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5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升职可以,功绩来考核。

有的将领知道目前自己还不够资格升官,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方法,自己手里的兵会变少。

不过没人敢反对。

唐清安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当决议下来后,军队必须服从。

这个决议,是军司一年来,慎之又慎的,做了充分的调查,才敢提出来的。

当然军司也充分顾虑了将领的心情,该提拔的还是给了提拔,提拔和不提拔两可之间的,也给予了提拔。

唐清安找不到可以指责的地方,因此认可了军司的计划。

军司当然也有军司的想法。

这个计划在全军施行后,军司的地位将不可动摇,军队将领,包括武震孟这等方面大将,都无法动摇军司的权威。

“第二件事,朝廷的任命,从今日起作废,各将领不得再念朝廷的任命。”

听到这里,有些人低下了头。

例如有的将领,在金江镇的军职只是千总,却被朝廷任命为游击,甚至参将。

朝廷的职位和金江镇的职位产生了冲突。

听到这里,还是没有人敢拒绝。

“第三件事,以后军中的提拔,乃至考核,都以军司的意见为主,各军的意见为参考,如果觉得军司不公正的,直接来找我投诉。”

唐清安说完后,看向台下诸将。

“有没有不同意见?”

大厅安静了。

没有将领拒绝。

唐清安点点头,开始新的任命。

“全军十二万兵,分出地方守军,精炼九万正兵,分三十营,每营三千人,分六小营,每小营四百五十人,分五哨队,每哨九十人,分三队,每队三十人,分三什,每什十人,分两伍,每伍五人。”

营总是最前线的将领,亲自上阵杀敌也是偶有发生,因此还有自己的直属营。

这本来就是一开始将军所创立的编制,不过因为前几年的游击战,导致各营臃肿数倍。

加上朝廷的乱任命,导致越发的混乱起来。

军中要简明。

众将领都没有意见。

“营总陈锐,汤平,廖荣,赵胜,江万化,刘通,王玉功,李成才,赵赫,周德兴,贺宽,王恩义,章毅,花眼,陈玉,郑刚”

唐清安念完三十名营总的任命,又继续念到参将的名单。

“参将李道信,李伯升,陈凯武,李胜虎,张薄,郭英,于志,陈宏,邓兴,李齐。

总兵赵缑用,朱秀,武震孟,彭大海,刘承敏。”

赵缑用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内心没有丝毫的波动,他早就已经放弃了。

自己不过就是个吉祥物,用来给朝廷看看而已。

他的希望在自己的下一代,目前他的儿子,还是受到了将军的重任,因此他没有反抗之心。

听完将军的任命,在场的将领心服口服。

例如新委以重任的彭大海,此人的资历和能力,没有人不服气他,此人实至名归。

例如李道信,原来亲卫营的将领,前年在复州大战,从东杀到西,在左翼中奋勇杀敌,指挥得力,立了大功。

又如郑刚,虽然头几年犯了错,可是这几年将功补过,且在营口也立大功。

念到名字的人,这些年都有各自的功劳和战绩,基本上都升了一级。

例如原来的营总,如今都成为了参将,至于还有人原地踏步,也不敢出声。

“以上,即刻实施。”

“遵命!”

众将领命。

第二百九十四章 流泪

以前的九营,分为了三十营。

将要提拔大量的前线的将领,例如千总,把总等等,这些中下层将领,将会由军司,参考军中的意见来做出最后的任命。

分的更加细致,让前线军队的指挥能力也加强了。

同时又明确了总兵,参将高级将领,从上到下一目了然,保证了军令的通畅。

更有一层不明言的用意。

“各营需在三个月内,配合军司整编完毕,不得有误。”

唐清安严肃的说道。

三个月内整编完毕,时间很紧张,可是还要留下时间,让整编后的部队适应环境。

充分的恢复,甚至提高原来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并且留下的空余的时间,也能让军司发现不足的地方,好用来重新微调整。

满厅的大将们从头至尾不发一言,只遵守军令,唐清安看在眼里,知道其中肯定有人会有想法。

“接下来关于详细整编的事宜,明日由军司司马谢友成,主持向大家公布。

希望大家能配合军司,上下一心,为明年的大战努力。”

听到这里,大厅里的气氛才开始缓和了一些。

将军的威信太高,他讲的又是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人敢出头,听到明天的会议是军司,谁都松了口气。

会场军司的官员,乃至谢友成,脸上都很沉重。

其实他们更想将军从头至尾来解决这件事,可是将军成立军司,就是为了分担。

而且也理解将军的苦衷。

有些事他可以压迫军队将领服从,可是也必须给军队将领们留下诉讼反驳的口子。

虽然他知道众人是不敢反驳他的。

可是一味的强迫并不是办法。

“散会。”

唐清安简短的说道,同时起身离去。

“哗啦。”

众将起身恭送将军离开。

唐清安身影一消失,大厅里立刻热闹了起来。

将领们纷纷商议先前的事,更多不满的人,围住了军司的官员,追要一个公道。

最后还是谢友成,勉力的安抚住了众人。

“明天的会议还要继续召开,等详细的公布后,大家有什么意见的,我们当场来解决。

现在一个个都来闹,成何体统。”

行军司马的脸面,这年余的时间,而且谢友成以前又是负责机密事,资历又是元老级。

因此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到底还是放了军司官员一马。

谢友成领着军司官员离开,脸上并不轻松。

众人今天给了他面子,不代表明天还会给他面子,自己可没有将军的威信。

因此军司的官员,在离开后并没有解散,而是立刻又关起门来继续开会,商议明天的事宜。

哪些事将领会反对,哪些事又如何让将领接受。

“将军才离开,在场的将领就忍不住发难,明天将军又不在场,如果不想其他的办法。

明天的会议很可能不会顺利,如此大事,将军不会责怪将领,只会认为军司承担不了大任。”

军司掌书徐辉的说法,众人都认可。

徐辉是原永宁监城的降将,后因为将军计划有疏漏,牺牲的新金守将徐寿福之弟。

不过对于此事,金江镇上下从来不这么认为,口风都是徐寿福坚守新金有功。

为金州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救治了大量的辽民,是赢得金州保卫战的首功。

徐辉本人的资历也非常的足,从唐清安出海到长行岛的时候,就主动为他大哥联系反正。

加以这些年的功绩,因此升为军司的掌书。

“对方人多势众,咱们可不好对付,我有个提议。”

在满是沉重的气氛中,徐辉张口笑道,也缓和了僵硬的士气。

是的。

这也是士气。

士气高昂,明天才能应对军中的各位大将们,才能保证军司的计划顺利的通过。

如果不能压服军中的大将们,反对声音太过强烈,哪怕是将军也不好强硬的一直支持军司。

“我们现在的会议应该扩大一下,请赵缑用,朱秀,武震孟,彭大海,刘承敏五位总兵来参将。”

徐辉的提议,令众人茅塞顿开。

怎么没有想到这茬,把几个头头先搞定嘛。

赵缑用不用提,也没人在乎他,其余的四名总兵,他们没有道理反对,也必须服从军司。

如果连这个政治觉悟都没有,那就是取死之道,也不可能被提拔为总兵。

面对军司的请求,他们从政治层面上,是无法拒绝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