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62章

作者:石闻

“我想写信给我兄弟,他离家六年多了,在几百里外的临水县帮人做工,如今家母年事已高,很想他,怕有个什么意外再也见不到他了,整天都在念叨,所以我想写信给我兄弟,让他抽空回来看看”

男子先将自己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问了最关心的问题,他问:“先生,不知您这里是如何收费的?我没多少钱,不知道能不能请得起你”

云景好奇的看着,暗自猜测师父会如何收费。

点点头,李秋表示明白了对方的情况,然后回答道:“你的情况要不了多少字就能写清楚,至于收费的话,很便宜,纸张五个铜板一张,然后内容一个字一个铜板,你若需要信封的话,我这里可以提供,八个铜板一个信封,写地址和收信人的话,也是按字收费的,帮你写好后,你直接拿去驿站寄信,他们那边根据距离不同收费也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如何?”

“这……这么贵啊……”

李秋的回答明显把对方吓到了,说话都结巴了起来。

不说其他,单一个字一个铜板就有些吓人了,要知道当下一个铜板就能买一斤那种带壳麦面粗粮的,一封信下来,内容‘水’一点的话,整不好能要去一个家庭一个月以上的口粮,如果狠下心多些点,那价格就可谓没底了!

别说对方,云景都被这个价格给吓了一跳,如果不是相信自家师父的人品,他都猜测师父是不是想故意欺负老实人。

转而想想,平心而论,这个价格贵吗?

这毕竟不是云景前世通讯发达的时候,消息传递可不容易,哪怕是云景前世,电报刚出来的时候,还不是按字收费的,这么一想他就释然了。

李秋温和道:“这个价格不贵了,你去其他地方都是按字收费的,我也不能乱了行情,而且,我的收费真心不高,如果你能接受的话,我就帮你写,如果不能接受,你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他没说你去对比一下价格再来这样的话,这种事情和其他买卖不一样,对比价格后再让对方来自己这里,实际上是在打同行的脸,而读书人嘛,最在乎脸面,那会无端端得罪人甚至结仇的……

第一百零四章 付出与回报

男子明显被价格吓到,站在摊位面前犹豫不决。

李秋也不催促,这种事情讲究你情我愿,又不是强买强卖,若对方觉得价格不合适,大可去找其他人。

估计那男子来之前也是打听过价格的,他转头看了看其他摊位,然后一咬牙,万般不舍的从怀里掏出一吊钱,攥在手中,一会儿握紧一会儿放松,几次之后,他才将那吊钱依依不舍的放在摊位上,看向李秋说:“先生,我这里有八十六个铜板,你帮我估计一下寄信需要多少钱,剩下的在你这里买一张纸和一个信封,其他的,你再看着帮我写给我兄弟,能写多少字算多少,我现在只有些钱了”

云景看得有些心酸,对方一看就不是有钱人,八十六个铜板,能买八十六斤粗粮,一家三口省着点吃够过一个月的日子了,但这么多钱,不知道省吃俭用了多久,仅仅只是为了寄一封信,而且内容还不能多,多了付不起钱!

前世云景忘了自己在哪里听说过一句话,说的是古时候,很多人一旦分别,实际上和永别没什么区别。

如今看来,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词,在通讯不方便,且本身不富裕的情况下,一旦与人分别,很可能真的从此就了无音讯了。

李秋看着桌子上那一吊钱,想了想说道:“临水县我知道,在吴州境内,从我们这里寄信过去的话,二十个铜板足够了,就还剩下六十六个铜板,纸和信封,我需要收取十三个铜板,最后剩下五十二个铜板,还得除去地址收信人这些,所以,我能给你写的内容不多,你确定要我帮你写信吗?”

对方闻言,一咬牙点头道:“我娘想兄弟得紧,劳烦先生帮我写”

“那好,不过我要问一下,你确定只需要我帮你写清楚,你的母亲年迈,恐时日无多,想见一面你离家多年的兄弟,除此之外还需要我帮你写其他的吗?”李秋认真的看着他问。

对方想了想说:“如果钱够的话,还请先生告诉他一声,他的大侄子,也就是我大儿子,三年前不慎摔下悬崖没了,还有外公也在去年去世了,还有……,额,没有了,就这些吧”

他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话想告诉远方的兄弟,但想到钱财不够,于是赶紧住嘴。

李秋听完,琢磨片刻表示明白,然后有详细询问了他兄弟的地址,这才拿起纸笔开始书写起来,很快一篇优美的字体就跃然纸上。

云景看着师父帮他写信,对自家师父这一手优美的字体那是真心佩服,心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练出这样的字体来。

可惜的是,云景认识的字不多,李秋写的那些内容,他看完也只认得几个字罢了。

虽然云景不认识师父具体写的是什么,但他却在默默的数纸上的字,他有些意外,因为信上的字已经超过了对方付的钱!

