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393章

作者:青衫取醉

而秦王表现得越是犹豫,手下的这些人就越是急切、危机感也越强。

一方面可以测试这些人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很快,秦王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得到了所有人的强硬表态,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道德支援。

于是在众人的轮番劝说之下,秦王命人取出了一副龟壳,准备以卜卦定吉凶,来为这场挣扎画上圆满的句号。

然而此时,府僚张公谨恰好从外面赶来,正巧看到那副龟壳。

张公谨勐地把龟壳抓起来砸到地上:「占卜的目的是决疑,如今大事已经母庸置疑,还占卜个什么劲!难不成占卜的结果是大凶,秦王你就要罢手吗?」

于是,大事就此定下。

《领袖论》中有一句话:所谓领导,就是一种领袖与追随者基于共有的动机、价值和目的而达成一致的道德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调用体制、政治、心理以及其他力量,激发、吸引并满足追随者的动机时,领导即告完成了。

而秦王此时的行为,非常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

……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

静谧的长安城刚刚从宵禁中苏醒,城中的居民照常开始一天的生活,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将会决定未来梁朝百年国运的一天。

而太子和齐王就这么策马走出东宫,经过玄武门,前往临湖殿。

其实在张婕妤通知两人的时候,齐王更加倾向于张婕妤的建议,集结军队随时待命、托疾不朝,静观其变。

但太子认为自己的部队都已经集结待命,而负责看守玄武门的常何是自己人,再加上有宫中禁军,秦王应该不敢在宫内发动政变。

他还是坚持要入朝,因为他还要关注事态的发展。

秦王向梁高祖告状说他Yin乱后宫,如果梁高祖召他入朝对质而他不去的话,可能会被梁高祖更加怀疑,让他陷于被动。

很显然,齐王才是更理解秦王的那个人。

毕竟他在战场中亲眼见过秦王砍人,知道这个人的危险性。但很可惜,他和张婕妤都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没能对太子产生足够的影响。

临湖殿周边的景色依旧优美,只是相较于往日,却多了几分令人心季的静谧。

「恐怕有变!」齐王首先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他和太子赶忙拨转马头想要熘走,但藏身于暗处的秦王和尉迟敬德已经冲了出来。

那把让突厥人「观之以为神」的大弓此时已经拉开,粗大的箭锋如同新月弦上的闪亮光点,而光点的目标则是太子。

这一幕应该在齐王眼中留下了极深的恐惧。

因为他见过战场上的秦王,知道秦王的箭有多致命。

箭无虚发、力透门阖的大箭已经为太子奏响了死亡的倒计时,而在秦王纵马冲过来的同时,齐王也在尝试着张弓搭箭。

然而,这个自诩「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猎」、曾经在晋阳以射猎百姓为乐的齐王,此时却一连三次没能将手上的弓拉满。

三箭,全都在距离秦王一丈开外的地方颓然落地。

齐王不可思议地低头,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微微颤抖。

在这之前,太子和齐王都无数次谋划过要如何杀死秦王,但在真正兵戎相见的那一刻,他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来都没有做好在战场上与秦王正面对决的准备。

而秦王手中的一箭已经离弦,伴随着呼啸的破空声,大箭从太子的后心射入,又从前心贯出。

应弦落马。

对于太子而言,他死得很突然,也很合理。他与秦王箭下的那么多亡魂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在大箭面前他太子和兄长的尊贵身份全然没有任何意义。

但对于秦王而言,随着他亲手杀死兄长的这一刻,一个最大的政敌被铲除,但也有一些东西,永远地离他而去了。

据说晚年的秦王曾经感叹:吾死之年,廿六而已。

显然,直接肉体消灭对方一直都不是秦王的第一选择,他一直在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想要让梁高祖改立他为太子。

那样的话他也就不用在这种地方展现自己的决断。

但那种可能性终究还是消失了。

接下来的进展,没有太多需要李鸿运干预的地方,基本上全都按照史料记载上发展。

齐王被尉迟敬德追杀,在慌乱中被流失射中坠马,但在逃亡中进入小树林却恰好撞见了因为战马受惊而摔在地上的秦王。

于是,齐王从秦王手中抢过弓想要勒死秦王,然而尉迟敬德紧随而来。齐王赶忙放开秦王想要往武德殿的方向逃走,但尉迟敬德快马追上,将他射死。

此时,东宫将领也已经率领两千余人的精兵杀向玄武门,然而臂力过人的张公谨却一人顶住了沉重的宫门,坚持了很长时间。

而决意站在秦王一方的玄武门禁军也下场,虽然两名将领因为寡不敌众而阵亡,但也顶住了局势。

眼见玄武门战事焦灼,而东宫将领开始鼓噪着要转攻空虚的秦王府,尉迟敬德突然赶到,将太子和齐王的人头扔在地上。

于是,东宫的部队士气尽丧,四散而逃。

尉迟敬德又赶往海池,找到正在与臣子泛舟的梁高祖……

然而看到这里,李鸿运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等等!」

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任何问题,细节与史料吻合,也与常理相符。

玄武门之变的细节史书记载得很详细,梁太宗让群臣「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所以连自己因为战马受惊冲入树林被树枝撞下来、又差点被齐王用弓弦勒死的细节也都写上了。

