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68章

作者:肥鸟先行

韦应物拉着他说道:“监生也不是官,国子监想要当官要通过上舍的考试才行,这也不算是卖官鬻爵,这不是朝廷也没办法了吗,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第五百九十一章 争着捐监的玩家们

原来就在二月初,太子突然向朝廷上书,为了缓解朝廷的财政困难,太子请求朝廷开放捐监。

所谓的捐监,就是允许普通百姓向朝廷捐钱,然后就能获得一个国子监的监生资格。

按照东宫的奏折,国子监人数最多的时候就是上皇的开元年间,那时候整个国子监足足有上千名的监生在国子监读书。

但是现在国子监只有百余学子在读书,国子监完全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

按照太子的奏章,每一个监生名额定价五十旦粮食,也可以用相应米价的钱来捐这个监生的名额。

如今一旦粮食的价格差不多是五百钱,按照这个钱粮换算的话,捐一个监生的资格差不多是两万五千钱。

而一个普通七品官员的定俸是两千钱,按照这个算法只需要一个捐监的钱,朝廷就能够给一个七品官员发一年的俸禄。

这个奏章很快得到了朝廷上下的讨论,虽然目前皇帝和宰相对于捐监这件事都一言不发,但是朝廷上下已经因为这件事讨论起来了。

第一个对这件事表示反对的,竟然是主管国家财政的度支郎第五琦。

第五琦向朝廷上书,认为朝廷开放捐监,是对于朝廷制度的破坏,这些监生虽然不能直接入朝为官,但是依然会对朝廷的选官制度造成巨大的破坏。

而国子监原本是朝廷培养官员的地方,虽然因为朝廷的科举制度,导致如今国子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是只要通过上三舍的国子监内部考试,依然是可以获得授官资格的。

这样出售监生的资格,也会让大量不具有能力的人混入国子监,甚至侥幸通过国子监的考试而得到了朝廷的职位,那这些花钱买了监生资格的人,自然会想办法将投入的钱再赚回来。

很显然第五琦这个反对也是有道理的,作为掌管度支的官员,而且大家都说他是太子一党,现在却旗帜鲜明的反对捐监的政策。

不过比起第五琦的反对,东宫这边支持的声音更大。

朝廷如今连官员俸禄都快要发不起了,更不要说还要维持朝廷开支,这些都是不小的费用。

眼看着河南道的安庆绪闹得越来越厉害,河东的史思明父子也公开旗帜反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漕运才能恢复正常。

朝廷这时候不开放捐监,什么时候才能补发官员的俸禄呢?难不成以后还要拖延士兵的军饷吗?

太子的这个办法虽然也有弊端,但是一个监生的资格还是能够让长安甚至关中的富人掏钱的,有了这么一大笔的钱补充进国库,就可以缓解现在朝廷的财政困难。

而且对于朝廷来说,国子监的校舍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再修建更多的校舍,甚至对于很多富人来说,一个监生的身份并不是为了去国子监读书,只是需要这么一个读书人的身份罢了,完全可以不去国子监读书。

作为御史,捐监这件事自然也在御史台激烈的讨论了一番。

韦应物倒是认为开放捐监并不会影响朝廷,反正国子监如今大部分的校舍也都是空着的,反而可以解决朝廷拖欠官员俸禄的问题。

但是今天提到这件事,顾况依然是激烈的反对,顾况说道:

“国子监虽然现在衰败了,但是在国初也是很多名大臣的入仕之路,今天朝廷能为了钱出售监生资格,明天也可能为了钱出售朝廷的职位,这样的风气是绝对不能开的!”

韦应物叹息说道:“可是朝廷已经困难到这个地步,都快要发不起官员俸禄了,你我都知道如今在京官员的惨状了,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顾况说道:“义博兄,你最近去过状元公的万年县吗?”

