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6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而是用熬资历的手段,既可以看清楚对方的才能,又能让对方和金江镇内部融为一体。

众人的神情,贾鉴虽然没有看到,却也能预料到。

他本来不用亲自去一趟蒙古的,不过思虑一番后,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用性命来赌。

最后他赌成功了。

说是赌,其实也不是赌,而是他参考了将军的意见,以及自己在锦州时,对于关外草原的了解,而做出的成熟的决定。

“一路遇到很多危险,但是真正的危险却没有发生。”

贾鉴没有夸大,平静的说道。

草原的蒙古部落很多,且不固定,常以兵刃恐吓他,他却看出蒙古部落的台吉,没有杀他之心。

“看来蒙古各部还是顾忌我金江镇的。”

冯胜之笑道。

谢友成摇了摇头。

见到谢友成的行为,冯胜之知道自己说错了,不过不以为意,他本来就不善于军事。

“广宁前屯卫的长城外的草原,游牧的部落为赖蟒等酋,宁远卫的长城外的草原,游牧的部落为獐兔、拱兔等酋。

广宁的长城外的草原,游牧的部落为小歹青、以儿邓、黄台吉等酋”

贾鉴解释了这一次外出蒙古,对各部落的摸查了解。

你是哪个部落的。

小歹青部落的。

在哪里? ?

你是哪个地方的。

京城的。

在哪里?

往西走云云里路就到了。

这就是大周和草原部落的不同。

连大汗的部落,动不动迁移上千里,何况更小的部落。

例如朵颜三卫。

原来的朵颜三卫,是前明,乃至大周册封的,指挥使,同知等等,后来被左右翼蒙古共同瓜分了牧民。

名义上却还是朵颜三卫。

总之。

内地的城池是固定的,草原的部落是流动和变化的。

内地的城池,这段时间的官员是这个人,过段时间是另外一个人,但是城池一直都在。

草原众多的小部落,这一块牧地原来是这个部落,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没有部落了,或者变成另外一个部落。

偏偏左翼蒙古和右翼蒙古又不一样。

右翼蒙古已经全面接受了大周的册封,每个部落的台吉,都会领取大周的册封,以和大周互市获得需要的物资。

而左翼蒙古一直以来,都以强硬的手段,想要获得大周的物资。

其实左翼蒙古并不是一定要用强硬的手段,来获得大周的物资,可是大周的分化策略就是如此,承袭大明。

和右翼蒙古互市了,就不会再和左翼蒙古互市。

因此左翼蒙古从前明开始,乃至到大周,一直都是大患。

以前辽东都司还在时,册封了左翼蒙古部分的部落,收集了很多左翼蒙古的信息,且和左翼蒙古各部落,都有联系。

随着辽东都司的陷落,以及蛮族隔绝了大周和左翼蒙古,除了林丹汗这种大部落。

刘兴祚为贾鉴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贾鉴一一介绍完,众人才对辽东长城外的草原有了直接的认知。

唐清安也听完了贾鉴的介绍,心中越发的肯定。

大周承袭大明,因为当初国内的战乱,国内的事物发生了变化,但是大周外部却没有变。

和同时期的大明是一样的形势。

如果是这般的话,唐清安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时代中,要论对蒙古的了解,无人能超过他。

甚至林丹汗,都不如自己对蒙古的了解。

“蒙古是可以拉拢过来的。”

唐清安肯定的对众人说道。

将军如果如此自信,那必定是十拿九稳。

众人心中高兴的同时,也竖起了耳朵,听将军的说法。

唐清安没有乱说,而是从一开始的形势讲起,让众人认可自己的说法。

“蛮族未崛起之前,喀尔喀各部台吉,对于蛮族攻打大周,是乐见其成的。

但是就和咱们对蒙古的感情很复杂一般,蒙古的台吉,对大周的感情也很复杂,不能只用敌我关系来论处。”

众人倒是第一次听到这股论调,神情错愕。

唐清安把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

这是事实,哪怕这个时期的人没有这个认识,可是行动上,双方就是如此。

后世的史料得出的结论。

“老奴发誓攻打大周前,想要拉拢喀尔喀各部,喀尔喀部的台吉,并没有认可,但是却答应了老奴。

诸位知道喀尔喀各部,是如何来攻打大周的吗?”

