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而对于耶律跋窝台成为新帝这件事,似乎也没有很多反对的意见,既然拍在皇位继承人第一位的耶律延禧跟随他祖父去了,耶律和鲁斡上了年纪,剩下一个年富力强的耶律跋窝台继位,显然也是正常不过的。
还有不少萧撒弼的余党四处逃窜,禁军和狼军也各自派出了人手分散去捉拿,原本属于北枢密院麾下的小鹰军,暂时被耶律跋窝台的亲信接管。
耶律和鲁斡知道局势已经不可逆转,朝堂上的朝臣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耶律跋窝台一边,也没了什么更高的念想。
既然耶律跋窝台答应他,将来他还是辽国的兵马大元帅,而且他的儿子将来会继承他的王位和官职,他也便放弃了最后的抵抗。
耶律跋窝台确实稳住了全部的局势,答应过杨怀仁的事情,他也如实做到了,西京道的兵马也已经撤离了辽夏边境,一切看上去都按着杨怀仁的设想在发生着。
第1163章 葬礼和登基大典
耶律洪基的葬礼很是隆重,参加葬礼的人以万计,这还不算外地没法赶来的官员和契丹贵族。
杨怀仁如今是驸马,已经不用和参加葬礼的各国使节凑在一起,而是一直呆在公主身边。
但是祭奠的仪式,便从天还没亮,进行到了临近中午,过程很复杂,打扮成了各路神魔的祭祀们轮番上台祈祷,而祈祷的方式跟跳大神似的,害的杨怀仁差点笑出声来。
到了最后,耶律跋窝台才痛哭流涕着亲自给耶律洪基扶柩,把装着耶律洪基的棺椁运上了八匹马拉的马车,由宿卫军护送着先帝的遗体,出大定府北门,送到上京道契丹祖源之地下葬。
当然,在耶律洪基的灵柩送出北门之时,还有个程序,便是把萧撒弼的家眷在北门外一字儿排开,逼着他们在灵柩马车路过之时,让他们自己痛诉自己的罪孽。
其实这帮萧撒弼父子的家眷,大多数根本就不知道萧撒弼要刺杀先帝并谋反,他们哪里有什么好痛诉的罪责?
可宿卫军拳打脚踢之下,他们也只好按照别人说的那样去做。
即便如此,等耶律洪基的灵柩马车一过,便走上来上百个五大三粗的刀斧手,宿卫将军一声令下,刀斧手们同时把刀举起,又同时大喝着一刀砍下去。
嚎哭惨叫之声戛然而止,上百个被砍了脑袋的身躯喷着鲜红的血液缓缓倒下,而那上百个脑袋,滚落的时候还都带着生前最凄惨无辜的样子,滚进了血泊之中。
场面实在是惨绝人寰,不堪入目。但即便如此,围观的百姓们还是欢呼喝彩着,仿佛那些被砍了脑袋的人,是他们的仇人一般。
这样还不算完,被砍了脑袋的人顶着谋反的罪名,还不能被人收尸带回去好好安葬。
宿卫军运来了几车柴火,就在城门外点燃起一个巨大的柴山,把那些人的尸体和脑袋胡乱的丢到火焰里,任由他们被烧成了灰烬。
这么做,也许是为了向所有人表明,谋反之人,是不能入土为安的。
百姓们竟看着熊熊火焰大声呼喝着叫好,让杨怀仁实在看不下去了,株连九族这种做法,真的太不人道。
接下来辽国全国哀悼七日,同时禁止嫁娶等庆祝。
七日后,便是耶律跋窝台的登基大典。
比起耶律洪基的葬礼来,耶律跋窝台的等级大典反而简单的许多,杨怀仁一开始没弄明白,是契丹人的规矩就是如此呢,还是耶律跋窝台故意低调登基,他有点说不清楚。
只是又有内侍念了耶律洪基传位给耶律跋窝台的遗诏,群臣三叩九拜,耶律跋窝台就算正式成了契丹新一任皇帝了。
杨怀仁眼里,耶律跋窝台很是镇定,但他的眼神里,还是掩饰不住他内心里的狂喜,梦想就这么实现了,他一定有种如临梦境之感。
接下来便是耶律跋窝台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
实际上耶律洪基去世的这段日子里,平时的国事政事,都已经是耶律跋窝台在处理了,登基之后有了名分,不论是他说什么还做什么事,好像才真正有了底气一般。
这第一次的大朝会,当然不会去处理那些繁琐又鸡毛蒜皮的事情,先是群臣和各国使节轮番恭贺耶律跋窝台新皇登基,接下来便是新皇开始下达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说的是以后朝政之事,还和以前先帝在位时相同,新帝并没有打算做出太大的改变。
群臣听罢旨意山呼万岁,他们心里清楚,新老交替,最怕的是政令前后不统一,朝臣们不用去改变早就形成了的习惯,下边人也不用担心朝令夕改。
这是耶律跋窝台想稳定住他刚登基之初的朝政局势,这么做到不难理解。至于他个人有什么施政愿景,他又足够的时间慢慢去改变和实现。
第二道,便是颁令全国减赋三年,并大赦天下,除大恶不赦及杀人者,其余牢中刑犯,均可释放。
群臣又一次山呼万岁,这一道也是惯例,新皇登基嘛,自然要笼络人心,而老百姓的心,便是重中之重。
