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404章

作者:御炎

到这个份上了还要整顿军备,还要图谋北上,你生怕光复军看你太顺眼了不和你为敌是是不是?

一天不把北方强邻折腾成彻头彻尾的敌人你就不甘心是不是?

汤思退十分恼火,于是就处心积虑想要把陈康伯赶出朝廷,想让这个朝廷变得更加稳健。

之前没找着机会,这一次陈康伯主动递刀子,他汤某人岂能对陈康伯的“好意”视而不见呢?

而且到这个时候,赵构也对越来越“胡搅蛮缠”的陈康伯无法忍耐了。

他想要过舒服的安稳日子,他想要享福,可陈康伯偏偏不让他享福。

混账东西!

赵构也决定要给陈康伯一点颜色看看了,让他彻底的闭嘴!

于是没过多久,临安方面就把相关命令传到了楚州,杀私盐贩子顿时成为了政治任务。

楚州的头头脑脑们一阵协商之后,一些没什么后台或者后台薄弱的私盐贩子倒霉了。

他们自己被抓住,被杀了,他们背后的小后台也因此倒台,成了真正的大靠山的替死鬼。

这批人被杀掉之后,楚州方面也能对上面交差,还能保住真正的嫡系私盐贩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暗中继续贩私盐的业务,赚的盆满钵满,更加愉快了。

只是要小心一点,注意不要被朝廷的人发现。

于是在这场风波之中,除了小私盐贩子和小靠山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倒霉蛋只有陈康伯一个人。

因为这件事情,陈康伯被赵构记恨,被汤思退和沈该针对,没多久,就因为陈康伯再次力主整顿沿边军备的事情遭到了汤思退的攻讦。

“和约刚刚签订没多久,你这边就要整顿军备,这会让光复军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朝要破坏和约?你陈康伯以一己之意愿引发光复军的警惕和敌对,让大宋的信誉受损,你到底是何居心?”

汤思退引领自己的党羽们对陈康伯大肆进攻,带起节奏风暴,把陈康伯怼的颜面尽失。

陈康伯对此感到十分悲愤,竭力与汤思退及其党羽辩论,却始终不能占据上风。

因为他始终拿不出光复军会对南宋不利的有效证据,而主和派却有平等和约这一决定性的证据。

陈康伯无可奈何。

数日之后,汤思退指使大量言官上表弹劾陈康伯,把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拿出来攻击陈康伯,搞的陈康伯非常狼狈。

二月底,关于陈康伯的谣言越穿越离奇,陈康伯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于是赵构很合时宜的一锤定音,免去陈康伯参知政事的职位,外放福州刺史,以此终结这场朝政风波。

最后一名怀有进取意志的宰辅级人物被赶出了朝廷,赶出了权力核心,稳健保守派全面掌控朝政。

随后张浚当权时引进的那些主战派人士被悉数调离临安,外放各地州刺史,将他们边缘化。

南宋朝廷花了几个月,完成了从进取到稳健保守的顺利转化。

从此不再轻易考虑兵务和北上,沉溺在了和平带来的安定与幸福之中。

张浚和陈康伯的相继离开也给民间一度旺盛的主战潮流以狠狠地打击,民间的此类论调迅速降温、消失,只剩下少数心怀忧虑的士子面对北方慨然长叹,觉得大宋终究是回不去了。

大宋当然回不去了,因为赵构都已经萌生退意了。

而赵构在心中萌发退意的时候,正是苏咏霖不断奋发向上的时候,所以光复军政权的上限也在不断被苏咏霖拔高。

时间进入到新的一年之后,苏咏霖连续安排了两拨人口迁移,一拨是四万户,一拨是六万户,全部都是迁移到辽阳府去的。

辽阳府现在万事俱备,只缺人口,只要这一波人口转移完毕,就能快速进入生产状态。

虽然没有耐寒高产作物,但是辽东之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苦寒,那么不堪。

从汉朝到唐朝,辽东地区诞生了不少地区霸主级政权,对中原政权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谓的苦寒是人口承载上限不如中原与江南,并非完全不能承载人口。

