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55章

作者:石闻

站在水井边,云景目测了一下水井水位和以后要居住的屋子,水井的水位要高一些,他说:“师父,我们可不可以用竹管将井水引到屋子那边去?那样就方便很多了”

李秋一愣,目测了几下,然后看着云景略微惊讶道:“完全可行,景儿,这方法谁教你的?”

“没谁教我呀,我就见往常家里的水田,边上也有水沟引水到田里,所以就问问”,云景随便找了个理由道。

他在家里的时候,用水都是父亲早上去小溪里挑的,倒不是云景不想让家里安上‘自来水’,实在是条件不允许。

小溪村的溪流比他家矮很多,若是去上游引水的话,得几千米去了,他自己搞不定,家人也没时间整这‘大工程’,本来他想大点再考虑这个问题的,如今只能等以后了。

李秋看着云景赞叹道:“不错不错,景儿你能从细节中想到对生活的便利,真心难得,嗯,就按你说的,我们把井水引住处去,不过得明后天了,很快就要天黑,我们先做饭吃”

“好”

斜阳下,师徒俩往住处走去。

待到云景把衣服晾晒好,李秋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两套床上用品,估摸着是买的某户农家的,有补丁,显得陈旧,不过洗的很干净,有点阳光的味道。

铺好床铺,然后生火做饭。

柴火目前倒是不缺,他们之前收拾屋子的时候丢出来不少坏了不能用的家具。

李秋说他们只有半个月的口粮,还真是这样,半缸糙米,应该够他俩吃半个月了。

煮了半锅粥,菜只有咸菜疙瘩,其余的啥都没有,师徒俩也吃得香甜。

煮粥的过程中,李秋趁云景不注意,往粥里撒了些不知道什么东西,反正是滋养身体的好东西就是了,他是想让云景体验艰难的日子,又不是真的要虐待他,毕竟云景还是在长身体的时候。

饭后天也黑了,师徒俩收拾收拾睡觉,明天还得继续干活儿呢。

这收拾了半天的屋子,虽然不是什么重体力活儿,但云景还小,累得够呛,躺床上就睡着了。

有过白天师父的教导,他已经不琢磨练武的事情了,是以没看到自家师父练武的画面他也不纠结,想来以李秋的水平,已经不需要像平常练武之人那样拳不离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云景和李秋都在围着房子忙活,修补能用的家具,清理院子里的杂草,从水井那边用竹管将井水引来,修补屋顶破洞的地方……

事无巨细,每样都要亲自动手。

足足三天时间,他们才将屋子收拾得像模像样,家里干净了,院子里也平整了,还能吃上‘自来水’。

这天下午,李秋接着自来水洗手,他问云景:“景儿,这几天和为师一起收拾屋子,感觉如何?”

云景捧了一捧冰凉的自来水洗脸消除暑气,听到师父的话,想了想如实道:“累!”

虽然做的都只是些细碎伙儿,但整天忙活,云景感觉那是真的累。

“还有呢?”,李秋点点头又问。

云景环视一下干净整洁的房屋,又道:“开心”

“累很正常,毕竟那么多活儿呢,开心也很正常,现在你是不是感觉,亲手将屋子收拾成这样,内心有一种成就感?成就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某个目的而产生的心情愉悦感,通常情况下这种感觉不需要得到他人认可,有没有这种感觉?”李秋笑道。

他怕云景不理解成就感三个字,顺带解释了一下。

云景点头说:“还真是这样”

“是吧”,李秋笑道,然后又说:“亲自收拾了几天屋子,你会感觉累,那你现在想想,在你家里,母亲每天操持家务,事无巨细,那还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她累吗?”

