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19章

作者:肥鸟先行

田承嗣冷冷的说道:“虚伪。”

方国寿淡淡的说道:“是不是虚伪,日后青史之上必有公论,但是如今涿州的局势,难道将军还有不降的理由吗?”

田承嗣说道:“我城中还有五万大军,难道就不能和你们鱼死网破吗?”

方国寿说道:“将军不会的。”

田承嗣装作生气的说道:“方使是小看田某的勇气?”

方国寿说道:“方某只是不敢低估田将军的智慧。”

这下子田承嗣的心情好了一些,他问道:“这是为何?”

方国寿说道:“若是尉迟将军想要破城,只需要集中轰上半日,涿州城墙必然能轰塌,田将军以为范阳军能守住几日?”

田承嗣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涿州城内的守军士气低落,士兵们连城墙都不敢上,更不要说抵御唐军了。

方国寿又说道:“尉迟将军在西,秦将军在新保安切断将军西逃之路,让方某给将军算一算,如今这天下之大您还能去哪里?也只能南下去投靠史家父子了吧?”

“但史家父子为人阴狠狡诈,又素来垂涎将军麾下精兵,如今将军带兵仓皇难逃,就是不知道你的属下还能这么忠诚吗?”

方国寿这句话,彻底戳中了田承嗣的痛处。

史家父子早就对田承嗣手下的精锐垂涎欲滴了,掺沙子,挖墙脚,无所不用其极。

要不是田承嗣在军中素有威望,又果断处理了几个被史家父子买通的叛徒,这才没让史家父子的计划得逞。

如今自己在涿州城吃了败仗,仓皇南下逃跑投奔史家父子,史家父子肯定要想办法吞并他的部众。

田承嗣知道南下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是唐军开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他忍不住反驳道:

“我只是丢了涿州城,大军又没什么损失,难道还斗不过史家父子?”

方国寿却笑着说道:“田将军,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要斗的从来都不是史家父子啊。”

田承嗣愣了一下,但是很快明白了方国寿的意思。

方国寿也不做谜语人,直接说道:

“田将军如今最要防范的,不就是您的部将们吗?”

“匹夫!你是要用离间计吗?”

方国寿却淡淡的说道:

“其实刚刚将军已经认同了方某的话,已经对某个部将动了疑心了吧?”

田承嗣的眼角一挑,方国寿说的并不全对,因为刚刚那一瞬间,田承嗣对所有的手下都动了疑心,其中甚至包含他的嗣子田悦。

方国寿冷静的说道:

“我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假设,若是您的部将中有人起了野心,那么他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田承嗣也是一步步从裨将升上来的,对于中下层军官心中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

他说道:“那自然是找机会杀了我,向新主子邀功。”

方国寿抚掌称善,继续问道:“若是某个部将本没有反意,但是从何处得知了将军对他起了疑心,那他应该怎么做?”

“自然是一不做二不休,先杀了我自保。”

方国寿问完之后,田承嗣彻底陷入到了思考中。

按照方国寿这个说法,他手下部将叛乱几乎是必定发生的事情。

能在河东从军的,大部分都是有野心的。

在巨大的收益面前,田承嗣也不敢保证没人会动坏心思。

这时候田承嗣只要杀了一个反叛者,剩余的部下无论是有没有反叛之心,都会惶恐自危,那时候就算是本来没有反意的,为了自保也会抢先动手。

方国寿又说道:“我们易地而处,若是将军现在是您手下部将,您又要如何?”

这下子田承嗣更是脸色聚变,因为按照刚刚的推论,自己作为部将,最佳选择就是杀了上司。

这种猜疑一旦形成,就必然走向血腥的结局。

方国寿说道:“将军肯定打过猎吧?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狩猎,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会抢先动手吧?”

“这是必然!”

田承嗣说完,就陷入到了沉默中,只因为黑暗森林这个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

猜疑的种子已经埋下,只能迎接唯一的结局。而在这场黑暗森林的狩猎中,田承嗣是最危险的,因为只有他站在森林的明处,所有人都可能对他动手。

田承嗣立刻明白,在失去威望之后,自己再南下就是死路一条。

他抽出佩刀,一把砍断了方国寿的镣铐说道:

“方使者之前多有得罪!末将这就封存涿州城内田亩名册和士兵清册,末将将白衣素缟,向王师负荆请罪!”

次日清晨,田承嗣突然宣布打开涿州城的四座城门。

他身穿白色单服,背着荆条向尉迟信递交了投降书。

尉迟信扶起田承嗣,拉着他和自己一同进了涿州城,然后玩家迅速控制了涿州各处关键要害,接管了范阳军的军营。

参谋部的教官们迅速进入范阳军的营地,按照兵册开始清点士兵。

参谋长徐俊制定的清退方案中,凡是北地大族子弟一律清退;凡是超过四十五岁的老兵必须清退;凡是家中独子的必须清退。

五万范阳军中,一下子清退掉了一万多人,而这些被清退的士兵自己也非常高兴,因为这三类人本身也都是不愿意继续当兵的。

大族子弟多是被宗族逼迫来当兵的,虽然他们待遇要比普通士兵好不少,但是战场无眼,运气不好可是会死的,这些大族子弟又不是吃不上饭的破落户,自然是不愿意在战场上卖命的。

