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39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光打击海盗,是无法根绝海盗的,唯独治理民生,让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根本之道。

“金江镇夺去了商道,让海盗无法获得利益,当然会和我们不死不休,哪怕面对我们的坚船连连吃亏,也没有畏惧。

而辽东地广,可以养活更多的百姓,当接应这些国内百姓才是。”

将军的话,众人都没有意见。

前番国内援军,请调南方之兵,也是为了此事,提前打下根基,这些见过辽东之地利的士兵。

他们回到家乡后,就会传播开来,让百姓愿意到辽东。

“只怕不会这么顺利。”

林如海更加知道内地的形势和民情,理论是理论,而实际常和理论相驳。

唐清安点点头。

“什么事都难,从头做起更难,但是难也要做,一步步解决。”

他前番笼络粤海将军,甚至与对方联姻,不就是为了获得便利么,总不能轻易的放弃。

林如海知道将军即让提起,当然不会放弃,他不过是点出其中的难度,以免将军太过认为此事轻易。

结果事到临头发生困难,因为没有预料,而认为官员能力不行,这也是他养成的习惯。

事情要做,但是也要叫苦。

冯胜之和顾应时,嘴角露出笑容,林如海虽然新成为他们的同僚,却不可小觑。

林黛玉的品性,是难得的。

幼年坐船到京进入贾府,就懂得看人眼色,言行谨慎,走一步路,喝一口水,都要先看别人的做派。

乃至于红楼原中,最后逐渐变得刁钻,也是因为形势所迫。

贾府的下人最是势利。

她父亲还在的时候,还能有所靠山,贾府的小人不敢轻易得罪,但是连府中的姑娘都敢欺负。

更何况后来成为孤儿的林黛玉呢。

她要是学习惜春,对旁的都不理不睬,任由下人占便宜,最后的结果只会更惨。

至少。

在她的努力下,贾府的下人,不敢轻易的得罪她,不敢在她面前胡言乱语。

同时她又是个主意极强的女子。

她猜到了夫人的用意,但是她偏不要如夫人的意,倒不是对将军有意见。

将军年轻,长得一表人才,又立下如此基业。

贾府的下人们,自豪的夸赞不提,京城的百姓也都称赞将军,连在大观园的她都有所耳闻。

虽然接触过将军,觉得他有些随性,对比他的身份有些不匹配,却反而认为将军有真性情。

但是夫人的举动,让林黛玉有些膈应,觉得夫人轻薄了她,把她当做了什么人呢。

她虽然沦为罪臣之女,却并没有因此轻视自己,心中干干净净。

不过夫人在自己幼年时,教导过自己很多事情,因为这份感激,林黛玉并没有表露出来。

来到了平辽侯府后,将军回来时,她就离开夫人处,避免和将军接触。

现在来到了香菱的院子,准备和香菱玩。

将军喜爱孩子。

因为他公务繁忙,在家中的时间不多,每次回到家中,每个孩子都会陪伴。

倒是香菱此处,来的少了些,所以林黛玉就来的多了些。

甄氏终于还是选择在外面要了一个宅子,担心因为自己的存在,影响了将军和自己女儿的温存。

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没有见过林黛玉,只听过其名。

香菱面对母亲又询问将军在她的院子歇息过没有,感到心烦的时候,正好林黛玉带着雪雁,紫娟,春纤,四人进来找她。

“这是谁家的孩子,生的这般的样貌。”

甄氏眼神恍忽,情不自禁的说道。

香菱担忧母亲的言语,冒犯了林黛玉,连忙站起来迎接,上前拉着林黛玉近前,笑着向母亲介绍。

“娘你细看,好不好?”

