谷子闻言点头道:“是。”

谷子应是,紧跟着跟随行护卫说了两声,随行护卫向李朝生施礼,就离开了。

李朝豚这时也向李朝生施礼:“县尊,我就不跟县尊回县衙了,没想到蓝田内部现在竟然如此混乱,歹徒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这是弟之职责,弟一定要把他们都揪出来,还蓝田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看李朝豚道:“嗯,那么蓝田县的治安就交给你了。”

“是。”

说完李朝豚就退下了,到治安管理部门找他的属下,开始整治蓝田的黑恶势力。

黑恶势力是一个社会从不完善到完善都要经历的一个必然的阶段,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导致黑恶势力有了生存的土壤,由于内外矛盾很大,导致上面腾不出手收拾他们,由于乡村是行政盲区,导致出现了大量的村霸,这些都是未来的完善方向。

李朝生知道蓝田县现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离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世界还相差很远,所以李朝生一刻也不敢懈怠。

李朝生回到了县衙,开始了今天的公文批复,由于今天出去浪了半天,所以工作进度要加快,就连晚饭李朝生都是在书房吃的。

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李朝生才批完了文件。

这时候谷子进来带来了今日的电报信息。

今日电报内容不多,一封是归化城王家耀还有李朝虎他们联合署名的一封报告,报告内容是近期归化城的情况。

归化城近期还不错,多尔衮铩羽而归之后,被皇太极狠狠的斥责,并且趁机剥夺了多尔衮五个牛录的人马,导致多尔衮损失惨重。

同时满清也知道在归化城方面的利益,他们没办法继续攫取了,同时满清内部也打成了意见公识,那就是暂时不往大西北派兵,因为没了归化城为跳板,张家口被移平之后,鞑子往大西北进兵的粮草运输,后期补给,成倍的增长。

打仗是打国力,打经济,这么赔本的买卖,皇太极也不傻,如何肯在这里多花心思呢?

现在皇太极准备继续往朝鲜派兵,打下朝鲜地盘就能扩充很多,然后借助这庞大的地盘,与虚弱的大明争斗,获得的利益就更多。

当权者最忌讳的就是意气用事,合格的当权者,政治家,就算别人撅了自己的祖坟,也要忍气吞声的咽下去,并且还要给于安抚。

由于鞑子不在往大西北用兵,而是转而进攻朝鲜,这让归化城有了喘息的机会,这次二人联合上报的内容其中最重要一共有两点消息。

第一就是归化城由于战争耽误的农耕已经再次播种,而且长势喜人,当地的农业人才说,归化城附近的土壤非常适合耕种小麦,因此这里的小麦很喜人。

李朝生听了点点头,归化城的气候虽然不如河套地区那么优厚,但是也算是一片沃土,那里种地肯定是可以的,毕竟以前那里的蒙古人也是种地的。

不过他们种的是青稞,一种跟小麦是亲戚关系,几乎差不多的植物,不过蒙古人种地方法相比汉人就粗狂的多。

汉人种地又要起垄,又要除草,还得除虫,麻烦的令人头皮发麻,而蒙古人种青稞就简单的多,抓一把青稞种子,然后往地上随意一撒,然后赶着牛羊就放牧去了,等过了一年他们放了一圈牧回来之后,这些青稞长出来了,他们就丰收一些,没长出来,他们也就不管了。

那真是凭天吃饭就跟现在的非洲人一样,种地从来就是抓一把种子,扔到地上就行了,从来也不知道要照看一下自己的土地,所以非洲的穷并不是因为他们那里自然环境恶劣,相反他们那里的穷跟他们自然环境太过优厚有直接关系。

在那片土地上,你就是什么也不做,也根本饿不死你,所以就催生了懒惰,咱们看新闻经常可以看到非洲人挖个坑一堆人,排着队传递一铁锹土的画面。

而且很多在非洲做生意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是多么懒,很多在非洲包工程的企业,宁肯高价找中国工人去,也不肯用当地所谓的廉价劳动力,可见一个地方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是多大的。

蒙古人不善耕种,随便撒一把青稞,来年都可以获得丰收,吃上青稞面,那么善于耕种的汉人,在肥沃的归化城土地上,那就更是如鱼得水。

想要不丰收都不行,王家耀在信中说,李朝生走后,他就带动城内的百姓在城外抢种今年的粮食,同时开始开荒地,这段时间,他们一共开垦出数千亩荒地,明年的粮食产量最少可以提升一成。

如果明年的年景好,归化城不单不需要蓝田为其输送粮草,甚至可以向蓝田进行反向输出,为蓝田提供大量的粮草。

听着谷子说起归化城的情报,李朝生很满意,王家耀这个归化城城主干的真不错,组织农民开荒种地,让归化城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这绝对是他最大的一件功绩,就凭借这一点,今年对他的政绩考核,就可以给一个有优的评价。

谷子继续道:“还有一份报告,是李朝虎将军的,李朝虎将军说,目前归化城的军队已经整合完毕,另外归化城城外的护城河已经修筑一半,期间发生了一次蒙古人暴乱,被李朝虎将军暴力镇压,杀死蒙古人五百余人,其余蒙古人带上刑具,继续挖筑护城河,李朝虎将军说,该工程最快半年就可以完成,请县尊放心。”

李朝生听了这份情报心情稍微有些沉重,对于蒙古人,李朝生并不想赶尽杀绝,可是现在两个民族正在磨合期,第一代的征服肯定是带有血腥的,只有经过几代的人磨合才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这就是过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李朝生想了想到,此次事件定义为蒙古暴乱,李朝虎档案上不要记录他杀戮蒙古人,归化城是个烂摊子,李朝虎镇守在那里很是不易,有些事情要给于隐瞒,否则他们为了蓝田做出贡献,将来却被后世史官拿出来评说,说他残忍弑杀,在归化城屠戮五百蒙古奴隶,那会对他的名声有污染的。

谷子听了这话点点头,紧跟着谷子道:“那蓝田内部存档,是否记录该事件。”

内部存档是蓝田高层才能看的内部文件,属于绝密级别的,李朝生想了想道:“给于存档,有些事情可以不宣之于众,但是却一定要记录下来,也算给后人一个交代吧。

听了这话谷子点点头,然后又拿出来一张情报,表情严肃道:“县尊,陕北密谍传来的情报。”

“陕北!”