看到这里,云景心头懂了,虽然师父嘴上不说,而且丝毫没有降价的意思,但并未死板的按字收费,而是用实际行动悄悄的给予了对方很大的优惠。

写完,李秋吹干墨迹,用镇纸压住这张纸,然后开始取出信封写收信人的地址等信息。

男子看着眼前的信,犹豫片刻后,他小心翼翼的问:“先生,我不识字,你能帮我说说,这上面都具体怎么写的吗?”

李秋继续书写,平静道:“无妨,你且听好,上面写的是‘弟启,经年久别,甚念,高堂年迈,恐无多日,甚思,母盼,望归,侄不幸,坠崖夭,已三载,外祖父辞世年余,勿悲,诸事繁多,纸短言少,若归,盼归,再叙’”

这些便是李秋信上写的全部内容,字数不多,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但也远远超过了对方付的钱财,毕竟除了内容外,还要写地址这些呢,也是要按字收钱的。

那男子明显不识数,没意识到自己赚了,虽然他几乎没什么文化,但听完,也大概明白是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于是满脸笑容的表示感谢。

李秋在信封上写好收信人的地址和名字,将信折好装里面,又从他给的那吊钱上取下二十个铜板一并递给对方说:“信你拿好,去驿站,到时给了寄费,有人会帮你糊好密封寄出”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对方千恩万谢离去。

李秋把剩下的润笔费收好,脸上并没有挣到钱的喜悦,目光中多少有几分惆怅,他也没说什么,重新拿起书本慢慢翻阅起来。

云景休息得差不多了,然后继续埋头练字。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他们这个摊子一共做成了四笔交易,挣了两百个铜钱左右,这挣钱速度,真心让云景咋舌。

须知这两百个铜板,若是以前他家的话,需要一年到头操持一亩地才能有这样的收入。

除却第一个人外,李秋后面又帮人写了两封信,还帮一户人家出生不久的婴儿去取了个名字,反正就是轻轻松松的就把钱给挣了,而且对于常人来说,真心不少。

回去的路上,李秋说:“今天挣了两百零四个铜板,不算多,往后我们休息日都来,若每次都有这样的收益,想来往后的口粮和过冬的薪柴炭火都不用愁了,为师之所以带你来目睹这些,只是想告诉你,读书做学问,到了一定地步,挣钱养家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你千万要记住,别只盯着读书能挣钱这点,说到底学问才是根本,有了学问才能谈其他,勿要本末倒置”

“徒儿谨记师父教诲,以后认真读书做学问”,云景点头。

通过今天的事情,他想了很多。

读书人挣钱很容易,这点通过今天师父随随便便挣了那么多钱就足以说明。

但这钱真的那么容易挣吗?

在有这挣钱本事之前,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辛酸可有人知?

学习之初,笔墨纸砚,书本学费,哪样不花钱?哪样不花大钱?

练字练到手起老茧,背书背德头晕眼花,十年寒窗,夜以继日,才学得一肚子墨水有了挣钱的本事,相比起付出的那些,如今挣的这些钱也算不得什么了。

所谓想要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总之一句话,有付出才有回报……

第一百零五章 回家

接下来云景再度过上了学堂和住处两点一线的日子,平淡却不乏味。

在学堂学习识字,学习礼仪,回到住处后练字,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请教师父,李秋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开小灶。

云景有过目不忘之能,学东西很快,如今学的也都是一些简单的礼仪和识字,对他来说更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但他并未因此而好高骛远的超前学习,而是反复练巩固习学过的,不求学得快学得多,只想学得扎实,力求学得深学得精。

不得不说,这种反复巩固原本看来就很简单的东西是无比枯燥的过程,但渐渐的,云景却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慢中求稳。

他本身的性格就很平稳不激进,如今静下心来学习,习惯了这种平淡且枯燥的生活,他的心态更是进一步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日子如平淡的水流,无声无息的冲刷着他那颗原本就被磨平了棱角的心,越发圆润。

最直观的表现是,他那一直都在悄无声息成长的感知范围内的一切更加清晰了,在朝着细致入微方向慢慢发展,也在朝着真正能‘看见’的程度靠近……

如今他的感知范围已经成长到了半径五米的程度,在这个范围中,哪怕再细微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虽然感知范围成长固然让他开心,但他并未刻意的去追求这一点,反倒是乐此不彼的沉寂于枯燥且平淡的学习中。

每学到一点新的礼仪知识,多认识一个陌生的字,每天练字练得手臂酸麻,但字却越来越写得好,这些,才是云景真正感到高兴的。

在学堂的时候,虽然云景真正的心理年龄和王柏林他们差距很大,但还是时不时的和他们玩耍放松,别说什么玩儿不到一块去,只要乐意,其实和小孩子相处还是很简单的。

别说,一帮小屁孩时不时的就能给人整出点‘惊喜’来。

比如某一天,陈一剑那小屁孩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去尝试钻了一下当初发现的学堂厕所边上的那个洞,结果钻出去差点掉粪坑,这就算了,他还被学堂巡逻的护卫给看到了,然后教习杨云空也知道了,下场嘛,那家伙被杨云空拿着戒尺手都打肿了。

再比如王柏林那小子,有天鬼鬼祟祟的把云景他们汇聚到一个没人的角落,他说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分享,然后那家伙居然拿出了一件粉红色绣着荷花的肚兜,说是偷他家丫鬟的,让大家闻闻香不香,云景当时就被雷得外焦里嫩,大哥,我叫你哥,你特么才六岁啊,居然就开始好奇起女孩子了,还偷了一件肚兜来,长大点还得了?

