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44章

作者:石闻

他这话一出,云林他们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屏住呼吸不敢吱声打扰。

云景倒是心态平静,点头道:“我准备好了,先生请说”

“嗯,第一个问题,你想拜我为师读书,那么我问你,你读书是为了什么?”李秋认真的看着云景问道,心中却是在微微点头,这种关键时刻云景还能冷静,这份心性实属难得。

听到这个问题,云景心头微微一愣,还以为他要考校什么呢,然而就这?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为了什么而读书,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答案在李秋那里也会形成不一样的结果。

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云景在内心认真思索如何回答。

实际上这会儿面对这个问题,云景很想说点什么为天地立心之类的话来装逼,绝对能镇一镇李秋,但也只是想想罢了,抛开自己如今生活环境中的见识说出这样的话来只会惹人笑话之外,说到底他自身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尚而伟大的情操,说出那些话自己都会脸红无地自容。

心念闪烁,云景也不准备说什么伟大的目标,也不去揣测什么样的答案才能让李秋满意,而是遵从自己的本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回答。

他抬头看向李秋道:“先生,我读书,是为了不当睁眼瞎!”

听到他的回答,李秋愣了一下,他想过云景会说什么高大上的理想,却没想过会是这样的回答。

他微微哑然道:“为什么这么说?”

想了想,云景说:“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读书后能识字,识字后就能看懂书籍了,而书籍中记载着近乎世间的一切,我自幼生活在农村,就连镇上我也是第二次来,我不知道这世间是什么样的,可读书识字之后,我就有希望从书中了解这个世界了,否则我的世界永远都只有小溪村那么大,看不到更大的世界,那和瞎子有什么区别?”

讲道理,云景也知道这些话本不该是他这个年纪和所处环境见识应该说得出来的,但他依旧说了,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至于李秋怎么看怎么想,他并不是太在意,毕竟啊,拜师不成功,未来和对方都可能没有任何交集了,何必在意?若是拜师成功的话,以后相处的时间就多了,自己难倒还时时刻刻伪装自己不成?还不如一开始就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

听了云景的回答,李秋倒是并未在意他能说出这么成熟的话来,反倒是面带笑意道:“曾经有很多人来我这里想拜我为师,我的第一个问题都是问他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的回答不一而足,有的说想光宗耀祖,有的说想金榜题名,有的说想改变命运,有的说想治国安民,有的说想明心明理,唯独你给了我不一样也是最特别的答案,或许这个答案和你的生存环境有关,但贵在真诚实在,仔细琢磨,甚至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当真让人眼前一亮”

听他夸奖云景的回答,边上的云林等人喜上眉梢,是不是意味着云景让他满意了呢?是不是意味着云景有希望拜他为师了呢?

云景对于李秋的称赞虽然心头也高兴,但他知道还没完,平静的看着对方等待下文。

接下来李秋道:“你说你读书是为了不想当睁眼瞎,这只是你目前的想法,我不多做评价,毕竟人的想法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在问你第二个问题之前,你先回答我,你可识字?”

云景摇头。

他来此世六年多了,这都还是第二次来镇上呢,哪儿有机会识字啊。

看到云景摇头,这在李秋的预料之外,他能侃侃而谈说出那些话来,却连字都不识,这真心有点说不过去,但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生活在乡下,识字的机会何等渺茫想都能想得到。

他也不觉得云景在骗自己,这种事情以他的能量稍微了解就能一清二楚。

微微皱眉,李秋摇摇头道:“你不识字,这可就难办了,以往来我这里拜师的,不谈学问如何,至少也是粗通文墨,考校起来也方便一些,你这样的情况……”

顿了顿,他说:“这样吧,我再考你两个问题,若是能让我满意,我会酌情考虑要不要收你为徒”

实际上收不收徒,全在李秋的一念之间。

他本身是不想收徒弟的,他自己还在做学问呢,还想更进一步,收徒会很麻烦,以往那些前来拜师的人,绝大多数在他问完第一个问题就找借口送客了,实在抹不下面子的才会继续一下免得对方脸色不好看。

但不想收徒不等于他不收徒,若真遇到合适的,他不介意收入门墙,否则的话,他干脆传出话去明说自己不收徒就好了,哪儿还能惹得那么多人上门?

