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99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如今秦钟走了,薛蟠又不在,再也忍不住,三个人你有情,我有意,挤眉弄眼,等先生又早退了,再也安耐不住。

学堂外面的几个大仆人,李贵他们在树荫下打牌,听到了脚步声也不理。

贾政沉着脸,也不惊动他们,直往里走。

“老老爷,老爷来啦。”

宝玉的小厮们终于发现了贾政,吓得脸色煞白,纷纷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终于有茗烟,颤抖着喊道了一嗓子。

“啪。”

贾政气恼的亲手甩了他一耳光,抽的半大小子趴在了地上,委实吓怕了。

“好你个畜生,敢通风报信,看我回去怎么安置你。”

如此这般,茗烟“嗖”的一下爬起,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这里的动静终于惊动了外面的几个大仆人,李贵他们纷纷赶来,见是贾政,纷纷不敢上前。

贾政进了学堂,里面的学生们都安静的看着他。

这等样子如何瞒过贾政,他在外面就听到了这里的喧闹,贾瑞也吓得面色发白。

“二叔怎么来了。”

“哼。”

贾政没有看到族中长辈贾代儒,遂又看到宝玉,隐有不对,细看之下气的五雷轰顶。

“把把这孽障跟我捆回去,我我要打死他。”

宝玉先是兴奋,后听到茗烟的警示,吓得彷佛小鸡看到老鹰,好不容易鼓着劲装模作样,再听到父亲的大喝,六神无主直接呆住了。

那嘴上脸上的胭脂印子,格外的醒目。

贾母处,王夫人,薛姨妈,邢氏,尤氏,王熙凤,李纨等一众婆媳正在聊天。

迎春,薛宝钗,林黛玉,惜春,史湘云等几位姑娘在里间玩。

还有一众丫鬟婆子。

整个贾母处热闹十足。

这两年里,贾府竟然慢慢有了些起势,王夫人说带着探春去各家走动,探春丫头越来越出众,获得了不少家的称赞。

“还不是你调教的好,说出来你脸上也有光。”

贾母笑道。

王熙凤正要插话,突然闯进来一小厮,外面的人拦也拦不住。

“你是何处的人,这般的不懂礼。”

那小厮低着头,王熙凤看不清样貌,起身呵斥。

“老太太,太太,快去救救宝二爷吧,他他快被老爷打死了。”

茗烟逃了出来,一路直奔贾母处,脸上还带着血痕,本来就吓人,再说出的话,犹如惊雷一般。

贾母刚要说话,王夫人已经起身,也不理会丫鬟送来的衣裳,就这么直奔了出去。

“快,快跟上去。”

贾母一边吩咐人,一边要站起来,众人连忙上前搀扶。

“这这家不能要了,才过了几日舒心的日子,就这么容不得人,索性,索性我闭眼去罢。”

唬的众人纷纷劝慰,又怕贾母走的太快摔倒,好一番的忙乱。

第一百一十四章 子弟

贾政终于晓得了秦家人离开贾府私学的原因了,可笑自己原来还怀疑陈德言。

贾府的脸面,已经丢到外面,被人踩在了地上。

“把他的嘴堵起来。”

只一句话,宝玉就面如土色,众下人小厮都知道事情不好了,但是老爷那面色吓人,没人敢违拗。

“打,狠狠的打,往死里打。”

众人将宝玉按在凳子上,举起大板子在贾政的呵斥声中,用力的打下来,皆不敢留手。

如此这般,贾政仍然不满,竟然一脚踢开打人的下人,和往常君子风度完全变了个人。

那人被一脚踢开,一声不吭,老爷今日的样子,委实吓人。

贾政亲自抄起板子打,咬着牙打,用着命再打。

众门客见状,这要打死人的节奏,皆不敢继续观望,纷纷上去劝慰,有人还要夺下贾政手里的大板子。

往日里,贾政最尊敬这些个门客,都以兄弟相称,这一回竟然变了脸。

“贾府的私学,竟然成了这个样子,这是咱们的根基啊,我日后有何颜面去见祖宗们。

反正我是活不成了,你们还要来劝我,素日里都是你们惯坏了他,把他酿到这般地步。

难道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这等话说下来,众门客也不敢再劝,知道贾政已经迷了心窍,正左右为难的时候。

