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7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不过也好。

龙山大营,和部分官员不谋而合,提出的编练新军,极合他的想法,因此他上疏支持。

三大营,仍然大有可为。

辽西军,山海关军,三大营,结合优势地利,正好形成一条稳固的防线,可以抵挡住金江军。

“辽西军本来就是老兵老将,因为军中积弊导致战力低下,先因王爷多年的治理,全军战力强盛,自保有余。”

图门笑着说道,把心里对贾府的恨意,深深的埋在心底。

即为了仇恨而活,也为忠顺王效犬马之劳。

“再有三大营六万余兵,只需要给王爷三年的时间,即可再打造出几支强军。”

图门自信的说道。

“唯独编练新军之事,王爷需要小心对待。”

“为何?”

忠顺王纳闷道。

图门解释说道:“以国内官员的风气,如果没有外力,此等新事物,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形而无实。”

忠顺王是既然用人,就不会怀疑的性子。

无论是对图门,还是程之信,或者岳讬和硕讬两兄弟。

在太上皇的打压下,忠顺王口袋里并没有多少亲信,如今的亲信,都是外来者。

图门是原守备,不是他的人。

程之信是魏毅提拔起来的人,至于岳讬和硕讬更是蛮族出身。

但这些人都对忠顺王忠心耿耿。

“你提醒的好。”

忠顺王思虑片刻,很快想到了主意。

“我决定向朝廷请奏,应该派人专门去负责新军的事物,你可愿意出马?”

“末将必定不负王爷信任。”

图门没有犹豫。

“好。”

忠顺王欣慰的点点头。

当年手里没人,所有事情都需要他独立维持,如今手下人才济济,也是他对付金江军的底气。

……

京城。

皇帝招来冯和等大员,询问四川形势。

四川的战事,牵动了朝廷的神经,大部分的目光,都落到了四川。

陕西的驿站已经崩溃,但是山西河南的驿站,仍然还能勉力使用,源源不断的把消息送达京城。

冯和的资历不高,但做事勤勉,获得不少人的认同,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他不能勇于任事,没有魄力。

但无论如何。

在他的努力下,大周这艘巨大的船只,仍然在海洋上缓缓行驶,溅起的水花,就能拍翻周边的小船。

“各处的军报混乱不堪,前后矛盾,但经过兵部的整合,已经形成合围贼寇的局面,数月之内,必可全灭贼寇。”

皇帝不置可否。

陕西也合围过,最后还不是功亏一篑。

“但愿如此吧。”

皇帝话锋一转,问起了忠顺王所提之事。

“不可。”

冯和反对。

忠顺王的奏疏他看过,明白忠顺王的想法,想要从文官手里抢过军权。

忠顺王难以对付。

因为对方身份的原因,只能徐徐图之,先调离辽西到三大营,到了三大营,在继续对付忠顺王。

如此方为上策,否则想要一步打败忠顺王,反而会引火烧身,功败垂成。

皇帝皱眉。

他知道官员们的想法,对收拢兵权的行为,他是支持的,本就应该归于朝廷。

只是忠顺王不是旁人。

“忠顺王多年操持辽西,才有了如今的局面,突然调动忠顺王,朕内心是不安的。”

“此事,朕同意忠顺王所奏。”

“皇上。”

冯和本不想放弃,可惜此事皇帝态度坚定,他的性格软,最后没有坚持自己的主意。

他的退让行为,让更多的人不满。

第五百零六章 伺候不好老爷

金州。

即将六岁的唐晏楝,明年也要入学,二哥去了军学校读书,白天就没人带他玩。

和同岁的四妹,还有更小的五妹,唐晏楝不愿意和她们玩。

于是举着小木剑,在院子里追着鸭子赶。

远处还有两只大鹅,撑着细长的脖子盯着,一动不动警惕惹是生非的两脚兽。

唐晏楝在大鹅手里吃过亏,所以眼里无视大鹅,只兴奋的对着鸭子喊打喊杀,结果一不留声,扑哧一下摔了个狗啃泥。

“哇。”

“嘿嘿。”

听到儿子的哭声,唐清安忍不住笑了,获得了晴雯的白眼。

几名小丫鬟忙急忙慌的跑过去,扶起三公子,掸灰的掸灰,擦泪的擦泪。

唐晏楝委屈巴巴的看向父亲,唐清安这才收住笑容,远远的送去两句宽慰。

“有没有事,疼不疼,要不要把鸭子送走?”

唐晏楝连忙摇了摇头,很快又没事人一样,继续去追着鸭子们玩,忘记的无影无踪。

“哪有你这样当父亲的。”

晴雯不满的说道。

四式刻线钗饰贴服在乌黑柔顺的发丝里,衬托出晴雯白皙的面孔。

小时候就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多年在金州长大,说话越发的“放肆。”

急性子,爱恨分明,刀子嘴豆腐心,让人难以忘记的容颜,的确吸引唐清安。

“不就是摔跤么,小孩子多摔摔是好事。”

闻言,晴雯都起嘴。

唐清安忍不住伸手去刮了下,气的晴雯连忙看了眼儿子,见唐晏楝专心致志头也不回才落心。

“他现在还小,太多的管束并不好,让他保持些天性,等上了学,我自会多管教他些。”

清官难断家务事。

比起可卿,晴雯的态度已经很温和。

不是说晴雯做的比秦可卿要好,而是两人面对的形势不一样。

只长公子,二公子的身份,秦可卿就必然要为儿子顾虑,要多做些事情。

即是家事,更是政治。

唐清安有清晰的认知。

把儿子当猪养,无论古今,从来不是父亲的选择。

可是培养成才了,就容易有野心,这也是人性。

金江镇,乃开拓之势,不会选此下策,但是为了政权的稳定性,该如何保持住稳定呢。

晴雯期望的看向无忧无虑的儿子。

“小乾英睿,小桕英武,我不奢望小楝能像两个哥哥那样,只希望他能学点本事,长大足以安家乐业,和和美美才好。”

“嗯。”

唐清安点点头,没有回答晴雯话里头的试探。

孩子们的未来不是他们自己能决定,而是由他这个父亲掌控,来自他身份的不同。

他是父亲,也是平辽侯。

“听周吉说林姑娘来了府里?”

唐清安转移话题。

“昨日来的,薛姐姐派人去接来家,留林姑娘住几日。”

晴雯边说,边露出怀疑的眼神。

夫君是个伪君子。

不会是打林姑娘的主意吧?想到林姑娘的容貌举止,晴雯越发觉得老爷居心不良。

唐清安知道晴雯想歪了,也没和她解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