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2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士兵们没有流民们必死的觉悟,因为两者的诉求不一样。

各将天天求粮。

至此。

忠顺王威信渐失。

冬日里,西北有粮吗?

没有。

有粮食的大户,早就被流民们抢空。

地方没粮,朝廷没粮。

朱仙镇的流民军手里还有粮吧,但是现在官兵已经无力发动进攻。

三日不吃饭就没了力气。

七日不吃饭,摊在地上站不起来。

忠顺王用尽了手段,想尽方法自救,撑了一个月,在大军崩溃的前夕,死了。

人们都说忠顺王是急死的。

因为他不死,大军还是得崩溃。

忠顺王死了。

消息立马传开,数万精兵一哄而散,有的人直接投降了民军,讨要口粮。

有的在营地中等死。

两种结果。

跑,没人有力气跑。

数万精兵,尽入龙在前之手。

谁让其余的民军见忠顺王厉害,各个都不愿意抵抗逃跑,只有龙在前留下坚守。

边军精锐,义军精锐,东北与京畿精锐。

龙在前手里的大军,已经不再是民军,而是包含了北方大地的精锐。

来自于官和民。

开封二次被围。

不日。

开封城破,龙在前屠近城中勋贵官员乡绅,拿出粮食缓解了大军的粮荒。

从开封跑到归德府,处处下跪磕头的图门,闻之,自缢。

两名随从分了银子跑了,无人为其善后。

老更夫撞见,把其埋在城外的乱葬岗。

夜间。

乱葬岗处处绿光。

~~~~~~

登莱上报。

不是金江军作乱,是金江军内部叛乱,叛乱部队已经被龙山大营消灭。

可是。

已经无用。

几个月间,能发生太多的事情。

……

「平辽侯是何意?难道不愿意见杂家?」

来祝贺的六科给事中回去了朝廷,太监中留下了一人。

林如海不方便出面,由朱文接待太监闾礼。

「公公老家是南方何地?」

朱文避而不谈,转移话题。

「诶,你怎么知道杂家来自南方?」

宫中的太监,一般自称咱家的,多半来自于北方,一般自称杂家的,多半来自

南方。

朱文和林如海闲聊的时候,听林如海说起过。

大部分太监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都爱财,何况去了势的太监,他们相比寻常人,更加的爱财。

百姓们有后,太监可无后。

晚年出宫靠着侄子,那也得有钱才行,不然谁顾得上太监。

林如海以前负责扬州的盐政,不光要和官员打交道,勋贵和太监都是座上客。

根据林如海的透漏,太监不容易打交道,因为他们不重外面人的感情,更重利益。

想要用情谊交好太监,属于难上加难。

最好的法子,就是和太监聊老家,从家乡谈起,利益往来才算打开了口子。

而通过太监的自称,就能判断出太监来自南北,打开双方的话题。

林如海说了很多。

朱文按照林如海的方法试了试,果然效果不错。

太监闾礼好奇的追问,一番交谈下来,气氛才逐渐缓和,两人能正常的交流,逐渐清楚了太监的来意。

……

唐清安穿着长衫,在院子里散步。

具体的事物,由

担心官员做不好,只顾享受,则有督查司,巡道司去核查督查,担心官员同流合污。

那就不用做事了。

官员都同流合污起来了,说明社会风气已经败坏。

该想的就是如何治理社会风气,从源头上来治理,否则也只是浪费力气而已。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别小看这句名言。

直到朱文带来了消息,唐清安让朱文坐下说话。

「闾公公应该是皇上另有交代,不方便对外说,所以要和将军私下见面。」

「应该是何事?」

唐清安问道。

朱文摇了摇头。

「闾公公口风紧,问不出来。」

「我猜测应该是迁都的事。」

唐清安了然。

忠顺王的死因,有人说是金江军引起的。

对此。

唐清安懒得理会。

忠顺王府送来的礼单,唐清安照单接下。

人去事了。

收下了忠顺王府的礼品,代表了他不会记仇忠顺王,否则忠顺王府的家人,恐怕会更慌乱。

不但如此。

他还让人告知陈德言,如果能找到图门的尸骨,要好生安葬一番。

此人。

对得起大周。

是大周的勋贵,贾府一家对不起图门一家。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

“不能允许皇上迁都。”

乱民势大。

新王正式昭告天下,自立成王。

随后不久。

田永命也在四川称王。

不同于后者,新王开始设置官员,陕西,山西,湖广,河南,不少地区已经落入新王手中。

很多地方的守军兵力薄弱,面对新军犹如鸡蛋碰石头,不敢抵抗选择了投降。

迁都。

已经是迫在眉睫。

林如海终于出面,支持了军司的建议。

谢有成也从第一镇返回金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