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118章

作者:石闻

有一天,他告诉云景,已经为他弟弟云冬物色好了一位师父,对方已经答应收云冬为徒了。

对方是一个老举人,姓赵,如今快六十岁了,家里还算有些家业,但日子并不好过。

赵老举人的日子不好过,并非是指物质上,而是精神上,早年间他当过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叹的是,他当官时期,曾抓过一个为非作歹的练武之人,对方刑满释放后,怀恨在心,某天摸黑去了赵老举人家里,那时他在外公干,等回家之后,一家上下被杀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孙女被家人放脚盆藏井里才逃过一劫。

赵老举人虽然是当官的,可也是正经读书人出身,有师承的,还有一身好武艺,亲自手刃了仇人。

仇是报,可家没了,伤心欲绝心灰意冷之下,他辞官而去,在新林县安家细心养育孙女。

李秋和他认识,是早年间的‘同年’,这些年也多有书信来往,他去信赵老举人,说给他介绍一个徒弟,对方想到一身学问到底是要传下去的,也就答应了下来。

赵老举人答应,也并非单纯的因为和李秋的关系抹不开面子,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他毕竟是要老的,会死的,自己老了死了,孙女就没着落了,找个徒儿,一来自身学问有了传承,再则,也算是给自己孙女留条后路。

徒儿徒儿,师徒关系,亲如父子,有个徒儿帮衬着孙女,将来死了也能安心。

赵老举人答应收云冬为徒,甚至还答应来牛角镇定居,还会在学堂担任教书先生,方便教导云冬……

云景严重怀疑,师父是在安排后路,估摸着准备自己走后让赵老举人担任学堂的山长,否则的话,赵老举人完全可以将云冬接去县城受更好的教育。

这些云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师父有自己的思想和打算,自己无力改变什么……

赵老举人收云冬为徒那天,云景一家和李秋都去了,在镇上小林楼包了一席,因为当下局势原因,并未大操大办,以免惹来非议。

流程和当初云景拜师的时候差不多。

三拜恩师后,云冬有了个师父,还有一个比他小一岁的师侄,也就是赵老举人的小孙女。

那天之后,云冬就要跟着他师父学习了,不得不辞别父母家人。

那天云冬哭了,哭得稀里哗啦,年幼的他从此离开父母家人身边,很是茫然无助,比曾经云景离开父母身边时强忍眼泪的气氛平添了几分悲伤。

自大儿子云景离开身边后,二儿子云冬也长大‘离开’了,作为父母的,江素素和云山他们不悲伤是假的。

可孩子到底要长大,他们也只能流着泪分别,千叮万嘱,要孩子听话,想家了,就回去看看。

如此一来,他们身边就只剩下小云夕陪伴在身边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的,是孩子要长大……

人世间的分别,尤其是骨肉分离,那份难分难舍的苦楚,唯有亲身经历,方才知道有多苦涩……

好在牛角镇离小溪村不远,回家还是很方便的。

云冬的遭遇比曾经云景要好太多,再怎么样,这镇上,他还有一个哥哥,想见面还是很简单的,到时候学堂天天都能见到,哪儿像曾经云景那样,来镇上完全是孑然一身,一开始离开家的孤独,云冬到底还是没体会到多少。

云冬拜师之后,日子再度恢复了‘平静’。

李秋依旧每天一有时间就将自身所学教给云景,距离开学已经没多长时间了,一旦开学,忙起来,李秋就没那么多时间如现在这样教云景了。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三天,云景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份来自于小媳妇苏小叶送来的礼物。

礼物一共有三样。

一件苏小叶亲手缝制的衣服,一个她亲手雕刻的一块木雕,以及一块带着刺鼻味道的黄色结晶体。

苏小叶的针线手艺明显比小时候好了太多,给云景缝的衣服倒是像模像样。

她雕的木雕是一只小老虎,卡通的那种,名副其实的‘胖虎’,很是可爱,她还让送东西的人带话来问云景呢,她问的是,景哥哥,为什么我跑了那么多山林,都没见过你画给我的这种老虎呀。

嘿,卡通形状的老虎,她在山林能找到才怪了。

至于那块黄色结晶体,用苏小叶带话来的人的说法,那是她在山里捡到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送来问问她景哥哥这个读书人。

云景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硫磺!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学期的变化

苏小叶送来的这块硫磺得两三斤,气味刺鼻。

这玩意的用途很广泛,常见的可以用来杀虫杀菌防止病虫害,它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最为人们熟知的,它是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端倪着手中的硫磺结晶体,云景不禁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这算啥?

