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445章

作者:石闻

稍微沉吟,云景笑道:“这句话出自《寒食衣》一书,这本书已经很古老了,而且还是我大离之前的前朝高人所著,如今存世的确不多,书中内容虽然几乎都在描绘寻常人家的生活,但却很有警示意义,从中能体会到民间百姓生活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文人为了修饰而描绘出来的繁华景象,武兄这句话出自《寒食衣》第 四十六 章第三节第六段,不知可对?”

“正是”,武轻眉点头道,甚至还忍不住拍手称赞说:“云兄弟居然连这么古老的典籍都看过且铭记于心,当真让人吃惊,须知这本书除了传承久远的书香门第,很少会有人收藏,甚至世间九成九的人听都没听过这本书,更别说看过了”

“文字和书籍的出现,本就是文明的载体,这种意义重大的书籍,在下也是看过的,不是在下自夸,恩师家学渊源,藏书颇多,从不限制在下品读,倒是便宜我了”,云景平静道。

自家师父毕竟是曾经的四大才子之首嘛,硬要扯的话,还能和某位夫子扯上关系,反正自己看过的书推到他身上一准没错,自己‘窃书’看的事情就没必要说出来了,虽然谈不上窃,可到底有点不甚光明。

武轻眉早就没将云景当做十七岁的少年,此时倒是解开了心头的一点疑惑,原来云景有一个厉害的师父啊,难怪如此博学,只是什么样的师父才能教出这等徒弟呢,想来一定是大才吧,有机会倒是可以结交一番,但毕竟家国有别……

心念闪烁,武轻眉并未冷落玉兰,尽管对方已经跟不上节奏了,还是看向她笑道:“落叶之秋,独上南山饮酒愁,山下美人舞,谁问田间事……,玉兰姑娘,此句出自何处?”

从这就能看出,武轻眉对玉兰的态度就要随意多了,如果不是为了让人不觉得她太过孤傲冷漠,甚至都不想搭理玉兰姑娘。

做人,很多时候还是要面面俱到的。

面对这个问题,玉兰姑娘绞尽脑汁思索,想要尽量表现不至于和云景他们差距太大从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武轻眉描述的那些话,似乎是文人墨客在抒发心情,和典籍一点都不沾边,然而细想,几句话却大有深意,可她就是想不起来出处,明明有点似是而非印象的。

这样的游戏当然不可能长时间耽误下去,尽管没有规定时间,可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儿,玉兰无奈一笑,自饮一杯说:“小女子却是答不上来呢,真心让两位公子见笑了”

此时她的心情别提多纠结了,以往的游刃有余在这个时候荡然无存,曾经的她,却是要尽量照顾别人心情的,可现在……,差距也太大了吧?

如今看来,不是自己以前见到的都是草包,而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大才,大才都安心做学问,有几个会上青楼显摆的?如今见识到了,好打击人……

既然有人提出了问题,那么肯定是要有个结果的,否则这样的游戏就会失去很大意义。

云景在她俩的注视下,尽管不是问自己,还是开口道:“武兄这句话出自《孤峰》一书,乃是百年前青牛学宫诸位先生耗时三年编著而成,最开始是当年的山长独上南山有感而发,从而发起了这本书的编著行动,书中内容皆是直至事态真面目,劝解世人不要为了眼中的美好而忽略了实际,意义重大,尤其武兄摘取的这句,说的是人们眼中只关注美人,谁去注意田间地头流汗的农人……,《孤峰》一书共六卷十二册,而这句话出自第二卷下册‘睁眼’篇第三十三页”

“妙妙妙,云兄弟当真大才,道尽来历不说,更阐述了此书的真正意义,这真心是一本值得认真品读的好书”,武轻眉拍手道。

青牛学宫都是务实派,编著这样的书籍再正常不过了,自家师父就是这个学派的,云景看过这部书很正常。

同时,云景也玉兰都明白,这是武轻眉在敷衍玉兰呢,说的都是‘简单’的东西,可她偏偏达不上来,这就没法搞了。

尤其是玉兰姑娘,好尴尬啊……

然后又轮到云景了,武轻眉认真等着他的问题,玉兰虽然内心尴尬,却未表现在脸上,而是好奇云景会问出什么深奥的来。

既然对方都用大离典籍来问自己,云景若是用自己领域问对方,岂不落了下乘,当然也是要问对方熟悉的领域了。

稍作沉吟,云景真心想试试武轻眉的深浅,于是加大了难度,开口道:“去岁在下也曾去过边关一趟,有幸拜读过桑罗王朝的一些典籍,武兄且听‘治民如何?当饱食有衣,治家如何?当上慈下孝,治国如何?当戈止民富’,武兄,这句话出自……哪些地方?”

