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25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人人神色兴奋。

“恍如隔世啊。”

陈凯武不禁心中感叹道。

想起自己在右屯卫前屯所当百户时,做梦的愿望,也不过是当一名千户。

只能说造化弄人。

“有没有疑问。”

谢友成讲解完,问向众人。

刘承敏第一个出声。

他认为自己负责的西门,只做羊攻不太合适,觉得浪费军力,应该也承担起主攻。

谢友成向他解释了一番。

不过刘承敏还不愿放弃,但是突然见到大哥的眼神,才无奈的退了回去。

主攻的功劳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连刘承敏都争不过,其他人也放弃了争。

唐清安收回了目光。

换做是旁人,自己反而不好太过强硬,谢友成独自应付更好。

众人没了异议,回去各营。

路上。

陈凯武赶到李胜虎身旁,论起来,李胜虎还是陈凯武从小看着长大的。

李胜虎的父亲,是右屯卫前屯所千户,自己世袭的顶头上司。

他的师傅马玄,又是自己的老友。

“你负责东门主攻,说明将军想要提拔你。”

其余处方向负责的都是总兵,唯独东门是参将。

只要善于琢磨的人,很轻易能察觉出。

陈凯武在前屯所当百户时,善于人际关系,所以发现了其中的微妙,专门来提示。

李胜虎看了陈凯武一样,默默的点点头。

他不在是当初那个性格急躁的后生,满脑子只会打打杀杀,不然也不会成为参将,而是止步营总。

想起来令人感慨。

将军刚来东海堡时,自己向父亲抱怨,认为将军善于攀结关系,和陈凯武一样的人。

那时候的自己,最佩服的是师傅马玄。

其次喜欢的是刘承敏,认为刘承敏才是合格的将领。

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真正的一方大将,不光要善于作战,更要懂得人际关系,不然无法突破上限。

也是因为这份成长,他不在轻视陈凯武,慢慢的发现了陈凯武的长处。

朝鲜军在此人的手中,调度的很熟络,不论是朝鲜军的官员还是武将,都愿意信任陈凯武。

愿意听陈凯武的,那么陈凯武就能指挥顺利。

换做旁人就不一定。

第四百零七章 老大不小

中军营地的道路很宽,最大最宽的横竖两道营道,甚至夯实过土地,碰到雨天不会很快就变成烂泥地。

陈凯武和李胜虎两人并肩而行,他们的亲卫们,牵着马等待在远处。

以前李胜虎这小子,一脸的目中无人,让人恨得牙痒痒。几年的时光,两人各自担任重任,见面的机会不多。

今日给陈凯武的感觉不同。

对方身上的锋芒收敛许多,不在让人下不来台,也谈不上好说话,也就是能正常的交流。

默默的观察李胜虎的变化。

突然。

“听闻将军当众夸赞过黑九和大山,是出自拉拢的意图,还是两人真材实料?”

陈凯武愣了愣。

万没有想到,李胜虎竟然会询问自己,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三部义军分到了北门,还有几部朝鲜卫所军,分到了李胜虎旗下。

果然是成长了。

醒悟过来,陈凯武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小子当年的脾性,可不会如此。

难怪将军转变了态度,重用起了李胜虎,看来这些年,李胜虎成长的很快。

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不过陈凯武不会说出来。

说出来犯了大忌,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有拉拢的意图,但这两人的确能打,是朝鲜卫所军中,难得的猛将,可以放心用,不会耽搁大事。”

李胜虎点点头。

“既然如此,我安排他们二部加入到攻城队伍。”

很信任自己啊。

听完李胜虎的话,陈凯武竟觉得有些感动,又觉得很奇怪,差点笑了出来,连忙忍住了。

亲卫们迎了上来,陈凯武叫住正要翻身上马的李胜虎。

“你也老大不小了,和你关系好的刘总兵,都已经成亲,你有没有看重哪家的姑娘?”

李胜虎今年刚好三十岁,刘承敏比将军小几个月,又小李胜虎四岁。

放在之前。

陈凯武不会和李胜虎谈这种亲密的事,以免自讨没趣。

李胜虎的父亲是自己的老长官。

今时不同往日,他的父亲牺牲了,族人失散于蛮族手中,而他也算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

听到陈凯武长辈的语气,李胜虎怔了怔。

“蛮族未灭,何以为家。”

“驾。”

李胜虎缰绳一提,胯下的战马马蹄扬起,带着主人飞奔离去,身后紧紧的跟上一群亲卫,

“三十岁的人了,还会害羞儿女情长。”

望着李胜虎慌忙的背影,陈凯武忍不住露出笑容。

“得得得。”

半道,陈凯武忍不住回头,望着李胜虎一行人渐行渐远,心中感慨万分。

李胜虎这小子,越来越稳重了。

从小习练武艺,学习兵事,家传的本领,乃至出海作战八年,历经丧父之痛。

他的起点高,天赋高,加上他自己的努力,虽然才三十岁,前途却比自己更远大。

回过头,盘算哪家的姑娘合适。

他没有了长辈,婚姻大事关乎家族,哪怕看在他父亲的情面上,自己也该用用心。

李彪千户虽然陋习不少,但是能第一个应召北镇,是陈凯武没有料到的。

而且在千户所,两人都是世袭的武官,虽为上下级,李彪对自己也还不错。

“得得得。”

回到自己的营地,李胜虎已经忘却了刚才的事,满脑子都是关乎接下来的战事。

此时。

火炮营的炮兵们,正在垒土台子。

弗朗机炮的威力,射程皆不如红夷大炮,红夷大炮刚开始从澳门引进的时候。

射程才一里出头,而且炮口很低。

野战中难以运输,往往错过战机,不能加入到战场中,且攻城时,也只能对准城墙。

随着金州军匠和夷和尚带来的外国工匠的研究后,射程已经超过了两里。

甚至十数门重达万斤的大炮,射程达到了三四里之遥。

炮口的角度,也比原来能提高些许。

不过沉阳城墙高大,炮弹很难飞跃过城墙,无法轻易摧毁城墙上的工事。

“李参将。”

炮兵营的将领,看到李胜虎来巡视,主动上前行礼。

李胜虎点了点头,回应了对方,然后指向前方的几处土台,人们正高举石墩,砸实地面。

一层层铺上去,让土台坚固,能扛得住火炮的后坐力。

“抬高基座后,能射到女墙上吗?”

当年蛮族迅速占领了辽东,获得了不可计量的积蓄,除了众多的铠甲武器外,也送去了很多先进的工器。

弩车,床子弩,抛石机等。

城墙上的墙垛,战棚,弩台,门口,角楼等工事中,摆放了大量的器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