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45章

作者:石闻

对于有着过目不忘之能的云景来说,背诵他之前朗读的那些内容再简单不过了,也不打算这个时候藏拙,稍微思索就开口道:“天有日月风云,地承草木山海……”

云景背得有些慢,差不多花了三分钟才将李秋之前朗诵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背完。

随着云景的背诵,一开始李秋微微点头,渐渐的有点发愕然,然后是惊讶,最后看着云景的眼神有点像看怪物。

在他的想法中,云景记得五分之一的内容就算不错了,然而他居然全部都记得!

他倒是不觉得云景作弊,毕竟手中的书是赵管事随便取来的,内容也是自己临时决定,可云景这记忆力也太好了吧?

有点不信邪的李秋接下来又找了几段内容朗读,然后让云景背给他听,字数从三五百字到千字不等,结果却是云景都记下且背出来了!

半个小时后,李秋停下了这种无意义的举动,纠结的看了云景一眼陷入了沉思。

他本来是真的不想收徒的,原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可奈何眼前这小孩实在太优秀了啊,同龄中,其性格算是优秀的,品德当下看不出什么,可以后天培养,尤其是这记忆力才是关键,不读书太浪费了,哪怕悟性差点,单凭这记忆力死记硬背未来拿个功名回来都不是难事儿!

稍微思索,李秋笑了。

自己多年的心结得以解开,念头通达,此子如此优秀,若是拒之门外恐怕将来要追悔莫及……

心念闪烁,他看向云景笑道:“小景,你可有字?”

……

第七十四章 拜师

李秋话音落下,厅内可谓落针可闻。

云林张长贵等人一脸茫然,压根不明白李秋是什么意思。

他为何莫名其妙的问云景有没有字?

字是什么玩意?

云景却是微微愕然,看着李秋,脑海猛然蹦出两个字来,成了!

他问自己有没有字,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而是很直观的表达了要收自己为徒的意愿,就差直说你愿不愿意拜我为师这样的话了。

字这个东西,云景依稀记得,通常是至亲长辈或者授业恩师才能赐予的,它不单单是一个称号或者说雅号,很多时候还承载着长辈寄于的厚望和自身的意志,甚至可以说,字这个东西,某些场合比姓名还要来得重要!

虽然对于拜师的流程不懂,但云景也大概能猜到,他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恐怕也是为了顾及读书人的颜面,他总不能直接问云景愿意不愿意拜自己为师吧,万一云景不懂事来一句不愿意他还要不要见人了,那脸都不知道得丢到哪儿去。

此时云景起身,在李秋略微鼓励的眼神示意下,上前两步弯腰行礼道:“请先生赐字”

为什么是请先生赐字而不是请先生收我为徒呢,倒不是说云景要矫情一下,而是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如果他一来就请求对方收自己为徒的话,难免会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不好印象。

果然,对于云景的表现,李秋很满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笑道:“赐字不急,你还小,现在还为时尚早,在你将来考取功名或是束发及冠之时再说,现在我问你,可愿拜我为师?”

字是至亲长辈或是授业恩师对晚辈的厚望,当云景请李秋赐字之后,就算是承认他长辈的身份了,如此一来,李秋再直接问他愿不愿意拜师就不显得突兀,哪怕云景说不愿意,那也只是晚辈的不懂事,不会让他失了脸面。

“愿意,徒儿拜见师父”

在李秋鼓励的眼神示意下,云景冲着他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跪天跪地跪父母恩师,天经地义。

李秋坦然承受了云景的三个响头后,这才起身上前两步将云景搀扶起来开怀道:“好,如今你拜我为师,往后为师必定悉心教导,来,乖徒儿,让为师好好看看”

受了云景的大礼,又亲口承认,李秋和云景之间的师徒名分就此定下,哪怕没有宾客见证,从此之后,云景出门在外也能顶着李秋弟子的名头了。

认真的打量着眼前的云景,哪怕他长得普普通通,但李秋就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开心。

云景是他的第一个弟子,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意义可不一样,代表着从此以后,他李秋也有衣钵传人了,自己的意志和期望也有了传承。

看着眼前的师父李秋,云景心头也是感慨万千,这一拜,不但代表着从此之后自己命运即将发生改变,而且还可以说和李秋未来的人生捆绑在了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自己拜他为师,看似能享受到数不尽的好处,可却要承担起作为徒弟的责任和义务,谈不上占便宜,也谈不上吃亏。

总的来说,当下对云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是了……

此时此刻边上的张长贵云林等人则是懵了,看着李秋和云景,他们脑袋有些转不过弯儿来。

不是还在考核吗,怎么就拜师了呢?

