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65章

作者:夜天下

别看一个养马官不起眼,可但凡能为皇帝养马的人,能接触到皇帝的机会可不少。

甚至皇帝出巡时,负责驾驭马车的人就是太仆寺寺卿。

而且这职位绝对是个肥差,比起孙猴子的弼马温位置,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说和皇帝的关系是否亲近,仅仅是一个小到没品,一个官拜正三品就能看到差别。

所以王熙凤此时心里也更愿意石仲魁的官越做越大。

而且比起一味捞好处,却不付出的王子腾来说,石仲魁的信用确实更高。

前途也更加远大。

这次家庭会议只开了一炷香,贾家能做主的人就统一了意见。

临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天,兵部和工部就有公文下放到屯田营,500幅边军才能用的铁甲很快送去了屯田营。

在石仲魁说自己想要马甲时,兵部的人只是犹豫片刻,就悄悄出主意说。

只要石仲魁舍得花三、五千两银子,一百副全身马甲年后就送过来。

石仲魁看着手里兵部的公文,想着既然不用担心被人弹劾,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大手一挥,五千两银子送出去,果然换回了一百副连人带马一起保护起来的铁甲。

东西到手时,石仲魁也把38匹成长起来的混血马全部放在,专门养马的山谷里。

除了把空间牧场内的马显露出来外,他心里还纯了,吸引一部分元蒙骑兵的心思。

否则即便自己真带着上百个骑兵出去打游击,想寻到对方主力真没那么容易。

还不如把人吸引过来,利用山谷的地形,命令屯田兵死守,自己则带着马队在外伺机冲击敌人的大帐。

或者偷袭粮道。

等立下功劳后,才有机会掌握更多的兵力,发动对南下元蒙大军的围剿,或者追击战争。

至于战马的来源,找山神、土地演场戏就行。

而且经过锦毛鼠这段时间的暗中盯梢,当初被自己用来换汗血马的那四个胡姬,还真有一个是西域某个教派的备选圣女。

带上二十个亲兵和大兴都司阎桂祥、宛平都司薛金平和屯田营十几个武官骑马去了山谷。

天寿山山神邱有刚,昌平、大兴、宛平城的土地,外加日游神和手下的兵丁,变化成金发碧眼胡人马贩的样子出来迎接时。

薛金平、阎桂祥等屯田官吏们,立马误会成石仲魁这是找到了关系,从草原上,甚至西域买来一批汗血马。

之所以认为是成汗血马,全是因为这批空间牧场里培育出来的混血马的父系,就是真正的汗血马。

不仅外表及像,跑动流汗之后,十几匹毛色火红的马匹远远看上去,脖子上真如在流血一样。

薛金平、阎桂祥等人在看到混血马披甲连续跑动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都不见体力见底,顿时激动的无以复加。

拱手对着石仲魁道,“大人,若是有千八百这种天马,小官都敢放弃重甲,带着人去草原上打游击。

若是有向导,直捣单于的汗庭都没问题。”

石仲魁不由翻了个白眼,空间牧场一个月才培育38头,想征集满一千匹,怎么算也要26个月以上。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从西域买些汗血,甚至阿拉伯马混血专门培育新种马。

五年后,加上空间牧场里出产的两千多匹宝马,外加养在马场里的马匹培种,培育出上万匹比大周、草原,甚至汗血马都强的战马都没问题。

若是能控制住河套之地,十年后几十万匹足以横扫亚洲骑兵集团一出现,复制元蒙打到欧洲的壮举都不难。

可惜做到这点虽然不难,但除非自己是皇帝,或者找个底盘自立,否则就是取死之道。

而在大周造反,死的那些大周子民,还不知道得背上多大的冤孽,别说赚功德了,空间中功德栏不是负数就算好的了。

不过,再往深处想想,若是自己在大周之外的地方自立,一路往西边攻打。

说不定还真能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由汉人加少数民族组成的庞大帝国。

即便这个帝国最后崩溃了,但只好汉字还存在于这些分裂后土地上,应该也算是一种功德吧。

石仲魁心里虽然意动,但也知道此时想那些还太早了。

但这不妨碍他在心里存了这念头,并且开始默默算计着。

和山神、土地们交涉一番,装模作样的支付了明着只有4千两,箱子底下全是石块的4万两黄金。

一群屯田营大小官吏顿时咋舌,平均一千两黄金以上一匹马,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惦记的宝马。

而那四千两黄金,夜里就被山神给送了回来。

隔天一早,石仲魁刻意选了四匹纯白混血马,带着仆役家丁,直接去了皇城。

景隆帝看到这四匹骏马时,激动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兴致极高的忙命人套上鞍具,骑上马在御马监的马场里跑了半上午,这才冷静下来的连声夸石仲魁忠君爱国。