而现在,云景却是他主动第一个继续下去的。

云景的言谈,处事不惊,还有那种朴实的真诚,都让他有了意外的惊喜。

尤其是云景还给他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这让他有些意动。

如果接下来的两个问题,云景回答得满意的话,他真的会认真考虑要不要收个徒弟。

“先生请问”,云景点头道。

笑了笑,李秋道:“首先这个问题,或许对你来说有些残忍,甚至都有些无法理解,所以你须得认真想清楚后才回答我,讲道理,现在我都有点犹豫要不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实在有些难为人,之所以还要问,是真想听听你的回答,听好了,我想问的是,你如今定亲了对吧,当有一天你读书做学问,考取功名了,你未婚妻的身份配不上你,而那时有一个漂亮的富家小姐看上了你,能对你的功名仕途有着少奋斗十年二十年那种帮助,那时,你当如何?继续娶定亲的未婚妻,还是为了前途休妻娶那漂亮的富家小姐?”

听到这个问题,云景心说还真是馋人啊……哦不,残忍!

真的很残忍,这个问题,不但是对心性的考验,还是对意志的考验,甚至是对人生的考验!

老实说,这个问题有些恶心,但事实是,世间很多人往往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

估计李秋也意识到了这点,才在问问题之前犹豫要不要问,还刻意强调这个问题会很残忍甚至为难人,搞不好他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问题……

第七十三章 如何选择都不对!

面对这个问题,云景陷入沉默。

李秋也不急,慢慢的喝着茶等他回答。

边上张长贵他们虽然没吱声,但也在思索李秋的这个问题,不过他们内心倒是很快就做出了抉择。

当然是选漂亮的富家小姐啊!

这么好的机会,简直一步登天,不选这个那不是傻的么。

他们没考虑那么多,总之就是一句话,切身利益最实在。

所以啊,面对这种问题,思想越简单的人越容易做出抉择……

然而这个问题是李秋问云景的。

讲道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沉默中的云景一时之间想了很多。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已经不是选择漂亮的富家小姐和未婚妻的问题了,而是对自己道德观的考验,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抉择!

自己为了前途而选择漂亮的富家小姐抛弃未婚妻,会让背上不义的骂名,对名声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或许前途光明,但名声臭了。

当然了,真做出那样的选择,本身就已想好了后果,压根不必在意他人怎么看,无外乎是脸皮厚不厚的问题。

然后若坚持选择未婚妻的话,名声是保住了,不说白白丢掉了少奋斗十年二十年的机会,前途恐怕都没了,毕竟你若拒绝了富家小姐,你再奋发图强,恐怕人家富家小姐一气之下也会想方设法的打压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爬起来就难了,女人很多时候就是那么不可理喻,得不到就毁掉!

甚至可以说这已经不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而是把一个人逼到了绝路,要么平庸,要么飞黄腾达。

名与利,哪个更重要?

站在云景的角度,前世大多数时候讲究利益至上的社会生活了几十年,拿这种问题考验他,真心有点顶不住!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若真面对那样的诱惑,他审视自己的内心,站在客官角度,不怕人笑话,他不得不无奈的承认,大概率自己会选所谓的漂亮富家小姐吧。

这就很现实,通常来说,普通人面对这种问题,大概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老子能少奋斗一二十年,还能得个漂亮媳妇,这么好的机会,凭什么还要在社会底层累死累活的挣扎?

至于名声,呵呵,有到手的天大好处来的重要?

当时间过后,谁特么好记得老子是怎么爬起来的?

人这一辈子,所谓的努力也好,奋斗也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有现成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

软饭不香吗?

名声能当饭吃吗?