咦?

拜师了!

云林云山意识到这点,顿时激动得脸色通红,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从此之后,这代表着他云家,不,整个小溪村,总算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他们被这巨大的惊喜刺激得手足无措说不出话来,就跟喝醉了似得飘飘然分不清南北。

张长贵愣神片刻反应过来后,有些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感到与有荣焉,这毕竟是他牵线搭桥促成的,不管怎么样,他也有着一份香火情不是,好处他不敢想,但绝对没有坏处就是了。

他羡慕的看着云林云山道:“林叔,山哥,恭喜你们了”,然后又看向李秋道:“恭喜李先生收得佳徒”

李秋看着他点点头,有感于他在其中牵线搭桥才得以收云景为徒,想了想道:“长贵小哥,今日我收小景为徒,名分已经定下,十天后,我在镇上小林楼备宴,邀亲朋好友前来见证,正式收小景为徒,到时你可前来观礼”

闻言张长贵微微瞪眼,激动得差点语无伦次,深吸口气道:“多谢李先生相邀,到时我一定去”

他能不激动嘛,李秋认识的人对他来说可都不是等闲之辈,那等收云景为徒的正式场合,去的都是有身份的,到时候他哪怕只是去坐在角落露露脸见识一下,也足够他吹一辈子了,尽管有些不切实际,但万一要是能在那里结交一两个人,搞不好命运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说白了,李秋让他去观礼,是给他一个机会,至于他能不能把握住那就是他自己的造化了。

这会儿云山倒是最先反应过来,激动之余,他对边上的云林道:“爹,爹,礼物,礼物呢?”

“哦对”,云林恍然,目光巡视,然后快步走到门边,将放在那里带来的腊肉鸡蛋和一只大公鸡拿起,走到李秋这边有些拘谨道:“李先生,这是我家小景的拜师礼,我们不懂这些,还请不要介意”

老实说,在见识了李秋家的豪华院子之后,云林只觉自己带来的这些东西根本就拿不出手,但拜师礼还是要给的,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礼物太过寒酸,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得脸红。

李秋倒是不介意,反而亲手接过放在边上笑道:“林叔切莫如此,既然这是徒儿的一番心意,那我就收下了”

读书人最讲规矩,既然收云景为徒了,而云林是云景的爷爷,李秋很自然的就自降一辈,没有丝毫做作。

见他不但没有嫌弃反而亲手收下,云林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看着站在李秋身边的云景,脸上抑制不住的出现了笑容,自家孙儿就要成为读书人了呢,当真是祖宗保佑。

接下来在李秋的示意下,各方再度坐下,寒暄一番后,李秋看向云景想了想说道:“徒儿,今日为师就不留你了,你暂且回去,十天后再来,那时在宾客的见证下正式拜我为师,为师如今虽是一介布衣,但收徒可是大事,自然不会这么无声无息了事,你是为师目前唯一的弟子,到时为师带你认识一下为师的亲朋好友,以免将来遇到不认识失了礼数”

“徒儿听从师傅安排”,云景恭敬道。

点了点头,李秋又说:“你要有心理准备,下次来之后,短时间就不用回去了,需得留在为师身边,方便教导你,嗯,你也不用准备什么,吃穿住宿笔墨书籍为师自会给你安排好”

尽管早就预料到拜师之后的诸多便利,但在李秋亲口说出来后,云景依旧有些难以置信,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真心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多谢师傅”,云景发自内心的感谢道。

笑着摇了摇头,李秋说:“这些都是为师应该的,算不得什么,以后你只管安心学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你学有所成,才是对为师最大的回报……”

第七十五章 归途

估计是存着几分让云景有个适应过程的想法,收他为徒之后,李秋并未过多的嘱咐诸如对他的期望或者规矩之类的。

李秋很善于把握说话的节奏,接下来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和云林他们拉起家常来。

谈话的过程中,云林他们那种激动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过哪怕是云景和李秋有了师徒关系,他们和李秋的阶级差距观念也不是这么容易能很快适应的,多有拘谨。

言语间,李秋多次强调云景正式拜师那天他们一家人都要来,他说既然云景拜他为师了,就不仅仅只是他和云景的师徒关系,云景作为纽带,两个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捆绑在了一起。

当然,他尽量说得直白委婉,足以让云林他们听懂理解,也不至于有压力。

明白了李秋的意思,云林他们反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了,在此之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能和李秋这样的人攀上关系。

边上作陪的张长贵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心说云林家和李先生家有了这层关系,简直可谓飞黄腾达了……

云景作为晚辈,他并没有插话,但他看李秋这个师傅的眼神越发敬重。

对方看似只是在嘱咐到时云景一家都要去观礼和阐述双方的关系,其实往深入一点想,李秋更多的肯定是有保护云景一家的想法。

想想吧,到时候云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拜师,李秋将云景和他的家人介绍给众人,人们知道这层关系后,消息传开,即使发生刻意针对云景家这种农户之家的事情微乎其微,但若真发生了,那时有那种想法的人顾忌李秋恐怕也要掂量一下了,得先过了他那一关再说!