众人摇了摇头,刘兴祚倒是知道,不过看见将军兴头上,当然也不会打扰他。

“我这里有一些从朝廷兵部刚获得的以前辽东各地的旧军报,本来是提供给金江镇参考的,我却发现了不少好玩的事情,大家都看看。”

唐清安笑着让人把旧军报发给众人。

“庆云守堡沉时行禀报,十四日己时分,有新安关进入福余卫夷酋煖兔、宰赛、卜儿亥三营下通夷伍百名到堡。

即令通事说称,“有我们赶车二百辆,装载木植干柴,又随带牛马羊只、皮毡等物来卖。”

“宰赛营下通夷把气革儿说,有宰赛、煖兔、卜儿亥等各营达子驮带盔甲俱到辽河两岸下营,上关讨赏。

又有憨传调我们各营达子头儿会议,要犯抢南朝,不知那地方,令我们外边,煖兔儿子八个都不听他,老子各带部下达子来争赏等情。”

蛮族是计划当月十五日去攻打抚顺。

说好了草原各部落和蛮族配合,一起攻打大周。

而草原部落十四日,大批的部落,就牵羊拉牛的,先后赶到了辽东兵堡,把蛮族的计划告知辽东守军,说蛮族要联合他们来打大周,他们不知道打哪里。

带着货物,理直气壮的要求和大周互市,生怕自己的部落落后了别的部落。

这就是蒙古和大周复杂的感情。

后来蛮族攻破了开原,蒙古各部立刻向蛮族翻脸,勒令其退出开原。

第三百零五章 儿子可以死

老奴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力是很强的。

竟然真的攻破了开原。

喀尔喀各部落,正兴高采烈的赶到辽东进行贸易,其中一处庆云堡,游击史凤鸣得知蛮族进攻开原。

“随即宣谕在市讨赏夷酋粧南等五营,夷酋亲领部夷共两千余名闻炮俱出市,至亮子河西,己时闻开原已陷,今有讨赏西虏结聚亮子河。”

兵部新送来的旧军报记载中的人物,其中粧南是以儿邓三男,惟正之孙,为喀尔喀扎鲁特部首领。

可见与大周进行贸易的喀尔喀五部,闻讯赶来支援开原。

行至距离开原城西五十里处的亮子河时,开原城已经被蛮军攻陷,便在亮子河西岸集结人马。

受到喀尔喀五部的军事威胁,老奴在攻陷开原后,没有立即对其进行占领,而是选择了撤退。

首领宰赛仍然愤恨,当众隔空大骂。

“我领赏的城市,你凭什么破坏?”

可惜宰赛太过小瞧老奴,没有召集喀尔喀各部之军,而是只领了本部的人马,以及扎鲁特部,科尔沁两部,合计万骑攻打蛮族。

竟然以寡击众,导致大败,牵连本部大小台吉,一百余人被蛮族俘虏,为蛮族控制喀尔喀各部提供了条件。

而宰赛为何如此鲁莽,就是历史上熊廷弼,派人去拱火拱的太过分了,如今是大周的官员,拱火拱的太过分了。

大周的官员,如果真的把心思用到做起事情来,这些科举上来的官员,还是阴坏阴坏的。

在一旁利诱,加以拱火,蒙古各部本来就瞧不起蛮族,因此宰赛激动万分。

“谓周通事曰:赐我重赏,夫倘不征我蛮洲,上天鉴之。”

宰赛当众发誓,遂斩断活口牛之腰,于马上以手对天洒祭牛,为了让大周向对待右翼蒙古一样对待他。

为了表现自己,因此想要拿蛮族做踏脚石,在大周面前展示下自己的能力,没想到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众人明白了将军的意思,也对蒙古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谢友成,冯胜之,顾应时等等,金江镇的官员,出身于微末,对蒙古认知不深。

原来的北镇节度府,辽阳的辽东都司,两地对蒙古有认知的官员,或死活俘。

所以唐清安,要着重的向这些人介绍,让金江镇对蒙古有清晰的认知。

前番他提出蒙古可以拉拢,很多人都不敢信。

“可是喀尔喀各部,已经和蛮族结盟,如何会轻易的背叛呢。”

冯胜之担忧道。

将军所言,和手里的旧军报,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能用以前的事务来判定如今,冯胜之的担忧没有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