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719章

作者:石闻

一直目送桑罗王朝浮空船队消失在天边远方云景这才收回视线,旋即带着一种格外复杂的心情回去住处,接下来他还得去熟悉考场。

之所以心情复杂,是因为云景两世为人都没有血脉延续,而此生差不多二十年生命,不出意外十个月之后他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种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期待而忐忑,甚至还有心手足无措之感……

云天之上,桑罗王朝的浮空船队快速驶向桑罗方向,华贵的房间内,武轻眉独自立于窗前,隔着窗户面对云景所在的方向,像是在和他隔空对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收回视线,伸手放在腹部位置,眉宇间居然展现出一丝母性光辉,她手放的地方,肚子里有微弱的生命正在成长孕育。

“其实我跟你在一起并不觉得委屈,优秀如你,纵使身为一国之君又算得了什么,劫难降世,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我不想生命中留下遗憾,将来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告诉他(她)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武轻眉心头喃喃道。

此时若有其他熟悉武轻眉的人在的话,就会发现她有些不一样了,她还是她,可却给人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就像幼崽身边的猛虎般让人胆寒!

送别武轻眉后,云景回到住处之时,事先已经吩咐过,宋岩早已经准备妥当了,道:“少爷,进入考场熟悉环境的手续已经准备妥当,你看?”

“出发吧,明天就要正式开考了,提前去熟悉一下,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云景点点头道。

其实这个过程大可省却,但云景并不想太过特例独行,正常参加科举,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大离科举每一届取才人数都是固定的,乃开国皇帝祖训,后人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每一届都择优取才三百人,也就是说数万乃至十数万的考生参加科举一展所学只是为了争夺那三百个名额!

这已经不能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了,其中的残酷简直让人无法想象,须知大离很大,人口数十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哪怕有资格参加进士试的举人稀少,各方汇聚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三百个名额,分甲乙丙三榜,但凡榜上有名,那就是进士功名在身了,是身为读书人阶段的最高成就。

其中乙丙两榜进士并没有太大区别,仅仅只是名次不同罢了,同为进士身份,不存在谁比谁更有优越感,可以说这两个榜单,只要榜上有名,大家都是站在相同高度的,名次也就仅仅只是自身所学的体现而已,算是给自己的交代,对接下来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影响,不存在你名次比我高就优待一些,真正影响仕途的是成绩之外的东西。

而甲榜进士就不一样了,那一百个名额又称为进士及第,是要入殿觐见天子的,届时天子钦点进士名额,可谓天子门生。

甲榜进士入殿觐见天子的时候还有一个流程,天子会随机出题让这一百个甲榜进士作答,评出前三甲进士,赐予状元榜眼探花称号,那三个称号可谓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了,比四大才子的含金量要高太多太多。

其实三甲进士的考验可有可无,甚至很多时候在之前的科举中就已经内定了,所谓的入殿考验几乎只是走个过程。

若能位列三甲,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名满天下,跨马游街春风得意万人瞻仰。

大离的科举制度就是这样,从开国就延续至今了。

数万乃至十多万举人,才区区三百个进士名额,真心太少了,但并不是说其他人在一次科举中落榜就没有机会取得进士名额。

若在三榜进士名额满了之后,参与科举的学子某些方面表现得很是出彩,得上方赏识,是有机会活得同进士称号的。

同进士也是进士,依旧能做官,但因为加了个同字,这个进士功名的水分就很大了,比举人功名好点,但好不到哪里去,融入不了三甲进士圈子,做官做到最后成就也有限,没有突出表现,一生都可能止步三品官以下。

同进士的名额不是固定的,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上千人都有,少的时候几十个也是有可能的,主要看某些部门是否需要官员去填补空缺决定,取决于上头的决定。

因为同进士功名相对尴尬的原因,很多举子宁愿下次再考从而拒绝这样的身份,朝廷也不强求,毕竟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不是。

不出意外的话,这届科举的同进士名额估计会很多,因为太子初立需要扩充班底,这就给了很多不能入三榜进士考生晋身机会。

进士功名啊,已经是读书人阶段的尽头了,寒窗苦读,铁砚磨穿,能走到那一步,其中的心酸不足外人道也。

考场周围早已经戒严,可谓连一只蚊子都别下无声无息飞进去,而且一旦科举开始后,考场周围方圆千米都会禁止任何人靠近,防止弄出动静影响到考生发挥。

当云景和宋岩来到考场外的时候,这里可谓人山人海,各个方向多的是考生排队进入熟悉考场。

熟悉考场的时间并非这一天,早在几天前就开始了,可依旧人数众多,很多人重复多次,非是为了留下作弊手段,而是不放心,怕到时候走错耽搁考试,多熟悉几次总不会有错的。

至于在熟悉考场过程中留下作弊手段就别想了,当熟悉时间结束后,整个考场都会仔细检查一遍,谁若是敢提前留下作弊的东西,一经发现按舞弊论处,最轻都是剥夺功名让曾经的努力化为乌有,严重的还会下狱乃至牵连家人!

