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夜深人静。

第二日起床洗漱一番,陈策带着去辽东都司,领了勘合后离开辽阳城。

因为陈策的要求,回去的路上到了盘山,前面不在同行,乌进孝和唐清安分别,临行前嘱咐,等安顿好了就去大黑山看他。

这一路来多亏了舅舅,到了辽东后,又是因为舅舅的关系,领了司务陈策的大人请。

如果真的不幸把他调去沉辽前线,的确是有性命之忧的。

前世历史上辽阳陷落,毛龙命大逃了回来,如果调自己去沉辽前线,兵败如山倒时,能不能逃回来就要靠运气了。

而自己最不喜欢赌运气。

一路顺利。

唐清安和刘承敏原路返回,回到广宁右屯卫,但是同知外出山东公干,要个把月才能回。

因为辽东都司处的手续公都已办好,指挥使司经历司的经历收下他们的书,打发了他们直接去右屯卫前屯所。

在治所里,见到了上官千户李彪。

唐清安和刘承敏跪下磕头。

李彪笑着让两人起身,“早就听说外调了两人来我的治下,听说你们来头很大啊,透个底给我。”

果然是武夫,说话不绕弯。

“大人说笑了。”

李彪闻言冷下脸,直接开口威胁。

“我可不是跟你说笑,你有什么来头,趁早告诉我,我好思量一番如何待你,别最后又怪我不留情面。”

李彪是世袭的千户,这片地方实实在在的土皇帝,对自己的手下,早就习惯了作威作福。

卫所是世袭制,突然外调了两人来,所里人都很诧异。

毕竟是自己的属下,李彪不想试来试去,所以直接询问。

在离开神京前,贾珍就透露过,贾府在山东承宣布政司还留有关系。辽东都司在建制上,属于山东承宣布政司管理。

山东承宣布政司和右屯卫关系隔的太远,和右屯卫前屯所千户那就更远了。

虽然高层有人,却因为地位太高,自己地位太低,反而力有未逮,短时间内是无法关照到唐清安的。

所以贾珍要求唐清安,务必参加明年兵巡道的武举,而且必须夺得名次,这样他才好使力。

对自己升官的事,贾珍表现的比自己都还要急。

眼前的军户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前途,但是到底是自己的上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和我兄弟是金陵人,皆是白丁,两个月前到神京,上个月兵部办好的手续,来辽东的路上,又去了都司然后来赴职,路上总共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好像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千户露出一脸的震惊。

第十八章 东海堡

他娘的,兵部是他家开的?

千户深吸了一口凉气。

知道其中的厉害,脸上露出了客气,没有怀疑对方扯虎皮拉大旗吓自己。

他们的履历,回头去司里一查就能查到,做不得假。

真没有想到啊,自己下属中来了这么号人物。

到底是走的谁的关系?

随后热情起来,主动为他们讲解规矩。

“你们现在虽然改了籍,在辽东都司入了册,但是卫指挥使司这边还需要打点一番,才能顺利的袭职。”

“你们在司里可有认得的人?如果有人关照的话,可以省笔不少的开销”

“有,但是出去公干,不在司里,要不少日子才能回来。”

唐清安知道辽东都司舅舅替他打点了一笔银子,回来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接受舅舅要给的银子了。

这不是小钱,舅舅一大家子人的开支,并不是很富裕。

自己身上还有一百多两银子,二弟身上的十几两银子,加起来应该够用。

千户告诉他们,等那人回来再去司里办袭职的事情,手续在辽东都司已经办好了,卫司里只不过拖着不办而已,职位却是跑不了。

留了他们在千户所休息,命人去通知东海堡的总旗来迎接他们的上官,先让他们去地上上任。

领了千户的人情,唐清安和刘承敏只坐了一个时辰,从外面就跑进来两人,进门后磕头。

“属下右屯卫前屯所千户所旗下总旗周吉。”

“属下右屯卫前屯所千户所旗下总旗李敦。”

“拜见唐百户,刘百户两位大人。”

唐清安露出笑容,使了眼色给刘承敏,刘承敏上前热情的扶起二人,笑道,“原还想着等我们吃过饭你们才会来,没想到这么快。”

“千户所的厨子手艺不怎么行,属下来时已经交代家中杀鸡宰鱼,请两位大人赏光。”

周吉等李敦说完,在一旁帮衬笑道,“李敦家的内人,手艺一绝,连千户都曾去他家吃过饭,好一番夸赞。”