云景问的是‘哪些’地方,而不是哪本书!

这就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文学功底了。

当云景念出这句话的时候,边上的玉兰姑娘心说这也太简单了吧,因为这句话很出名,出名到有点学问的读书人都知道,哪怕它是桑罗王朝流传出来的,毕竟读书学问,不就为了治家治国么。

然而当云景问出出自‘哪些地方’后,玉兰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难,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却要把它的出处全部都回答上来,真心不要太难,因为少一个出处都是不完整的。

武轻眉一开始都有点愕然,以为云景是在放水,可最后她却微微皱眉沉默了,认真思索这些话的出处。

云景也不急,慢慢等着,学问探讨嘛,又不是你死我活的咄咄逼人。

片刻后,武轻眉抬头道:“这句话乃我桑罗王朝流传出去,多部典籍都有这句话的记载,但具体来历已经不可考,在不可考的情况下,那些典籍都可以当做是这句话的出处……”

顿了一下,她继续认真道:“有这些话记载的桑罗典籍,分别是《治国论》,此书成于七百年前,是最有可能这句话出现的源头,此书分上中下三卷,分别阐述了,治国,治家与治民,但同时期,还有一本书也记录了这句话,书名《对问》,是我桑罗王朝历史上一位帝王请教真人治国之道的对答语录,是真人在教导那位帝王如何当好一个皇帝,然后,六百年前的一本书上也有这句话的记载,书名《堂上解惑》,描述的是课堂上先生教导学子的场景,教学子学有所成后将来的何去何从,其次,两百年前的一本书也有这句话,书名《醉梦》,说的是一位读书人梦到家国破碎后的场景,醒来幡然醒悟整理自身所学著作此书,阐述自身理念报效家国,然后就是十年前了,我桑罗王朝当今陛下坐稳江山,命人修书《帝道》,阐述帝王之道以供参考,其中也有这番话的收录”

一口气说道这里,武轻眉轻轻呼出一口气,看向云景说:“这便是我所知道的,云兄弟那句话的记录出处,不知可对?若有遗漏,还望云兄弟补全”

说完,她有些期待的看着云景,自己知道的出处是不是全部?他又会给一个什么样的回答?

云景听完后沉吟片刻道:“武兄学问渊博,在下佩服,关于那句话的出处,在下知道《治国论》,《对问》《堂上解惑》和《帝道》,《醉梦》一书在下却是未成品读过的,问这句话的出处,倒是让武兄见笑了”

自己问的问题,却知道得不全面,讲真的,的确让人有点尴尬,但学问探讨嘛,不就这样,相互拾遗补缺,这才是真正交流的目的。

边上玉兰姑娘那如玉一般的脚趾头微微弯曲,似乎想抠个小院出来,她想半天也只想到了《治国论》罢了,其他书籍压根就没听说过,太欺负人啦。

‘大家快来看呀,这里有两个读书人欺负我一个弱女子,好想哭……’

武轻眉摇摇头笑道:“关于《醉梦》一书,云兄弟不知道也正常,毕竟著书之人名声不显,而且此书名为广泛发行,只在小范围流传,纵使本国,知道这本书的人也寥寥无几”,说着,她又道“云兄弟想来还知道这句话的其他出处吧?”

