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443章

作者:我思故我菜

周易暗骂了几句之后,只听见陈丹琪继续说道:

“至于今年去参加领奖的教授,比起去年差不多。

不过周教授您的四位从事数学研究的学生今年可能会有一个科学进步二等奖。”

周易听到这里,说道:

“张渡缸与沈一羽二人证明了回文数猜想,

张家辉与蒋国宇二人在单维高值化猜想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确实是有机会获得二等奖,

不过我觉得大概率不行,太年轻了。”

周易一语中的的说道,

“而且这几年大夏国数学界崛起很快,他们去涨涨见识也好,

以免被之前的成就迷失了双眼,沾沾自喜。…

见识到了更为强大的对手,回来才有动力继续努力。”

“好的周教授。”

陈丹琪说道。

周易继续说道:

“你们也不要躺平,继续抓紧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究,或者多做一些应用,

现在三方联盟,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世界。

国内的市场我们需要抓着,国外的殴元我们也要赚。”

三方联盟,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家相互贸易,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渝高院有着先进的技术,将会获得极大的市场。

人工智能的领域蔓延到各个角落,将会带来无法想象的财富。

钱赚多了,就可以开始研制航天航空。

造一个宇宙飞船,带着大量的人殖民火星!

以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让去火星的宇航员存活下来。

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现在的宇航技术,可以尝试着星际殖民了。

而最好的殖民地点,肯定是火星。

机器人的作用很大,帮忙修路修房,帮忙处理收集的数据等等。

科研这东西,离开了钱当真是寸步难行。

挂了电话之后,周易觉得院士暴增的消息需要传递出去。

每一个评上院士的人都有足够的实力与科研成果,

经得起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检测,不怕人说一些流言蜚语。

用实力面对一切的质疑。

很快,周易就挨个打电话,让孙崧、徐城阳等人准备他们的材料简历。

然后再一次宣传一波渝高院。

现在渝高院如日中天,高楼大起,没有理由要低调。

就是要以最为强势的态度告诉别人渝高院的成果。

晚上,渝高院各个新院士的简历已经发到了周易邮箱之中。

尽管有些人想要低调,但是想着能评院士也不是他们自己一个的功劳,

也都同意了。

何况这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时候,没有理由拒绝。

周易直接把这些邮件丢给了牡丹,让牡丹在科研助手渝高院官方号之上公布。

一时间,渝高院再次爆红全网,

距离上次周易在元旦搞出来的大事情才短短几天。

一年一个学校评上了十多个院士,简直是骇人惊闻。

手中的键盘大家都抑制不住想要打字了。

但是一看是渝高院,大家暂时先放下了手中的键盘,

准备看看渝高院是怎么解释的。

等看完各个院士的简历之后,

各路网友已经是跪着键盘在拜读了。

原本准备好的谩骂之词现在全部变成了吹捧。

这太牛逼了啊。

孙崧、徐城阳等人获得的大奖哪个没有含金量。

陈丹琪获得的大奖,6G的奠基人之一,初代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

哪一样不是令人敬仰的成果。

这要是不能评院士,那什么成就可以评院士?

MT吗?

也配吗?

【我原本是想要喷这个高校搞学阀的,没想到渝高院的成果直接把我脸给抽烂了,…

还好我看了简历在评论,刚刚那几个直接开喷走流程的现在还活着吗?】

【这种成果不能评院士,我倒是觉得院士没有什么含金量了。】

【周教授竟然没有评,这是有什么原因吗?不科学啊,他们都不如周教授!】

【周教授啥时候评选院士?】

本以为大家会吹捧一波渝高院,没想到直接是问周易什么时候评院士。

以一己之力带动6G、人工智能、军事、国防、民生等诸多方面的应用,

大家实在是想不出周易为什么没评上。

一时间大家暗骂这里面的肮脏交易。

《院士名单没有周易教授,我们是不会认可的!》

这个消息也是让无数震惊,卧槽,民意这么大,还得了?

周易本来都准备搂着夏雪睡觉了,硬是被孙大人叫起来回复一下。

周易骂骂咧咧的骂了几句之后才在科研助手个人账户上解释道:

“去年忘了交材料,今年的材料已经交了,没内幕,我大晚上搂着雪儿睡觉呢,被你们给叫出来回复,呜呜呜。”

...

第313章 各项进度

大晚上周易抱着香香软软的夏雪舒服着呢,

硬是被电话吵醒。

看到这种舆论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周易转头一想,以自己现在的水平确实是毫无压力拿下院士这个头衔。

有没有这个头衔对于周易的加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因为克拉福德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等诸多大奖的头衔已经让周易笼罩着一层强大的光环了。

发完消息,周易继续搂着夏雪睡觉。

大半夜太烦人了。

翌日一早,不少渝高院的学生看着周易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周易脸皮厚直接无视。

到了办公室,周易照常开始看文献与推导正在研究的问题。

至于上课,周易是不给本科生上课的。

只是会偶尔开开讲座。

此刻周易思考BSD猜想十分入神,

关于椭圆曲线有两个大猜想,一个是谷山(Taniyama)、志村(Shimura)和怀尔斯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本质上彼此等价的猜想。

在怀尔斯1994年证明费马猜想的推动之下,它在20世纪末已被证明。

另一个猜想是英国数学家Birch和 Swion-Dyer于1963-1965年通过大量计算,猜想椭圆曲线有理点群E(Q)和一个复变函数(叫E的L函数)解析性质之间的联系。

后来又有不少人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采用的数学方法大致是p-adic方法、模曲线理论和Kogin的 Euler system理论。

周易尝试着想要结合这些方法,与代数领域进行结合,

看能否诞生一门新的学科。

能够证明BSD猜想更好,不能够也能推动数学的发展。

现在代数领域与数论的联系也十分紧密,

其应用性也在加强。

关于BSD猜想的表述形式其实历经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并没有用L函数来表示。

周易在草稿纸上写了当初最初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