守着未婚妻过穷日子,甘于平庸,名声有了,却错失了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不说,换个角度,那样一来,所谓的读书还有什么意义?既然如此何不干脆一开始就别读书了,直接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不好吗?

思来想去,云景猛然发现,这简直就是个送命题。

因为无论如何选择都不恰当,既然是选择题了,那么全都要这种选项是不存在的,他甚至猜测李秋自己都没有一个真正的答案。

他问出这个问题,此时云景严重怀疑李秋是在故意刁难自己!

刁难?

咦!

心念闪烁间,云景灵光一闪,猛然发现自己恐怕想多了。

自己说到底如今才六岁啊,李秋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他难倒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自己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吗?

所以,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先入为主的把自己代入成年人的思维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要站在六岁年龄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换了一个角度,再次审视这个问题,云景突然之间有点想笑,眼角余光看了李秋一眼,他琢磨过味来了,这个问题,李秋看似在问自己,实际上大概率是在问他本人。

他要的不是自己的给出什么样的答案,而是想从自己这个童言无忌的小孩的回答中,把他自身代入这个问题去思索利弊,名利以及人生道德观学术性问题。

也就是说,实际上云景无论给出任何答案,其实都不重要,不会在他心中加减分,他想要的,仅仅只是自己的回答而已。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自己想多啦,差点吧自己绕进去,既然如何选择都不合适,给出任何选择都不重要,那干脆不选了。

心头哭笑不得的同时,云景看向李秋摇摇头道:“先生,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似乎早有预料,李秋笑问云景说:“这个问题很难吗?选未婚妻或者漂亮的富家小姐,左右不过一句话的事情,没关系的,告诉我你最真实的想法”

“我不选!”云景再度摇摇头道。

接着又说:“先生刚才问我,如果将来考取功名的话,有富家小姐看上我,是选富家小姐还是未婚妻,既然富家小姐都能看上我了,那么一定是我有什么优秀的地方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何不再优秀点呢,那样一来就不是我做选择的问题了,而是别人如何才能让我满意的问题!”云景仰头看着他咧嘴道,天真得像个孩子。

他这个年龄,本身就是个孩子……

李秋听到云景这童言无忌的回答,猛然之间愣住了,自己陷入了沉思。

是啊,何必选择?

如果自己足够优秀的话,还用左右为难吗?

原来,这个问题如此简单,可笑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纠结,以至于白白蹉跎了这么多年的光阴!

被云景这‘童言无忌’的一句话点醒,李秋顿时整颗心都亮堂了,他沉默片刻,呼出一口气,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通透之感。

此时此刻,云景发现李秋似乎在这短短片刻之间,整个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他眼中,云景依稀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的锐利之色一闪即逝。

那边李秋看着云景笑了,笑得很开怀,道:“好,不错,你的回答我很满意,不过,这还不足以让我收你为徒,考校依旧要进行,接下来我改主意,也不问你问题了……”

说道这里,李秋冲着门外喊道:“赵管事,去书房取一本书来”

“好的老爷”,不知何时已经在门口候着的赵管事回答一声,略微古怪的看了云景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此时包括云景在内,所有人都疑惑的看着李秋。

他都知道了云景不识字,这拿书来是要考校什么?

不一会儿,赵管事回来了,将一本书递给李秋后退下。

李秋看了看赵管事拿来的书,是一本启蒙书籍。

然后看向云景笑道:“接下来我念一段,你认真记,记得多少算多少,然后背给我听,不用紧张,尽力而为就好”

这是要考验自己的记忆力吗?

云景若有所思,点头道:“好”

李秋随意翻了翻手中的书,然后合上,看向云景道:“接下来你认真记,听好了,天有日月风云,地承草木山海,人经生老病死,四季春夏秋冬……”

他朗读得并不快,而且吐字清晰,语调富有节奏,也没看书,显然这些书上的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就来。

一直朗诵了大概两分钟,三百来字,李秋停下,对云景道:“刚才我读的那些,你给我背一下,不用强求,记得多少算多少,你可以回忆一下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