云景听后,沉默片刻,内心有些触动,道:“想来母亲定是很累的”

“那就对了,所以啊,平时你或许知道母亲操持家务会很累,但不明白累在哪里,或许已经习惯了母亲操持家务的画面,甚至都没去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你亲身经历了,有了切身体会,是不是才明白母亲的不易?而我们这几天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及你母亲每日的操持,我听闻你家还有鸡鸭,猪牛,还有你弟弟,这些都是需要你母亲去操持照顾的吧?她还要做一家人的饭菜,一日三餐,还要下地干活儿,还要做针线活儿,等等等等……”

“为师和你说这些,是要告诉你,很多东西,你知道是一回事儿,但没亲自去经历,就永远无法切身感受,就永远停留在‘我知道’‘我懂’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夸夸其谈,而无法触动心灵,当你身心都切身体会后,才会真正的明白一些东西,这,才是为师要告诉你的”

原来,这几天干这些细碎活儿,师父还有这些深意在其中。

言传身教,不外如是。

明白了他的用意,云景恭恭敬敬道:“徒儿受教”

“明白就好,那么从明天开始,我们去翻地,你或许以往听说过农民种地很累,但怎么累,累在哪里呢?你要亲自去体会,才能真正明白!”

李秋指着院子前面的几块荒地道……

第九十二章 知易行难

接下来的几天,云景都和李秋一起在翻院子前面的地。

那是真的累,且还辛苦。

累到什么程度?累到手脚发麻浑身颤抖,握锄头的双手,掌心打起水泡又裂开,汗水一浸,火辣辣的疼,加上毒辣的太阳暴晒,那滋味,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每天干着翻地的重体力活儿,虽然云景人小体弱干得其实并不多,但整日的劳作也让他累得每天倒头就睡,恨不得长在床上。

他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哭,每天睡着后,他敏锐的感官都能发现师父李秋会偷偷的来到自己身边,然后帮他按摩舒缓劳累的身躯,甚至还有清凉的气息游走全身,格外舒服,导致他不管头一天如何累,第二天都会变得生龙活虎继续辛苦劳作……

讲道理,云景前世也是吃过苦的,干过工地搬过砖,其辛苦劳累比这几天翻地严格说要辛苦得多,他还尝过人情冷暖众生百态,然而这些情况师父李秋不知道啊。

难倒他能去告诉师父我都经历过这些辛酸苦辣,你大可不必让我干这些?若是说出这番话来,让他站在李秋的角度估摸着自己都不信……

所以能咋办?

凉拌。

没办法,只能听从师父安排了。

话又说回来,云景前世虽然不是城里人,但他也没干过多少农活,不是懒,而是在他前世小时后能干活儿的年纪,已经开始上学了,上学的时间早,放学的时间晚,也没时间干活儿,但他毕竟是农村的,耳濡目染下也清楚的知道农活的各种流程,只是实际参与得不多而已,尤其是上初中后,住学校,参与农活的机会就更少了。

来到此世六年多时间,虽生在穷苦人家,但他毕竟还是太小了,真正参与重体力活儿的机会不多,平时也就放牛割猪草帮忙除个草之类的,要说翻地犁田挑重物这些他还真没干过。

估摸着李秋也是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才带着他干活儿体验农民的辛苦。

正如师父李秋所说的那样,云景之前还停留在‘我知道’‘我懂’这个阶段,当亲自去体会过后,云景内心对农民的辛苦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曾经云景的爷爷用八滴汗水才能换一粒粮食来形容种地的辛苦。

那时云景能从其言语中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可如今在李秋的带领下亲自劳作后,联想到当下具体情况,云景只想说,此间的农民,何止辛苦,简直是在用命换饭吃!

而且,哪怕是拼了命去种地干活儿,能不能吃上饭,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这些东西,是曾经云景没有深入去想过的。

‘我知道农民种地很辛苦啊’,看,多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是真的发自内心的,然而这句话真的就能让人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吗?

不曾亲自体会那种苦,就永远无法真正明白那到底有多苦!

而这,云景不过仅仅是体验几天而已,农民,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都这样过的,真正体验过那份辛苦,每当想到这些,云景内心就沉甸甸的,有些堵得慌。

他有着前世的记忆这是事实,不管承认不承认,基于这点,云景都没有真正想过自己一辈子过那种辛苦的日子,如今抛开前世记忆不说,也将自己拜李秋为师的事情放下,他把自己放在此间农民的位置设身处地的一想,他有些绝望,甚至有些崩溃,自己真的能熬得下去吗?

师父明知自己是农家孩子,还要让自己干这些,云景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

知易行难啊。

这才是师父要让自己明白的道理。

但他不准备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师父,他觉得这很能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样的苦都吃不了,坚持不下去,还谈其他?