相较于历史上那些不明不白的死亡,梁太宗已经给了这两个兄弟全部的尊重,大大方方地将自己杀兄弑弟的事情写在史书上。

但李鸿运还是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

如果是从史料上看,可能还察觉不到。

因为史料记载十分简洁,信息高度凝练,主视角集中于秦王、太子、尉迟敬德、齐王等人,一切似乎都十分紧凑,没有任何遗漏。

但是当具体的场景出现在李鸿运的面前时,这种异样的感觉就逐渐强烈。

从画面中能够清楚地看出,秦王这边的人手都是披甲的,而太子和齐王却都没有披甲。

因为以他们的身份,进入皇宫可以配刀剑或者弓箭,但却不能披甲。

披甲等于明牌谋反。

所以有准备的秦王披甲,而没准备的太子和齐王没有披甲。

从高空中俯瞰,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皇宫的结构。

自最北方的玄武门进入后,是北海、西海、南海这三个人造景观池,再往南则是临湖殿。

显然,临湖殿正是因为临近这三个景观池而得名。

过了临湖殿往东南方走,就是甘露殿,往南越过甘露门是两仪殿、太极殿,而从甘露殿往东再往南,才是齐王逃命时的目标:武德殿。

也就是说,秦王与太子、齐王的战斗,发生在临湖殿周围的很大范围。

而海池,其实就在临湖殿边上,是太子和齐王进入的必经之路。

甚至有可能,太子和齐王在进宫时,还见过海池上的游船。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和一众大臣在上面。

所以,综合分析起来,当时的场面应该是极为明显的。

秦王带着数十名全身披甲的骑兵,埋伏在临湖殿周围。

太子和齐王经过海池来到临湖殿,而当时梁高祖和大臣们就在海池上泛舟。

而且,在杀死太子和齐王之后,尉迟敬德直接全身披甲、手持长矛、浑身浴血地去见梁高祖,但史料中却并无任何他被侍卫阻拦的记录。

那么,在秦王和太子厮杀的时候,皇帝为什么会没有察觉?

即便玄武门刚打开、秦王刚进入的时候,皇帝没有察觉,那之后这数十名披甲骑兵堂而皇之地到临湖殿附近埋伏,难道就没有皇宫中的侍卫发现吗?

侍卫就算不去阻拦,也总该去汇报皇帝吧?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竟然还在若无其事地游船?

甚至太子和齐王被杀时的喊声惊天动地,连东宫的将领都带着人杀到玄武门了,梁高祖却仍旧一无所知。

等尉迟敬德去见皇帝的时候,更是一路畅通无阻,就好像皇帝本人没有任何护卫一样。

荒诞的感觉在李鸿运的心头浮现,他暂停了眼前的画面,以俯瞰视角重新复盘了整个过程。

梁高祖莫名其妙地神隐了,作为一个皇帝,他没有做任何的事情,甚至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这显然很不合理。

毕竟他此时还是个实权皇帝,不是被架空的傀儡。就算宫中有一部分人被秦王策反了,但亲卫中肯定还有很多人是完全忠于他的。

李鸿运瞬间意识到,之前楚歌说的「史料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梁高祖」是什么意思了。

显然,这里才是史官都不太敢写的关键。

第316章 齐王竟是我自己

意识到这个关键细节之后,李鸿运重新复盘了一下整个行动,才意识到自己疏漏了一个史书中并未记载的关键环节。

那就是,梁高祖到底在干什么?

李鸿运的思绪快速倒转,回到了最开始,秦王府密谋的那个夜晚。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宫中禁军是一股绝对无法忽视的力量。

从常理来推断,如果把目光瞄向了宫中禁军和梁高祖,那绝对等同于谋反,最好还是别这么干。

而秦王此时的主要目标是杀死太子和齐王,如此一来他就是王位唯一的继承人,太子之位就是囊中之物。

那么目的应该就达到了……

吗?

显然不是。

假如只是计划了针对太子和齐王的行动,那么整个过程中,会有许多的不可控因素。

比如,假设伏击失败,太子或者齐王跑了,而宫中禁军赶来镇压,怎么办?直接与宫中禁军开打吗?

要知道当时太子手下的将领还在勐攻玄武门,差点就守不住了。如果被两面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梁高祖或许就名正言顺地站在太子和齐王这一边了。

即便伏击成功了,太子和齐王都死了,但万一梁高祖不同意传位呢?

万一梁高祖大怒之下,以谋反之名让禁军杀死秦王和所有秦王府的将领,然后立更年幼的儿子为太子,自己继续做皇帝呢?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梁高祖似乎不愿意再失去自己的二儿子,所以在得知太子和齐王的死讯之后,就迫于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结果。

但史书上的记载,有可能是美化之后的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