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64章

作者:千越南秋

出于保密条例的缘故,徐磊周末在和吕宏博他们进行线上会议的时候,只是说自己要先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并未透露出具体的内容。

以至于众人相互交流中,感到好奇之下也谈论到了这个问题。

正所谓八卦是人的本性。

当这个话题被提出来,自然就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

于是纷纷心有灵犀的看向了吕宏博。

“是啊宏博,你知道咱们徐总要在那边待多长时间吗?”考虑到公司发展的长远规划,张霞也顿时忍不住主动询问了这么一句。

毕竟短期上公司的各项业务可以由他们否则处理,可长期的战略规划没有徐磊在却是不行的。

这时吕宏博影迎上大家的视线,尽管他也不太清楚详细情况,不过略做思考后还是讲出了自己的些许猜测。

“大家不用担心。”

“我想可能是华科院方面在星瞳的使用上遇到问题,所以徐总才留下来帮助其解决吧,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和诗禾他们返回滨江市。”

因为放眼整个公司,吕宏博是最能揣摩领导心思的,有好几次都猜出了徐磊的想法。

依靠着这种背景,对于吕宏博的这番分析猜测,众人多少还是愿意相信的。

随即便听有人低声感慨道。

“这种事情我们公司直接派出技术人员协助处理就行,可徐总却选择自己留下来帮忙解决,还真是让人感动啊!”

“徐总在国产技术上的努力确实非常人可比。”

“这也是我最敬佩徐总的一点,哪怕已经取得这种旁人无法企及的成绩,依旧平易近人注重技术的发展。”

“如此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才是,那就先由我们芯片设计软件开发部门先做报告吧。”

伴着梁福星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响起,其他人也顿时集中注意力,听其报告目前应龙EDA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

与此同时。

华科院总部某房间内。

徐磊却正坐在一台笔记本面前,且屏幕中浮现出一个视频聊天的窗口。

“任董。”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全看你了。”

而几乎是徐磊话音落下的同时,门外突然响起熟悉的喊声:“徐总,我们该去实验室了,项目研究组的成员还都等着你呢。”

徐磊听到这句话,便也不再继续多聊什么,当即果断关掉了视频窗口合上电脑向门外走去。

和平时身穿职业服装的状态不同,今天陈诗禾也换上了实验操作服。

原本绝佳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大部分都被包裹起来,倒还真有点女科学家的气质。

“我们走吧。”

但对此徐磊仅是撇了一眼,丢下这句话后径直迈步向实验室的位置走去,准备先和自己的项目研发组成员打个招呼再说。

至于陈诗禾则紧跟在徐磊身后。

陈诗禾原本是被安排在酒店居住的,但因为此项目的保密条例,每次进来都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

可谓是相当不方便。

所以徐磊也索性把陈诗禾安排了进来,在进行顶级光刻机研发研发工作时,让她跟在自己身边兼任记录员。

不过就在徐磊胸有成竹的前往项目实验室,准备带领那些被选拔出来的项目组人员,争取尽快研制出能够生产1纳米的顶级光刻机的时候,远在深市华威总部大楼内的任元伟却满脸吃惊。

没多做思考,便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吩咐道:“立刻让彭向前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

“是任董。”

当话筒中传来回答声音,任元伟接着便立刻挂断电话,仍在思索着刚才徐磊和他讲的那些话。

不多时。

外面边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

彭向前推门而入,快步走到办公桌前站定后,连忙急切的询问道:“董事长,你这么急着喊我过来,是有什么新任务需要吩咐吗?”

能看出他对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主要彭向前和任元伟共事了这么多年,彼此双方的行事风格都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通过电话的方式喊自己过来,肯定是遇到了比较大的情况。

彭向前如此着急也是属正常。

面对彭向前的询问,任元伟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当即开口解释道:“刚才我接到了徐磊的视频通话,他眼下正待在华科院。”

“我知道这件事,听说是杨院长亲自发的邀约。”

“这不是重点。”

任元伟看到彭向前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摇头继续讲道:“重点是他建议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进行3纳米甚至1纳米芯片的设计工作。”

“设计3纳米芯片?”

