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外流的问题杨怀仁还不算担心,火药在宋代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制造烟花鞭炮的匠人都知道如何配置火药。
关键是武德军所用的火药,是配比更科学,纯度也更高的一种,这种火爆爆炸威力大,绝不是普通制造烟花的土制火药可以比拟的。
研制武器用的火药,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学院里先生们的科研加上像王大炮一样的火药工匠们的制作经验,又经过了无数次论证和试验,才有了眼下的产物。
而手榴弹和大炮的制造,看上去东西好像很粗糙很简单,但也绝不是普通人想造就能造出来的,这也是许多人汇聚在一起智慧碰撞和融合后的结果。
当然,杨怀仁也是凭借他后世的某些见识,了一个最终形态的假设,也为研制和制造的过程了方向,也简化了某些步骤。
火药配方,大炮的炮身铸造材料和铸造技术,以及手榴弹的设计,这些都是掌握在杨怀仁手中,所以他不担心会溜出去。
就算流出去一件两件的成品,别人想要仿造,恐怕也非常困难。
杨怀仁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也试着让工匠给他做了一把手持的铳枪,自然也没法跟真正的手枪相比,只能发射两次,换弹就非常麻烦。
不过两发也够了,本来也是因为要出征,杨怀仁为了防止特别意外的情况才打造了这么一把手铳,也不会轻易拿出来用,贴身放着也是为了让母亲和老婆孩子安心而已。
眼下有了新式的战船,也有了足够的后勤补给,还有新式的火器这种超出了时代的大杀器,杨怀仁对这次南下交趾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第1451章 手榴弹的威力(上)
两位监军对霹雳雷火弹的威力很是好奇,吴大人更是觉得杨怀仁跟他说的那些东西,有点太夸张了。
火药这东西并不是新鲜玩意,烟花爆竹的吴大人以前也不是没见过,只不过是一些过年过节的时候一些小玩意儿罢了,当做武器来使用,他觉得有点儿戏了。
杨怀仁愣了一下,不知道吴大人这么说是真这么想,还是他真愚昧。
武德军里负责火药和火器管理的是黄大银,他有点不乐意了,不待他发作,杨怀仁赶紧给他使眼色。
对别人也就算了,可对吴蔚可不能不当回事,武德军里的将士们一直都是粗放式感情式的管理方式,要是对吴蔚也这样,怕朝廷那边会有想法。
有些话,还必须让杨怀仁这位主帅来说才合适。
“吴大人,圣人也说过,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出真知,这手榴弹的威力如何,光靠说的话,换了我我也不相信,不如咱们找个地方试一试,你一看便知。”
吴大人面无表情,但杨怀仁总觉得他是有意为之。
吴蔚这么大年纪,又是在兵部当差,火器的威力如何,按说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怀疑。
就算没有真正见过,兵部里边一定是有军火监当年的文书的,能制作武器的火药的威力,他一定也从那些典籍里看到过。
杨怀仁心中暗笑,或许吴大人就是故意用激将法,想在上战场之前先见识一下手榴弹的威力,然后及时向朝廷汇报,让朝堂上的那班大佬们来决定火药武器何去何从。
黄公公虽然没说话,但杨怀仁也察觉到他的好奇,既然他是皇帝的眼线,这种事他自然会很上心。
当初杨怀仁搞火药和火器研发的时候,隐瞒了一些东西,后来准备试验新式火器的时候,他考虑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告诉赵煦知道。
这种事很严肃,如果他瞒着皇帝擅自研发火器,很容易被人家冠上心怀不轨,密谋造反的帽子。
所以他在离京之前,还是一定程度上把火药的事情向赵煦请示过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赵煦可能是因为西夏战事的胜利有点被冲昏了头脑,对于火药,他似乎也没预料到有怎么样的威力,所以竟轻易的同意了杨怀仁的请求。
不管赵煦是真的思想开放、眼光长远,或者是他根本没当回事,既然他同意了,杨怀仁才敢在剿匪中试验他的新火器。
从黄公公的表情里,杨怀仁也猜到了些什么。
他要出征去打交趾,自然会大规模的试验火器在战争中的实际效果如何,之前又在每月给皇帝的密报中提起了这件事。
皇帝的回复中说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但短短八个字,似乎也透露出他内心里的一些担忧。
他还信得过杨怀仁,所以肯让他去尝试,但毕竟杨怀仁身边还有个辽国的安国公主,赵煦也必须为自己的安全作出应有的考虑和防备。