听了这话李朝生神情一顿,看向谷子道:“高迎祥的?”

谷子点点头,李朝生闻言放下手上刚准备喝的茶水,看着谷子道:“说说吧。”

谷子听了这话沉吟片刻从怀里把情报拿出来。

这份情报是加密的,由混在陕北前线的谍报组织第一时间发出来的。

“今日下午两点二十七分,高迎祥于佳县被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战斗长达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高迎祥突围,被赶来支援的卢象升部生擒于陕北香炉峰,目前正被压在卢象升的军中,高迎祥其余兵马全都溃散而逃,心腹爱将,刘哲,黄龙二人也都被生擒活捉,不日恐怕就会押往京城。”

听了这话李朝生叹息一声:“一代闯王就此落幕啊,可叹,可叹啊。”

高迎祥自起义一来,七年时间纵横世间,驰骋西北,扫荡中原,让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围剿多年而不灭,要不是陕南有个李朝生,他早就统一陕西,占据关中了。

这些年李朝生虽然没有与高迎祥见面,可是边境上小规模的摩擦还是时常有的,李朝生与其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啊。

高迎祥被活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接下来就是李自成,张献忠霍乱天下的时候了,而也是他李朝生占据整个关中的好时机啊。

想着李朝生道:“谷子。”

“到。”

“传我命令,令休整的石大磊部,李朝龙部,立刻结束休整,屯兵白水县,等朝廷大军撤退,沿洛川,富县,甘泉一路向北,占据被流寇祸害的土地,剿灭乱匪,安定地方。”

“是。”

谷子敬礼,紧跟着李朝生道:“另外再传政治部郭宝,秘书处左三思,令他们立刻挑选得力官员,前往陕北各处任职里长,中里长,另外找一有能力者,前去担任大里长。”

“是。”

谷子立刻敬礼,然后让身后的警卫前去传达命令。

“令农业部,商业部,立刻筹措足够的粮食,农用器械,随时等待前去接受的里长,中里长的调派,恢复民生,诺大的一片土地都等着咱们就开垦呢。”

“是。”

谷子立刻应道,李朝生想了想又道:“传令,各乡镇调派民兵佼佼者前往各乡镇负责的关卡守卫,防止溃散的流寇流入我们境内,进行破坏,如果有愿意放下武器,重新当农民的流寇,按照正常的流民政策进行收留。”

“是。”

谷子应是,随着一道道命令传递下去,整个蓝田这台机器飞快的运转起来,人马,粮草,官员,政策,全都第一时间的准备到位。

紧跟着蓝田两大正规师,李朝龙师,石大磊师,两个主力军团开始往陕北地区运动,两大军团每日往前推进五十里,这五十里就是蓝田的地盘了。

李朝生这一行为,当然引起了陕北三大巨头,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的注意,不过三个人都默契的表示自己没看见,自己啥也不知道。

这就没法整,他们三个人可以说是大明目前最有军事能力的三个大佬了,可是他们对一个蓝田县却没有丝毫的把握,甚至他们都感觉自己很难赢。

没办法,洪承畴手里五万大军的军粮是人家李朝生提供的,而且李朝生的军粮提供的麻袋上还都写着:蓝田县祝各位兄弟旗开得胜,吃好喝好。

这标语虽然简单,可是其蛊惑力还是巨大的,由于这些军粮口袋的存在,现在洪承畴的大军全都知道蓝田是自己的大金主,吃了这么多年蓝田的粮食,都把蓝田当亲人了。

你现在告诉手下的人说,蓝田是乱臣贼子,咱们不吃他们粮食了,咱们揍他们。

你信不信手底下有一群人骂你吃完饭骂厨子,更有甚者,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尤其是在蓝田把军粮断了之后,那军队哗变,洪承畴都是可以预料的。

所以蓝田县只要不举反旗,他洪承畴都不敢对蓝田动手,他不敢动手,孙传庭,卢象升敢动手吗?

第392章 孙传庭:打蓝田?你是想让老夫兵变吧

不敢啊,孙传庭,卢象升那都是跟蓝田有交往的,卢象升还差点,因为卢象升只是在火器上依仗蓝田,可是卢象升不傻,他知道李朝生敢把火器卖给他,肯定是有反制手段的,要是没有反制手段,以李朝生那猴精猴精的性格,怎么可能把手榴弹这种大杀器都卖给了自己。

说起手榴弹,卢象升不得不说,太利害了,在围剿高迎祥的过程中,他的前军二百人的前锋小队在山西吕梁山附近遭遇了准备救援高迎祥的李自成五千精锐。

当时二百人对抗李自成五千人,凭借地势的优势,利用手里一千枚手榴弹,硬生生的把李自成的五千人钉死在了吕梁山。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