甄氏不是普通妇人,很快就猜到了对方是谁,但是明知故问。

“好,太好了,比画中的人都要精致,就像是传说中的仙女似的,我看把你比下去了。”

林黛玉猜到这是香菱的生母,连忙施礼问安,被甄氏急忙拦住,不敢受她的礼。

将军就是个色胚。

甄氏看得清楚,这女子是她见过最为出色的,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为了将军房中人。

虽然知道女儿多了个对手,但是将军年轻气盛,家业又这般大,如何挡得住。

不如帮助女儿拉拢过来,也能帮助女儿一分。

因此极为的热切,本来就是大户出身,言语有礼,并未惹林黛玉心烦。

甄氏先是问了林黛玉几岁,老家是哪里,然后香菱和林黛玉,说起了悄悄话。

香菱虽然已经成婚,但是并未生孩子,脾性和姑娘时一般,保留了些许天真,也是林黛玉喜欢来找她玩的原因之一。

晴雯和莺儿,都是当娘的人,她们的话题,自己有些无法融入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畏惧

镇江。

一处村落中,天还未亮,一名老农就行走水渠上,水渠中的水流很浅。

要等待来年春,水渠里的水就变多,变得迅猛了。

水渠是官府组织众多的青壮,提供了不可计数的大小器具,花了好大的力气,才修建的出来,是当地最大的工事。

随着冬天即将到来,放眼望去,都是露出肥土的农田,尽是大地的颜色。

老农坐到干枯的田埂上,望着眼前的一片黑田,满是皱纹的眼圈,深昏的眼神,看不出丝毫的表情。

一直到太阳彻底升出来,从红色变为黄色,黄色变得让人无法直视,整片天空都亮了。

这么久的功夫,老农就这么紧紧的看着田亩,眼睛一眨也不眨,仿佛在看宝贝一样。

终于。

老农起身了,拍了拍裤子上的泥草,慢悠悠的往村落走去。

从明年开始,这些田就都是他的。

官府已经把田锲交给了他,同时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规定,田亩不得转卖,除了交税,家里口粮之外剩余的粮食,只能卖给官府等等。

老农并没有意见。

田锲被他当做传家宝,裹得严严实实藏了起来,谁都不知道他藏到了哪里。

他会留给他的儿子,儿子留给孙子。

终于。

回到了村落,刚到村落口,就有一处正在兴起房子,村里的人主动来帮忙。

谁也不想被人背后说闲话,哪怕平日里有些口舌,也会赶来搭把手。

还有请来的有手艺的师傅,刨制房梁,房柱。

老农知道。

这是村里后生的新房,娶了朝鲜的媳妇,屁股大长得壮实,除了脸盘子有些大,不太好看外,一看就是能生养,能干活的好女子。

镇江原来有好多朝鲜兵,一个个说的官话,比他们都能讲,如果是外人,还当做他们是汉人。

听说朝鲜兵家里都很穷,比镇江都要清苦,他们把他们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都带到了镇江,嫁给了当地人。

后生在人群中笑得合不拢嘴,周围的小伙都在打趣,见到了他,连忙上前打招呼。

因为老农的儿子是当兵的,是镇江最先分田的一批人,并且田亩分的比一般人都要多。

老农在村里的地位也就高。

老农点点头,从后生们身旁走过,找到后生的老子,也没有多少言语,默默的帮着后生的老子一起干活。

木头的模具,把黏土压死,添加了狗尾草,稻草杆等,增加土砖的坚固。

人多力量大。

一旁的空地上,已经堆起了很多的砖墙,在手艺师傅的指点下,一一垒进去。

手艺师傅同样是被人尊敬的,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客气的对待。

村里干活,也没多少钱,不过一些农田里出来的粮食菜之类的,但是这份走到哪被人尊敬到哪的待遇,让所有人羡慕。

一辈子能活到这个份上,已经值了。

村里的妇人们,也围着朝鲜的新娘子指指点点,新娘子周围,有村里的闺女们陪着。

朝鲜的新娘子还不懂周围人的话,需要靠着手势才能知道大致,不过都是农村出来的。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有平常的交流并不困难。

等明年生下个大胖小子,就懂得说当地话了,村里的朝鲜媳妇都是这样的。

一名寡妇带着她的闺女,在妇人中显眼,对她都很客气。

因为她的丈夫是当兵的,去年牺牲在了战场,官府已经派了通知,开春就来接。

她年岁还小的闺女,将要送到金州,去读女子学堂,由将军供养呢。

女子学堂的闺女们,都会有个好婆家。

以后就不会留在农村了。

这片村落在直道边上,一辆大四轮马车,缓缓的行驶经过,马车中坐着七八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