对于有胡人找上他,以汗血马换敌对教派备选圣女的事,直接就同意了。

甚至听说之后还有三四十匹,甚至更多的汗血马会再次运过来后,干脆把这事全权交给了石仲魁负责。

一则汗血马种对中原大地来说,确实难得。

二则一个听都没听过的西域教派,哪里会放在皇帝眼里。

还不如换些好处来的实际。

石仲魁出了宫后,叫上绣衣卫百户崔和忠,押着四个胡姬和被扣押下来的胡人,去了养马的山谷。

把人交给山神、土地变换成的胡人。

混血马的来源算是真正有了个合理的理由。

四个胡姬和胡人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没想到山神和土地押着她们出了长城后没半天,却直接把她们给放了。

死里逃生又听说石仲魁在其中帮忙良多,几人对石仲魁那叫一个感激。

连连保证答应的两匹汗血母马一定会送到,并且还把数量一下子增加到10匹。

随后皇帝对石仲魁送给太上皇4匹纯黑骏马的事,一点都不在意。

更对石仲魁说自己花了4万两黄金购马的事,不仅没再多问,反而装糊涂的敷衍了过去。

太上皇心里虽然不满自己得到的是黑马,但想想这四匹骏马可是汉武帝不惜发动战争,才得到的天马,身体又很诚实的生不起半点拒绝的意思。

而且还和皇帝一样,说了一大堆不要钱的废话夸奖他。

当然,随后新老皇帝大概也知道白拿的话,会寒了臣子的心。

过年前一天时,戴权和夏守忠一前一后来到石家宣旨。

以石仲魁献马有功,皇帝升他为从四品的朝列大夫,太上皇又升他为正四品的中顺大夫,算是真正打通了今后升三品侍郎的路。

而且看这样子,等于节省了至少五年的时间。

朝野内外对此,大部分只是羡慕,只有极少人才上书反对。

等有传言说,石仲魁答应帮各家培种后,京畿内所有的反对声音一下子就减少了7成。

而且因为于洪高就在督察院任职的原因,在于同甫亲自上门后,督察院五品以上官员家都收到一份邀请函。

这群人嘴上说石仲魁荒唐,但行动上却很诚实的让仆役去寻好马,送到屯田营育种。

有了这个先例,家中但凡有好马的勋贵和官员们,全都急切的把家中的骏马送去了屯田营。

一时间营地里居然有转变成马场的趋势。

而这也让石仲魁有了机会,冲这些骏马中,选出最好的母马,继续培种的机会。

否则全是一头汗血马为父系,生出缺陷马的概率将大增。

不过好马的培育中,想保持纯血,又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亲近繁殖的事。

这其中看似简单,学问却大了。

石仲魁虽然不懂那么多,但他还是知道优中选优的道理。

而且别人需要十年、二三十年才能慢慢培育出来的新马种,在他这里只需要半年、一年的,就能培育出七八代,总能选出几匹耐力、速度都最强的种马。

年三十这天,一大早就有别家的管家或者子嗣,带着礼物上门。

除了不少人想尽快培种,还因为朝野上下此时已经确信了,石仲魁上升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

若是他能在25岁左右就升任六部侍郎,那么入阁也就一两年的事。

而30岁左右入阁,今后只要不犯大错,熬也能把前面的内阁大臣熬死。

可以说,石家今后几十年里,必然是繁花似锦风光无限的存在。

这种必然前途无量的存在,此时是个人都想巴结他。

但石仲魁却出奇的理智和冷静,入阁是必然,但他却不想早早就成为内阁首辅。

第176章 连吃

即便石仲魁再傻,也明白坐在首辅位置上十年、二十年的话,不仅天下官吏会视他为阻碍,就连景隆帝和继任者,说不定都会觉得碍眼。

还不如推几个资格足够,关系又亲近的大佬先上台。

反正自己最需要的并不是权利。

而且很多时候当老大的不一定是最大赢家,反而是躲在别人羽翼下,才能做更多的实事,否则深陷朝局争斗中,那就真的身不由己了。

所以石仲魁在接待了十几个上门的同僚后,忙吩咐于顺准备礼物,先去了于洪高家。

随后又去了翰林院学士袁东刚家。

下午则去了顺天府知府刘忠坤和工部左侍郎邹恒毅家。

于洪高因为常年待在地方上,直到今年才进入京城在督察院任职,基本上十年、二十年内是没机会如内阁的。

而翰林院学士袁东刚的机会可不小。

甚至可以说,翰林院学士本身就有资格先挂名某个殿的大学士,时机一到直接入阁都行。

而已经是工部左侍郎的邹恒毅,入阁的机会同样不小。

至于顺天府知府刘忠坤,仅仅是因为这家伙名义上也算是自己的座师,拜访于洪高和袁东刚却不去拜访他,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四个老家伙见他年三十还跑来自己家拜访,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交谈中试探和暗示一番,得到石仲魁的回应后,对石仲魁的态度就更热切了。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