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0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不是后金不想继续攻打宁远,而是后金的财政破产了,从一个部落到一个国家,需要的行政能力天差地别。

蒙古以前之所以能维持偌大的疆域,是因为他以战养战,源源不断获得战利品。

而蛮族一样,当战争受挫后,后患立马就显露出来了。

费英东,额亦都,扈尔汉,何和里,安费扬古五大臣,扎尔固齐等十名断事官,八旗贝勒,甲喇额真,汉军将领。

沉阳新建的宫殿里,这些人都沉着脸,气氛十分的僵硬。

“这金州的将军,到底成为了大患,我前几日听那些个商人们说,金州的将军在来辽东之前,就宣扬什么以海治蛮。

可见他这年余来的胜利不是运气使然,而是运筹帷幄,那就显得更加的可怕了。”

老奴叹了一声。

闻言,殿内众人皆不服气。

“此人乃是鼠辈,只敢偷袭,从来不敢和我们正面交战,父汗不必忧虑此人,他能躲避一时,还能躲避一世不成。

我迟早也好他当面对决一番,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代善愤愤不平。

虽然早已收复了海州,可是在海州受到的那种屈辱,至今令他不能放下。

明明实力强过对方,却偏偏被对方钻空子,这种感觉换了谁都不好受。

代善自小随老奴作战,后来被老奴信任能力,给了他两红旗,他带着两红旗征伐女真各部,蒙古各部,大周军队,参加的大小战无数。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从来没有这般的憋屈过。

这位因为作战勇猛,赐号古英巴图鲁的蛮族贝勒,再也维持不住表情,露出了狰狞。

阿敏也一脸的懊悔。

“我现在极为后悔,当初顾虑伤亡,没有趁他立足未稳去打败他,才有了今日的后患。”

当初他和皇台吉带领大军去支援金州,后来发现金州已经被此人所夺,本想着金州乃绝地,才选择了用复州来困死他。

现在看来却是自己大错特错,如今悔之晚矣。

“父汗,咱们是去打镇江还是金州?”

皇台吉没有抱怨,而是皱着眉头。

“你怎么看?”

老奴今年开春以来,身上的疼痛越发的厉害,虽然他还是一如既往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平静,可是晚上睡觉时却彻夜难眠。

“打金州,直捣巢穴,夺下金州,镇江不攻自破。”

皇台吉沉声说道。

众人闻言后,有的人反对。

镇江是朝鲜的门户,如果被大周所得,肯定会联络朝鲜出兵,如此这般凭白增加了对方的实力。

这话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如果有朝鲜帮助协守镇江,恐怕以后攻打时,会增添自身更多的伤亡。

“哈哈哈。”

皇台吉愤怒了。

这种时候,还有人为了和他争权而反对他的建议,这是他恼火的根源。

他不同意代善和阿敏的话,他认为就像父汗说的,此人已经是蛮族的大患。

那金州将军才来金州多久?一年多的功夫就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在给他一年的时间,谁晓得他的势力会发展到哪一步?

汉人太会种田了,而自己这一方,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展竟然远比金州落后。

皇台吉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要极力的攻打金州。

此消彼长,他怕再耽搁下去,金州的势力会发展到让他们无可奈何的地步。

老奴欣慰的露出笑容。

他的雏鹰已经展翅了。

“打金州,我亲自去。”

老奴一锤定音。

今年以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趁着自己还打得动,要替自己的雏鸟把巢穴稳固一番。

历史上也是如此,在宁远兵败后,老奴马不停蹄开始征伐右翼蒙古,然后抓紧和蒙古盟友巩固联系,这才给了皇台吉后来扩建蒙古八旗的基础。

如此这般,沉阳的骑兵们开始去各牛录,通知蛮兵们备上马匹器具,集合大军。

唐清安刚回金州,就收到北镇送来的消息,侦得辽阳各处动静颇大,请求金州援助。

“呵呵,告诉辽东节度使李达祖,老奴大概是要来打我的。”

