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82章

作者:肥鸟先行

不过这些海盗也不傻,只要挂着大唐旗帜的船他们也不会打劫,只会打劫挂着外国旗帜的船。

张端阳本来还想要继续追缴这些海盗的,却发现了意外的收获。

原本大唐禁海的时候,本国的商船都会挂上外国的船的旗帜。

后来解除禁海之后,大唐对于进出港口的船只都要收税,但是对于大唐的船出海资格进行榷卖。

但是很多商人依然挂着外国的船只的旗帜,不参加榷卖,导致市舶司的榷卖几次都流拍,或者以很低的价格成交。

榷卖的钱是用来改造升级本地海防力量的,而这些挂着外国旗帜的本国船只,也不利于大唐对商船登记造册,无法对本国的海贸做到心中有数。

对此沿海地区有市舶司的地区都非常头疼,可是又没办法强行命令这些商人换上大唐的旗帜。

这个舟山外海的海盗集团出现后,商人们很快的发现,悬挂大唐旗帜的船只能够不被海盗抢劫。

于是市舶司内榷卖的海贸资格证价格大涨,甚至有一些外国商人也抢着购买。

张端阳所在的浙东也有市舶司,听到市舶司的汇报之后,张端阳默契的停止了剿灭这些海盗。

原本到了泉州港口的时候,泉州市舶司的人劝说萨玛,换上大唐的旗帜。

但是萨玛却倔强的认为,自己乘坐的可是黑衣大食最好的战船,根本不畏惧区区大唐周围的海盗。

萨玛拒绝了悬挂大唐旗帜,而是继续挂着黑衣大食的旗帜,然后就在舟山外海遭遇了海盗。

这场海战给萨玛留下了沉痛的记忆,这些人是海盗吗?黑衣大食最好的舰队也无法和这些家伙匹敌好吗?

灵活行动的快船,配合默契的战术,九艘海盗船从萨玛的战舰出现之后,就锚定了目标。

萨玛原本还让弓箭手还击,可是很快对方的弩箭让萨玛知道了什么叫做大唐震撼!

萨玛决定通过风帆优势拉开距离冲进港口,可是他赫然发现自己的战舰竟然没有海盗船快!

这些凶猛的海盗彻底围住了萨玛,就要登船的时候,萨玛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再一次的后悔没有听从泉州那位总督的建议,挂上大唐的旗帜。

幸好陪同的大唐快船向张端阳汇报,舟山的舰队杀了过来。

萨玛又见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大唐的舰船风一样的冲到了自己的面前,他们的舰船上发出巨响和火光,紧接着一艘海盗船就发生了爆炸。

恐怖的武器瞬间击沉了一艘海盗船,剩余的海盗船一哄而散,疯狂的逃向外海。

就这么跑了?

将自己追击的狼狈不堪的凶狠海盗,还没抵得过大唐舰船的一击?

那震天的恐怖武器到底是什么?萨玛只看到一个黑影落在了海盗船上,海盗船的甲板上就发生了爆炸!

萨玛惊魂未定,在张端阳舰船的护航下停靠了宁波港口。

对于张端阳这位解救自己的大唐海军提督,萨玛自然是感恩涕零,他更加好奇的是大唐的海军实力。

黑衣大食人已经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如今正在控制整个阿拉伯海。

随着黑衣大食对远东和非洲的用兵,海军愈发重要。

其实早在古罗马时代,古罗马就建造了大量的舰队来争霸地中海,罗马人和希腊人也爆发过多次海战。

黑衣大食建国后也有过几次海上远征作战,如今哈里发也很重视海军的建设,并且使用海军远征埃及等北非地区,试图对西方拜占庭这个敌人进行合围。

而萨玛探明东方航线,除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之外,黑衣大食也有控制海上重要港口,和通过海军控制海上丝绸之路的想法。

甚至一些激进的军官,还认为可以通过海上进攻大唐,或者进攻大唐的藩属国。

但是今天见到了大唐的海盗,又被张端阳这位总督解救了之后,萨玛知道了大唐的海军实力,再也没有了海上争霸的心思。

如此恐怖的舰船一定能够横扫天下吧?

