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374章

作者:肥鸟先行

李亨对着自己父亲说道:“父皇,得祖宗保佑,两京终于光复,父皇也可以在太极宫安享晚年了。”

李亨这么说,准备让上皇居住在太极宫,自己居住在大明宫。

这倒也不是慢待了上皇,太极宫和大明宫相连,虽然太极宫规模不如大明宫,但也是大唐第二大宫殿。

但是李隆基却说道:“吾儿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但是朕更习惯住在兴庆宫。”

这下子李亨犹豫了。

长安三大宫殿,兴庆宫的规模最小,和太极宫和大明宫也不相邻,而是在长安城西春明门边上。

李隆基自从宠幸杨贵妃之后,他政治生涯的后半段,几乎都住在兴庆宫内。

著名的花萼相辉楼,就在兴庆宫的宫墙边上,每年的元宵的灯会,李隆基都会带着杨贵妃登上花萼相辉楼,与民同乐。

李亨并不是舍不得一座宫殿,兴庆宫在长安城西门附近,并不利于控制,也不方便李亨控制上皇。

兴庆宫靠近西城门,万一上皇联络城外的军队,万一上皇从西城门逃出长安?

这些念头都在李亨脑中闪过,可是看到上皇垂垂老矣的样子,李亨心中又是一丝不忍。

这些年的父子亲情,在皇权斗争中已经磨灭殆尽了。

但是李亨眼前这个老人,曾经是执掌整个大唐权柄的圣人,曾经他一声咳嗽,都能让满朝大臣跪地请罪。

如今上皇用祈求的语气,向自己要求住在兴庆宫,那这点请求自己能拒绝吗?

李亨终究还是心软了,他看了看朝堂上的大臣,并并没有人出来替上皇说话。

而上皇扬着胡须,只是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李亨,眼角露出泪光。

这下子李亨终于心软了,罢了,这毕竟也是自己的父皇。

李亨最后说道:“父皇,既然如此,那就请您住在兴庆宫吧。”

李隆基脸上终于露出喜色,能够返回他日思夜想的兴庆宫!

接下来是礼部官员引导李亨去祭祀宗庙,最后是在太极殿举行宴会,赐宴大唐群臣。

而上皇彻底退出了这些政治活动,返回兴庆宫中闭门谢客。

等到赐宴结束,宰相兼任吏部尚书裴冕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场二圣回銮长安的典礼终于结束了。

只不过裴冕并不知道,有人从中看到了,一场风暴正在长安上空酝酿。

陇右都督府在长安的留后院中,商博和周世的手握在一起。

“周副使,多亏了你在长安筹备留后院,辛苦了!”

周世得到了上司的夸奖,心情相当不错。

张乐言搬下了行李,日后被玩家们称为长安三巨头的三人终于聚首。

商博坐在主座上,对着两名副手说道:

“新资料片发布了,以后来长安的玩家会越来越多,我们以后的工作有的忙了。”

张乐言笑着说道:“玩家多了,我们力量也大了,长安肯定有很多任务,都要靠着大家合作完成。”

商博点头说道:“长安是大唐政治中心,起风波是必然的。今天二圣回銮就是预示长安不会太平了。”

三人中,周世的政治经验最浅,他问道:“会长,请您详细说说。”

都是自己人,商博当然不会对周世卖关子。

他说道:“都是一家人,我就按照我那边习惯叫你阿世了,你是怎么看待权威的?”

“权威?”

周世看着商博,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提出这么一个话题。

不过周世也是历史系的研究生,政治历史不分家,他按照老师张端阳课上教的说道:“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商博说道:“没错,古代帝王赖以统治的基础,不是受命于天的天命,而是权威。”

“按照现代公共关系学的看法,权威可以根据来源分为三种。”

“一是传统,比如皇帝,比如上皇,他们的父祖都是皇帝,在大唐这个封建朝代,身为皇室就能获得传统的权威,也就是受命于天。”

周世点点头,皇权深入这片土地,传统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二是魅力,一个有魅力的君主,可以让臣子和人民更愿意追随他,魅力可以是个人能力,也可以是性格上的优势,也可能是长相上的优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能让敌对阵营的人都为他效力,这就是魅力权威的作用。”

商博说道:“论魅力权威,上皇可要比当今皇帝更有魅力权威。”

众人都沉默了,商博说的没错,执掌大唐四十二年,后世也一直对开元盛世充满了遐想,李隆基的魅力在所有封建帝皇中也是排的上前列的。

“第三就是理定法定权威,这是国家制度,法律赋予的权威,皇帝也是百官的最高领袖,是文官制度上效忠的君主,皇帝拥有这一层的权威。”

商博最后掰着指头说道:

“传统权威,上皇和皇帝都有。”

“魅力权威,上皇更胜一筹。”

“法定权威,皇帝比上皇强。”

听到商博说完,这下子张乐言和周世都沉默了。

商博说道:“在大唐这样的封建朝代,皇帝的权力基础就是权威。”

“而权威也是需要一步步的建立的,今天二圣回銮的仪式上,皇帝想要赦免张均,但是被上皇当面劝阻,这是什么?”

