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夜听雨
“虽然阿耶给兄长准备了许多,但萨珊到底不是弱国,大食既然能压着萨珊打,那兄长过去,哪怕目的只是为了积蓄以后建立封国的力量,但谁也说不准兄长到底能不能重新崛起。
而且别得我不敢说,但那里绝对是战乱频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并不觉得长嫂等人跟着兄长前往波斯是好事。
无论如何也要等到兄长那边的情况稳定下来再说。”
李泰看着李世民,倒也没有任何掩饰的意思。
至于李世民会知道自己跟李承乾的谈话,说实话,李泰完全不意外,要是不知道才奇怪。
自己敢单独过去见李承乾,就做好了被李世民知道的准备。
“的确,西域以西不比国内啊!”李世民认可的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儿却是相当严肃的看着李泰说道,“你打算怎么培养承乾的孩子?”
李世民相信李泰不会对李承乾出手,但即使如此,想实现蔡国的计划,就必须要好好培养李承乾的儿子,让他们有去接手将来李承乾积累下来的资源,或者让他以复仇的名义去开拓西域。
“我会选择让他们去农业学府走一遭。”李泰严肃道:
“儒家的教育很重要,但儒家是战国时代的失败者,只有在统一时代儒家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学科。
如果我们大唐真要准备分封,那最好让他们学习法学与兵家学说。
可惜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学堂,所以便是只能先丢在农业学府去走一遭。
不求让他们学会什么技术,只是希望让他们知道,到了外面世界,别以儒家的法则行事!”
“你还真是要刨儒家的根啊!”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感觉到头疼。
李泰一直以来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是针对儒家的。
李世民原本以为,李泰或是针对某一家的学说入手,或是想要用自己的农业学府替代掉儒家学说,又或者干脆禁止儒学入世。
但完全没有想到,李泰压根就没要直接打击儒学,只是想要把分封制彻底的执行下来。
真到这时候,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儒家到时候不要说更进一步发展,想要维持住如今的规模也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因为分封环境下,一代两代还好,但几代过去双方的关系淡漠下来,就必然会发生斗争。
而儒家对内斗争一把手,但若对外战争不是说差,至少比较起法家的高效率,兵家的破坏力,儒家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会被革新。
李泰从来没有要自己直接对上儒学的意思。
因为李泰明白,在一个大统一王朝中儒家学派所带来的稳定性是真的超过其他学说的。
不论你怎么样的打压,等到你死了,儒学自然而然就重新回到国家主流学派,然后对你口诛笔伐,把你定在历史耻辱柱上。
所以,李泰从来不跟儒家搞什么正面对抗,自己要想办法改变儒家的生存的大环境。
在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中儒家迟早会把国家拖入末日,那么只要让周围重新形成那种春秋争霸战国大争的世界就好,只不过这不是中原地区,而是欧亚的战国。
在这样的乱世中,儒家能不断革新,跟上时代脚步,那自己也没必要打压儒学。
要是儒学如果不断堕落,然后大唐这个宗主国被其他分封出去的国家用什么法家学说给打败了,那儒学自然会被扫入到历史的垃圾堆中,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对抗。
华夏百姓本身就是最具有抗争精神的民族,更是会懂得在失败中去总结经验。
鸦片战败,开眼世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北洋覆没,辛亥革命,军阀乱战,众志北伐,背叛革命,分道扬镳,日本入侵,联手抗敌,一直到乘勇追寇,火染中华。
这一路走来整个华夏革命历就是一代人失败,一代人接过接力棒继续失败,一直持续一百年才真正让华夏重新站起来的历史。
一百年的集体失败,却毫不动摇的坚持到属于本民族的胜利。
如果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莫要说这么多次失败,只要失败个一两次,怕就会彻底失去抗争希望,永远沉沦为其他国家的垫脚石。
而在这其中,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千年传承,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支撑,尤其是它强调家的概念,对以重视个人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形成非常好的对冲。
所以,李泰从没想要磨灭掉儒家文化,而且自己也磨灭不了儒家文化。
但当初因为孔颖达一句话,让自己就出去开府的仇,自己记下来了。
自己不会明着打击儒家文化,但在大环境上给儒家文化制造一些发展阻碍,自己还是相当的感兴趣的。
毕竟当初没有能力报仇,现在有能力报仇了,难道还不允许自己添堵吗!
“阿耶?您对开学校感兴趣吗?”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有些好奇道。
“你这是开学校开上瘾了,难道还想要拉上阿耶一起干嘛?!”李世民不由笑呵呵道。
“不是的!”李泰对李世民摇摇头道,“只不过是为了将来分封做准备而已。”
李世民听到了李泰的话,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沉声道,“你想说什么?”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储备好一定的人才,为将来的分封做准备了!”李泰很认真道,
“相对来说分封最重要得便是兵与法,有兵才能在国外开辟出一片可以封国的土地,有法才能在一片荒芜之地立规矩,明是非,彻底成为我们华夏的封国。
只是兵法向来都是私密传承,至于法家学说更多是禁书,所以我觉得需要建立一座学府,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了。”
“你还真是胆大啊!”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倒是不客气的看了李泰一眼道。
“青雀自然清楚此事重大,所以不敢有半分的逾越之举。”
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却也并没有任何的畏惧,而是十分认真道,
“但这种人才完成储备,将来分封之时,却是让大唐更多了几分的底气。
此事也就只有阿耶您能做主,也只有您能成为此学校的祭酒!”
