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302章

作者:肥鸟先行

一时之间,陇右学子的才名引起了整个凤翔府的关注,“陇右十七子”,已经成了如今凤翔府达官贵人和百姓们共同的话题。

“登楼斗诗”的周波,还是在教坊司写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张乐,陇右保荐的十七名考生,在凤翔府赚足了眼球。

紧靠着皇宫的延光公主,正是如今在凤翔府名声极大的大唐公主,无数大唐的读书人,都以能够参加她的诗会为荣。

延光公主坐在房间中,看着眼前这面玻璃镜子。

镜子将她的容貌完全反射了出来,看着自己美丽的面容,延光公主用手抚摸镜子,对着身边的侍女说道:

“婉儿,这玻璃镜子可要比铜镜好用多了,也不知道倓弟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听说如今凤翔府最大的两名镜子,一面在张皇后那里,一面就是我这个了。”

名为婉儿的侍女自小陪着延光公主长大,她一边给延光公主梳头一边说道:

“要我说,还是公主您这块更好。”

延光公主问道:“为何?”

“这镜子都是头等好的,但还是咱们这面镜子照出来的人更好看些!”

延光公主捂着嘴笑起来,显然侍女的打趣让她心花怒放。

商博是个办事周到的人,李炎其实早就忘记了这个姐姐,但是商博却周到的给公主府送上了礼物。

延光公主如今颇为受宠,商博又主动拜访,提议资助延光公主举办诗会。

同时又送上了不少珍贵的礼物,说是交给延光公主当做诗会的彩头。

不过延光公主也不是傻子,这些贵重无比的礼物,根本就不可能拿出来当做诗会的彩头,这就是建宁王送给公主的礼物。

这商博送礼送的雅,商博本人又是风度翩翩,这让夫妻感情不睦的延光公主,心中微微起了漪澜。

侍女又拿出首饰匣子,挑出了一颗镶嵌了大颗水晶彩珠的钗子,对着延光公主说道:

“主,建宁王送的这钗子可真好啊,这么无瑕的水晶中封着一朵桃花,竟然有如此巧夺天工的宝石!”

延光公主拿起钗子,在手中把玩了一番说道:“倓弟有心了。”

延光公主如今不过二十四岁,也只比建宁王大四岁。

公主的生母身份地位,也养成了她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

延光公主原本并不受宠,她头婚嫁给了杨玉环姐姐虢国夫人之子殿中丞裴徽。

要知道当时公主的太子父亲,正被咄咄逼人的杨国忠逼迫到废太子的边缘,这场婚姻更像是李亨对杨国忠的投降书。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场马嵬坡兵变,权倾大唐的杨国忠被叛军所杀,而延光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也被杀,年轻的公主就成了寡妇。

之后延光公主随着父皇来到灵武,也许是对这个被当做礼物送出去的女儿的愧疚,李亨开始重视这个女儿。

而自小就见惯了人情冷暖的延光公主,很快抓住了父皇的需要,从一个小透明公主一下子成为皇帝的掌上明珠。

只是天家向来薄情,虽然现在的延光公主受到了皇帝宠爱,但是她第二场婚姻依然是一场政治婚姻。

改嫁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和萧衡的儿子、太仆卿萧升。

这萧家也是望族,虽然不在五姓七望之列,但是萧家是梁武帝萧衍的后裔,家中有多人在朝廷中担任卿相。

侍女婉儿给延光公主插上钗子后说道:

“陛下这个时辰还要召公主进宫,可见圣宠之盛啊!”

延光公主得意的露出笑容,不过她也知道父皇召唤自己入宫,可不单单是宠爱女儿这么简单。

延光公主盛装进入皇宫,在太监的引导下,在明政殿见到了正在批改奏章的父皇。

见到延光公主,李亨心情也是不错,他放下朱笔说道:

“今日是家事,不用多礼了。”

不过延光公主还是恭敬的说道:“圣人安康。”

李亨却突然说道:“以后还是不要叫‘圣人’了吧,朕当不起这称呼。”

李亨突然陷入到回忆中:“圣人还是你皇爷爷改的呢,以前的皇帝可从没有自称圣人的。”

“不过那时候大唐可是万国来朝的惶惶盛世,你皇爷爷将天宝三年改为天宝三载,自比功劳于三皇五帝,又让宫人称呼自己为圣人,却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大唐却变成了这幅样子。”

延光公主只是低着头,这种话题她可没资格掺和。

等到李亨回忆完了,他这才说道:“你那个诗会好好办,要是有才学出众的寒门学子,你也可以向朕举荐。”

延光公主心中一喜,要是自己举荐的人中了进士,那日后科举要走通她路子的学子就更多了。

对于她这种皇室公主来说,对皇帝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这也是她富贵的根源。

李亨话锋一转说道:“倓儿举荐的那几个士子最近在凤翔府动静不小啊,你明日可邀请了他们?”

“女儿当然请了,明日诗会结束,女儿就将诗集送到宫里来。”

看到李亨满意的点头,延光公主知道自己这次又走对了方向。

第四百零二章 曲水流觞宴

从宫里出来,延光公主返回到公主府,就立刻喊来了筹备诗会的太监。

延光公主得到皇帝的青睐,皇帝专门赏赐了十名太监来伺候公主。

这个伶俐的太监名叫姜桂,读过几年书,所以这几次公主府的诗会都是姜桂筹备的。

“公主,请您放心吧,这次诗会都已经筹备妥当了!”

