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61章

作者:石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云景每天和李秋一起去学堂,放学一起回来。

在学堂学礼仪学识字,礼仪和识字都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开始,其间也和王柏林他们偶尔玩耍放松,林夜星不时来云景这里‘找茬’刷下存在感,云景压根就不和他杠,整得对方郁闷无比。

放学后就回来练字,李秋手把手的教他给他开小灶。

总之就是过上了学堂和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

第一百零二章 就很离谱

学堂上课是上六天休息一天,转眼就到了休息那天的时候。

学习中的云景只觉时间过得很快,都没感觉自己学到什么东西,六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天一早,李秋换上了一身便装长衫,不似寻常去学堂那般正式。

不用去学堂上课,他们的早餐是自己解决的,简单的稀饭咸菜,吃的和普通穷苦人家没什么两样。

饭后,李秋对云景道:“景儿,你可还记得,我们的口粮不多了,得想办法挣口粮啦,虽说平日里我们在学堂吃饭能省不少粮食,但若不提前准备的话,往后就要饿肚子了”

“自然是记得的”,云景回答道。

点点头,李秋又道:“虽说如今是盛夏,但不久就要入秋,几个月后就是寒冬,所以除却口粮之外,薪柴炭火我们也是要提前准备的,我们大多时间都在学堂,没太多时间来操持这些,为了避免到时候挨饿受冻,是以这些我们都要现在就开始考虑了”

听他这么一说,云景心道师父不会是想考自己如何挣钱粮吧?自己才六岁诶,也太为难自己了……

事实是他想多了。

李秋直言道:“景儿,走,为师今日带你去挣钱去,让你看看读过书的人在没有官职俸禄的情况下是如何挣钱养家的”

居然不趁机考自己,云景有点意外,没纠结,旋即问:“师父,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经过这几天的了解,云景得知,读书人在考取功名后,哪怕是最初级的童生功名,都能从官府领一定的钱粮,功名越高领得越多,若是当官的话,还有俸禄,贪一点的话,好处大大的有……

那么除却这些之外,读书人要如何挣钱养家呢?

云景猜测,无外乎是帮人写信之类的……

李秋笑道:“当然得准备了,一张桌子,笔墨纸砚足以,哦对了,我们还得易容一番,否则不是为师自夸,凭为师这张脸,在镇上挣钱也太容易了点”

云景有点觉得师父在吹牛,可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下一刻他就惊了,只见李秋在话音落下之后,他那张脸,就跟变戏法似得,肌肉蠕动,很快就变成了另外一张脸,不但如此,他身上的骨骼噼里啪啦的一阵响,然后身高都矮了两寸!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师父的变化,云景打死都不信眼前这陌生人居然是自己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的师父。

“没吓到你吧?”变了一副模样的李秋问他。

云景摇摇头道:“倒是没有被吓到,就是觉得师父这一手本事也太神奇了点”

“缩骨易容而已,对为师来说还是很简单的,或许你觉得神奇,实际上啊,这样的手段也就欺骗一下先天期之下的人罢了,但却骗不了先天期以上的人,容貌身高好改变,但一个人的气息却不容易改变,所以啊,算不得什么,嗯,以后你就会明白的,现在不必在意”,李秋随便解释了一句道。

云景心道师父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觉得没什么,那是因为你站的高度不一样,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你这手本事已经惊为天人了好吧。

更何况,整个新林县估计都找不出第二个有你这样本事的人了,这还算不得什么?

然后他心头又暗搓搓的想,这样的本事,想来易容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不算难吧,如果……嗯,冒充别人干坏事儿,那得造成多少冤屈?

云景不敢深入去想了,这样的本事用来干坏事儿太缺德!

李秋不知道云景心中的想法,伸手在他脸上揉了两下,云景只觉得一股清凉的气息拂过脸颊,然后就听李秋道:“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认得我们师徒俩啦”

云景知道,师父顺便也帮自己易容了……

要不要这么随意啊?