如果只是抱着我知道这很辛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真的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吗?知道辛苦了,然后就不去辛苦了,说白了那是一种逃避,只有真正的坚持下去了,已经将辛苦形成自己的习惯,那才是真正的得到了锻炼!

现在云景想想,以前他觉得自己明白所谓的辛苦为何物,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前世他吃的苦和此世是不一样的。

直白点说,前世吃苦那是自己‘乐意’,并不是走投无路了,指不定哪天不高兴了就把老板给炒了,而此世的吃苦呢,那是没有办法,没有任何退路,你不吃苦就得饿死!

“果然,不亲自体会,不认真去经历过再思考,就把前世的经验套在此世的环境,是多么的可笑”

夜幕下,云景看着前面翻好的土地微微出神。

他有些自嘲,以前觉得自己有着前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现在看来,那和所谓的键盘侠砖家有什么区别?是啊,你啥都懂,嘴上说得好听,那你特么倒是亲自去试试啊……

未经他人苦,莫言其身累,实践才能出真知。

真知的懂得了什么叫辛苦,云景不打算仅仅只是明白了就算了,师父李秋说他们会在这里待不少年月,想来干活儿会成为日常,他会一直听从师父的安排,懂了,知道了,与去不去做,是两回事儿!

不知不觉,云景的心境又上了一层楼,最直观的表现是,他那敏锐的感官范围在增加的同时,也更加清晰了,以往只能通过细微的动静判断周围的事物,现在他有一种闭着眼睛都能‘看’到周围景物的感觉,但距离真正的看到却还有一段距离。

‘我懂’,‘我知道’,‘我明白’,这些都只是表面,当真正的去体会,去付出实践,去感受本质,这其中的差距,是有天壤之别的。

感官的提升固然让他高兴,但云景并不是很在意,他也丝毫不去急切的想要一下子达到‘看到’的地步,顺其自然就好……

师父李秋准备的地并不多,大概四五亩吧,他们这几天都翻得差不多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李秋翻的。

啧,不得不说,自家师父干活儿,一个能顶几个,如果单靠云景的话,给他半个月也搞不定。

“景儿,过来吃饭了”

劳累了一天,云景休息得差不多的时候,屋子那边传来师父李秋的声音。

看了一眼那些让自己感触良多的土地,云景起身拍拍屁股吃饭去了。

今天的饭菜比前几天丰盛一些,干饭咸菜,还有一碗野菜汤……

吃饭的时候,云景问:“师父,我们地翻好了,可种什么啊?”

如今可是盛夏,早已经过了种植季节,云景回忆了一下,他还真没想到此世有什么作物适合这个季节种植。

李秋将一棵野菜咀嚼得吱吱响,笑道:“快秋天了,没什么适合种植的,翻好的地就让它摆那儿吧,明年开春再说”

“哦”,云景点头,有点怀疑自家师父是感觉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辛苦才这么说的,否则指不定还得挖几天地。

啧,自己师父对人心的把握真心恐怖!

然后李秋说:“明天开始,我们就不挖地了,你得去学堂开始学习啦”

自己拜师是要读书的,这段时间的经历,都让云景快忘了正事儿……

第九十三章 生活学习各不同

隔天一早,云景再见李秋的时候,师父已经换上了一套做工精致的蓝白相间长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用玉簪固定,脚上穿着千层底的布靴。

这形象,和昨日那乡下老农的样子可谓天差地别。

他两只手分别拎着一个小箱子,其中一个云景见过,第一天来这里的时候,李秋说那里面装着云景以后要用到的书籍学籍等物,这几天都是他在保管。

李秋将那个箱子递给云景道:“景儿,里面除了学习之外的东西,还有一套衣服,你去换上,那是学堂每个学生都要穿的统一款式”

“好的师父”,云景点头,接过箱子回屋换衣服了。

他心头有些意外,没想到学堂居然还有‘校服’,而且是刚入学就要穿‘校服’了。

学堂这样做,是为了区分学子和普通人呢,还是素质教育从这就已经开始了?校服嘛,大家都穿一样,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能减少很大一部分攀比之心的。

回屋后,云景打开箱子,首先闻到的是一股微微有些刺鼻的味道,但是有点香,味道的源头来自于一个巴掌大小的布包。

云景拿起端倪,轻飘飘的,里面应该装的是某种植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