韦应物摇了摇头,自从上一次上元灯会之后,韦应物知道王成伟公务繁忙,就没有再去打扰王成伟。

顾况说道:“万年县在王兄上任的时候,你我都是知道的,那时候万年县衙门是穷到什么样子。”

韦应物点点头,王成伟上任万年县的时候,万年县遭遇了雪灾,百姓都没有地方过冬,整个万年县衙门穷的连胥吏的赏钱都发不出来。

但是在王成伟上任万年县之后,如今万年县已经是京畿诸县中财政最好的县了,前几日万年县还招募了一批维持治安的巡街使,据说待遇相当的优厚,引来了很多人报名。

甚至现在长安城中有这样的说法,“宁做万年吏,不做长安官”,由此可见如今在万年县的待遇丰厚。

韦应物叹息一声说道:“谁不知道王兄的办法好,可是如今长安也哪里有人能用王兄的办法啊。”

王成伟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管子所说的“殖产兴业”。

王成伟将每个坊内的市集和倒塌的房屋拆掉,用来招募工商业主来开办各种工坊。

长安的各个坊本来就有很多的人口,这些百姓本来就是不错的劳动力。

王成伟招募过来的玩家商人玩家们,在长安开办的工坊很快就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来。

陇右的技术加上长安的劳动力,再加上长安是大唐最重要的市场,万年县的工坊自然是生意兴隆,而靠着从这些工坊收取的租金和商税,都让万年县赚盆满钵满。

如今万年县的繁华都是韦应物能够看到的,这些工坊也带动了万年县的百姓收入,增加了坊市的繁华程度。

万年县繁华的秘密也很简单,但是韦应物知道这可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事情。

如今长安其余的县,也想要学着万年县来殖产兴业,但是这些县要么没办法腾空出这么多的土地,又或者腾空出来的土地很快就被本地豪强大族占据,这些豪强大族占了土地也没有开办工坊,只是想要侵占这些土地,根本搞不出什么像样的产业来。

相比之下,王成伟这样能够将所有的土地都租出去,都建成盈利的工坊,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顾况说道:“堂堂东宫太子,不想着正道为朝廷开源,却都想着卖官鬻爵这样的歪门邪道,这岂是大唐之福?”

韦应物这下子更没话说了,无论如何东宫的这个建议实在是太上不来台面了,而且这个捐监的提议,其中可以操作的空间也太大了一点,未尝不是东宫有自己的私心。

不过虽然有第五琦和顾况这样的大臣反对,但是朝廷确实遭遇了财政困境,皇帝和政事堂最后还是同意,按照东宫的建议允许百姓捐钱购买监生的名额。

不过宰相张镐提出,捐监如果滥发,会对国子监的威信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一次捐监的名额控制在一千人,这样也能够帮助朝廷渡过难关,也不会滥发国子监的名额。

而另外一名宰相苗晋卿也提出,如果朝廷接受捐监的是粮食,那么就会导致长安的粮食价格上升,会让长安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所以要求捐监所用的必须是钱或者丝绢这样的货币,而不能直接捐粮食。

政事堂的建议也被附属在旨意中,皇帝宣布交给东宫来出售这一次监生名额,合计增加国子监的员额一千,按照一个监生名额两万五千钱来算,这就是两千五百万钱!

这笔钱对于鼎盛时期的大唐收入来说并不多,但是对于如今连官员俸禄都发不起的大唐来说,这也算是一笔救急的钱了。

东宫很快喜气洋洋的开始筹备起这件大事,由当今太子,弘王李俶亲自挂帅,在东宫前腾出了几个空房子来,专门挂上了捐监的牌子,开始大张旗鼓的在长安宣布可以用钱来捐监生的名额。

两万五千钱,其实对于长安的富人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太多的钱。

长安富甲天下,巨富不计其数,其中也有不少是想要进入国子监混一个监生名额的。

虽然现在的读书人看不起国子监,认为国子监考试出来当官不是正途,但是国子监的招牌依然响亮,也只有朝廷大员和公卿贵族的子弟,才能荫补进入国子监读书。

别的不说,国子监的博士就是普通人根本请不到的名师,普通商人哪里有资格让这些大儒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

国子监上三舍的考试算通过率不高,每年只有一二成的监生能够通过。

但是比起科举考试残酷的淘汰率,这个通过率可是要太高了,如果好好读书未必不能通过上三舍的考试,那可就不一样了,那就有了做官资格!

