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45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遍观唐清安出海五年来,什么时候指望过友军配合?都是他自己孤军作战。

不管是如何困难,都没有指望北镇,锦州出手援助过。

最危险独守金州时,也没有把希望放在北镇军,锦州军上面。

求援信都没有发过。

收复镇江,建立游击区

连计划都没有透露。

而自己一把年龄,却比年轻人都看不穿。

前番自己指望史鼐没指望上,这回竟然还没学乖,还是指望友军。

自己真他妈够蠢的。

北镇被围困前,就不该把军属家卷收入城中,至少送入锦州才是正理。

如今北镇粮绝。

军纪彻底败坏,而城中又都是军属家卷,更导致了军队各部内讧,甚至拔刀相残。

现在别提突围,他连军士都无法轻易指挥。

“唐清安,你小子到底是只想着扩大地盘,还是真想着救我?”

李达祖丢掉了空酒壶,喃喃自语道。

北镇是他们李家的家业。

传承百年。

想到此节,李达祖痛不欲生。

城外。

皇台吉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全军攻城。

虽然知道再继续等下去,北镇将不攻自破,可是他真的等不了了。

父汗只有五万兵。

不让他回军,却要求他必须夺下北镇,皇台吉如何能不知道父汗的用意。

蛮族没有礼仪。

更没有什么传嫡之说。

没有威望和实力,是做不了大汗之位的。

蛮族刚建国不久,都是骄兵悍将,各贝勒又掌管着各旗。

自己只领镶白旗,论实力并不出众,二哥可是掌管两旗的。

这是二哥从小跟随父汗征战一生得来的。

于情于理。

父汗都不可能下令剥夺二哥的两旗。

更何况如今蛮族更要上下一心。

如果自己没有打下北镇的威望,哪怕是父汗之命,也是不能服人的,说不得父汗直接传位给二哥。

皇台吉看着北镇。

坚定了一定要打下北镇的意图。

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民的选择

北镇有近二十万士兵在厮杀,榆林铺也有近二十万士兵在厮杀。

不光是如此,他们后方加上民夫,各色驮马骡驴,还有以万为单位的大车。

合计高达百余万。

论兵力数量,双方旗鼓相当。

大周国内,从京师,山东,登来,金陵,甚至朝鲜,运送了不可计数的物资。

又按照中国国防报战史里记载的,这个时期的蛮族,人口高达一百万人口左右。

加上境内的数百万汉民和蒙古民。

虽然远远不如大周人口,但是以蛮族搜刮殆尽屠戮的方式,获得的物资并不比大周要少。

而且大周运转物资长途跋涉,消耗远比蛮族要多。

论物资的数量,双方旗鼓相当。

辽东之外的奴儿干司。

最开始由大明永乐年,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庞大的境地正式纳入统治。

其境内有蒙古,女真各部,吉里迷、苦兀、达斡尔、汉人等等各族人口。

明朝任命各族部落首领掌各卫所,赐予印信。卫,所高达四百余,仍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

贡物有海东青,貂皮,马匹,珍珠等等,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整个奴儿干司的面积,东至北海,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上游和日本海,北括外兴安岭。

相当于后世部分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蒙古东北部,以及俄罗斯所占领的超大片土地。

大周承袭大明前,数十年的战乱,和历史上大明中后期,内地连绵不绝的内乱无二。

导致边地不稳,其余九边不提,辽东因此设立辽东节度使。

百年来,蒙古被透支了元气,辽东同样也被透支了元气,因此无力管控,而撤掉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不过奴儿干司各卫所的首领,仍然听从辽东都司的管理。

直到老奴开始征伐各部,逐渐侵占了奴儿干司,然后又占领了辽左,最后又是占领了左翼蒙古大片的草场。

因此,蛮族所占领的国土面积,已经不弱于大周关内核心地区。

论国土面积,双方也算是旗鼓相当。

而这场波及万里之遥,只战兵就高达近四十万,不论古今,乃至中外,已经是少有之事。

蛮族把奴儿干司的绝大部分人口,迁移到了辽左,加强自身的统治,使得奴儿干司成为了无人之地。

而为了加强对辽民的统治,老奴多次下令迁移辽民到其腹地。

甚至在金州未夺去镇江之前,就强令镇江、宽奠、叆河、汤山、镇东、镇西、新城等地居民。

在寒冬时节,携妻抱子迁往萨尔浒等地,并将孤山堡以南凤凰地区房舍全部纵火烧毁。

数年前攻入北镇,夺去数十堡屯,强迫数万民渡过辽河,迁往海州各地。

复州的辽民,迁往盖州各地

这些迁移人口之事,常年累月不断发生。

没有任何补给,也不论任何时节,导致迁移的辽民死伤惨重。

头一天得到迁移的命令,第二天就被驱赶上路,不给任何准备的时间,西其北镇西平堡,南至复州,东至镇江。

无数的城镇居民迁往村屯,扶老携幼,扫地出门,城郭空虚,田地抛荒,背井离乡,哭声震野,民怨沸腾。

稍有恋居者,即惨遭屠杀。

数年前老奴攻打北镇,大贝勒代善,奉命迁移占领北镇境内城镇的人口,只其中的一次,他亲自下命屠杀的就有三千人。

而迁移途中,百姓身无一物,没有任何的补给,一路都是倒毙的辽民。

被驱赶的移民,男子受鞭笞,妻女遭凌辱,老弱填沟壑,童婴弃路旁。

白天忍饥赶路,寒夜露宿荒郊。

他们被迁往陌生的村屯,无亲无友,无房无粮,最后按丁编庄,全部沦为蛮人的农奴。

期间数年里,老奴清查粮食,辽民本来就出现粮荒,而老奴不管不顾,不但不允许辽民私卖粮食,逼迫其只能找官仓购买。

每升一两银子,等于一石米要一百两银子。

辽民会种地,有家中粮食富裕者,则命令分给蛮人。

例如耀州一乔姓人家,当年家中得粮十三石一升,反而引来其家被屠戮。

家中粮食被分给驻居当地的蛮人男丁,每人得其半升。

蛮族每次征战。

会命令各地辽民,每十名男丁出二人,或运粮食,或用来驱赶。

其中更是征集牛,车,马,铁等等物资,下达命令就必须凑齐,不然就会引来屠戮。

盖州去年,只耕牛就被征集一千零三十二头,有去无返。

榆林铺先前的大片厚云,终于飘散开了,露出了阳光,天空下恢复了明亮。

唐清安稳坐高台。

十数里,加上骑兵的范围,更是高达数十里的战场,已经不是统帅能指挥细节了。

各处都需要将官们临机应变。

络绎不绝的骑兵,带来了各地的军情。

唐清安还有五万大军未动。

蛮族的老奴也未动。

他的心思飘散开来,盘算自己的胜负几率。

他军中士兵,大部都是辽民。

和蛮族具有血海深仇。

这是军心。

复仇的军心。

左翼朱秀,派人来告知节度使,左翼无危,右翼武震孟,派人来告知节度使,右翼无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