既然二人如此热情,唐清安刘承敏顺水推舟,四人出了千户所,坐上两人赶来的骡车。

到了李敦家中,已有十个人在等待,拥出门来跪了一片,原来都是百户所中各小旗。

百户所里,总旗两人,小旗十人,都到齐了,没人敢不来迎接新的上司。

军户里是一个封闭的团伙,祖祖辈辈世袭军职,原来的百户幼年在野外拉屎,唤野狗来吃,结果狗突然咬了一口,从此伤了根基绝了子嗣。

去年病故后,卫所里的人吃了绝户。

百户家中的远房亲戚们动了心思,都在走关系想要承袭,没想到会调入外人。

据闻新来的百户背景很深,但是到底有多深却没人知晓。上官背景深厚,众人心思复杂。

唐清安和刘承敏被众人簇拥落座,先是各自介绍了一番,随后一个小旗为众人倒酒。

“我们先敬两位大人一杯,祝二位大人前途广进。”

李敦带头,众人起来纷纷举杯。

唐清安纹丝不动,笑道,“向我敬酒可以,但是得坐着喝,非要站着喝,那就先喝两杯。”

你们不知道百户为人,最不喜繁缛节,年轻的时候在薛家就是如此。”

刘承敏在一边笑道,见状,周吉陪着笑脸,“大人都发话了,当然听大人的。”

众人纷纷重新坐下,唯有李敦弯着腰,举着酒盅毕恭毕敬。

“属下不知大人的规矩,实在是无心之举,现在自罚三杯,以示敬意。”

李敦面不改色,一连三杯酒下肚,却还是晃了晃,被身旁的一名小旗扶住。

“好酒量。”

唐清安亲自赞道,周吉领着众人出面,再次向唐清安敬酒,李敦酒意还未下去,又忍着痛苦再喝一杯。

酒喝了一轮,众人都已熟知对方的脾性,不算特别难打交道,气氛更加热烈。

此时,从屋外进来一名少妇,身后跟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女孩,端着热气腾腾的蒸鹅,和美味的鱼冻。

少妇和女孩来到唐清安和刘承敏两人中间,把菜放在桌子上,停留了片刻。

“大人见笑,乡里人粗鄙,这是我贱内和侄女,还不快向两位大人行礼。”李敦面色通红,满嘴的酒意。

等唐清安点点头,妇人暗自挤了侄女靠前,见百户没有复杂的心思,才领着侄女下去。

“刚才提起薛家,不知道是哪个薛家。”

“金陵薛家。”刘承敏稍微透了下风。

“咱们今日只谈吃喝,不谈其他,以后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我来敬大家一杯。”唐清安笑着举杯。

众人纷纷附和。

末尾的时候,周吉和李敦,分别请唐清安和刘承敏到自家居住,所里的公房比不上家里舒服。

唐清安和刘承敏谢绝,最后被众人送到百户所的公房,早已经被人打理的干净。

被褥叠放的整齐,都是新购置的,火炕也安排烧了起来,最后专门留了两个老军户打下手。

第二日,周吉和李敦早早的来到所里,开始正式介绍起屯所的情况。

百户所最初分配的五千余亩军田,加上历年来开垦的土地,实际有六千亩,但是在账册上只有了三千亩。

军户名册上一百余户,去年又逃了三户,如今百户所实际只有不到八十户。

除去本所勾选到山东各地服役的正丁,前年派来本所服役的外地正丁受辽东都司的借调,改去会安堡服役,结果沦陷在蛮族手里,不知道死活。

唐清安只带了耳朵,并没有发表意见,见状周吉和李敦暗自松了口气。

等两人离开,刘承敏笑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一个百户所竟然糜烂到这个地步。”

“要不去地方走走吧。”

唐清安摇了摇头。

“你一个人随便找个借口四处去看看,我们两个人一起的话,容易引起猜疑。”

刘承敏点点头。

“来之前只想到前线危急,没想到最后才发现,你却成了大地主了,这趟可真是发了财。”

军田成了私田,军户成了佃户。

“上下都是如此,你我又能如何。”

东海堡名册上只有一百余户,按照朝廷制度,每军户分军田五十亩,在国之初是足够使用的。

但是事务不停的变化,历经百年繁衍下来,家家子孙繁衍,田地早就不够使用。

加上军官侵占军田,奴役军士,逃离者众。

每户要出一正丁,在军中服役,出一继丁,平时从事生产养家,一旦军中正丁跑了或者死了,这个继丁就得进入军营勾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