这么一想,杨怀仁忽然明白赵煦为什么大张旗鼓的派来了那么多太监宫女去杨家,又匆匆派了监军和皇族的子弟们去武德军中当兵了。
这种全方位的对杨怀仁和武德军的监视,杨怀仁倒不在意,反而如果皇帝装出一副很信任他的样子来,他才担心皇帝对他有所忌惮了。
既然有那么多皇帝和朝廷的眼线注视着,那么杨怀仁就没必要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去展示火器的威力,让他们详细汇报回去好了。
不管皇帝和朝廷觉得火器应该禁止还是应该在军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那都不是杨怀仁能决定的事情,他能做的,也只是管好自己而已。
见官吴大人搜遍了脑袋瓜子也没想起来是哪位先贤圣人说过那些话,但他倒是认可杨怀仁说的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他这种一步步从基层爬上来的官员,很能体会这些最平常无奇,却又经过了事实检验过的饿真理。
杨怀仁反复黄大银去准备,然后带着吴监军和黄公公来到一片校场。
这片校场和普通的校场不同,不是用来跑马的,也不能用来训练步兵的军阵战术。
校场的设置很奇怪,四周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壕坑,中间是一些各种材料砌起来的墙,有土坯的,也有青砖的,还有青石的,一道道的突兀的出现在校场上,显得非常奇怪。
杨怀仁带领监军和众将来到一处壕坑里,吴监军和黄公公四处看看,还是没明白些壕坑是干吗用的。
杨怀仁笑着给他们释疑,“因为火器的威力非常大,所以在试验的时候,要保证观察着的安全,如果在平地上观看,要保持起码一百步的距离才能算安全。
但距离太远,观察者又不容易看清火器的爆炸威力,也就没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以本帅命人建造了这座试验场地,挖了这么多壕坑,就是为了能近距离观察火器的威力,从而更好的改进,也能让将士们重视火器的安全使用。”
吴蔚和黄泉点点头,算是听懂了杨怀仁的意思。
黄大银这时走了过来,请示道,“大帅,两位监军,诸位将军,末将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始试验。”
杨怀仁接着给黄大银下令,开始试验火器。
黄大银回头去,对法令的旗兵说了些什么,旗兵对隔壁壕坑的一队将士打了旗语,然后又跳回到壕坑里。
从这边往大约五十步外的另一个壕坑里看过去,一队将士把一个木箱子摆在壕坑前的地面上。
木箱子是火漆密封的,将士们得了令才敢拆开,接着从木箱中拿了一个棒槌似的东西出来。
一切都进行的按部就班,程序上给人的感觉,这些士兵是训练有素的,而且对于火器的使用,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
接着这个士兵点头向这边示意他要投掷了,然后才做了一下准备,打开了保险,拉下了引线,然后动作很舒展地把那个棒槌向正前方的天空扔了出去。
吴监军和黄公公的目光都被那枚在天空中飞行的棒槌所吸引,等到它飞行了大约四五十步的距离之后,落在了一堵土坯墙面前边。
紧接着一声巨响传来,土墙前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转眼间烟尘四起……
第1452章 手榴弹的威力(中)
五十步的距离似乎还是太近,也是因为场地上太空旷,手榴弹爆炸所产生的声音和爆炸波能让人感受的很清楚。
吴蔚和黄公公都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手榴弹爆炸的时候,他还直勾勾的盯着看,所以这一下受到的心灵和身体上的震撼可想而知。
土墙被炸开了花,数不清的土坷垃和尘土随着爆炸产生的震荡波向四周扩散,吴将军和黄公公感觉一阵疾风从面前吹过,然后就一脸一嘴的土了。
杨怀仁是老老实实躲在壕坑里的,等尘土风暴飘了过去才露出头来,他看着两位监军灰头土脸的样子就觉得很好笑。
他问道,“吴大人,黄公公,你们觉得这手榴弹的威力如何啊?”
黄公公木呆呆地点点头,吴监军一开始没有反应,等杨怀仁又问了他一次,他才反应过来,可能是被刚才的场景给吓懵了,他只是“这,这,这……”的表达这难以置信的心情,却说不了旁的话了。
杨怀仁说道,“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站在壕坑里的原因了,如果是站在地面上,恐怕会被爆炸的震荡波给推飞出去。”
他接着指了指场地中间,“两位监军请看,场地上是不是少了些什么?”