还有周金泰那小胖子,慢慢的云景发现了他的吃货属性,那家伙的书箱里,除了学习用品外就是各种各样的吃的,果脯蜜饯干果肉干,变着花样的拿出来,他倒是很大方的分享给云景等人,然后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上课也偷吃,被先生打了很多次也屡教不改……

林夜星也时不时的在云景面前刷下存在感,那小子,明显是和云景杠上了,啥都想争个输赢,他虽然是小孩子心性,但学东西还是很认真的,礼仪课得到了先生夸奖,他就冲着云景嘚瑟扬起下巴,识字课的时候,先生表扬云景写得字进步很大,他下课后就找到云景说我会每天少睡一个时辰努力练字超过你的……

总之,在学堂学习的时候,各种欢乐各种搞笑,平淡而充实。

云景也不是啥也没干,他深刻的体会到了此间的小孩娱乐活动是多么的匮乏,于是他把足球整了出来,反正学堂的空地很大,踢球的空间足够。

一开始云景只是用一个差不多圆形的竹篮和大家踢着玩,你来我往的争抢着踢,也没具体规则,渐渐的一帮小孩居然上瘾了,过了没两天,竹篮踢坏了,结果转天陈一剑就带来了一个皮球。

那是用猪皮缝制的,里面也不知道塞了什么玩意,反正踢起来结实耐操。

然后嘛,踢球这个运动就在学堂开始风靡了起来,一到下课就一帮小孩儿在学堂空地上挥汗如雨的奔跑抢夺。

后面还渐渐形成了规则,规定往某个地方踢,谁踢中位置次数多谁就厉害。

这项运动,就连高年级的都被吸引了。

云景也不得不感叹,足球这项运动的魅力真不是吹的……

学习之余,每隔六天,师父李秋都会带着云景去镇上易容摆摊挣钱,见形形色色的人,听不同的故事。

他们的生意不算好,但每次都能做成几笔交易,挣的钱也在两百个铜板以上,云景不得不说,读书人是真的挣钱,而且比起起早贪黑的农民来说,挣钱的方式也太轻松了。

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溜走。

某天,云景早上起来,还在琢磨今天是去上学呢还是去摆摊,结果师父李秋却看着他问:“景儿,你这几天是去为师家里玩儿,还是回家去?”

听到这句话,云景一怔,这才意识到,时间不知不觉来打了月底,有三天假期!

他上学已经一个月了,快要入秋,屋外的树叶隐约开始泛黄。

“师父,我想回家去一趟”,想了想,云景开口道。

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要说不想家那是假的,趁着几天假期,云景想回去看看。

李秋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他点点头道:“回去看看也好,入冬后大雪封路,那时即使放假再回去就难了,这几天你好好休息一下,不用想学习的事情,劳逸结合嘛,等下我安排人送你回去”

“多谢师父”

似乎早就料到放假的时候云景会回家,李秋早有准备,他们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洗漱好就离开了住处。

来到大路后,当初送过云景他们的刘大壮和丁威已经骑马等在了那里。

“代为师向你的家人问声好,在家待几天,到时候我再让他们去接你,对了,有时间来为师家里一趟,你师娘怪想你的”,说完,李秋就踏上等候在一旁的一辆牛车慢悠悠离去……

第一百零六章 全都知道了

用归心似箭来形容云景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明明离家也才一个多月而已,但他仿佛过了很久很久。

几十里路,本就算远,在这样的心情下,云景只觉这条路格外漫长。

或许是感受到云景迫切想要回家的心情,护送他的刘大壮和丁威一路上很少说话,闷头赶路向着小溪村而去。

他们骑马带着云景,速度无疑是很快的。

大路转小路,颠簸中,随着日头渐渐升高,小溪村那熟悉又亲切的画面在转过一个山头后映入了云景的视线。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村口的那棵老树,从村子下方流过的小溪,那条连石块都被踩的圆润的小路,一切的一切都不曾改变丝毫。

自己也还是当初那个自己,去了镇上学习了一个多月后,云景看着那熟悉的画面,谈不上近乡情怯吧,明明什么都没改变,明明时间也没过去多久,可为何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云少爷,我们就送到这里了,过两天再来接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