“嘶~”

原本彭向前在进入办公室后,只是猜测任元伟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吩咐,可万万没想到竟和徐磊有关系,并且还涉及到芯片设计的问题,闻声几乎是下意识倒吸了一口凉气。

眼神中充斥着强烈的质疑。

身为华威战略研究院的院长,他很清楚这个建议意味着什么。

如今行业主流高端芯片的规格为7纳米。

虽然平果高通等公司已经开始向着5纳米芯片的布局进军,计划在明年正式推出来与腾龙芯片相抗衡,但这也是基于抬积电方面建造5纳米晶圆厂的事实上。

并且他们的芯片设计部门,同样在使用应龙EDA对腾龙芯片加以升级。

只是碍于各方面的限制,若明年依旧解决不了高端光刻机的问题,腾龙系列芯片就算被设计出来也无法进行生产。

届时高端芯片市场的份额又会被海外公司抢走。

可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徐磊居然建议他们设计3纳米甚至1纳米的芯片,任谁听到恐怕都会认为在开玩笑。

毕竟这两款规格的芯片能否生产出来都还完全是个未知数。

尤其是1纳米芯片,既然被称为是硅基芯片理论上的物理极限,那基本没什么希望问世。

起码最近几年就别想了。

如此真要设计这两种规格的芯片,那几乎是白白浪费投入的资源,除了没办法进行流片外,还只能通过应龙芯片设计软件的功能彷真验证。

但定下心来仔细想想,以徐磊的性格绝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敢提出这种让人难以想象的建议,其中肯定存在某种道理,只是他们碍于信息差无法得知。

当彭向前的念头停留在这里,也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任元伟喊自己过来的真正原因。

随即顿了顿开口试探性沉声问道:“董事长,你是怀疑徐总在光刻机的研究上有了新突破?”

第93章 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

徐磊受杨森平的邀约刚到华科院没几天,就对他们提出这种难以置信的建议,让人很难不往光刻机技术的研发上联想。

也只有国产高端光刻机问世,他们才能毫无顾忌的设计性能更强的芯片。

稳住腾龙芯片所带来的强大优势,依旧坐稳芯片行业龙头的宝座,让腾龙系列芯片始终成为芯片性能排行榜榜首。

话说到这里,只听任元伟对彭向前的思路进行了肯定。

“我认为这种可能的概率极大。”

“华科院方面刚宣布了国产光刻机技术实现突破的消息,徐磊便受杨院长的邀约前往帝都,现在又特意向我们提出了这个建议,估计肯定是有好息传出来。”

“真若如此的话,我们必须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才行。”

目前全球顶尖芯片公司,都在朝着5纳米芯片领域进发,加上大家也都使用了应龙芯片设计软件,能够想象届时会产生多么激烈的竞争。

如果国产光刻机技术真的实现了弯道超车,能够生产出3纳米规格的芯片。

他们现在开始进行设计,届时就能直接进行流片量产。

可以试想一下。

当其他芯片公司信心满满的发布自家最新款的5纳米芯片,却发现华威已经推出3纳米,相信肯定会是一副非常好玩的场面。

思维快速运转之下,任元伟的心情也是发激动。

毕竟从先前无芯可用的局面瞬间过渡到行业技术领先,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情绪波动。

到了这个时候任元伟哪里还会耽搁什么,立刻对彭向前下达了命令。

“老彭,这件事由你亲自负责。”

“从今天开始成立专项设计小组,暂时放弃对腾龙芯片5纳米的研发,直接进军3纳米甚至1纳米的领域,这次我们必须要抓住机会成为行业的头羊。”

而相比较任元伟的这份决心,彭向前则依旧有些担忧。

害怕要是到时候国产光科技达不到生产3纳米芯片的工艺水平,那么他们在5纳米规格上的空缺,将会是非常致命的。

于是出于对公司的考虑,彭向前暂时并没有回应任元伟的这个决定,反倒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董事长。”

“目前就连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制造公司都没有办法制造出能生产三纳米芯片的光刻机,我们国产光刻机真的能达到这种水平吗?”

“何况1纳米芯片被称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规格,他已经达到了硅基芯片的理论物理极限。”

“所以关于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慎重讨论一下?”

彭向前所担忧的问题任元伟岂能没有考虑到,但可惜他们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

无论停止不停止对5纳米芯片的研发,最终都不会有晶圆厂代工生产。

单凭这一点他们就失去了与其他海外芯片公司竞争的资格。

若想破局,就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国产光刻机上面。

“老彭啊,有些风险是必须要去承担的。”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