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4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有了唐晏乾在日本,孤悬海外,兵强马壮,地盘越来越大的第四镇,才不容易脱离控制。

一个琉球,半个九州国,已经给第四镇立国自立的条件。

秦可卿沉默无言。

刚才的欢喜,逐渐的消失。

对长子,秦可卿只觉得亏欠。

小时候就远离父母,去朝鲜生活,好不容易回金州呆了两年,又去了朝鲜。

过两年可以和朝鲜公主完婚,回到金州了,结果又要去日本。

日本九州国与金州有四千里之遥。

一年难得见一次。

“怎么哭起来了呢。”

唐清安手忙脚乱。

“我只觉得这孩子太可怜。”

“从小就飘零,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在身边,唯独他没有,他虽然从来不提,我却知道他有多想我们。”

“每当想起他小时候,一路哭去朝鲜,我心里就疼的厉害。”

秦可卿磕磕绊绊哭哭啼啼。

唐清安擦拭了秦可卿的眼泪。

“他长大了,始终要成家立业的。”

秦可卿没有问。

唐晏乾以后还会不会回来金州。

有些事,她是不能问的。

也不敢问。

夫君未来的继承人会指定谁,秦可卿不愿意去想。

太过遥远。

以前只有金州的时候,秦可卿还想过争。

现在夫君有可能坐天下。

其中的凶险,反倒是令她不愿意争了。

不久。

薛宝钗生下了个姑娘。

此时。

朱秀已经拿下大半个山东。

……

“他娘的狗屁新王,竟然敢来打我。”

程之信听到流民军主力往湖广而来,气的破口大骂。

以前可是他追着流民军打,对方只有狼狈逃跑的份,如今变了天,他都跑到湖广了,流民军竟然还来找他。

朝廷不行了。

程之信不愿意和其余的势力发生冲突,所以他离开了四川,选择了湖广。

四川虽好,却不适合当争天下的地盘。

让田永命老死在四川。

程之信选择了湖广。

流民军越来越厉害,他认为唐清安必然会入关,北方就让给他们二虎相争。

自己悄悄的发展,靠着湖广的富庶,扩充兵马,以图金陵浙江。

以襄阳为根基,程之信部众已大二十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襄阳一带供应不了二十万军。

程之信是武夫,既然选择了提刀争天下,就不会顾及地方的大户。

看着流民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有样学样,大户们要么乖乖的供养他,要么就等他上门屠戮全家。

整个襄阳地区苦不堪言。

打仗的本领,程之信是有的。

但是治理地方是水磨的功夫,方方面面都要顾虑,程之信没有条件去慢慢的治理。

金江镇之富,那是唐清安治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他程之信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呢。

只能选择最快的方法,那就是抢劫。

襄阳在程之信的手里,已经穷的啥也不剩。

所以程之信不愿意为了襄阳,和流民军发生决战,希望对方见好就收,主动让出了襄阳。

从襄阳退去荆州,准备在荆州继续发展,所经过的一路焚庐舍,夷井灶,鸡犬无所留,千里一空。

手里的人马也越来越多,竟然超过了三十万。

程之信当然知道手里军队鱼龙混杂,会导致很大的积弊。

不过他顾不上。

他倒是想要二十万精兵。

可他有时间去操练么。

拉上战场,活下来的就是精锐。

人命不值钱。

第五百四十七章 捅入新王的后腰

“你水壶还有水吗?”

“木有。”

一名新兵老老实实的说道,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总么个景,你水壶空了?”

“俺忘记装水了。”

“那你怎么哈水?”

“哈水是啥?”

“喝水。”山东新兵做了个动作。

“跟你说话可老费劲了。”

一支打着金江军旗帜的数百人的队伍,从平度州出发,目的地为安丘。

在奓山脚下停留休息。

四百五十人为一小营。

金江镇目前主力部队分两支旗帜,一支为新合军,国内没有见到过,一支为金江军旗帜,是国内所熟悉的。

见到金江军的旗帜,就知道是金江军的人马。

去年开始的大扩军,和以往不同,原本的金江军,辽东本地人高达九成。

新合军抽调了一半的老金江军,新的金江军,有高达两成来自国内各地的青壮。

所以现在的军中,充满了山东,山西,陕西,甚至福建,广西广东口音。

口音各异,问题不小。

但经过半年的磨合,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金江军进入山东以来,先锋部队多是山东籍的士兵居多,他们的口音,极大安稳了民心。

镇使顾应时带领官员们,联络各地的官府,为金江军开道。

金江军则一个个收复城池。

和平收复山东,成为了主流。

一个完整的山东,有利有弊。

没有经过流民军的清洗,山东地方的大户保留了下来,当下虽然为金江镇带来了稳定,却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不过顾应时认为利大于弊。

金江镇的体系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有经验丰富的官员,对治理地方有耐心。

这同样是金江镇的优势。

治理可比打天下要难。

流民军在陕西山西的失败,就是因为自身没有足够的人才,无法治理敌方。

最后还是以吸收地方势力,才在河南算是站稳了脚跟。

更不提占据湖广的程之信。

只有破坏没有治理。

……

朱秀的大营,从蓬莱搬到龙山,又从龙山搬到莱阳,然后再搬到平度。

短短两个月,搬家了三次。

稽查使郑永廉,巡视各地稳住民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