“的确知道另外两个地方的出处,分别是你们桑罗王朝的《升龙篇》与《布素》,升龙篇是一本很古老的书籍,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了,主要记载的是你们桑罗王朝开国陛下的事迹,其中很多内容有些敏感,已经被你们桑罗开国陛下销毁列为禁书,那句话出自升龙篇的第一卷靠前,说的是那位陛下一开始路过某处崖壁,看到了那句话,从而有了开国伟业,后收录于升龙篇,又将此书销毁,我也是在本国以为千年世家书库中看到的此书,然后《布素》这本书,则是你们桑罗王朝,五百年前一位帝王布衣出行体察天下,从而把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其中就有那句话,只是这本书知道的人似乎很少,本朝几百年前一位书生游学至桑罗王朝,与人交流从而带回此书,至今在一些小范围圈子流传”

听完云景的话,玉兰姑娘双目异彩连连,云景居然还知道两种出处!

见惯了风流才子吟诗作赋,也经历过太多武道厮杀的场面,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玉兰只觉此时云景和武轻眉的‘游戏’更加精彩。

不,已经不能用精彩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让人头皮发麻!

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原来文人之间的交流,居然如此……刺激,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尔虞我诈,平平淡淡的交流,却是一种让人望而却步的高度,内心就很自卑的说。

武轻眉微微愕然,旋即‘苦笑’道:“云兄弟,为兄受教了,原来此句还有另外两处出处,却是我所不知的,为兄不如你良多,这个问题算我没能回答出来,自饮一杯”

说着,她毫不犹豫的端起酒杯仰头喝下,喝的心甘情愿,喝得心头舒坦。

不是当局者,压根体会不到内心那种畅快淋漓。

云景都来不及劝,在她喝酒后才摇摇头道:“武兄啊,你这,让我说什么是好,折煞我也,毕竟连我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出处,说起来还是我闹笑话了,自罚一杯”

话音落下,云景接过边上玉兰姑娘很自然递来的一杯酒,旋即一口饮下。

对面武轻眉笑道:“云兄弟何必如此,说到底,我不知道两处,你只不知道一处,总归是我不如你,何必自罚”

“话不能这么说,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而不能在其他方面找理由,这一杯,我该罚”,云景放下杯子笑道。

也不和云景争辩了,武轻眉说:“云兄弟,继续,该你问玉兰姑娘了”

说话的时候,她目光扫过玉兰,一丝莫名神色闪过。

男人在什么时候最吸引女孩子?当然是无声无息间展露过人才学啦,这种时候是最容易打动一个女孩子的心的,尤其是优秀的女孩子,本就心高气傲,一旦对某个男人产生崇拜心里,啧啧,那简直就跟飞蛾扑火似得,会要老命的。

就比如现在,原本玉兰姑娘清澈的目光,看云景那眼神,含羞带怯又小心翼翼,哪儿还有之前的云淡风轻游刃有余,简直恨不得眼中都装满云景这个人,跟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似得。

无形撩妹最为致命啊,然而云景似乎自己压根就没意识到这点。

好家伙,云兄弟单是皮囊就让女孩子把持不住了,又有过人才学,那还得了?

可惜,他是大离的人,而大离对他保护得太好,如今知道了他学问渊博,若是智计也和学问一样的话……

想到这里,武轻眉心头一动,若真那样,岂不是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或许还有所不足,但他才多大,以后还有巨大进步空间啊。

再多了解一下吧,若真能达到我想的那种程度,兴许得想办法笼络回去了。

千金易得人才难求啊……

云景也没忘记游戏还在继续,点点头看向边上的玉兰姑娘。

然而还不待他开口,玉兰就目光躲闪道:“云公子,你就不要再欺负我啦,小女子学问浅薄,自知不如你们,就不献丑了,我直接喝酒,接下来小女子就不参与啦,该我的时候直接喝酒便是”

说完她直接到了一杯酒优雅的喝下,都不敢和云景对视。

这就认输啦?之前还跃跃欲试呢。

心头嘀咕,云景也没在意,反倒是奇怪这女的似乎有点问题,具体哪里又说不上来。

没为难他,云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问玉兰姑娘好了,只希望你别觉得冷落了你”

“不会不会,能在这里陪着云公子已经是玉兰的荣幸了”,玉兰姑娘柔声道,心头加了一句,如果云公子以后来百花阁,我不收你钱,你直接可以去我的小院,只是你还会来吗?