这样的本事不应该是万里挑一很难遇到的嘛,师父你就随随便便的用了出来,让我有点接受不能啊。

接着李秋准备了一些笔墨纸砚,又背了一个背篓,背篓里装了几块能拼接的木板,让云景带上两张小凳子,他们就这么出发了,往牛角镇而去。

路上李秋简单的给云景说了一下读过书的人挣钱养家的办法。

他所说的和云景猜测的差不多,但更详细一些,甚至有很多是云景都没想到的挣钱方式。

因为此间知识普及率不高,是以读过书的人挣钱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帮别人写信,取名,写家谱牌位之类的等等,都是能挣一笔润笔费的。

当初云景的名字,就是他爷爷云林来镇上花了几个竹编制品的钱找读书人取的。

几个竹编制品怎么也得十个铜板以上了吧,就只是取了一个‘云景’的名字,可想而知读书人挣钱也太好挣了。

难怪这段时间以来,李秋丝毫不担心口粮问题。

给人写信取名写家谱这些,收费也没个标准,你要觉得自己水平高,就可以多收点,当然,也要别人乐意才行,总之你情我愿的事情。

云景听李秋说,很多时候读书人,嗯,包括仅仅只是读过书的人,很多时候都有点假清高,宁愿不做生意也不降价……

除了这几个挣钱的地方外,还可以卖自己写的字和画的画,这个就没底了,若是你写的好画的妙,遇到了对眼的人,一幅字一幅画能卖出天价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有钱人来说,千金难买我高兴。

然后的话,帮人写契约啊,婚约啊,诉状等等,都是能挣钱的,还有抄书卖也能挣钱。

最让云景觉得离谱的是,李秋说帮人念信也能挣钱,美其名曰是润口费……

虽然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想想也是合理的,一个人收到一封信,但不识字,你总得找人念给你听吧,然后你不得意思意思?而且若是意思不到位的话,遇到心眼坏的,指不定怎么给你歪曲信中的内容呢。

以上李秋所说的挣钱方式,都是读过书的人的常用手段,如果你学问高本事大,若是接到一笔帮人翻译武功秘籍或是典籍的生意,那直接就发了!

还有的话,若是你脑袋好使,写点话本故事之类的,若是写得好,被人看中出版的话,那也是能挣一笔钱的……

第一百零三章 惊人的收费!

今天牛角镇上的人格外的多,和李秋走在熙熙攘攘又脏乱的街道上,云景意识到,这天恰好是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赶集的日子。

意识到这点,他心跳微微有些加速。

会不会,自己的家人也会来赶集,会不会有机会见到他们?

离家这么久,虽然已经习惯了如今的学习生活,但云景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想家的,想家里庄稼怎么样了,想家人忙着干活是不是忘了吃饭,想弟弟有没有调皮……

如果能遇到家人赶集,叫一声爷爷、爸爸,看一眼他们的笑容,告诉他们如今自己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不要为自己担心,让他们脸上洋溢骄傲的笑容,那该多好。

或许是感觉到了云景微妙的情绪变化,李秋虽然没说什么,却是带着云景有意无意的穿过了那节集中贩卖竹编制品的街道。

可惜的是,直到走完那条喧闹的街,云景都没能看到爷爷和父亲的身影。

别说家人了,他连小溪村熟悉的面孔都没有看到一张。

其实这也正常,从小溪村来镇上一趟不容易,途中还有安全隐患,村民们赶集都是多人一起来的,路上相互有个照应,很少单独前来,没能看到熟悉的人,说明这天小溪村并没有组织赶集行动。

虽然没有看到小溪村的熟人,但云景却在那条街看到了张长贵。

他没有像几年前那样在卖厕筹,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去参加云景的拜师礼他结识了什么人,如今的他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店当起了老板。

云景还是听到有人冲着他叫店家买东西才意识到这点的。

他的店面不大,卖的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是竹编制品,不过种类齐全。

云景看到张长贵的时候,他在店里忙着招呼客人,身边还跟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生得虎头虎脑,围着张长贵爹爹爹爹的叫个不停。

