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167章

作者:肥鸟先行

这次战事失利,损失的不仅仅是大军,同时又让收复两京变得遥遥无期起来。

一想到这里,皇帝差点就要吐血。

可是还没等到皇帝吐血,一个又一个的糟糕的消息传来。

首先是南阳被叛军攻陷,这个消息如同当头一击打在凤翔府朝廷头上。

南阳,自从汉代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炼铁基地,当年东汉光武帝能够中兴,最大的一个基本盘就是掌控了南阳的铁官。

南阳至今也是大唐的武器铠甲锻造基地,南阳失陷就意味着唐军的盔甲武器很难补充。

这个消息已经足够糟糕了,另外一个消息更是让皇帝手脚生寒。

江淮水陆重镇,睢阳已经被叛军围攻了快要一年,如今睢阳弹尽粮绝,向朝廷求援。

睢阳太守张巡已经苦苦支撑了一年,但是朝廷依然没有援军前来,他在求援奏折上写道:“睢阳百姓衣不蔽体,无粮可食,难以为继。”

睢阳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

从江淮收来的粮食丝绸,都要从淮水向西,经过古运河再进入汴河,最后运送到凤翔府。

如果睢阳失陷,凤翔府朝廷就要失去江淮地区的财政输血,那才是对大唐朝廷最致命的打击!

这下子皇帝终于撑不住了,他的脑袋一涨,彻底的晕了过去。

“陛下!陛下!”

李辅国抱着皇帝,连忙让小黄门去传太医。

等到皇帝再次醒来,政事堂的诸位宰相都已经站在床前。

宰相韦见素看到皇帝苏醒,连忙上前问道:“圣人,能言否?”

皇帝清了清嗓子,总算是说了一句话:“朕无碍。”

这句话虽然虚弱,但是总算是众宰相放了心,皇帝还有处理政务的能力,那朝廷才能安定。

清醒之后,皇帝立刻说道:“郭子仪可有奏疏过来?”

宰相韦见素说道:“郭平章的请罪奏折已经送到政事堂,臣等正准备请陛下圣裁。”

皇帝立刻说道:“请罪奏折朕不看了,撤去郭子仪平章军国重事之职,改为尚书左仆射,其他一切如故。”

韦见素低着头,领下了皇帝的旨意。

撤去一个本来就有名无实的宰相头衔,尚书左仆射依然是高官,这说明皇帝还是要依仗郭子仪平叛,所以板子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皇帝继续说道:“召回广平王,令广平王和回鹘叶护王子再催一催,请回鹘速速出兵。”

宰相们纷纷记下来,这些旨意还需要翰林学士写成诏书,再由政事堂通过拟成圣旨。

接着皇帝又问道:“睢阳太守张巡发来数道奏折,说叛军围困睢阳,众大臣可有解救之策?”

众宰相都沉默不语,作为首相的韦见素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朝廷手中已经无兵马可派,只能赏赐睢阳太守张巡,命令其再坚守一段时间。”

皇帝也只能叹息一声。

再问道南阳失陷的事情,重宰相又是无言以对。

连续处理了几道紧急政务,皇帝也累得不行,他对身边的李辅国说道:

“请秘书监泌公见驾。”

宰相韦见素知道皇帝是送客了,不过他还是说道:“臣请政事堂轮值宫中。”

皇帝有疾,宰相都要在皇宫里值班,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在皇帝生病期间作乱。

皇帝自然明白这是必要的措施,他点头说道:“诸位相公辛苦了,轮值的名单上加上秘书监李泌,今日就让李泌在宫中值守吧。”

这时候皇帝才想起来扶自己登基的李泌,等到黄门拿着圣旨到了李泌府上,身体不适的李泌拖着病体,跟着小黄门进了宫。

等李泌进宫的时候,宰相们已经离开皇宫。

见到躺在病榻上的皇帝,李泌也是鼻子一酸。

皇帝重重的叹气说道:“泌公,朕悔不该不听你金玉良言,以至于局势败坏至此!”

进宫之前,李泌也已经知道了朝廷的危险局势,他一路都在思考要怎么才能解决朝廷危机的局面。

李泌躬身说道:“陛下,清渠之败,我大唐虽然损兵折将,但只要江南漕运不失,收复两京依然只是时间问题。”

这下皇帝明显松了一口气。

李泌继续说道:“睢阳之围看似凶险,臣知道睢阳太守张巡忠心为国,张太守也擅长军务,在睢阳抚恤百姓素有闲名,臣以为睢阳还能守住!”

皇帝听到李泌的判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泌继续说道:“如今之计,只有借兵回鹘,再聚集天下之兵,再攻两京了。”

皇帝一愣,一直以来李泌和郭子仪都是北进派,也就是认为唐军应该先平定叛军老巢的河北地区。

可没想到李泌现在反而坚决提出要收复两京了。

李泌咳嗽了一阵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朝廷大军新败,漕运不稳又丢了南阳,没有了和叛军耗下去的本钱了,只有孤注一掷收复两京了。”

李泌心力交瘁,皇帝也从床榻上爬起来,他低声说道:“储君之位?”