姜桂筹备诗会好几次了,他本来就是个伶俐又细心的人,连续几次都没出纰漏,也让延光公主的诗会在凤翔府成了最有名的诗会。

延光公主对于姜桂非常的满意,不过明天的诗会是秋闱之前最后一场诗会了,又被父皇关注,自然要办的更好。

延光公主对身边的侍女说道:

“婉儿,把建宁王送给本宫的那件宝贝拿过来。”

婉儿立刻说道:“公主,那可是您最喜欢的。”

延光公主说道:“看你这个没见识的样子,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婉儿捧来了一个檀木的箱子,延光公主亲自打开箱子,只看到一个八音盒躺在一团锦缎当中。

这个八音盒的外壳都是用纯金打造的,上面镶嵌了各种宝石。

延光公主上了发条,八音盒发出悠扬的音乐。

一首《致爱丽丝》隽永动听,延光公主听完了音乐,意犹未尽的说道:

“听商留后使说,这首《制延光公主歌》,是倓弟思念我所作的曲子,但是我怎么不知道倓弟还有作曲的才能?”

婉儿立刻笑着说道:“婢听说商留后使精通音律,还能以一种类似于琵琶的奇特乐器弹奏乐曲,这八音盒莫不是商留后使假托建宁王所送的?”

延光公主拿起一个枕头扔向了婉儿,娇嗔的说道:“让你乱嚼舌头根子!”

看着缓缓演奏的八音盒,延光公主缓缓的说道:“匏土革,木石金,再加上丝与竹,此乃八音。小小的盒子竟然能够自动放出此等美妙的旋律,此物真的是巧夺天工啊!”

延光公主对着姜桂说道:“你放出风去,这八音盒就是本次诗会第一名的奖励。”

姜桂立刻伏在地上说道:“公主,这可是您心爱之物啊!”

延光公主却说道:“本次诗会是秋闱之前最后一次诗会,等秋闱后朝廷就会迁回长安了,这可能也是我们在凤翔府举行的最后一次秋闱了。”

从长安仓皇的逃出来,延光公主的人生被马嵬坡兵变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骄纵却不受宠的皇室贵女,身为太子之女虽然婚配在长安,但是丈夫对自己不亲近,长安的繁华和奢靡,是流淌在延光公主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年华。

从马嵬坡兵变开始,自己那个名存实亡的丈夫被叛军勒死,在仓皇中延光公主跟着父皇来到了灵武,眼看着当年那个隐忍的父皇在灵武登基。

从这个时候开始,延光公主变成了一个体贴的女儿,聪明的大唐公主,她善于用自己的身份平衡皇室和外臣的关系,第二次婚姻又让她有了新的舞台。

延光公主摆正了自己的定位,长袖善舞于宫廷内外。

很快,延光公主为了这次诗会,拿出自己心爱宝贝作为彩头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凤翔府。

前线的战事虽然紧张,但是收复长安的喜悦冲淡了之前紧张的气氛。

反倒是秋闱逐渐成为了百姓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毕竟秋闱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在这个以才学为选拔标准的时代中,秋闱不亚于后世的全民选秀活动。

而这些年轻士子在秋闱之前的造势,也等于是秋闱的海选宣传。

这一次延光公主的诗会,更是等于总决赛之前的预演赛。

所以当这次诗会召开的时候,延光公主的别院前已经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了。

“听说了吗?这次陇右十七子都要参加这次诗会呢?”

“陇右十七子,就是最近名扬凤翔府的陇右考生吗?”

“当然就是他们了!陇右十七子现在可是凤翔府最热的人物啊!”

“没想到这次陇右举子一鸣惊人,这陇右十七子怕是要领导大唐文坛了!”

“就不知道这次秋闱,陇右十七子能中弟几人了!”

“就看这次诗会,能不能传出千古名篇了!”

拿到了拜帖的玩家们,结伴来到了延光公主的别院。

看着这座雅致的院子,又看着来来往往的锦衣玉袍的读书人,王成伟只感觉一种迷幻的割裂感。

明明都是如此的乱世了,凤翔府的公卿贵族和文人雅士们,依然试图保持着盛唐的余韵。

凤翔府的生活依旧的奢靡,但曾经繁华的关中大地,已经是赤地千里十户不存一户了。

文人雅士们依然是聚集在公主府吟诗作对,这也让王成伟非常的不爽。

周波对着王成伟说道:

“王哥,没想到凤翔府的公卿还这么奢靡啊。”

王成伟点头说道:“都说大唐奢靡,可没想到现在连两京都没有光复,在凤翔府就铺张开了。”

公主府的这座别院在靠近凤翔府的城廓处,这里本来是一座富商的豪宅,等到朝廷来到凤翔府的时候,这个富商将宅子赠送给了皇室。

这个宅子就被皇帝赠送给了爱女,后来公主府又找来工匠,将这个宅子重新翻修了一遍。

工匠从护城河引入了活水,人工制造了一条支流穿过庭院。

延光公主也是一个爱好风雅的人,她按照魏晋时代的典故,将诗会命名为“曲水流觞宴”。

参加诗会的文人雅士,就在庭院中围坐在水流边上,侍女们在上游放下木质的酒具和餐具。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