想什么就来什么?

战争已起,他正在琢磨着力所能及做点什么的时候,在远方的小媳妇苏小叶就正好送来了这玩意。

最关键的是,它来得不早也不完,是运气还是偶然?

这也太巧合了吧……

既然如此的话,也罢,天意如此!

李秋的视线从沙盘上移开,看向云景笑道:“景儿可是不识得此物?它叫黄晶药,一些医术高明的大夫会用它来治病,用量和用法很有讲究的,医术不到位的大夫通常不敢给病患用这种药,很容易出意外,你未婚妻居然能捡到此物,看来她们那边应该有这种药物的产地”

黄晶药,是这个世界对于硫磺的称呼,称呼不一样罢了,东西却是一样的。

听师父的口气,这个世界居然已经将硫磺进行实际运用了,不过除了医药方面,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开发出其他用途,对于这个世界的工业,云景还不怎么了解,也没去了解过。

点点头,云景笑道:“原来它叫黄晶药,徒儿之前倒是未曾见过,将来小叶子问起,我也知道如何回答她了”

“既然景儿已经知道,那就放下吧,此物长时间接触,对身体不太好”李秋笑了笑说。

虽然云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但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于是将其收好,继续迎着夕阳扎马步练武。

在扎马步的时候,他心头在思索,师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走,得在他走之前,把那件东西弄出来交给他。

‘那件东西’可谓国之重器,对当下的战争有利,交给师父,后续如何,云景不打算去过问,此间的人只要明白了用途,想来只要不是笨蛋,都不可能将其束之高阁,一定会将其运用起来的。

云景也从未小看这个世界人们的智慧,只要给他们开个头,估计‘那件东西’能被玩出花儿来。

的确,这个世界的人有着超乎想象的武力,但那只是极少数。

纵使个人武力达到了能左右一国兴衰的程度又如何,战争终究看的不是个人,而是军队,是人民,直白点说,攻城拔寨之后,亦或者城关要塞,你总得要有人镇守吧,高手固然厉害,但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多少地方?

说到底,基础才能决定上层。

然而如何才能合情合理的将‘那件东西’交给师父呢?

和师父朝夕相处了这么些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师父是清楚的,突然拿出一个从未有过的东西,还是那么重要的东西,他会怎么想?

这是个问题。

额,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会不会已经有那玩意了?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

心头思索,这些年来,云景连鞭炮都没见过,想来‘那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吧。

一时之间云景想不到一个合情合理的方法将那件东西交给师父,最后心一横,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的话,他干脆直接拿出成品算了,反正这些年来自家也弄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具在学堂风靡,想来把那东西整出来,师父也是能接受的吧?

尽管跨度有些大得离谱……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云景除了正常生活之余,已经在开始收集其他两种原材料了,那两种原材料并不难收集,他小时候都玩过,嗯,煮麦芽糖那次,还被混合双打来着。

想到当初被父母教训,云景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把那东西整出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家人的欢声笑语,平静的生活,战争很可能打破那一切,若是那件东西弄出来能结束战争,变相的保护家人,维持平静的生活,是值得的!

