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303章

作者:肥鸟先行

酒具中的美酒会随着庭院中的流水向下漂流,围坐在流水边上的人随时可以拿起美酒畅饮。

而精心烹饪的美食,也都会放在木质的器皿中,随着流水漂流而下,想要吃的人可以随时从流水里拿出来吃。

玩家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奢华的场景,纷纷打开了录像系统。

周波也忍不住感慨道:“这开派还是要看大唐啊!这排场拉满了!”

门口唱名的小厮接过众人的请帖,大声喊道:“陇右十七子到!”

对于这个和偶像组合差不多的名字,王成伟是抗拒的。

但是自从陇右十七子的名号打响了之后,倒是很快在凤翔府扬名。

唱名之后,在场的文人雅士都将目光聚焦过来,看向这个最近在凤翔府声名鹊起的“团体组合”。

王成伟等一群人都穿着棉布的长衫,虽然不如丝绸那么华丽,但这些印染的棉布色彩鲜亮,还都印刷着亮眼的纹路。

而且棉布要比丝绸保暖,穿在身上也要比柔软的丝绸挺拔。

随着陇右十七子在凤翔府走红,他们的衣着打扮也引起了凤翔府文人雅士的注意。

棉麻虽然是庶民的衣着,但是没有登科的士子依然是普通百姓,一些寒门的学子,为了能在凤翔府访友的时候不太寒酸,甚至要变卖田地购买一件丝绸衣服。

唐代人好奢靡,虽然不像是魏晋那样以家世录用官员,但是连一身好衣服的穷士子还是被人看不起的。

看到陇右十七子自信的穿着棉布出入达官贵人的府邸,陇右运来的棉布也就成了新的选择。

陇右都督府留后院的商行里,各种印染的布料大受欢迎,能够缝制棉衣的裁缝也生意火爆。

这次参加公主府诗会的士子中,就有不少穿着棉布衣服。

这种场合自然是熟悉的人抱团坐在一起,王成伟找了一处空着的地方,一群玩家嘻嘻哈哈的坐下。

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次公主府诗会邀请了如今在凤翔府出名的所有年轻学子,流水边上坐满了人。

到了诗会开始的时候,一声清脆的磬声响起,一名寺人捏着嗓子喊道:

“公主到!”

身穿华丽红袍的延光公主,在侍女的簇拥下走进了院子里。

不得不说,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延光公主都是玩家所见过顶尖的“女性NPC”。

《大唐风云》一直被玩家们戏谑称之为“和尚游戏”,整个游戏的女性角色很少,虽然陇右那地方也有不少各具风情的胡姬,但是出名的女性NPC几乎一个都没有。

延光公主独特的皇女轻熟女气质,一出场就艳压全场,玩家们纷纷打开摄像功能!

谁说我们大唐风云没有女角色的!

这样的皇室贵女,又怎么是那些妖艳贱货能比的!

延光公主坐到了流水最上游边的凉棚下,名叫婉儿的侍女用清脆的声音喊道:

“至德二载,岁在丁酉,暮秋之时,会于凤翔公主府。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公主制曰,本次诗会以文会友,是为当今文坛一幸事。”

“本次诗会所作之诗,都会誊抄在集,送给皇帝陛下御览。”

在场的士子纷纷激动起来,能送给皇帝御览,也就意味着写得好的能入了皇帝的眼睛,只要能在皇帝心中留下名字,说不定就多了几分中进士的希望。

看到下方的气氛逐渐热了起来,婉儿又说道:

“本次诗会公主殿下还拿出一珍稀宝物作为彩头,赠与拔得头筹之人。”

“至于这次诗会的题目呢。”

只看到一身红衣的延光公主,款款的从软塌上站起来,将一只精美的木雕放在流水中。

侍女婉儿说道:“公主制曰,本次诗会就以流水中之物为题!”