李泌坚定的说道:“清渠之败,是太子的过失。但是一国储君犯错,就是陛下犯错。如今李唐皇室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错误了。”

“郭仆射上书请罪,就是将罪责担在了自己的身上,若陛下改易储君,天下人就要说清渠之战是皇室的职责了。”

皇帝一颤,自己父皇胡乱指挥潼关之战的骂名,已经让皇室威信大失。

广平王的过错若是再昭告天下,那皇室的威信就更糟糕了。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出宫的宰相韦见素再次进宫。

韦见素进宫后对着皇帝说道:“陛下,建宁王使者到了,还带来了陇右一万杂畜和一千战马!”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支职业

李道源的四人东行团,本来只是想要悠哉悠哉的一路向东,浏览大唐的大好河山的。

可没想到李道源还没到朔方城,没有见到灵武城的封禅台,就被李炎抓了壮丁。

东行团要负责将陇右上供朝廷的一万牛羊等杂畜和一千匹缴获的回鹘战马上缴朝廷。

而东行团四人也改任了霸府的职位,负责向朝廷进献这些战利品。

看到大量的职业经验奖励和额外贡献点奖励,李道源想着去凤翔府也可以玩,就果断接下了这个任务。

于是四人就和押送贡品的队伍会合,马不停蹄的赶往凤翔府。

这一路上,李道源等四人的【野外生存】技能和【骑术】技能都涨了不少。

李道源的【骑术】更是达到了“精通”的级别。

如今李道源可以非常轻松的驾驭胯下的战马,还能够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

他骑着马和张端阳教授打前站,随着他们接近凤翔府,如此声势浩大的队伍终于引起了沿途官府的注意。

李道源拿出建宁王的印鉴,向原州刺史的属下表明了身份,说明自己是建宁王的属下,负责押送这些牲畜和战马到凤翔府。

原州刺史自然不敢怠慢,建宁王是皇帝的儿子,不同于其他出镇边关的节度使,儿子向老子送礼,原州刺史胆子再大也不敢耽搁。

于是原州刺史一边向沿途的州府报信,一边向凤翔府朝廷报信,告诉皇帝这么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原州刺史甚至动员原州的百姓,帮助李道源一行人押送这些牲畜战马。

这下子李道源他们反而轻松起来,沿途的州府都会派人来帮着他们押送牲畜战马,一行人一路向南,直奔凤翔府而去。

接到了沿途州府的奏报,皇帝一开始是震惊的。

皇帝是在灵武登基的,陇右是个什么鬼样子,他自然是清楚的。

其实在皇帝心中,他已经基本上放弃陇右了。

派遣儿子去陇右,也只是为了让这个儿子远离政治漩涡,确立太子的正统性。

这个陇右大总管,也是个有名无实的职位,陇右多骄兵悍将,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又长期对朝廷离心离德。

可没想到建宁王李倓到了陇右,竟然真的控制住了陇右。

房琯就任河西节度使的时候,就曾经上奏朝廷说建宁王“割据陇右,有不臣之心”。

当时皇帝还以为这是房琯危言耸听,故意搬弄是非。

接着房琯就任河西之后,又连连上书说建宁王占了河西三郡,请求朝廷免去建宁王“总管陇右”的职位。

那时候皇帝也觉得是河西三郡借着建宁王的名义反抗朝廷,只是当时西北没有兵,所以朝廷只能留中不发,不理睬房琯。

可是现在儿子派人带来万头牲畜和千头战马,皇帝这才相信,自己这个儿子真的控制了陇右。

若不是真的控制了陇右,又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牲畜战马来支援朝廷呢?

如今皇帝是真的相信房琯上奏的内容了,建宁王真的割据陇右,图谋河西。

这也让皇帝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喜的是朝廷刚刚青渠大败,正需要补给,这一万牲畜和一千战马可是一大笔物资,而且是就地可以用的物资。

牛羊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牛在这个时代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堪比五十年代的拖拉机。

羊可以宰杀做肉分给士兵,也是重要的肉类来源。

更不要说一千匹的回鹘战马了,这些虽然都是陇右军队挑剩下的,但是如今中原缺马,这一千匹战马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些牲畜和马匹,皇帝就可以稳住战败的士兵,还能重建一支骑兵。

儿子能够为老子分忧,这自然让皇帝非常欣喜。

可是喜悦过后,就是忧虑,建宁王占据陇右,又给原本就蒙上了阴霾的储君之争,再次添加了变数。

李亨并不算是合格的皇帝,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在上皇的朝中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他深深知道储君这个位置有多么难做。

你的父皇会因为你太出色记恨你,也会因为你太无能而厌弃你。

皇帝的宠妃会中伤你,她们想要将自己的儿子扶上皇位。

你的兄弟都想要把你拖下马,谁都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李亨自然也知道储君这个位置,对于皇子的诱惑力。

建宁王占据陇右,那就有了问鼎皇位的资格,本来就已经很乱的储位之争,又多了不少的变数。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