如今已经是九月。

“告诉徐寿福,死守新金。”

唐清安毫不留情的传去军令。

金州北方收复了故土达数百里,刚好到了秋收的季节,只有新金不失,才能让百姓顺利收割粮食送回金州。

徐寿福收到将军的军令,久久无言。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京城弹劾

金州的百姓被组织起来,开始出城支援各处抢收田亩,而金州城里管理的也越来越严控。

大军本来得胜归来,是一件欣喜的事情,如今上下都布上了一层压抑。

都是经历过战火的百姓,很多人内心明了,战事要来了。

“夫君。”

秦可卿大着肚子,满脸委屈的看向丈夫。

“你可有哪里不舒服?”

唐清安停下脚步,一脸关切的问道。

秦可卿摇了摇头。

她只是十分的挂念夫君,而夫君得胜归来,竟然越发的忙了起来,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唐清安见状,并没有不耐烦,反而温言宽慰了几句,正要离开时,秦可卿才又说道。

“蛮族是不是要攻打金州了?好些人都偷摸的向我打听,我心里没底,也无法安慰她们。”

两万大军留守镇江,这些兵将的家卷当然不安。

在可卿怀孕以前,唐清安是不愿意她太过插手政事的,而现在的话,他又不愿指责秦可卿。

夫人干政就干政好了,又有什么的。

说他保守也好,说他老古董也好。

穿越前,随着科技的提升,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宗族变为家庭为单位,甚至个体的存在。

他全身心投入事业,一直人到中年,才惊觉到一种恐惧。

汉人的骨子里,是对后代有执念的,自己也不能免俗。

汉族对后代的重视程度,是其他民族不能比的。

一般的父母,哪怕省吃俭用都要供应后代,这种程度放在国外,很多民族都是做不到的。

“蛮族如果来打金州,镇江则无碍,如果不来打金州,镇江就有危险,这件事你自己心中有数就行。

至于怎么安抚那些人,你要仔细斟酌一番,不要引起恐慌。”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秦可卿越发的感到幸福,夫君对她越来越好了,只是脸上有些担忧,蛮族的凶名,她有些恐惧。

“放心,我既然敢回金州,就是因为对金州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我早就派人送你回京城了。”

唐清安看出了秦可卿的忧虑,立马解释说道。

秦可卿摇了摇头。

“夫君在哪里,可卿就在哪里,生死与共,绝不苟活。”

“哪里这般严重,你难道还不信我。”

“我信。”

安抚好了秦可卿,唐清安不再停留,带着亲卫们去府衙办差。

金州北方各城和兵堡,合计八千余兵,谁不会恐慌?唐清安要忙的事情非常多。

这一回,如果蛮族来攻金州,将会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

熬过去了则是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熬不过去则万事皆休。

不过,唐清安没有怀疑熬不过去,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布置了这么多后手,是没有道理守不住金州的。

他虽然信心十足,有些人却十分的慌张。

例如徐寿福家的,邓兴家的,江万化家的等等,他们的家卷无法不担心。

隔三差五的来总兵府,见到夫人后,言语中隐晦的提示,是否应该把这些地方的士兵都撤回金州。

“撤不撤回原不是我们这些妇人能评论的,只不过万一蛮族来进攻咱们金州。

这些地方守兵多的也才千余人,如何抵御的住呢,不如趁早撤回金州,全力拱卫金州城才是。”

秦可卿听闻,摇了摇头。

“这些事我不懂,你们问我也是白问,不过将军素来爱护下属,肯定有他的考量,你们因而不要太过忧心。”

众妇人你一言我一样,京城里也一样。

金州将军又立大功,光复了镇江,该如何赏赐。

这一回,有了不同的声音,竟然有人指责金州将军,其中一名御史上言。

金州副总兵唐清安,欺骗国家北上,却是渡海攻打镇江,此地孤悬海外,离金州上千里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