路过他家店面的时候,云景叫了一声张叔。

可他这一声,却把张长贵叫的一愣。

好吧,云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面容被师父改变过了,张长贵压根不认识自己。

熟人见面不相识,啧,说了声认错人了,云景和李秋离去……

不久后,师徒俩来到了一条相对干净的街道,这条街的两边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摊贩货物,也几乎见不到牛羊牲口。

在这里,多的是每隔一段距离安静摆在街边的小摊位。

这些摊位的桌面上都放着笔墨纸砚,有的还放着书籍,摊位后面还挂着字画之类东西。

在这条街上,每一个摆摊的人,都不像其他地方的摊贩那样吆喝,都很安静,要么自顾自的看书,要么挥毫写字,踏足这条街,云景闻道了墨香。

好吧,墨香实际上是文雅一点的说法,普通的墨汁其实是臭的,除非加了香料的高级墨汁才有香味,但那种墨一般人用不起,即使用得起寻常也舍不得用。

稍微打量,云景发现在这条街上摆摊的不到十个,不算多。

云景和李秋来到这条街,并未引起什么人的注意,他们寻了一个阴凉的树荫,李秋把背篓放下,背篓里带来的木板拼接放背篓上,一个简陋的小桌子就算完成了。

他再将书箱里的笔墨纸砚摆上,放上两本书,云景带来的小凳子师徒俩一人一个,往简陋的桌子后面一坐,这就算开张了,就等着客人上门。

看着眼前这简陋到极点的小摊子,云景心头有些纠结,总觉得不靠谱。

你看看其他人,人家桌子上面好歹盖了一块布,还有靠椅,身后挂着字画之类的,一看就很高级,再看自己这摊位,云景怀疑真的有人会来?

“景儿,若是你觉得无聊的话,就练练字吧,为师帮你把石板都带来了”,坐下后,李秋不慌不忙的对云景道,似乎丝毫不在意有没有人上门来。

云景不知道师父打的什么主意,只得到:“好的师父”

于是,他拿上平时练字的石板,干脆放地上,用毛笔沾水开始练起字来。

前几天,他除了学会读写自己的名字外,还另外学会了百十来个字,从一到十,然后天地人日月新风火水之类的,都是常用字。

平均算下来的话,每天能学十多个字。

这个进度很慢了,毕竟他们每天上四节课,而其中三节课都是在学习识字,不过这个进度也正常,毕竟云景他们才是初次学习识字,想来后面会慢慢加快进度。

安静的练了半个小时的字,没有任何人来他们这里,手有点酸,云景停下休息,他忍不住看向悠然自得看书的李秋问:“师父,我们就这么干等着啊?”

“要不然呢”,李秋头也不抬的平静道。

额,云景想了想,道:“师父,我的意思是,其他人的摊位都整得有模有样的,我们这,有点简陋啊,真的会有人来吗?”

“哈哈,景儿你这就不懂了吧,那些人啊,别看整得有模有样,实际上是想钓大鱼呢,我们这摊位,你别看简陋,但你信不信,生意绝对比他们的好,因为啊,他们弄得越光鲜,就证明越贵,反之,我们这里简陋点,显得更加平易近人,来的顾客也就更多了,毕竟啊,需要花钱找笔墨帮助的,都不是有钱人,能省一点是一点”,李秋听到云景的话后笑着解释道。

好吧,云景心说自家师父居然在玩心机。

这样的手段算不得高明,他自己稍微琢磨都能琢磨出来,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这种简陋的摊子或许能吸引顾客上门,但却挣不了大钱,因为那些需要花大价钱找人帮忙的,肯定是会去找更好的不是。

不得不说,李秋的策略还是很成功的。

在他们摆摊差不多四十分钟左右,就有顾客上门来了。

那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打有补丁的衣服,面容老实,他来到这条街很是拘谨,小心翼翼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面对那些外表‘华丽’的摊位他似乎没有勇气去询问,直到看到云景他们这个简陋的摊子,这才犹豫片刻上前搭话。

“请问这位先生,您这里能帮忙写信吗?”,男子来到摊位前询问道。

李秋放下书,看向对方点头说:“自然是可以的,请问你要写给谁?写些什么?”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交易,无需客套,直接问明来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