‘这可怎么办呀,见识了云公子他们这样的大才,其他人压根就不想见了呢’。

玉兰姑娘心头苦恼了起来……

没管她,云景看向武轻眉说:“既然玉兰姑娘退出,那么接下来轮到武兄提问了”

武轻眉倒是乐见其成,毕竟有玉兰参与的时候有些‘碍手碍脚’,现在两人对答交流正是他想要的,于是开口道:“既然云兄弟刚才问了那句有着多处记载的话,那么为兄也不客气了”

“武兄请,我辈交流探讨,本就应该相互促进,如此方才能有所收获”,云景点头笑道。

对面武轻眉说:“那么云兄弟你且听好‘子孝,可愚乎?侠义,可直矣?臣忠,便无己哉?帝王,寡也?’这句话,出自哪些典籍?”

边上的玉兰听到这个问题,虽然没说话,却是在倒吸一口冷气。

难度又提升了啊,这些简简单单的话,涉及到的经典,已经不仅限于大离王朝和桑罗王朝范围了!

云景能回答得上来吗?

……

第五百章 还算数吗?

子孝,可愚乎?侠义,可直矣?臣忠,便无己哉?帝王,寡也?

这句话的出处那可就多了,关乎孝道,侠义,忠君以及帝王心性,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典籍,而且很多!

子孝,可愚乎?

为人子女,孝顺长辈,愚孝可取吗?更深入一点,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孝道?再深入一点,怎么样去做,才是孝道的最好体现方式?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可谓关乎人性道德品性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延展开来根本就是一大学术问题,足以让人秉烛夜谈三天三夜都说不尽的东西。

侠义,可直矣?

行侠仗义,就一定要不顾一切的直来直往吗?何为侠,何为义,为了侠义,可否放弃道德?可心中若是有道德观念,那将义放在那里?直,就这一个字,道尽人在世间数不尽的束缚,可直矣后面是问号,这是在问人,该如何去做,又是一个学问深奥问题。

臣忠,便无己哉?

为人臣,是不是就不再有自己了?当官是要上对得起天地君王,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的,那时很多时候就身不由己了,毕竟当官讲究一个公平公正,若是公平公正,那还是自己吗?可若失去了公平公正,那还是臣子所为?

帝王,寡也?

为帝王者,是不是就一定是孤家寡人了……

这字数不多的一段话,便是一门大学问!

当然,此时云景他们并非是在讨论学术问题,只是在比阅读量和学识积累而已,只需回答出这句话的出处。

但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毕竟关于这些话的叙述,每个国家的典籍都有提及叙述。

武轻眉这是真的认真起来了。

云景亦是不惧,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思索片刻道:“这句话出处众多,就拿我大离来说,据我所知,就有六本典籍有着这番话的记录,分别是《劝君篇》《说书策》《大德言》《仁注》《读书人德行说》以及《上房谈》,或许我知道得并不全面还有其他,但目前也只知道这么多了,若有遗漏,还望武兄指证”

“然后,桑罗王朝也有众多典籍分别记载阐述了这段话,国情不同,比我大离我所知道的还多,分别是《树下对》《江边杂谈》《上阳君行录》《民事》《乐着三百问》《古今素说》《早行》《夜下典》《阴符》……共十一本典籍,其余在下便不知道了”

“大江王朝关于这番话的出处典籍相对较少一些,他们的文化偏向一些玄奇方面,问心不问人嘛,我所知道的只有四本,分别是《大祭》《十二节》《问心集》与《天子问臣》”

“金狼王朝那边,在下所知道的有七本典籍,《野源》《狼烟》《生家三夜五君夜谈》《修国臣上书》《船头对弈老者问》《指灯者说》和《下阳祭落叶有感篇》”

“再北方一些,有一国命陈梁,此国不大,却学者众多,关于这番话的描述典籍不少,我所知就有四本,分别是《兴国录》《劝君安民》《三君子联名问君》以及《问古》”

“桑罗王朝以北,有一大国,此国尚武抑文,他们有两本典籍阐述这句话,分别是《论文武之重》和《重编先贤之遗》”

“华方国有《天心经》《五方问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