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10章

作者:夜天下

对石仲魁来说,杀一个还是杀两个其实都一样,无非是像曹操一样,借人头来震慑不法,稳定军心而已。

所以在方立顺、官正宏之间选一个,当然选连家人都不顾的官正宏去死了。

留下方立顺不仅可以证明官正宏确实贪污粮饷,又畏罪自杀,还能利用方立顺顾家的弱点。

今后这个营地的清理和挖鱼渠工作,肯定会完成的非常好,还不用担心粮饷分配和稻田养鱼维护的事。

等秋收后,评他一个优等,升他一级、半级的,自己在工部也算有了个被捏住把柄的亲信。

甚至未来花点钱,找些关系,调他为工部的给事中,自己也算有了个言官亲信。

最重要的是,方立顺活着,他背后合伙贪污粮饷的人,就不会视自己为死敌。

好处如此多,石仲魁当然杀一个、保一个了。

十几个都头、巡检虽然没法像石仲魁一样想的那么远,但之前定的是以次充好,扰乱军心之罪。

现在定的是贪污粮饷、违抗钦命。

虽然都是死罪,但前一条顶多一死了之。

违抗钦命则是祸及三代的重罪。

说官正宏想一死了之,保全家人,绝对符合常理。

也免了外界说他刚上任,就杀人。

而且面对敢以死谢罪的方立顺,这些底层武官不仅起了同情心理,还对石仲魁露出崇敬和畏惧的目光。

会畏惧很简单,除了石仲魁非要杀人外,还因为这些都头、巡检就没几个是干干净净的。

石仲魁甚至都不用查,就知道这些人平日里,必然欺压手下的兵丁,吃兵丁的空饷。

刚才他又说了,过往诸多罪行,都是官正宏一人做下。

此刻这些都头、巡检们,甚至方立顺,那是恨不得官正宏立马去死。

官正宏正想大喊、大叫,就有几个都头、巡检冲上前。

捂嘴的捂嘴,扣住手臂的扣着手臂,把死死官正宏压在地上。

“签字画押。”

写好一份公文后,石仲魁盯着在场的都头、巡检,还有崔和忠。

很快,就连方立顺都抖动着手,在公文上签字画押了。

十几个都头和巡检连违抗的胆子都没有,而绣衣卫百户崔和忠在十几道目光注视下,也不得不头皮发麻的签字画押。

一旦签字画押,等于承认全真实,还但负着连带责任。

而且石仲魁根本不怕有人反悔,因为他会逼着这群人亲自动手,勒死官正宏。

再说,公文上写明了,自己知道这事时,官正宏还没死。

正打算把他关押在祠堂里,等待工部等部门接手。

之后官正宏自杀,顶多就是个看管不力。

石仲魁吹干墨迹,接过崔和忠捡回来的剑鞘、利剑。

收剑归鞘后,盯着都头、巡检们说道,“本官不是御史,也不是一军主将,所以不愿管你等过往的龌龊。

但要是谁在稻田之事上敷衍了事,甚至欺瞒、坏本官的钦命差事,那就别怪本官送你等去地府走一着了。”

有人一听心里就嘀咕,可看着石仲魁一把打掉官正宏的官帽,再随手一扯,就把他身上的官袍扯了下来,仍在地上。

“官正宏,你该庆幸自己是个举人。”

这些都头、巡检这才反应了过来。

自己等人可不是读书人出身的文官。

而文臣杀武将,是真可以用军法直接杀了的。

众人看着石仲魁带着人直接离开。

立马有人喊道,“大人,这姓官的……”

“住口”,方立顺用颤抖的语气说道,“我等看管不利,以至这姓官的居然自缢了。”

官正宏顿时挣扎的更加激烈起来。

可惜方立顺可不会再给他机会,捡起地上的袍带,就往祠堂的横梁上扔。

随后低声吼道,“尔等还在等什么,非要本官一个个点名,然后向钦差大人检举嘛?”