就算是戈壁之上也有绿洲,也能承载一定的人口,只要不过度移民开发,辽东就可以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产生价值,可以养兵。

当然,辽东真正价值的体现,或许真的要到高产作物引入和工业时代到来的时候才能体现了。

苏咏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汉民在辽东站稳脚跟,把生存空间拓展到辽东,稳稳控制,初步开发,以此达成【自古以来】的成就。

新年伊始,苏咏霖给辽东兵团下令,命令辽东兵团以临潢府、辽阳府和会宁府三地为中心展开犁庭扫穴式的治安战争。

治安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拔除地方女真聚居点,夺取土地、房屋、牲畜等财富,将其录入公账目上报中都,再由中都方面根据这些数据决定迁移到辽东的人口数量。

这部分人口他也的确能拿出来。

因为眼下光复军占领区内还是存在着大量的旧官僚和地主,他们依然掌控着大量土地,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这是不能忽视的一点。

于是苏咏霖就选择了辽东作为暂时转移矛盾的目的地,把少地无地的流动人口往辽东安置,以此缓和河北山东和燕云一带的阶级矛盾。

而且该说不说,这个计策同时也是为了辽东大开发打前哨战,辽东地区肥沃的土地很多都没有开发,开发起来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

这一方面,被俘获的女真户口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苏咏霖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辽东,专门在辽阳府设了一个辽东开发司。

第0557章 张中彦想要回归

苏咏霖下令把全部被俘获的俘虏充入辽东开发司为其下属,使辽东开发司拥有相当的人力资源。

接着再以辽东兵团的士兵作为监工,每日驱使他们修缮房屋,扩建城墙,并且修缮道路,平整土地,为将要到来的移民打基础。

一开始人口俘获大概只有七十万到八十万不等,攻克会宁府之后又在这一带俘获了超过五十万口,后面零零散散又有十好几万人被俘获,现在辽东开发司手中掌握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多。

因为用于做工的人口出现了富余,辽东开发司干脆安排多余的人力去垦荒,去开辟城池周边新的土地。

开发司尝试把一片荒原开发为可以种植粮食的肥沃耕地,用以扩充人口承载力的上限。

这当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一般农民至少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垦荒的全过程,把荒地开垦为可以种植的沃土。

而动用俘虏们提前开垦,等迁移过来的汉民定居于此,这里的土地已经开垦完毕,可以种植了。

这将极大地提高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苏咏霖需要在辽东投入的先期成本。

这段期间,除了零星的战事,光复军占领区内的主旋律就是恢复秩序,恢复生产,填饱肚子,塞满粮仓。

新年的大年夜,苏咏霖带着赵惜蕊一起到中都城外的军营中和士兵们一起过了一个舒服的年,与他们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大年夜,军队里什么鸡鸭鱼肉都可劲儿的造,仿佛要把一整年都没有吃完的肉在这一晚上全给士兵们塞进肚子里似的。

肉是一锅一锅的上,菜是一盆一盆的端,麦饼和麦饭是一缸一缸的来。

士兵们吃着喝着,还会表演各自拿手的绝活儿,引起真正欢笑和掌声。

赵惜蕊对苏咏霖说,她从来没有过过那么热闹的年节。

新年伊始,苏咏霖给自己和所有人都放了三天假,三天假期结束之后,他召开了总务局的新年会议,吩咐布置新的一年光复军政权的任务和目标。

也就在这个时候,关中局势再起波澜。

这一阵子波澜的起因是新年之初,金凤翔尹张中彦秘密派人携带密信出潼关联络河南光复军,与河南光复军取得联络。

张越景得知以后,又火速派人把这个消息送到了中都,等待苏咏霖的决断。

苏咏霖因此得知张中彦不看好金国的未来,而且本身身为汉人,也想要回归汉人政权的怀抱之中,脱离夷狄之辈的钳制。

所以虽然他不掌握太多的兵权,但是对凤翔路的军队他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徒单合喜因为缺乏兵力,所以签发了大量汉人签军,这些人都能被他影响,所以只要光复军愿意,他可以率领凤翔路的汉人士兵响应光复军。