“上皇或者是作威作福惯了,或者是因为真的恨张家兄弟,这才阻止皇帝赦免张均。”

“可是他这么做了,就是对皇帝权威的损害。”

“作为一个权威并不稳固的皇帝,你们觉得皇帝能承受这样的权威损害吗?”

商博说完,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周世过了很久,这才叹息说道:“也就是说,皇帝和上皇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

商博说道:“何止是无法避免,简直是一触即发。”

商博叹息一声说道:“皇帝也难啊,下面诸子夺嫡,上面还有一尊太上皇,地方藩镇未平,朝臣太监都别有二心,你们说难不难?”

张乐言和周世纷纷点头。

不过商博很快话锋一转说道:“长安越乱,建宁王就越有机会。”

“如果长安不乱,李唐皇室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有建宁王的机会吗?”

“这就是这样的乱世,才有夺嫡的机会,也只有震荡的朝堂,才有我们玩家的机会!”

商博对于长安刷经验充满了信心,跟着他张乐言和周世也有了信心。

在礼部的正冠堂中,礼部官员正在对王成伟在内的新科进士们进行最后的培训,明日就是他们接受皇帝殿试的日子。

第四百七十八章 殿上问对

皇帝搬进了大明宫,上皇去了兴庆宫。

三省六部和各寺搬进了南衙,这座帝国心脏再次跳动起来。

大清早的,王成伟就再次穿上了红色吉服,站在含元殿大殿的门口,全身哆哆嗦嗦的等待皇帝的召见。

虽然在过道两边升起了火盆,但是今年长安也确实够冷的,王成伟穿了一件羊绒的保暖内衣,依然无法抵挡彻骨的寒风。

清扫积雪的太监在辛苦的工作,昨天晚上的雪也不小,他们需要将含元殿前的广场都清扫出来。

王成伟是新科状元,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时候,一名太监走到队伍前,大声说道:

“宣,新科进士状头,陇右王成伟进宫觐见!”

王成伟随着这个公公,走过了长长的大殿回廊,走到了含元殿的正门。

“状元公,请吧。”

太监满脸含笑,对着王成伟笑着说道。

而王成伟也得到了裴冕的指点,一块银饼从他袖子里滑下来,塞进了这个太监的手里。

太监脸上的笑容更甚,他说道:“杂家鱼朝恩,为圣人司尚书事。”

王成伟一惊,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见到了一个日后的大人物。

鱼朝恩可是后期权倾朝堂的大宦官,不过现在他的职司是司尚书事,这并不是什么高级职位。

唐代设立内侍省,尚书监是内侍省下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负责管理皇家藏书。

司尚书事听起来厉害,其实就是皇帝的文秘。

不过能够给皇帝做文秘,那也是相当厉害了,也难怪日后鱼朝恩能飞黄腾达。

这时候站在大殿边上的殿中御史投来了斥责的目光,王成伟立刻闭上嘴。

御史除了要弹劾官员,也有维持朝廷纲纪的任务。

皇帝举行各种仪式的时候,都会有殿中御史站在边上负责督导。

如果只是普通的小问题御史会睁一只闭一只眼,但如果是殿前失仪,那御史就可以立刻参奏了。

王成伟立刻按照昨日礼部培训的礼仪,等待皇帝的宣召。

不一会儿,另外一个老的太监走出来喊道:

“宣,新科进士,陇右王成伟进殿。”

王成伟立刻按照礼仪拜谢皇恩,然后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走进了大殿中。

这下子殿中御史才露出满意的表情。

含元殿中,高高坐在御座上的皇帝之外,还有几名官员坐在殿中。

昨天的礼部培训已经讲了这些官员的职责,王成伟只是粗粗的看了一眼。

最靠近皇帝的是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唐代注重史官,这两个人是负责记录皇帝起居注的。

起居注就是皇帝日常工作的总结,皇帝对外臣的所有事务都要在史官见证下记录下来。

等到皇帝大行之后,再由专门的史官负责编写皇帝的实录,这是对皇帝一生功过的总结。

在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后下手,是翰林院的供奉。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