或许这会稍微影响目前云景家的生活状况,但云景拜师,有了这层纽带,这种事情就是必然的,与其藏着掖着,不如摆在明面上,反之,若李秋不这样安排,反倒是会让人觉得他对云景这个徒弟不够重视。

总之,李秋这样安排,必定有他的依仗能照顾得了云景一家。

读书人走一步看三步,云景不相信自家师傅看不到这些,甚至绝对比自己想的还要多……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下午,李秋挽留云景他们吃了下午饭,然后亲自将云景他们送到了门口。

当然了,云景作为徒弟,是没资格让师傅亲自相送的,但出于读书人的礼节,云景是他徒弟,云林是云景爷爷,这样一来,云林也算李秋的半个长辈了,他亲自相送也合乎情理。

在之前的闲聊中,李秋得知云景一家回去路途不近,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以还特意安排了两个护院相送,安排得不可谓不周到,真心将云景当做了传承弟子,而不是敷衍了事。

辞别李秋后,云林他们并未第一时间启程回家。

待到离开李秋家大门一段距离,云林刻意将张长贵拉到一边,从怀里拿出一串铜钱递给对方说:“长贵小哥,我家小景能拜李先生为师,全是你在中间牵线,这份恩情我记得,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才能表达我的感激,这些钱你先收下,我不能替我孙儿承诺什么,未来若是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你尽管来找我,我尽力而为”

“林叔你说哪里话,我怎能收你的钱,再说,我也没出多大力,能拜师全是你孙子的本事,您快收起来,我走了,你们回去路途遥远,一路上小心些……”,张长贵哪里肯收,严词拒绝,然后转身一溜烟跑了。

倒不是说张长贵存着什么细水长流的想法,是真的单纯觉得自己没帮什么忙,反倒是觉得借此机会能去李家见识一下本事就沾光了呢。

看着张长贵一溜烟跑没影了,云林也是无奈,他只是真心也是单纯的想表示一下感谢,但人家不收,也只能作罢。

总归来说,经过此事,让原本就熟悉的双方关系更加亲近了些……

骑着大黑,走在回家的路上,云景回头看了看师傅李秋家的方向,又看了看边上骑马载着爷爷和父亲的两个李家护院,内心莫名升起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次镇上一行,拜师成功,不知道解决了自己想要读书目的的多少麻烦,若是单凭自己的话,搞钱请人教识字这个过程就不知道要费多少精力和应付数不尽的麻烦,那还仅仅只是识字而已,如今呢,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以上都还是其次,主要的是,云景一时之间有点无法适应身份的转变。

是的,他拜李秋为师,身份可谓从泥腿子一跃半只脚踏足了读书人的圈子,简直就是一次华丽的大变身。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边上两个李家骑马的孔武有力护院对他们的态度毕恭毕敬,以往的话,何德何能?人家正眼都不待看你的!

尤其是当他们奉命前来护送之时,走到云景面前微微弯腰叫的那一声‘少爷’,把云景雷得外焦里嫩的同时,又尴尬得要死。

啥玩意啊,自己居然就成为别人口中的少爷了?

自己是拜了个师傅,又不是拜了个干爹。

然而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改口,甚至还振振有词道,云景是他们老爷的徒弟,还是目前唯一的,被老爷给予厚望,某些时候云景甚至是能代表李秋那个师父的,地位等同府上真正的少爷,他们不这样称呼就是乱了规矩,是要受责罚的。

对此云景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无可奈何,只能由他们去了。

啧,这人生际遇,竟如此奇妙。

回去的路上,云林云山他们不用走路,由那两个护院骑马带着,他们还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道如何与两个护院交流,只能沉默。

云景敏锐的感官感觉到,师父李秋派来的两个护院绝对是有真本事的,尽管没有亲眼见到他们出手的画面,但云景隐约感觉到,他们的身手估计不如镇上的王捕头,但绝对不差当初去小溪村,那几个王捕头的师兄弟多少!

这种感觉就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