只要光复军可以攻破潼关,杀入关中,那么他就在凤翔路举兵起事,策应光复军的关中攻略行动,与光复军夹击京兆府长安城,一举将关中金军领袖徒单合喜拿下,终结金国在关中的统治。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苏咏霖喜出望外。

之前他花费心思收集关中军政要人的个人资料,得知张中彦地位不凡,是关中金军的高级指挥官,于是立刻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商议此事。

会议上,苏咏霖对着关中地形图,出示了张中彦的密信。

他表示如果张中彦可以在凤翔举事策应光复军,则光复军可以迅速和张中彦夹攻长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掉关中金军的中枢。

关中金军一旦失去了统一指挥,必然慌乱,各自为战,接着就是被光复军各个击破。

则关中大局已定,光复军一统中原、取代金国指日可待。

对于苏咏霖提出的大战略,参谋司没什么看法,但是参谋司郎中辛弃疾对张中彦此人的信誉表示怀疑。

“张中彦是金国的官员,且曾经也是宋国的官员,背叛宋国,投靠金国,为金国卖力,这样的人,真的值得信任吗?”

辛弃疾缓缓说道:“我军攻打关中是迟早的事情,只待准备妥当,必然可以直捣长安,张中彦届时未必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将军,我以为把希望放在一个贰臣身上,并不是妥善的做法。”

辛弃疾的意见得到了部分参谋的认同,他们也觉得张中彦一个贰臣贼子,有什么信誉?

这可别搞不好是关中金军的阴谋,张中彦是打算和徒单合喜唱双簧呢——徒单合喜是金国名将,战绩非常优秀,不可不防。

辛弃疾等人的说法的确不是没有可能的,手里拿着张中彦的信件,苏咏霖背着手在地图前走来走去,走了一阵子,然后站住了。

“当前的形势,光复军席卷中原已成定局,关中金军面对的是无法可解的死局,除了负隅顽抗,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中彦不是更有可能心怀不轨吗?”

辛弃疾开口道:“话是如此,但是其人之所作所为,将军也不可不防啊。”

“不可不防当然是对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诸位,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想。”

苏咏霖举起了刚送到参谋司不久的《苏氏政论》,缓缓开口道:“张中彦是陕西本地人,地头蛇,其家族是本地大地主,而地主阶级是很好理解的。

不管谁是统治者,只要与他合作,与他分享权力,不侵夺他的土地、权势,那么这个统治者就是好统治者,无所谓忠诚。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宋国来了他是宋将,金国来了他是金将,其人和其家族巍然不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见其人把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

只要符合他自己和他家族的利益,那么为此出卖金国利益并不是不可以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础的判断,就是张中彦认为我们光复军将席卷中原,关中亦不能超脱其外。

当金国摇摇欲坠之时,他要是不能与光复军达成协议,他本人和家族的利益必然遭到我们光复军的打击,他的家族很有可能在军事行动中覆亡,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确认,张中彦此举,是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的,并没有超出常理之外,因此,我认为这是可信的,你们觉得呢?”

听了苏咏霖的这一段分析,全员复兴会员的参谋司参谋们纷纷点头,对苏咏霖的这一解释非常认同。

这样一想,辛弃疾也觉得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

从阶级的角度分析一下张中彦的家庭背景和本人行事风格,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是一个把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的人。

这样的人在这个局面下提出这样的合作请求,其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随后参谋司统一了意见,统一认为张中彦的这一建议是可以相信的,其人希望和光复军展开合作的请求也可以考虑,并且为此进行战术设计。

苏咏霖遂下令参谋司开始研讨战术,准备商讨与张中彦合作终结关中金军抵抗的军事行动,接着命令河南方面与张中彦的仍继续接触,表达光复军愿意与之合作并且维护他的利益的态度。

于是参谋司开始召开战术研讨会议,商议攻克潼关以及之后的战术方法。

商量了大概三天左右,情报组织【天网军】的指挥使苏隐前来拜见苏咏霖,把姗姗来迟的天网军第八行动组的情报交给了苏咏霖。

第0558章 南宋的复兴会支部(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