老兵和家中独子都是被抓壮丁来当兵的,他们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孙要抚养,能够离开军队自然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领了遣散费,这些人都被放回家乡,而他们都有家庭的羁绊,返回乡里也不会成为不稳定因素。

清退完毕之后,接下里就是整编了。

参谋部首先打散了编制,凡是父子、兄弟等同宗同亲一起当兵的,全部打散分到不同的营中。

田承嗣麾下的将领,全部都被尉迟信明升暗降,剥夺了他们直接指挥部队的权利。

这边参谋部忙的不可开交,尉迟信也没闲着。

涿州城既然被攻克,叛军在范阳也就再也没有大城可以据守了。

尉迟信派出玩家军队,迅速以涿州城为中心接管附近的城镇,同时也和唐山一样,在这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这样一来,整个范阳几乎全部落入越王手中!

与此同时,史朝义还在向田承嗣不断的写信,让他一定要拖延时间守住涿州城。

经过几场激战,史朝义终于将南霁云的军队打退到青州城下。

史朝义看着青州城,想到这些日子被南霁云打得那么憋屈,心中总算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破青州城,许大军劫掠三天!”

第六百六十章 太子离京

对于长安百姓来说,乾元年是一个难熬的年份。

乾元重宝发行之后,长安的物价飞涨,就连基层的官吏都无法靠着月俸维持生计。

对于这些有权的官吏来说,既然无法用月俸维持生计,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向下吸血。

王成伟有些头疼,最近长安城内欺压百姓的案子也多了起来。万年县在长安的几个县里已经算是好的了,但是这个月他依然处理了十几个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吏员。

王成伟可不管你到底是哪位朝廷大员的关系,遇到这种事情直接抓了关进万年县的大牢,证据确凿就立刻宣判,长安城出现奇景,朱雀大街东侧的万年县虽然也因为物价上涨百姓吃不饱饭,但是比朱雀大街西侧的长安县又要好多了。

万年县本来就工坊多,王成伟主政之后将各个坊内的市场改成了工坊,百姓怎么说都有一份生计。

如今虽然物价再涨,但是好歹还能有一份收入。

但是长安县就不同了,本来长安县内就没什么产业,如今经济萧条,失业的普通百姓就更多了。

失业加上物价膨胀,吊诡的一幕出现了,堂堂大唐的帝国明珠,让全世界都向往的城市长安城,竟然闹起了饥荒。

更诡异的是,长安县百姓逃荒的目标,竟然是和长安县一条街相隔的万年县。

长安县的县令名叫崔望,出自五姓七望中的清河崔氏,是上皇天宝十年的进士。

望族出身,又是进士出身,但是蹉跎到了今日还只是一个长安令,崔望混成这个样子都是因为一个字,贪。

虽然是出自五姓七望,但是唐代这些大家族普通族人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富庶。

古代社会嫡庶分明,大家族内也有诸多房头,同一家族顶多是守望相助互相提携,享受一些族学之类的公共福利,至于具体到每一个家族成员,是贫寒还是富庶,那就要看各自的父辈了。

而崔望父亲早亡,他这一支也不是嫡脉,考上进士之后他家的日子才有所改变。

崔望在上皇年间辗转了多年,依然只是正七品的芝麻官,在京畿地区做县令县丞。

后来安禄山攻入长安,崔望随着上皇逃入蜀中,后来族叔崔涣带着崔望赶去灵武投奔李亨,也算是混了一个从龙旧臣的资格。

长安光复后,崔望被任命为长安令,负责朱雀大街以西的长安县。

崔望奋斗了多年,这才混到了一个长安令。

而王成伟仅仅中进士一年,就已经和崔望平起平坐了。

而且长安县和万年县只隔着一条朱雀大街,两县也是经常被人拿出来比较的。

自从王成伟执掌万年县之后,万年县百姓的日子要比长安县好了不少,而且王成伟执法严格,万年县的治安也要比长安县好得多。

在长安钱乱之前,就经常有百姓想要搬去万年县生活。

不过大唐时代户籍制度严格,普通百姓想要迁居千难万难,那时候只有商户和匠户有机会搬去万年县。

而自从长安物价飞涨以来,不少百姓彻底没了生计,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户籍了,大量百姓从长安县逃入万年县。

崔望看到百姓逃入万年县,心情更加的糟糕,他首先向京兆伊上书,指责王成伟利诱长安县百姓,要求王成伟严格执行户籍,将逃入万年县的长安百姓抓捕,送回到长安县来。

崔望之所以这么气急败坏,除了嫉妒王成伟之外,百姓外逃这件事,确实影响了他的前途。

因为治下人口户籍,这是官员考察的第一要务。

人口减少,能够收到的税就少。人口少了,摊派的各项工作指标也难完成,而且本身治下户籍的增减,就是官员政绩的第一考核标准。

万年县吸纳长安县人口,这已经威胁到了崔望的政绩考核了。

对如今的京兆尹李揆来说,今年是一个难熬的年份。

前任崔光远怎么就这么幸运,在担任京兆尹的时候能将长安治安弄的那么好,也没遇到什么兵灾,最后还积累功劳入了政事堂。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