萨玛甚至对大唐的军事实力越发的敬畏,态度也更加的谦恭。

张端阳并不知道这位黑衣大食使者的想法,他只是让造船厂迅速修复了萨玛的战舰,然后就送他继续北上了。

可是萨玛和他的船工们看到了大唐的工匠们,操纵奇特的工具,使用精巧的技术,就将破损严重的战船修复完毕,这份惊讶更是无以复加。

这样的损伤在黑衣大食最好的船坞也要修复三个月以上,在宁波的船厂竟然只用了一周时间就修复完毕,大唐的船工们甚至还改造了舰船上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解决了船上一些老问题。

萨玛对大唐的认识越深,越是对大唐感到敬畏,等他的船只到达扬州的时候,萨玛已经麻木了。

这个世界上竟然有扬州这样的港口,连绵的靠港船只简直看不到头,繁华的场景让萨玛怀疑,就算是黑衣大食所有的商船,都没有扬州港外等待停泊的船多!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万国船只展览馆,这次萨玛这艘使节船也用了半天时间才靠港。

紧接着是繁华的扬州城,这座仅次于长安的世界上第二伟大的城市,给萨玛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他惊异于这个世界竟然能有如此庞大的城市,更惊异于如此庞大的城市还能井井有条,大唐总督们的治理能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萨玛还没来及欣赏扬州城的美景,正好准备进长安的新宰相高适接到了消息,于是邀请萨玛一同乘船前往长安。

萨玛惶恐的接受了邀请,和这位大唐的维齐尔一起乘船,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

第七百三十七章 科举改制

萨玛坐在漕船上,看着大运河两边整齐的河床,听着通译告诉他,这条河流是完全人工挖掘出来的之后,惊讶的下巴都合不上了。

人口挖掘一条河流?

这是何等的伟力啊!

大唐的皇帝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通译自然也没有向萨玛解释大运河是隋炀帝挖掘的,而萨玛看着宽阔的大运河,心中估算着工程量,更是心惊肉跳。

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

一定要和这样强大的帝国保持和平!

这是萨玛心中唯一的想法,他摸了摸自己怀中的国书,心中又安定了一些。

这份国书是哈里发亲自写的,内容是哈里发邀请大唐的皇帝一起瓜分世界。

萨玛只需要将国书递交给大唐皇帝,然后返回黑衣大食后,宣传大唐的情况,应该就能避免战争了。

不过萨玛也知道,两个强大的帝国肯定还会碰撞到一起,他返回黑衣大食之后,一定要向哈里发建议学习大唐的技术。

高适知道萨玛这个来自遥远强大国都得使者,召见他谈话了好几次,萨玛的态度非常的谦恭,对于高适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

高适也是啧啧称奇,恒罗斯之战后,大唐读书人对于世界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知道这个位于西域以西的强大帝国。

但是听到萨玛说起黑衣大食的制度后,高适更是觉得黑衣大食不可小觑,拥有如此完善制度的国家,一定是大唐日后最大的敌人。

作为曾经在哥舒翰帐下任职,并且在陇右出仕过的前边塞世人,高适很清楚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高适已经被拜为宰相,自然对黑衣大食这个未来强敌更有兴趣,从萨玛的谈话中旁敲侧击,知道了黑衣大食更多的情报。

高适拜相,李倓也对政事堂进行了调整。

其实在李林甫破坏节度使轮转制度之前,大唐的宰相也是会流动的。

宰相外任为节度使,节度使返回朝廷担任宰相,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官员流动方式。

很多地方的问题盘根错节,不是宰相这样级别的人出镇没有办法解决。

而一些地方大员如果没有升入朝堂封侯拜相的机遇,那轻则纵情声色,重则就和安禄山这样谋反。

在崔涛的秘密上书中,他就建议重新恢复在李林甫之前的宰相流转制度。

如今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地方需要外派宰相坐镇,不过如今大唐也不再增设节度使,李倓在征询了政事堂诸位宰相的意见后,几道命令公布后,巨大的人事变革让朝堂震惊不已。

