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0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而这番整治学堂来看,此人落在一个正字上。

人的性格里,最难得的是正。

因为正字一道,实属难行。

而正字一道,又是大道。

红楼里,唯有贾政能从皇权的碾压中独善其身,护住了家人,靠的也是这个正字。

贾政也关心的问起,金州方面可有信息传来。

金州军北上,朝堂上人人关注。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就盼着金州军能大放光彩,缓解辽西的压力,辽西前番损兵失地,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从朝廷到辽西,上下都担心蛮族卷土重来,辽西抵挡不住。

金州军的北上,无疑对辽西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而这一行为,也缓解了朝廷对金州的担忧,到底金州有了几十万民,且孤悬海外不受朝廷控制。

金州能想到的,朝堂上的大老们也不是傻子。

北上之举,证明了金州将军是忠心的,一心为公,也是对这些言论最有利的回击。

历史上毛龙前期兵力不厚,几十万辽民的生存就是老大难题,朝廷又不管,如何能募军。

因此上报朝廷东江镇有十几万兵,向朝廷索要兵饷,实则用来养民。

朝廷当然不信,而东江镇那些年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战报,以致于朝廷内部,对东江镇声音很多,质疑对方想要割据一方。

加上后金的推波助澜,朝廷最后甚至不信任东江镇,派了官员去皮岛清查军士,当然查出来不对。

种种这般,导致东江镇最后力有未逮,给了袁崇焕斩杀毛龙的底气。

唐清安决定北上,一则收容辽左北部的坚韧之民,二则就是应对这些质疑。

陈德言知道大哥的目的,却向贾政苦笑一声。

金州方面的军情,如今他也不知。

贾政露出担忧。

有了前番宝玉的事,秦可卿怀孕的消息也落下了,贾府也没有太多的反应。

金州城里。

秦可卿肚子大了起来,不敢在出门了。

不管是和尚,道士,儒生,都有一手的医术,传教士当然也有此道,有唐清安发吩咐,王丰肃每隔几日就会登府为秦氏检查一番。

金州几十万民,不管是官还是将,大多都是来自各地,且又孤悬海外,光复的失地。

将军重儒生不重礼,因此秦可卿也没有隔着帘子,而是当着众家卷的面。

王丰肃检查完,笑着宽慰了夫人,说胎儿极好。

话音一落,众人就欢笑起来。

“老和尚,我听说你这几个月来收养了一百多名孤儿,实在是难能可贵。

前番我们资助的银子可还够用?”

秦可卿笑着问道。

“银子足够使用,可是金州却买不到粮食,我有将军发的户贴,能购粮但有限额,还请夫人帮助一二。”

秦氏点点头。

如今她有了孩子,女子为母则刚,原来与世无争的性子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周吉,老和尚说的事你听到了?”

窗子外。

“夫人,我回头就办。”

“阿弥陀佛,无量寿佛,阿门。”

王丰肃已经晓得这些妇人的习性,如果是一般人,她们会很拘束,唯有山外人士,才能顺利的畅谈。

因此和尚道士的口号他也没有放下,经常挂在嘴边,越是这番,妇人们只以为他实乃海外的出家人。

“这是夫人的福报,当应在公子的身上。”

王丰肃五十余岁,早已判断出夫人怀的公子,秦可卿闻言,嘴角翘起。

“那姓葛的小子出来了。”

王丰肃出面主持,金州妇人们康慨解囊,新修的大院子里,一名少年才出来,闻言皱起眉头。

他带着妹妹,在长行岛求人上船到金州,一路乞讨到旅顺,城市里富裕,才能靠着乞讨养活人。

后来被王丰肃收留,带到了金州,跟着老师王丰肃学习,又被派做些采买的事,他不想惹事。

“你就是长行岛上来的那脾气很臭的家伙?”

“你是谁?”

“别管我是谁,你很厉害啊,打败了我几个兄弟,今日我来试试你的成色。”

葛世峰闻言十分的不耐。

这些子弟仗着家势欺人过甚,常常欺负院子里的孤儿们。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角模板

将军领着大将们,带走了三万金州军,五千水师。

金州城里守军七千人,复州方向有新金重城,城内驻军四千人,周边各堡有四千人。

金州城后方,各地驻军合起来有五千人。

根据新金城以及各堡传递来的军情,复州方向的蛮兵,和往日的动静照旧,并没有异常。

虽然如此,刘承敏还是每日都会上城墙视察一番。

“刘分守,城里的那些子弟们,你要亲自去管管了,我们管不了,他们也不怕我们。”

一名官员找到刘承敏来诉苦。

“他们又惹事了?”

刘承敏也很无奈。

大多都是军中将领的子弟,不怕关不怕打,总不能真的把他们打出个三长两短吧,毕竟都是自家的孩子。

“昨日他们和红夷处的孤儿们又打了起来,最后还有人拿了刀出来,幸亏我们去的早,不然要闹出人命呢。”

“谁动的刀?”

刘承敏皱眉。

“赵参将家的公子。”

刘承敏闻言,感到颇为棘手,赵缑用的身份十分的微妙,如今又跟了大哥北上。

暗叹了口气,对官员回道。

“我晓得了。”

那官员见状,也不再多言。

既然找到了自己,可见金州的官员已经束手无策了,而且又不能不管。

刘承敏沉思了一会,去了总兵府。

“二爷来了,快进去坐,我去通知夫人。”李敦在前院看到了刘承敏,上前笑道。

“李如靖那小子呢?”

“跑出去玩了。”

“去哪了?把他找回来,我有事让他做。”

李敦连忙打发人出去找李如靖。

刘承敏才去了内室,见了秦可卿,向大嫂问安,得知大嫂一切都好,他心里也安定了些。

大嫂虽然不是大哥的正妻,但也是滕妻,地位并不低。

而他听说贾府的三小姐才十四岁,还要等几年才能嫁过来,如此一来,大嫂的孩子已经能跑能跳了。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清出去,这些事自有大哥思量,自己操那么多心干嘛。

“听说你派人去找李如靖,他难道最近又惹了什么事吗?”

“不是他,是赵家的孩子。”

花眼家的立马笑道,“我家的和如靖他们几个,这些日子可老实了,到底懂事些,知道现在不同以往。”

其余几个妇人也附和。

“原先我那不成器的猴崽子,如今也和如靖他们玩到了一起,好些时候没有听到他们打架闹事。

虽然最近常不在家,在外面也不过是吃吃喝喝混着玩,我本来不许他出去,可是他父亲曾说,他们都长大了,不能拘束的太紧。”

徐寿福家的也说道。

秦可卿听到是赵家的孩子,内心纠结了起来。

夫妻连心,她又如何不知道丈夫的心思,那赵缑用既要用,又要防,颇为的紧要。

“如果没闹出什么大事,也别太难为他了,到底正是调皮的时候,吓吓他即可。”

刘承敏点点头。

“李如靖徐聚费他们虽然跑的欢,但没有闹什么事出来,只是那赵家的小子,来了金州没多久,处处事情都有他。”

“唉,他年纪轻轻就没了娘,他父亲又没有续弦的打算,要是有个娘管他,也不会胡闹到这般地步,其实也挺可怜的。”

听到刘承敏的话,有个妇人忍不住笑道。

这妇人虽然嘴上说的轻易,刘承敏却越发的谨慎起来。

赵缑用在复州做参将多年,如今又是金州除了大哥,品级最高的将领,影响力不能小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