“你先下去吧,这一件事情我会慎重考虑的!”
李世民听到了李泰的话,心中或多或少倒是带着几分的迟疑。
他自然是清楚,这个学府的建立会带来什么,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是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也是轻了。
古代实际上是有军校的,比如南北朝时期,前秦的苻坚便发明出讲武堂是一个专门教授军事的场所,但效果看看都最著名的“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以及军事史上最大的玩笑——淝水之战,就能看出这讲武堂的效果。
在这之后,讲武堂就很少出现了。
因为那些将军们也明白了,这世界就没有什么教出来的名将,只有杀出来的名将。
至于兵法什么的,等到你从不识字一路杀到能接触到这些兵法,基本上都能把上面的兵法领悟的七七八八。
所以,什么名将不名将的,历经十战不死,基本能够稳稳混个百夫长,历经百战不败,你就是最声名赫赫的名将。
军校,要什么军校,这效率多低啊!
不过,李世民清楚,要是真的走分封这条路,还是需要给他们准备好相应的人才。
至少不求一个个都是名将,只要懂得非常基础的安营扎寨,巡逻布阵,那一种一板一眼按照教科书慢慢行动的家伙也就够了。
“那青雀就先退下了!”李泰看着李世民思考这问题,倒也不再催促,而是退了下去。
李泰很明白,军校这种东西,在封建社会是一个非常忌讳的东西。
真不是见到了它所带来的好处上层就是会同意建设的,李世民自然需要好好考虑清楚。
第四百六十六章 改革的风险
很多时候,军校这种东西,对古代华夏的大统一王朝来说,真不是必需品。
其中除了因为大统一的时代,军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下降,有点“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味道。
就比如苻坚原本建立了讲武堂,想要传授专业的兵法技能。
但当时跟王猛齐名的心腹大臣朱肜劝谏苻坚说,表示只剩下长江以南的垃圾晋朝没搞定,接下来我们应该逐渐偃息战事,增加修行文德。
现在将士们身经百战,教学的老师又多是文臣,建立讲武堂没实际作用,还会损害名声,又何必呢。
要知道朱肜算是前秦主战派了,就算他这种人都认为在统一之后军校的存在没必要,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至少绝大多数大统一王朝,都认为一旦国家统一,四海升平,那军队就必须要受到制约,尽可能的压缩它的规模,哪里还有什么必要建立军校。
而除了这点以外,其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得是,随着整个大环境对军人需求的压缩,如果还建立军校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那就非常容易出现岗位不够的情况。
而现代岗位不够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谁都知道,更不要说是军事岗位有限,容纳不了足够的军事人才。
要是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除了军事天赋以外,其他能力比较低,尤其不会对自己的领导说什么自罚三杯,然后被人忽悠一下逃到北方异族地区唯武是举怎么办。
然后这家伙直接开启龙傲天模式,用他的军事天赋完成对北方异族的武力统一。
然后怀着死多少异族人都不心疼,若真打下了当初嫌弃自己的朝廷,自己更是大赚特赚的心理,死命跟你打战怎么办。
不要低估人类才华的潜能,但也不要高估人类品德的下限。
大统一王朝,或多或少也是会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对建立军校多少都是有顾忌的。
同样的,现代社会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如果整个地球真的被一个势力统一了,也许初期会有一段时间的科技爆发期,但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禁止科学技术继续投入研发的情况。
更准确得说,是既得利益集团不希望有新的可能会颠覆他们继续统治的生产力出现。
秉承着发展自己,不如打压别人的原则,用最小资源来最长久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兵法在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重要性就好像科技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一样。
至少在工业生产力没到达一定程度,那对国家来说,军事人才的重要性,几乎是仅次于皇帝对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性的。
尤其是那些诡异的战争天才,就更是如此了。
哪怕工业化后,也是需要战争天才的,只不过现代战争天才,不再是古代那种兵形势的战争天才。
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这类战争天才发挥余地受到极大限制,基本上只要舍得砸钱,兵形势根本就发挥不出什么余地。
现代的战争天才更多是一种以最大可能整合战争资源的或者下降战争成本的形势的兵权谋或者兵技巧,能用最小成本发挥出最大战果。
这种人基本上都是现代最需要的战争天才了。
至于兵阴阳这种战争天才,不是没有用,而是这种人太难评价。
小到让一支三人小队创造出战争奇迹,大到说不定一个人就能鼓舞整个国家的士气,一般属于轮外人员。
而兵家已经是属于让国家忌惮,就更不要说法家了。
这一门学科真的是镇国级的,因为法家就是古代的政治思想课程,任何人想要改革先把法家学说从头到尾看个几百遍再说。
而改革这种东西,只要出现那就代表着大面积的倒台。
你不腾出位置给改革派,改革派凭什么改革啊,真以为靠着嘴巴说,就能完成改革吗!
而这种改革派,对大唐内部效果怎么样真不好说,因为没足够社会借鉴,谁也不敢保证改革后社会能不能变好。
但对大唐周边的外部势力来说,如果出现个法家信徒协助他们仿照大唐去完成切合他们自身国家的封建化改革,那异族国力绝对有一个显著提升。
毕竟,大唐都按照这一条制度变得这么强大,发展得这么优秀,那这制度肯定没错的。
所以,只要是大统一的王朝基本上法家学说都是禁书,甚至都被冠以帝王之学,不得在民间私自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