西川节度使韦见素上书请求致仕,监国太子李倓好几次写信慰留,韦见素坚决请辞,最后只能同意了这位老臣的请求。

朝廷不再设立西川节度使,改设为西川观察使,由宰相张镐出任。

洛阳留守张巡拜相,但是留在东都洛阳,负责督办汴河漕运清淤事务,并且整顿漕运附近的水匪和叛军。

宰相苗晋卿担任河南观察使,负责被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河南地区重建工作。

紧接着,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河东三镇采风访廉使,在河东设立访廉司,专门负责处理处理河东三镇的民情问题,直接向监国太子李倓报告。

淮南不再设立节度使,但是整个东南地区的成立东南市舶总司,由王亚东担任这个市舶总使,全面负责东南地区的市舶司事务。

北方港口则以大行城为中心,中书舍人们又建议在山东的胶东建港,由大行城的市舶总司负责北方诸港口的市舶司事务,由大行城的庞举负责。

朝廷又设立南诏宣慰使,让忠勇军兵马使胡瑜担任,驻扎在南诏太和城,负责大唐在南诏的一切事务。

第五琦升任户部侍郎,在江南盐院工作卓有成效的元载返回朝中,担任度支郎,而更多的中书舍人充入户部。

除此之外,御史台的力量也被充实,逐渐成为一个让众臣们都畏惧不已的部门。

而一个以翰林学士为参议机关,中书舍人为执行机关的内朝体系,也正式确立下来,李倓决定在三月份再开春闱,将翰林学士的选拔变成制度化。

这一次的科举改革,是商博改革的重点。

在延光公主合离之后,由皇帝赐婚商博和公主大婚。

在商博的要求下,这次婚礼算是低调,不过有了驸马都尉这个头衔后,商博在礼部和国子监的科举制度改革终于少了很多阻力。

不过商博也清楚,科举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年春闱改革的力度不大,倒是让全国的考生舒了一口气。

毕竟大家都是寒窗苦读的,你要是一个大转弯改了高考录取方式,大部分读书人都会骂娘。

历史上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就操之过急,一下子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旧党也因此团结了一大批人攻击新党,最后变成了新旧党争。

商博的改革主要是对试卷进行糊名,誊抄,减少科举考试中的舞弊。

同时杜绝考场之外的因素,禁止考生投行卷,并且取消座师的陋习,殿试的题目由皇帝出题,以后进士及第的考生都为天子门生,而不得以师生之名结党营私。

商博并没有修改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内容,不过对于科举结束后的仕途,吏部和礼部协商出了一套方案,并且刊登在报纸上,告知所有的考生。

所有通过进士科考试的士子,都会从中书舍人开始做官,根据科举第次被授予从七品到正九品的本官职位,先由李倓的翰林学士们领着这些中书舍人们观政做事,等到三年后再进行考察,再由政事堂授予相应的职位。

通过明经科的士子,则从六部和各寺监的校书郎开始做官,根据名次授予从八品到正九品的职位,在六部各寺监学习观政三年后,再由吏部考察授予官职。

明法、明算等科,则根据其考试内容,分入对口的刑部、户部观政学习。

同时商博又奏请朝廷,在科举考试之上,再设一门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的对象不是普通的读书人,而是所有大唐有官职在身的官员。

制科考试通过的人,可以进入御史台为官,并且规定以后担任御史,必须要通过制科考试。

如今长安都清楚,朝堂中最清贵的官职是御史和中书舍人,御史最为清贵。

大食使节萨玛,和进京赶考的士子们,一齐抵达了长安城。

第七百三十八章 御史们的战斗

在乘船进入长安的时候,萨玛就听说了大唐的科举制度,对于这项制度他是非常的震惊。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