吴大人和黄公公顺着杨怀仁指的方向去看,尘土渐渐散去之后,原先位置上的那堵土墙不见了,连根基都无影无踪。
甚至在原来土墙所在的地方,还有一个土坑,土坑周围都非常平整,一看就是爆炸给炸出来的样子,而再远一点的地方,便是四散落下的土坷垃了。
吴大人依旧指着土坑说不出话来,不过杨怀仁倒是明白他的意思了,帮忙解释道,“吴大人的意思,是想试试手榴弹扔在砖墙和青石墙上爆炸回事什么样的效果吗?”
吴大人赶紧点头,杨怀仁笑了笑,又给黄大银下令,“让投弹兵以一尺厚的青石墙为目标。”
黄大银又去下令,另一边的壕坑里便又动了起来。
还是刚才一样的动作,只是目标有了些改变,这一次黄公公学精了,也学着杨怀仁的样子,把身子缩进了壕坑的地平面以下,趴在坑边只露出眼睛来观看。
吴大人都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依旧尽量站直了身子,好像恐怕漏看了什么似的,不过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也知道捂上耳朵了。
又是一声巨响,尘土再次飞扬起来,在天空中形成了一朵小型的尘土蘑菇云。
吴大人这次是惊喜的表情,他眼睁睁的看着一堵一尺厚的青石墙,在爆炸的威力之下炸裂开,石头碎片向正前方飞了出去。
除了一点点墙的根基之外,整堵墙几乎也是被炸得没了影,大大小小的青石散落了一地,不过这次因为青石墙更多大的吃下了爆炸的威力,所以震荡波倒不如前一次那么大。
这次没等杨怀仁发问呢,吴老大人激动地转身抓住了杨怀仁的胳膊,也顾不上失礼不失礼了,他哆嗦着嘴唇说道,“这样的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是不是很珍贵?
那不要试了,留着,留着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再用,有了这种大杀器,咱们大宋再也不用怕北方契丹的骑兵了,攻城都简单了许多……”
吴蔚这一点是让杨怀仁佩服的,只是看了两次爆炸的效果,吴大人便很快想到了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实际应用,以及能起到的效果。
这么说他都是兵部的官员,就算不曾真正带过兵打过仗,但从很多战争的记录里,他应该也在琢磨如何强军的问题。
大宋之所以军力比西夏和辽国弱,根本问题就是兵种的差异。
辽国多骑兵,甚至有时候派出几十万的军队出来作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骑兵。
而且契丹人从小就要学习骑马,所以他们控马的技术也比宋朝的将士强了很多,所以就算是宋朝的骑兵和契丹骑兵一比一的比例作战,往往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也因此造成了大宋在军事战略上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每一任皇帝都想着收复燕云,可因为没有足够的骑兵,连过去白沟河的勇气都没有。
但如果军中有了像手榴弹这样的火药武器,那么原先大宋和辽国兵种上的劣势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连一堵青石墙都能瞬间炸得没了影的手榴弹,对付骑兵就更没有问题了,而如果步兵中加入了这种投弹兵之后不再害怕骑兵,那么是不是说大宋和辽国的军事形势会发生逆转?
激动的吴大人又把自己所想的跟杨怀仁叽里咕噜说了出来。
杨怀仁知道吴大人的想法大多数都是对的,但用投弹兵对付骑兵,第一次肯定好用,但契丹人如果吃了亏,也不会笨到不去想应对之策。
再说手榴弹的投弹距离毕竟有限,契丹铁骑在战场上跑起来是个什么速度,吴大人也没有精确地计算,所以他这么想还有些偏颇。
杨怀仁道,“两位监军所看到的,应该是军中手榴弹中威力最大的一种,这种手榴弹因为爆炸范围大,一般是用来破城或者破阵,作为战术手榴弹来使用的。
具体数字本帅也不太清楚,但一万枚的数量还是有的。”
“一……一万枚?”
吴大人和黄公公同时惊掉了下巴,吴大人甚至说着,“一万枚可以把东京城炸成平地了。”
杨怀仁心说一万枚还真不算多,普通的单兵携带的手榴弹能有几十万枚呢,但他也不继续说下去了,怕说出来把吴大人和黄公公吓到。
他笑道,“那倒不太可能,毕竟咱们的试验是在平地上进行的,如果是攻击建筑物,还没有一枚手榴弹炸平方圆五十步内所有建筑的威力。”
吴大人这话说出来,是说者无意,却让听者有心了。
黄公公忽然反驳道,“这种东西太危险了,既然能炸平东京城,也就是把皇宫都包括在内了。
要是手榴弹给陛下带来威胁的话,那么咱家觉得这种东西应该封存起来或者销毁掉,永远也不能拿出来使用!”
第1453章 手榴弹的威力(下)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