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75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唐清安忍不住笑了。

勋贵,大多数在开国之初是国家的柱石,因为在建立国家时,有功劳的人才能成为勋贵。

但是常言富不过三代。

勋贵也是如此。

大周的勋贵,经过太上皇数十年的打压,无法展望志向,反而要收拢羽翼以自保。

子弟养于富贵之乡,志大才疏,多半皆不成才。

宁国府的贾珍,以较射为名,不到几个月,宁国府就成为了京城勋贵子弟的风花雪月之地。

虽有贾珍的不对,也可见京城勋贵中的风气。

如果。

大周的民乱真的能入京城,那么金江军在京师和义军一决雌雄,如果金江镇有幸入主中原。

国内的勋贵大多都要清除,还百姓一个清明。

而勋贵是不可能消亡的。

人人都想要成为勋贵,想要光宗耀祖,是人之常情,更是人发愤图强的动力。

哪怕是唐清安的时代,国外的勋贵也没有消除,不过是换了个称谓罢了。

不论是日后入主中原,还是征日本,远征海外等等。

金江镇也会有更多的勋贵出现。

想要一直立于世界之巅,那就应该和世界接触。

为民族打下庞大的,无人能比的家业,和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永不会成为封闭的国家。

才是符合大周民情的国策。

至于未来科技爆炸,生活生态大变,那就是未来百姓,该决定如何的任务了。

而不管如何变,统治阶层永远在。

因为后世国外也是如此。

鹰国的统治者,换来换去都是那些人。

而扫除大周国内的勋贵,那是未来的事,并不妨碍现在的金江镇,借助大周国内的勋贵发展壮大。

两者并不冲突。

贾府的旗帜,远不是王府能比。

而荣国府二房的贾政,贾宝玉,唐清安想不出这两人,日后会对金江镇造成什么麻烦。

倒是王府却不一定。

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荣国府的二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

有人匆匆进来,送上京城陈德言的密信。

唐清安接过来一看。

“贾敬去世了?”

情不自禁的说道。

谢友成听到了,没有太多的出动,而他身旁的贾鉴,却愣住了。

贾鉴来自国内。

他年轻的时候,就久闻贾敬的大名。

唐清安把密信递给两人,看到了贾鉴发愣的神情,并不以为意。

虽然京城已经很多年没有贾敬的消息,但不代表此人就没人关注了。

镇国公府,理国公府,齐国公府,治国公府,修国公府,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阳侯府,景田侯府。

史府,王府,薛府……

这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却因为浪潮而淹没。

哪怕眼睛并没有看到,唐清安也知道现在京城有多么的轰动。

红楼的原文中。

皇帝得知,第一时间就下恩旨,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这段原文就可以知其影响力。

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所有。

说明了哪怕有敌视勋贵的大臣,也不敢在此事上不称颂,不出声都不行。

传说的陨落。

这还是贾府已经在衰败的形势下发生的,而现在的贾府,不提多么荣耀,根基一道更为的稳健。

唐清安已经料到,贾敬的后事有多么的隆重。

“贾敬的临终遗言,外人并不知道,但是告诉了三弟,其中就有催促贾政促成婚事的要求。

既然如此,你们商议下,谁适合代替金江镇去吊丧,同时商议婚事。”

这些年来。

荣国府一直不急于婚事,有担忧自己的顾虑,而贾敬却一直未催,唐清安有猜测。

此人也后悔了。

后悔的是没有定下宁国府的姑娘,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而选择了贾探春。

不过现在贾敬去世了,家里的姑娘要守孝。

拖延不住,因此改为促使荣国府。

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临死了,都要为家族用尽心思,这就是大周人啊。

“定下了婚期,就让贾府立刻出手,还有史家,王家等,都要帮助锦乡侯府。”

唐清安坚定了主意。

辽东虽大。

但是势力太多。

金江镇已经有了打败蛮族的信心,但是却要顾忌周围其他的势力,久久不敢轻动。

柳湘莲要去日本,日本的天时不可错过。

现在的时代,日本是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

而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已经到了繁荣的前夕,其余不提,人口会越发的暴涨。

如果不借助日本的已经不多的天时。

完全硬碰硬的去消灭日本,至少目前的金江镇,是没有这份底气的。

抓住不多的天时,步步破坏德川幕府三代之治的和平,最后一举破灭对方,这是唐清安的方略。

但是时间不多了,没有浪费的余地。

“军司的重心,要立刻调整为对蛮族大军的作战安排。”

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一脸的郑重。

第三百八十八章 粤海将军出手

京城。

铁槛寺。

丧仪炫耀,宾客如云。

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而观者,何啻万数。也有羡慕的,也有嗟叹的。

宁国府大老爷的丧事,布置的时间还长。

贾母一行人,从铁槛寺坐马车回来府中歇息,派了人去找,也叫上了贾政。

贾敬在的时候还不觉得,他死了,贾母心中有些慌,贾政同样也心慌。

贾敬是贾府族人的族长,虽然交给了他的儿子贾珍,但是贾珍做事只管周到,不敢失礼。

真正能稳定族人之心的,还要是贾敬。

“大爷的话,你还是要听的。”

贾母知道儿子的才能怯弱,所以告戒道。

贾政前番向史鼎所言,有悔婚的意图,但是多半是出自王子腾的因为,感到羞怒而说到气话。

他哪里有如此的魄力,做这种决定。

现在又有贾敬的临终遗言,他更不敢违背,在贾母的面前,只敢点头。

不提贾府如何。

陈德言找到史鼐,请他出面为平辽侯组织婚事。

“这很难办啊。”

史鼐为难。

平辽侯又不在京,他也知道平辽侯不敢归京,那么很多礼节就不能如常进行。

偏贾政又是个老古板。

“让史公费心了。”

陈德言请求道。

当初就是史鼐出面做媒,现在他也不好丢手不管,也只能咬牙答应,去和贾政商谈此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