第四百零三章 王谢堂前

延光公主放在水中的,是一只木雕的燕子,这只燕子栩栩如生,从流水上游顺着水流而下,从每一个参加诗会的士子面前飘过。

看来是要以“燕”为主题作诗了。

不少士子都低头苦思冥想着怎么作诗,想要靠着一首诗扬名天下。

那些有些急才的士子则让侍女端上笔墨,在纸上写写改改,准备磨合出一首惊世之作出来。

燕子木雕从上游流到了下游,却没有人出手捞起木雕。

等到木雕流到了王成伟面前的时候,他将手伸进了水里,将木雕捞了起来。

延光公主美目一亮,名叫婉儿的伶俐侍女在她耳边说道:

“主,这就是陇右十七子王成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

只看到王成伟拿起木雕的燕子,直接开口说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说完,满场都寂静了下来。

一个年轻的士子忍不住拍手叫好,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不妥,立刻闭上嘴巴。

延光公主看着王成伟,这首诗的所写的乌衣巷,就是东晋迁都建康后,王侯公卿居住的地方。

旧时王谢堂前燕,其中的王家,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在的家族。

当年西晋衣冠东渡的时候,王导扶持晋元帝司马睿登基,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而其中的马就是东晋皇室司马家,而王自然就是王家了。

而谢家,则是主动了淝水之战,击败了前秦苻坚大帝的谢安家族。

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所表达的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寓意深远,让所有人都回味不已。

可是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一首诗开场,又总觉得有些晦气。

延光公主皱眉看着王成伟,可偏偏这王谢堂前燕,又切合自己放入流水中的燕子木雕。

而这个王成伟来自于太原王家,偏偏又是东晋王家的同宗。

他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偏偏又让人说不出话来。

延光公主很快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一首劝谏诗。

用王谢家族的盛极而衰,来劝谏父皇要励精图治!

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延光公主立刻用欣赏的语气说道:“好诗,好诗!”

既然公主都说是好诗了,众人也跟着鼓掌。

负责记录诗词的宫人,将诗词用小字誊抄在雪白的陇右宣纸上,又请王成伟题上了名字。

王成伟将燕子木雕重新放回水里,周波立刻将木雕拿起来。

他大大咧咧的念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好诗!”这下子延光公主脱口而出,就连侍女婉儿都拍掌叫好。

比起王成伟寓意深远的讽谏诗,周波这首“情诗”更对公主的胃口。

这种美丽的花儿总会掉落,似曾相识的燕子归来的情感,让延光公主一时都痴了。

在场的士子也纷纷叫好,只是看到周波五大三粗的体型,众人又嘀咕起来,这位周兄长得这幅样子,却总写这类情感细腻的诗,还真有一种张飞绣花的违和感。

接着陇右的其他玩家纷纷站起来做诗,他们所选的诗句也都是后世的传世名篇,等到十七人念完了自己的“作”的诗之后,整个别院都安静下来。

士子们纷纷沉默下来。

这还让人怎么作诗啊!

这么十七首诗,任何一首都能够名扬天下,竟然出自同一场诗会?

这可都是要写在诗集上的,要呈送给皇帝的看的!

十七首珠玉在前,你后面弄个垃圾诗,那不是让皇帝嫌弃吗?

众人纷纷低下头,都知道自己写的诗和陇右十七子所写的有云泥之别,那还是不要丢人现眼了。

热闹的诗会突然冷了下来,延光公主也有些激动。

这十七篇可都是传世的诗作,都是在自己的诗会上写下来的。

这次诗会肯定要载入史册!而举办诗会的延光公主,也自然会在史册中留下一笔!

能够主持这场文坛盛事,真是幸运啊!

婉儿再次击打罄,悠扬的声音响彻全场,婉儿问道:“还有郎君要作诗吗?”

这时候,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轻士子站出来说道:

“京畿韦应物,有诗一首。”

韦应物站出来说道: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

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

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韦应物这首诗说完,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叫好声。

“好!”

“终于出了一个中原文士能迎战陇右十七子了!”

“这首诗虽然不错,但是和陇右十七子那几首比,还是有些差距。”

“这位韦兄能够有勇气站出来作诗,已经很强了!”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