减赋三年,实际上对国帑并无影响,因为宋时税和赋是分开的,田税商税等税收归国库,而赋则进入内府库银。
给百姓减赋,百姓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朝廷没有任何损失,只是皇家的用度会减少而已,也就是说,皇帝三年内放弃了对老百姓征收进入内府的钱,只是皇室的收入减少,仅此而已。
实际上皇室贵族本身都很有钱,家家都有自己的牧场田产和牛羊群,那点征收的民赋,并不算是他们收入的大头,皇帝说减赋三年,自然是带头以身作则,休憩养民,其他人自然不会也不敢有意见。
至于大赦天下,那就是惯例了。所谓的大恶不赦便是只得参与了造反的萧撒弼余党了,除了他们和杀人行凶者,其余牢狱中的罪犯,尽可放出去,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间的生产劳动力。
第三道,便是嘉奖在平反过程中的有功之臣了。
首先便是赐封杨怀仁为南方王,藩灜莫二州,食邑万户。
杨怀仁似模似样的站出来领旨谢恩,其他臣等也没人反对,本来给一个宋人封这么高的王爵,契丹朝臣们是不能理解的。
但他们都经历了捺钵节上萧撒弼谋反并毒杀耶律洪基一事,知道杨怀仁在揭发萧撒弼的造反阴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而且这个封赏,还并不是因为杨怀仁是耶律跋窝台新晋的乘龙快婿,而是早在耶律洪基的遗诏里,就提到过的。
其余在平反中有功的各位大臣和狼军将士,也各有封赏,而且耶律跋窝台这次一点儿也不小气,几乎把从萧撒弼那里查抄出来的金银财宝,尽数赏赐了出去。
但是这一点,就让朝臣们感到新帝皇恩浩荡。
以前耶律洪基在位之时,前半段还算好,后来他上了年纪之后,便开始变得很抠门,对朝中有功之臣,赏赐上多流于形式和虚名,实际上的好处却并不多。
如今耶律跋窝台继位,第一次封赏众臣,便如此的大方,这便让群臣觉得当初拥立他当了新帝,是明智之举了。
第1164章 其实不想留(上)
见证了耶律跋窝台顺利登基为帝,杨怀仁觉得他应该走了。
他跟鬼姐提出来要回大宋的那一刻,杨怀仁是觉得鬼姐是不会跟着他回大宋的,她的志向很宏大,需要她留下来去完成它。
不过出乎杨怀仁预料的是,鬼姐提起洞房那日杨怀仁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话来,说要跟杨怀仁回大宋。
还说扶植他们的儿子成为辽国的皇位继承人之事,不一定要她必须留在辽国。
杨怀仁有点没听明白,不过转念一想,便想明白了,也许从头到尾,蓝衫军就是鬼姐一个人的秘密势力,至于蓝衫军的规模有多大,实力有多么强,杨怀仁也说不太清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和杨怀仁一样的,鬼姐在辽国境内,也有一个类似风神卫这样的一批人马。
杨怀仁现在是绝不会怀疑鬼姐有这样的心思和智慧的,她小小年纪,能帮助耶律跋窝台成为辽国新皇帝,那么她说要扶植她和杨怀仁的儿子成为皇位继承人,杨怀仁真的没有理由去怀疑她的能力。
只是杨怀仁一时搞不明白自己的内心,拥有这么一个女人,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接着便是担心鬼姐真的跟他去大宋,把这么一个女人带回家里的话,那么家里其他的几个老婆,好像在心机上都不是鬼姐的对手。
杨怀仁不喜欢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家,对他来说是一个温暖和平静的地方,他害怕见到家里的女人会因为争权夺利,搞得家宅不宁。
所以面对着鬼姐,他不知该说什么好,总不能说你留在辽国,我自己回大宋去。
于是杨怀仁很直接的告诉鬼姐,家庭,对他的意义,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决不允许他的家人受到外人的伤害,当然,也不会允许家人之间互相伤害。
鬼姐这么聪明,立即便明白了杨怀仁话中的意思。
她笑道,“家庭,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同样不允许别人伤害我的家人,更不会去伤害自己的家人。
既然我嫁给你,就是你的人了,今后所有的算计,也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好,谁敢对你不利,我就和他拼命,谁敢伤害我们的家人,我就杀他全家!”
