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05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将军到底救下了辽人无数。

至于以后。

赵缑用不再想了。

如果老奴选择攻打镇江,自己可能没有以后了。

“将军勿忧,两万兵守镇江,就算老奴来攻,唯有死战矣。”

“赵参将保重。”

“将军保重。”

唐清安最后招来了陈凯武,交代一番后,没几日就领着万兵离开了镇江堡。

大周沿袭大明,海禁政策已经两百余年,李氏朝鲜一样禁海两百余年。

日本也开始了海禁,目前还刚开始,以后会越来越严厉。

这一天。

汉江江面被染了新的颜色。

五百艘战船布满了整个汉江,沿着汉江而上直达汉城。

早已收到消息,在码头迎接的朝鲜两班臣将们,被江面看不到尽头的船队,震撼的景象吓住了,不约而同的深呼吸一口气。

原来在海州所获得的的盔甲不可计数,都是原来大明在辽沉储备,被老奴获得,最后重新回到了唐清安手里。

“呜”

号令声或长或短,五颜六色的旗帜在船头,或扬或降下,战船娴熟的让开一条航道。

一艘三十二丈大船,威风禀禀的靠了过来。

甲板上,一队盔甲鲜明精兵,分两旁列队而立,然后穿着锁子甲的将领,拱卫着一名金光闪闪的大将。

一套金漆山甲,唐清安第一次穿戴的这么整齐。

护心镜在泛着金光的铠甲中,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人不敢睁开眼细看。

“哗啦啦。”

随着唐清安的步伐,盔甲传来的声音,又是那般的深沉。

江风拂过,红色的披风显得更加的张扬。

好一个金州将军。

码头上,朝鲜官武将暗道一声。

面无表情的把岸上的朝鲜官员的表情收为眼底,随后竟然就转身里去了。

“呜”

船上的号角声响起。

战船次序的掉头,竟然就这么离开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金州将军是何意?”

一艘艘的战船离开了汉江,不明其意的同时,人们也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奴的雏鹰

“主上,我在宫墙都能看到汉江上的大周战船,无边无际令人惶恐啊。”

内侍走了进来,小声的说道。

李珲一言不发。

只有紧握的手指,能看出他的紧张。

金州的将军,难道敢对他无礼吗。

等自己见到他,该大声斥责他,还是先笑脸相迎稳住他,然后遣使者去上国告状?

悻然,视线扫到宫殿内的卫士全副武装,才有了一丝安全感。

朝鲜也是有可战之军的。

“主上,那金州的将军竟然调船走了,十分的无礼。”

内侍又小跑进来,大声的说道。

李珲怔了怔,好一会才回过神。

“走了?”

半天吐出一个词,彷佛卸下了千斤的负担,肩膀都矮了一截,再也维持不住刚才端坐的姿态。

“走了也好。”

李珲喃喃道。

皇宫外。

码头远处的亭子里,谢友成和金瑬两人相视一笑。

将军的威严,这次的效果非常的好。

金瑬脸上藏不住的喜悦。

金州将军这次的行为,不但表达了对国主的不满,也打击了国主的威严,也是变相的对他们的承诺。

只要他们政变成功,将军会帮助他们在上国说话。

“谢君,朝鲜一定会派出一万军士去镇江,帮助镇江周军守卫城池,抵抗蛮族大军。”

这一回谢友成也没有再装了。

多了一万守军,对镇江有极大的帮助。

“可以告知我是谁吗?”

谢友成问道。

根据他的猜测,要么是绫阳君李倧,要么是怀恩君李德仁。

其中李倧最有可能,因为此人的优势极大,不但深受朝鲜先王的喜爱,还亲赐小名天胤,已经是变相的指定继承人了。

再加上身份又是嫡长子一系,立此人为君,乃朝鲜人心所向,阻力最小。

只是听闻此人颇受朝鲜国主的猜疑,日子十分的难熬。

“谢君很快会知道了。”

老狐狸金瑬仍然没有透露。

谢友成笑了笑,也不再追问。

只要能答应将军的那些条件,不管是李倧还是李德仁都无所谓,想到这里,谢友成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一回,他对将军见缝插针,高深的眼光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什么都没有出,却捞到了巨量的实惠。

将军真是天纵英才。

最主要的是将军才二十岁,真不知道将军未来的终点是在何方啊,太令人期待了。

谢友成能成为金州的耳目,和冯胜之不同,且和顾应时又有不同,他是完全把将军当做了自己的恩主。

两人看着最后一艘金州战舰驶离汉城外的汉江,这才告别分离,金瑬有他的事情要急着做。

谢友成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将军曾经说过,朝鲜国内极为的僵化。

大臣的后代永远是大臣,将军的后代永远是将军,百姓的后代永远都是百姓,只有降没有升,庞大的两班阶层也是朝鲜贫瘠的主因之一。

而在二三十年前的倭乱时,无数的义民出头抵抗倭寇,才给了百姓的进身之阶。

只不过随着朝鲜的局势稳定下来,这些人的日子很不好过,要么被发落到偏僻的地方,要么被罢免。

这些如今还残存的人都是有能力的,在战场上获得了验证,将军希望这些人能被他所用,以此对朝鲜局势掌握的更加深厚。

离开了汉城,谢友成用自己新学的蹩脚的朝鲜话,开始游历朝鲜遍地,汉城最近不宜居住。

唐清安率领船队离开了朝鲜。

他现在的身份,也不宜出现在朝鲜,也只是打了个擦边球而已,不敢落地给人话柄。

北上之前的一个月里,国内弹劾他的奏疏开始增多。

第一个原因,各地对供应辽饷的怨言。

第二个原因,金州目前上下四十万人口,精兵数万,孤悬海外,容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第三个原因,臣对勋贵的反击。

原来的辽东,辽东经略是官出身,现在被勋贵所得,而金州的将军和勋贵联系颇为紧密。

其实唐清安形势还算好的,史鼐才是焦头烂额,弹劾他的奏疏不知凡几,为了应对这些弹劾的奏疏,他隔三差五就要上疏自辩。

弹劾自己不过是连带而已,火力主要集中在史鼐身上。

这其中又掺杂了多少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的暗斗呢,形势并不比朝鲜简单。

“唉。”

唐清安叹了口气。

之所以要在朝鲜闹出这般大的动静,不是为了让朝鲜开海禁,而是让朝鲜上下知道。

上国永远是上国,哪怕在辽东吃了败仗,丰厚的家底,并不会因此而衰落。

只要上国开始发力,在辽东的实力会比往日更强。

即是对金瑬等人的承诺,也是对他们的敲打。

辽左势力复杂,谁都在头疼,沉阳的老奴也在头疼。

原来的时空里,后金打下了北镇,同时也把原来在沉辽获得的物资消耗一空。

在宁远遇挫后,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