是以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乱来,走到这一步没人敢拿自己前途开玩笑。

来到考场外云景和宋岩排队进入考场,并没有引起人们哗然关注,倒不是没有人认识云景,只是他稍微用了点手段不至于那么高调罢了,否则他一经出现必定成为焦点。

随着队伍前进,周围多的是人在讨论关于这次科举的事情,其中人们说的最多的还是云景,毕竟他太特殊了。

就如同武轻眉所说那样,几乎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欲要和云景分个高低呢,这是人们的唯一一次机会,这次之后乃至其他任何方面人们都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某种意义上说,云景算是‘于民同乐’了,严重点甚至可以说拉低了神话境的高度,就挺接地气的……

进入考场很顺利,出示相关手续即可,在云景的刻意施为下并未引起波澜,熟悉考位也就走个过程罢了。

整个考场占地极大,可以同时容纳二十万考生,若是考生超出预期,边上还有临时增加考位的空地。

考场呈阶梯状,朝向一致,前面低后面高,考官在最前方就能巡视整个考场,考场虽然大,可在这个层次担任考官,哪一个不是具有惊人的目力?

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不大,三面都是墙壁,只能看向前方,进入考房后看不到其他任何人,而一旦开考直到结束考生都不能离开考房半步,在特殊的情况也不行。

“丁三一七五五号……,走吧,我们回去了”,熟悉自己的考位后云景点点头道,这个位置在众多考位之间丝毫不起眼,明显朝廷没有因为云景而有半点特殊对待。

想来黄昌阳早就和朝廷打过招呼,一切正常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考试的时候考生只需身上那套衣服即可,其他的任何笔墨纸砚都由朝廷提供,连续考三天的饭食也由朝廷提供,杜绝舞弊的可能性,也体型了考生走到这一步朝廷的重视,毕竟那么多考生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考试之后朝廷提供的笔墨纸砚考生也是可以带走的,即使没法上榜也算留个纪念了,不过落榜之人往后每当看到纪念品也不知道作何感想,是再接再厉呢还是一蹶不振?

“笔墨纸砚都由朝廷提供,万一到时候考生拿到的是残次品岂不影响考试嘛,再则,不是自己顺手的东西会不会影响发挥?”离开考场后宋岩不禁嘀咕道。

对此云景笑道:“你能想到的朝廷自然早有准备,不说分发的文房四宝经过严格筛查,更是早有备份,一旦发现残次品可以第一时间更换,当然仅限于开考之前,开考之后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至于不是熟悉的工具影响发挥,换个角度,大家都是一样的,同一起跑线上,岂不更加公平?”

“说的也是”,宋岩顿时就不纠结了。

一天很快过去,隔天就是大离这一届进士试开考的时间了,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睡不着觉,也有可能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睡觉,因为半夜三更就得起床奔赴考场,去晚了万一考场关闭怎么办?下一次可是在几年后呢,不可能因为某个人而破坏整个科举规矩。

云景也在凌晨的时候就准备妥当,在宋岩的陪同下前往考场了,除了一身举人服饰和必要手续外什么都没带。

考场外灯火通明,无数考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考场入口,他们怀揣这家人的期盼以及自身多年努力的追求奔赴决定命运的‘战场’。

没有人喧哗,看得出来,无数考生都很紧张,真正做到泰然自若的没有几个。

刻意低调下云景也没引起人们关注。

听说本届‘四大才子’也参加考试了的,只是没有和云景同一个方向进入考场。

随着队伍前进,慢慢的轮到云景进入考场了。

进士试进入考场的时候,和童生秀才举人试都不一样,没有了脱光衣服检查的那一道流程。

朝廷当然不是因为每个考生都会自觉才放弃了检查,而是用其他方式取代了检查。

在考场入口的地方竖立着一面两尺直径的铜镜,这在昨日熟悉考场的时候都是没有的。

这面铜镜叫问心镜,有着神话境的精神意志加持,每个面对问心镜的考生,但凡心里有鬼都过不了自己心理那一关,在镜子面前自己就交代了,失去了这次科举资格。

这个方法挺不错,排除了心术不正之人,更是避免了考生受辱。

毕竟走到这一步的考生都是有当官资格的,还脱光了检查是个人都受不了。

顺利的进入考场,云景让宋岩回去,来到考位就安静等待考试开始了。

……

第七百二十九章 欺人太甚!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升起,浑厚的钟声响彻考场,昭示着考场关闭,未来得及进入考场的人将无缘这次科举了。

好在学子们都知道科举的重要性,早早排队进入考场,不曾有人缺席。

所有考生进入考房,从此刻开始,一直到考试结束不得踏足考场半步,哪怕串稀都只能在考场中进行。

考房外每隔十米就有一位表情冷漠的兵丁守着,任何胆敢妨碍科举的举动都将受到无情镇压。

众考官早已经就为,因科举学子人数多达十多万,是以考官人数也不少,足有上百人,他们将在接下来三天考试中与考生同在,也会不时巡视考场。

至于百十个考官能不能坚固如此庞大的考场,自然是可以的,须知这些考官就没有一个低于先天后期修为,施展轻功整个考场逛一圈下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考场最前方有一座高台,位居其上足以让考官把考场尽收眼底了。