杨怀仁一开始听着很激动,有这样一个愿意舍了命维护自己的女人,对男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听到后来他就有点害怕了。鬼姐犯起深井冰来,太可怕,太野蛮,太暴力。她既然能说出杀他全家这样的话来,就一定不是闹着玩的。
人家鬼姐一片赤诚忠心,杨怀仁也不好直接反驳了她,只好委婉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保护家人那是一定的,但行事要低调,不要总是喊打喊杀。
别忘了你也是很可能有了身孕之人了,老是这么一会儿温柔一会儿狂暴的,容易吓坏了肚子里的小朋友。”
鬼姐听到孩子,刚才一脸的凶残才又变回了温柔的慈爱模样,“今早上我命人找来几个郎中,请他们给我把脉。”
杨怀仁见她恢复了心态平和,才稍稍安心,接着又对她这么早就找郎中来把脉,感到有点不理解。
“你还真是猴急,就算你有了身孕,也要停了天葵两月之后,才能让郎中把脉把出来的。”
鬼姐一脸惊讶,“怎么官人也这么说?”
杨怀仁不明所以,疑惑道,“怎么个意思?”
鬼姐一本正经道,“那几个郎中也这么说的,我以为是他们不肯为我把脉故意找理由推诿呢,便差了人打了他们,每人二十板子,倒也不算多。”
我去,杨怀仁心道,这算不算是公主病?说什么都不能有人反对她,动不动就打人?
二十板子是不多,可也要看打人的人用了多少力气,要是下了死劲,二十板子能打死人了。
鬼姐好像想起什么事来,忽然道,“不能怪我,是你的兄弟们动的手。”
“啊?”
杨怀仁忽然想起早上天霸弟弟好像挺开心的,当时杨怀仁还在考虑如何跟鬼姐提返回大宋的事情,便没去过问。
现在想起来,忽然知道天霸弟弟为什么那么乐呵了,一大早亲自动手打了几个契丹郎中,他是该乐呵乐呵。
“你如果跟我回了大宋,回了家,可不能这么任性。我知道你贵为公主,可也不能说打人就打人,因为不论契丹人还是宋人,都是爹生娘养的,没有谁天生就卑贱,可以任人宰割。”
鬼姐反驳道,“那么你不也憎恨契丹人吗?”
鬼姐说的很委屈,杨怀仁忙解释道,“我不是憎恨契丹人,我是憎恨欺压别人的契丹人,换句话说,这世上的人,不应该分国家和民族,而应该按照他做过的事情,分出是对是错。
仗势欺人的人,就是不对的,应该得到惩罚,不论他是契丹人还是汉人。”
鬼姐嘻嘻笑道,“我懂了。”
杨怀仁看着鬼姐,心说这丫头温柔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只是情绪控制上有点差,不那么经常犯病的话,还是个温婉可人的好姑娘的。
其实在这个时代,能理解杨怀仁的想法的人,真的很少很少,所以也就显得鬼姐的难得了。
即便是像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这些兄弟们,有时候也不是很理解杨怀仁的思想,他们只是觉得杨怀仁心地善良,为人仗义,所以杨怀仁不论做什么,他们都愿意追随着去做便是了。
至于杨怀仁做了那么多事的最终目的,他们可能还不够理解,守护大宋守护百姓,他们懂,真深入到民族平等和融合的层面,他们就不太能理解了。
既然决定了回大宋,当然不能忘了跟耶律跋窝台说一声,毕竟不论杨怀仁作为宋使的身份还是以女婿的身份,要离开中京回大宋,总要跟耶律跋窝台这个皇帝和老丈人辞别。
南院大王府几乎已经变成了安国公主府,杨怀仁本打算和公主一起进宫向耶律跋窝台言明要回大宋之事的,没想到他们换了正装刚要出门,耶律跋窝台来传杨怀仁进宫的旨意便到了。
第1165章 其实不想留(下)
耶律跋窝台顺利继承契丹皇位,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绊。
这件事不难理解,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耶律跋窝台如今手握的兵权,除了自己手下的二十万兵马之外,原来耶律洪基直属的大鹰军也被他掌握。
耶律洪基一死,本来这些人是应该效忠兵马大元帅耶律和鲁斡的,不过因为耶律跋窝台平叛之功在契丹军中奠定了很好的声望基础,加上宿卫军集体投诚,大鹰军的将领们也有样学样,便成了自然而然。
文臣们看上去权力不大,但在推举新皇这件事上,武将反而没有多少发言权,就算有意见的也憋了回去,顺应天意,是这年代军人的思想禁锢。
而小鹰军,其实真正跟着萧撒弼造反的人也只有他最亲新的三分之一多,萧撒弼已死,这些人立即像是没了头的苍蝇一样,耶律跋窝台愿意不计较他们的罪过,他们自然对耶律跋窝台这位新皇感恩戴德。
只是南北两院之主,都出现了空缺。
杨怀仁虽然是宋人,可如今也已经是耶律跋窝台的姑爷,两个身份一比较,耶律跋窝台便觉得杨怀仁是宋人的身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