既然战争打不打不是自己能左右的,那就想办法让战争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战争啊,虽然还未波及到牛角镇来,看似很遥远,可战争瞬息万变,谁知道什么时候战火就会烧到这里呢……

在云景暗中做准备的时候,新学期开学了。

在新学期开学去学堂的第一天,云景,陈一剑,林夜星,他们这三个考上童生的人,被告知不用和以前的同窗一起学习了,需得去知问班深造。

这一天还是来了,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同窗,到底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也不能说是分别吧,只能说是分开学习,毕竟依旧还在一个学堂,想见面还是很简单的。

这样的分开到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是喜事,毕竟考上童生,那可是功名,每个读书人都向往的事情,昔日的同窗恭喜的更多。

但这样的喜悦并未能维持多久,作为曾经云景他们的教习先生,杨云空告诉了云景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

就在上一个暑假期间,有一个同窗不幸去世了,原因,是外出被贼人杀害……

杨云空说,贼人已经伏法,但那个同窗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意外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发生,让人始料未及,当杨云空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班上的十九个人都难以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

听到这个消息,云景问了一下杨云空事情发生的地点,他告诉云景,那个同窗被杀害的地方,就在牛角镇外十多里之处。

和其他同窗悲伤中带着茫然不同的是,云景心头有些沉甸甸的,他意识到,随着战争的爆发,牛角镇这可谓偏远的地方,也开始变得不安生了,因为他近段时间以来,经常能听到贼人作乱的消息!

一个同窗不幸去世,是在暑假期间,云景他们不知道,未能参加他的葬礼。

如此一来,加上云景他们三人,这个班级,一下子少了四个……

新学期,云景的弟弟云冬也来到学堂开始正式学习,他们那个班级,人数居然达到了夸张的四十六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学期,这个学堂一下子考上了三个童生,可谓出名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将孩子送来了这里学习。

时间在变,什么东西都在变。

值得一提的是,杨云空在教出三个童生后,名声大涨,他不再担任云景他们原来班上的教习一职了,而是在某些关系户的强烈要求下,去教云冬他们那个新入学的班级。

这就没办法,什么地方都逃不过人情关系,杨云空也是要吃饭的,不得不听从安排……

把这些新入学的琐事忙完之后,云景他们三人在王柏林周金泰纠结的目光中,被杨云空带走,送去了新的班级。

新班级并非只有云景他们三人,他们算是后来的,加上他们,新班级一共有十六人。

这十六人里面,除了云景他们三人外,其他的十三人,其中五个是前面两三年陆陆续续考试童生的本学堂学子,另外八个,则是‘借读生’。

‘借读生’的年龄都偏大,普遍在十五六岁以上,他们是那种快结业甚至已经结业,但找不到更好的老师教,又想继续走科举这条路的人,自费前来听课学习,不可否认,这种人家里都不差钱,否则也没钱更没时间来这里继续深造。

云景他们考上童生后,如今就读的叫知问班,整个学堂,知问班一共两个班级,另一个班级人数还多一些,那已经是在冲刺考秀才的阶段了,是以不和云景他们一起学习。

来到新班级,让云景略微意外,但又觉得合理的是,他们的教习先生,居然是不久前弟弟云冬的师父赵老举人,他叫赵为居,年近六十,很和蔼的一个人,估计是早年遭遇的关系,他脸上的笑容并不多。

加入新班级,云景他们没逃过自我介绍这个流程,然后就这么算是融入了这个班级。

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改变,很多东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曾经云景他们第一次踏入学堂的时候,大家也是陌生的,可那种陌生,却带着某种隐约的亲切,然而现在呢,加入新班级,大家都认识了,但也仅限于此,隐隐约约有一种疏离感……

人这一生,成长嘛,总要经历这些。

大家自我介绍,相互落座后,赵为居老先生开始讲接下来的学习安排,其实主要是说给云景他们三个新加入的成员听的。

升入知问班之后,云景他们的学习和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往云景他们蒙童班的时候,每天是四节课,如今不但没有变多,反而变少了,每天只有两节课,其余时间自学,不懂的就问先生。

知问班,他们学的东西很多,比以往多得多,学问方面,有礼仪,算数,诗词文章,这些以前都有学的,只是如今学的更加深奥复杂了而已,然后他们还要学农耕水利,以及法律,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其中法律最为关键,秀才科举之时法律方面占据很大的占比,因为秀才后,有门路的就可以去某差事了,只是不入品而已,那已经算是正式踏上仕途,如果不懂法律怎么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