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7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短短的一句话,贾敬用了两口气。

“可是?”

贾珍为难起来。

八年前,他还能和荣国府那边说的动话,现在荣国府早已不在听他的了。

反而变成了宁国府扒着荣国府。

贾珍虽然玩闹,但还是不忘,命自己的媳妇,还有儿媳妇,常去荣国府那边伺候贾母。

“告诉贾政,是我这个前族长的遗命。”

贾敬努力说完这一句话,就再也没了力气。

贾政的性格软弱,不会敢违逆的。

自己为贾家能做到的,已经尽力做到了,不愧于祖宗啊。

见父亲神色,贾珍又忧又畏。

~~~~~~

薛姨妈虽然搬走了,但是还是经常来贾府,探望贾母,然后和王夫人两姐妹谈事。

王熙凤得知后,赶忙过来伺候。

身后带着平儿,原来的时候,贾琏就缠平儿,因为王熙凤的缘故,一直未得手。

两人闹翻后,贾琏也懒得再理平儿。

大周朝无后为大。

贾琏和王熙凤成亲多年,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以贾府的门楣,按习俗早就该纳妾。

可贾琏偷腥都只敢在外头,如何敢纳妾。

现在贾府虽然影响力恢复了一些,可是实权却还是没有,终归还要借王府的实权。

几人正说着事情。

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

王夫人等听了,皆唬了一大跳,

王夫人年轻时,还未嫁到贾府,贾敬的才名就已满京城人尽皆知。

宁国公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二等将军,乙卯科进士。

包括王熙凤。

王熙凤嫁到贾府时,贾敬已经躲入山观,但小时候也闻名。

几人皆不敢信。

如此人物突然离世。

一向稳重的王夫人,急忙询问:“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

来送信的下人们纷纷回说。

“老爷这些年熬尽了心力,已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哗啦啦。”

另外的一座屋子中,贾政手里的瓷瓶掉落到了地上,吓得跳了起来。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代之治

东北的特产多。

人参,鹿茸,貂皮,黑木耳,松子,山野菜……

随着大周海禁,金江镇独一份的渔政兴起,也促使增加了众多的盐场,还有不可计数的冰窖。

专门寻找的众多的海岛上,为附近的渔船提供场所。

有抹盐场以及冰窖,制造咸鱼,风干鱼,或者用冰块,运送冻鱼到岸。

而金江镇的各城,更是修建了更大,更深,更多的冰窖,特别是镇江以北的寛旬一带,冰窖最密。

一壶酸梅汤,一盆冰块。

烈日炎炎下。

树荫中。

贾鉴讨好的从管家周吉手中,接过了夹子,亲自夹起冰块放入杯中,然后倒入酸梅汤。

一杯冰镇酸梅汤,恭敬的递给了坐在椅子上的唐清安。

唐清安不客气的接过。

贾鉴才坐了回去。

这回他可算是插手了将军的家事,虽然将军没有露出反感,但是他的内心,不如他表面那么平静。

唐清安真的没有在意。

一杯冰镇酸梅汤喝下肚,只觉得浑身舒畅。

“大军云集后,远击蛮族大军,海州作为后方,是万不可疏忽的,而忠顺王态度不明。”

贾鉴解释道。

唐清安点点头,明白他的意思。

忠顺王对金江镇抱有敌意,虽然实力远不如金江镇,但是也有数万兵。

而且他与辽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关系紧密。

虽有朝廷安抚了金江镇,告戒了忠顺王,但是以忠顺王的胆大,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出惊天之举。

例如。

趁着金江军在前线和蛮族大军作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突然出击海州,断绝金江军的粮道。

金江镇靠着掏蛮族屁股起家,如何不晓得此招的厉害。

一招能要人命。

“忠顺王出手大方,辽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多被其拉拢,不可不防啊。”

从蒙古出使回来的贾鉴,心中对忠顺王的防备更深。

换做其余的人,可能不会不顾朝廷的旨意敢乱来,但是忠顺王不同,他是皇帝的亲叔叔。

真要是让他做了,谁还能拿他如何。

只有皇上才能对付忠顺王,而忠顺王却是皇上的亲叔叔。

贾鉴已经提出了最为难的事,一旁的谢友成,身为军司的左司马,也不能袖手旁观。

“不解决忠顺王,战事就无法顺利进行。”

听完。

唐清安放下手里的空杯,落在一旁的矮凳上。

国内就是一个宝盆。

金江镇靠着国内的货物,从中汲取养分,迅速的成长,获得不可计数的利益。

所以。

军司不建议对付忠顺王,不然会失去这个聚宝盆。

那么如何应对忠顺王呢。

唯有分裂辽西,促成锦乡侯府尽快到北镇,重建辽东节度府。

既能瓜分忠顺王的实力,又能阻绝他与金江镇之间的道路,做不到肆意妄为。

哪怕他真的起军,第一个面对的就是锦乡侯府,而有了准备的金江军,也有了更多的改动时间。

贾鉴和谢友成,互相配合。

谢友成说完,贾鉴又说道。

“锦乡侯府虽然已经获得朝廷的准许,但是因为忠顺王在地方上的阻挠,一直无法成行,困顿于京城。

需要更多的势力出面为其说话,至少让皇帝出声,让忠顺王在地方上无力阻挠。”

现在对皇帝影响最大的是文官,是刘一儒。

但是金江军能靠的只有国内的勋贵,也是因为国内的勋贵,金江镇才能一直从京城获得支持。

地方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货物,包括打开金陵海禁的口子,才有了济州岛的繁荣。

为十万大军提供军资。

贾府和王府。

谁的作用大呢?

当然是贾府。

贾鉴是这么认为的,谢友成也是这么认为的。

贾府虽然子弟不济,但是贾府在勋贵中的影响力仍然巨大,不是王府可比。

只有贾府全力出手,加上金江镇的协助,才有可能促成锦乡侯府,压下忠顺王,尽快到北镇重建节度府。

因为王子腾的出面,加上贾府的消极,众人忧虑将军会反悔贾府的婚事。

毕竟将军对夫人的宠爱,众人虽然没有亲见,但皆有所耳闻。

可是将军既然曾经提出,靠着国内物资,壮大金江镇的方略,金江镇这些年也一直这么做的。

那就不应该半道改变主意,和贾府翻脸,从而影响金江军的发展。

“我不会反悔和贾府的婚事的。”

唐清安笑着说道。

听到将军的话,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