很快,东宫门口负责捐监的房子就挤满了人,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捧着钱,求着捐一个监生的资格。

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早就得到消息,从陇右带着钱赶过来的玩家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火爆

捐监的建议,是太子的谋臣窦参出的点子。

太子原本以为自己举荐了第五琦,那么第五琦就能够忠心于他,可没想到第五琦坐上了度支郎后,对于东宫的请求往往是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在度支上照顾东宫和太子控制的衙门。

这一切都让太子李俶气愤不已,可是第五琦是依靠理财能力才得到了父皇器重的,只要他能够掌握好度支,那么父皇就绝对不会替换他。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李俶心情更加的郁闷,而更加让东宫郁闷的是,朝廷没钱了。

因为汴河漕运的淤塞,再加上安庆绪在河南道闹起来,导致了整个漕运都受到了影响了,朝廷今年日子不好过了。

朝廷财政困难,皇帝亲自削减宫内的开支,听说张皇后都开始带领宫女在朝廷内纺纱织布了,更不要说东宫的开支了。

为了向朝廷大臣表明态度,李俶带头削减了东宫的开支,这让本来在夺嫡中花费巨大的李俶更加捉襟见肘了。

就在李俶一筹莫展的时候,窦参向李俶提出了捐监这么一个想法。

“朝廷卖监生的名额?”李俶一开始听到窦参的想法后也是皱起眉头,这个办法真的可以吗?

不过李俶倒不是觉得捐监这件事会破坏国家的制度,而是觉得真的会有人来买监生的名额吗?

窦参却说道:“殿下,虽然国子监的员额在您看来并不值钱,可是在民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要朝廷开放捐监,肯定有很多人会拿着钱要来买的。”

李俶将信将疑的向朝廷上了奏章,请求开放国子监的捐献,在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后,李俶就将捐监的事情交给了窦参来做。

这时候窦参又向李俶建议道:“殿下,捐监的钱都是要入国库的,我们操持了这么久,如果都只是给朝廷做事,那就太亏了。”

李俶也点点头,自从建议朝廷开放捐监以来,李俶背负了很多骂名,御史台的那些御史们不停的上书斥责自己,搞得李俶都十分的郁闷。

也不想想开放捐监是为了谁的俸禄!

听到窦参这么说,李俶也起了别样的心思,是啊,自己忙了这么久,都是给朝廷收钱,那样也太亏了。

只听到窦参说道:“朝廷规定是要折合五十旦粮食的钱,又要求捐监的名额只能在一千人之内,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窦参在李俶的耳边说道,李俶听得眼睛一亮说道:“这样真的可行吗?”

窦参自信的说道:“当然可行!”

李俶拉着窦参的手说道:“时中,那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了!若是真的能为朝廷为东宫敛得钱财,那你就是大功劳一件!”

窦参在东宫清理了几间空屋子,接着挂上了牌子,又在《长安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告示,将朝廷开放捐监的事情刊登在了报纸上。

接着窦参又让人在长安各个门上都贴出了捐监的消息,整个长安城立刻轰动了!

要知道以前的国子监,必须要是朝廷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或者是有爵位的勋贵子弟才有资格在国子监进学的。

长安也有不少有钱的富商,但是他们的子弟却没有做官的机会。

在大唐,做官绝对不是有钱就可以的。

进入官场的几条路,荫补、国子监和科举,这三条路都是对读书人开放的,不是官员子弟根本就很难步入官场。

科举考试让寒门子弟进入官场,可是这寒门也是门,也是要几代读书人才能称之为寒门。

普通的长安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称呼自己为寒门,就算是有钱的富商想要和寒门结亲,寒门也都会自持身价不愿意和商人结亲。

而这一次开放捐监,只需要花钱就能买到了监生的名额,这自然引起了长安的疯狂。

很快,东宫门口就被这些商人踏破了,还没等到窦参准备完毕,这些商人就已经连夜派人在东宫前排队了。

除了长安本地商人的疯狂,玩家们得到了这个消息也疯狂了!

比起录取率很低的科举考试来说,从国子监步入官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

只要通过上三舍的考试,就能得到做官的资格,这种通过性考试的难度,可是要比科举考试低得多啊!对于玩家来说,这种考试的难度可是太低了!

虽然国子监步入官场的起点要比科举正途要低很多,只能从偏远地区的县丞县尉开始做,但是好歹也是做上官了啊!

更不要说国子监的监生,本来也拥有一部分读书人的特权,就算是不考上三舍的考试,能够得到一个监生的名额,对于在长安活动也是好处多多。

大量长安的玩家都开始凑钱,要为自己捐一个监生的名额。

等到玩家们赶到东宫门口,只看到窦参又让人贴出了新的告示。

朝廷拿出来让捐监的名额只有一千个,但是捐监也是要核对资料的,那些有罪在身和不符合朝廷条件的也不能做监生。

所以东宫贴出告示,如果按照正常的价格,捐一个监生需要两万五千钱,但是交了钱只能登记下名字,必须要等到朝廷复核完毕才能等到监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