因考房全都朝着高台方向,学子们能看到诸位考官,很多人眼神中带着期待和憧憬,如今他们为考生,可这次科举后,一旦榜上有名,将来他们也有可能是众考官中的一员。

对大多数学子来说,科举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进则位居朝堂受人礼拜,退则泯然于众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只能下次再战。

一众考官里面,要说最醒目的要数太子殿下夏涛了,一身金色长袍,长袍上绣有火红的朱雀图案,这样的服饰是有讲究的。

大离以离为国号,离为火,是以大离乃火德之国,而太子不能穿龙袍,是以朱雀服才是他应该穿的。

身为太子的夏涛才是全场焦点,一举一动都惹人瞩目,毕竟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大离的下一任国君,届时所有人都将是他的臣民。

他不苟言笑,不知是皇家礼教的缘故还是因为身份的改变,身上那不怒自威的威严日渐浑厚了。

当众考生就为后,因为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参加进士科举,是以有考官站出来宣布考场秩序,无外乎是一些不得扰乱考场以及舞弊的规矩罢了,算是老生常谈,惩罚极其严重,听得一众考生不敢生出丝毫侥幸之心。

不过朝廷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若是有人自觉放弃科举乃至突发严重疾病之类的,倒是可以在不惊扰考场的情况下打招呼离去,但那样一来这次科举就和自身没有关系了。

各项规矩交代清楚后,太子殿下夏涛目视考场朗声道:“礼赞先贤,文明芳华笔墨生香,愿诸君谱写景秀文章,榜上有名十年寒窗得以回报,发考卷,开考!”

当当当~

在他话音落下后,一连三道钟声响起,此次科举正式开始了,有众多牛车缓缓驶入开始分发考卷。

只得一提的是,整个考场,除了考生和考官外,守护的兵丁以及吩咐考卷的人员尽皆目不识丁,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舞弊的可能性,甚至这些人在确定会加入到科举中来就禁止与任何人接触。

进士试不同于之前的考试,已经不再考基础的东西了,考的是治国之才,是以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进士试里面作用不大。

相同的题目,十多万考生要写出花儿来脱颖而出角逐三百个进士名额,可想而知难度之大。

云景进入考场后先是仔细检查早已经准备在考房的文房四宝,以免出现残次品影响考试,提早发现也能及时更换,好在那样的情况并未发生。

朝廷提供的文房四宝自然算不得好东西,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种,算得上劣质了,用这样的文房四宝书写科举,某种意义上也是很考验考生功底的,毕竟不是自己顺手的东西,有些人恐怕不习惯甚至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来。

云景倒是无所谓,东西再差都不影响他发挥,就拿毛笔来说,只要有毛就成,哪怕没毛也问题不大……

安静的等待中,不久后他就得到了自己的考卷以及一叠足有百张的书写纸。

当他拿到考卷的时候,饶是神话境的心性都不禁嘴角一抽,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这确定不是在针对我?

若不是所有考生的考卷都是一样,他恐怕都会在事后找个机会问问出考题的人你是几个意思了。

因为进士试不考那些花里胡哨基础的东西,是以试题很少,少到只有两个试题。

第一道试题居然是让考生写一首诗!

什么样的诗没有硬性要求,考生想写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原创,五言七言也没有规定。

然而众所周知,堂堂神话境的云景,他的诗才真心让人不敢恭维,甚至他师傅李秋都不止一次说要是云景其他方面的才华能分一点在诗词上就好了。

作诗这种事情云景真心不在行啊,没那个天赋就没有,无关修为多么厉害。

“所以这不是针对我是什么?”心头嘀咕,云景哭笑不得,差点整个人都不好了。

倒不是说进士试的时候不能考作诗,而是太少太少了,整个大离王朝八百多年历史,进士试考诗词才能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最近一次还是上上上代帝王特别喜欢诗词文章才这么干过,都一百多年没考过诗词了。

合着自己进士试的时候就考诗词了,哪儿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云景那叫一个无语。

考场上静悄悄的,然而对于很多擅闯诗词的考生来说,差点喜大普奔,这不是给自己送分嘛,好在还算克制。

当然了,每个考生都知道,这次科举考诗词其实只是个添头,对于整个科举成绩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了,哪怕写出名垂千古的诗词来,另一道题做得不行依旧榜上无名。

“题材不限,自由发挥,啧,我严重怀疑是黄老的恶趣味”,心头嘀咕,云景也不纠结那么多,先把这道试题摆一边,本就不擅长这方面,何必浪费时间?把另一道题解决再琢磨一下吧,实在不行诗词这道题教白卷,反正影响不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