八九个没动的都头、巡检一听,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一个个全都围了过来,抓手、抱腿,用丝巾堵住他的口鼻。

两个巡检还很有经验的指挥大家如何做。

等官正宏快要被闷死,神志不清,却还有一点呼吸后。

把官正宏举起来,抱起来挂在祠堂的横梁上。

这下即便是仵作来了,也别想查出问题。

……

走出祠堂,石仲魁看着远处的天空,好一会才叹息一声道。

“杀几个贪官容易,可这天下的事,没了这些底层文武、胥吏,什么事都做不成。

可叹、亦可悲。”

崔和忠却毫不在意的说道,“大人,小的家世代任职绣衣卫,祖辈和小的自己见过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您是管不过来的。

而且我等小官小吏一辈子难有升官的机会,心里惦记的,也就只剩下银子了。

反倒是您这种做实事的官,于国于民是有功的。

再说您又不贪污,那就是清官。

我等小官、小吏和百姓,期盼的就是您这种好官主政一方。”

石仲魁哈哈一笑,自己确实犯不着贪污。

但家财万贯,好像和清官又搭不上关系。

至于枉法,人又不是自己杀的。

官正宏死不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甚至这家伙死后,也别想去阎王爷那里告自己。

自己这个钦差昨天就申明了军法,名义上,有足够权利处死他。

主理屯田事务又为了更多百姓能吃饱饭,包黑子来了也得算了。

真要治自己的罪,那得用现代法律体系来判。

至于崔和忠说自己‘管不过来’的话。

这道理石仲魁当然明白,说白了古代朝政清明,得自上而下。

和中堂为什么能贪污2亿白银,还不是皇帝的过错。

大周太上皇和皇帝相争,朝局和民间能有现在的局势,已经很难得了。

站在祠堂外十几分钟,通幽神通看着勾魂阴司差役,押着官正宏的魂魄离开,石仲魁这才离开了这个村子。

……

隔天,等他再次巡视时,不仅宛平城这边的屯田司大大小小官吏,视他如洪水猛兽。

大兴城那边也一下子规矩了很多。

可即便如此,大兴土地汇报时,还是说大兴那边有人用旧粮,换官粮。

杀不尽的混账。

石仲魁大骂起来。

这一万石粮食本来就是陈粮,可想而知替换这批粮食的旧粮,肯定更差。

但冷静下来,石仲魁很快猜到,做这事的人,要不背后有人。

要不,自己就是勋贵或者朝廷重臣亲属。

从大兴土地嘴里得知情况后,一份信被于顺亲自送去交给于洪高。

做做样子的同时,也想听听于洪高的意见。

果然,于洪高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士了。

回信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只要不耽误工程进度,那下面的人就算实心做事了’。

而且刚出了一个从八品书令畏罪自杀,要是再抓个更大的鱼。

这等于抢了御史、言官、刑部、吏部等部门和官员的活。

这在官场是犯大忌讳的。

还不如找机会,点一点大兴这边那群盯着官粮的势力,保管这群家伙会帮忙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早点结案,也免得生出事端来。

道理石仲魁懂,所以他把信烧了。

而且也用不着那群换官粮的势力帮忙,自己有办法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对站立在一旁,脑袋都低的不敢看自己的薛蝌说道,“去把薛金平、阎桂祥和两个七品屯田主事叫到钦差官署。”

之前自己就让薛金平四人去准备碎银子。

四人来了后,直接跪地见礼。

石仲魁一看就知道这几个家伙这次算是真被吓到了。

而且看着满头大汗的阎桂祥,就知道这家伙是一路快马赶过来的。

5万两50两一个的银锭,很快换来54000两碎银子。

这比例高出了一千多两,也就是说阎桂祥几人这次没敢从中捞好处。

石仲魁嘴角一笑,“做的不错,尔等回去定要看紧工程,三日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明白?”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