王夫人闯了进来,竟连外套都没有穿,慌的众门客小厮纷纷散开四处躲避。

对这些动静充耳不闻,王夫人只看到凳子上的宝玉一动不动,彷佛死了一般。

“老爷何必这般呢,把我一起打死不好么,免得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要受一次磨难。”

王夫人径直走到宝玉处,摸了摸他的脸,感受到气息,心里才恢复了清明。

“休要提此事,这不孝的孽障,才多大就把祖宗的根基败坏如此,趁早打死了以绝后患。”

见王夫人护着宝玉,板子落不下去,贾政索性丢开,去取来绳索,要来套到宝玉的脖子上。

王夫人一把抱住,终于哭了出来。

“老爷,你我夫妻一场,我如今将近五十岁了,我那珠儿去时已要了我半条命,如今剩下半条命靠着这人才活着,老爷可怜可怜我吧。”

正哭诉的时候,李纨,王熙凤,并迎春等年轻腿快先赶了过来,李纨听到王夫人的话里提到了亡夫,忍不住放声的哭了出来。

这一番才惊醒了贾政,同样泪流满面。

“老太太来了。”外面有丫鬟说道,一句未了,窗外就传来颤巍巍的声音。

贾母委实走的急了,气息不匀。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大家就都干净了。”

贾政听到声音不对,连忙跑了出来,见到贾母的气色,吓得连忙上去搀扶。

“如何惊动了母亲,有话只管叫了儿子去说。”

“你原来和我说话,可怜我没有生养一个好儿子,却叫我去和谁说去?”

贾政哭着跪下,把原委解释了一番。

贾母又气又急。

“你作老子的教训儿子,难道不该往正道上引,自己没本事,只管把儿子往死里打。

我就问你一句,当初你父亲是这般教你的?”

贾政磕求认罪,知道自己错了。

宝玉算是逃过了一命。

这般闹下来,贾府的私学先是停了,四处托人打听名师,最后连金陵的贾雨村都惊动了。

他推荐了一人,又是举人出身,贾府亲自派人去请了。

好的先生属于可遇不可求。

像贾雨村原来从知县被罢官,虽然如此,有进士的功名在身,衣食并无太大的忧愁,不然也没有底气去有游山历水。

后来在扬州遇到林如海,受他相邀在府里教书,也不过是落个脚罢了。

这等人教书,不过是人生中短暂的旅途,而真正去教书的,又多是科举无望之人。

连自己读书都没读明白,又能把别人的子弟教出来什么模样。

因此大动干戈,从金陵请来了先生,何等的尊重先不提。

贾府的私学等了两月余才重新开放,又有贾政隔三差五的去亲自看,像薛蟠这等人就不敢去了。

风气一改,连原来贾氏族人的姻亲子弟,最为调皮的金荣等,都老老实实读书学习。

贾府私学有了好的老师,再有了严厉的风气,不少人都来贾府走动,想要送孩子来贾府私学读书。

陈德言听闻后,亲自登门道歉。

“你有何错?我还要感谢你。”贾政笑道。

陈德言仔细辩了贾政的神色,是夹枪带棒还是真心话。

“世侄不用多虑,我原先万没有想到贾府私学会变成那般的模样,毕竟是族中长辈再管,如何也要比旁人要上心。

可事实却让我醒悟,族人外人,到底要看人的性子,那人还有脸求到我这里。

我看前番贾珍还是手下留情,让他抱有期望。”

听完后,陈德言才松了口气。

贾政虽然能力不强,但是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

在这个时代里,无疑是出众的,后来外放做官也是如此,恪守道德底线,十足的清官。

清官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封建制度。

容不下清官的国家,这个国家无疑在走向陌路。

这番下来,陈德言对贾政大为改观。

宁荣两府里的三个老爷,贾珍擅权,贾赫阴狠,陈德言是认可的,唯有贾政。

在他看来能力不足,和书呆子无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