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398章

作者:御炎

你们的族人可以做官,可以经商,可以务农务工,可以下海捕鱼,可以和汉人通婚,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只要他们愿意,我不会因为他们的族群而做出任何的限制。

当然,等立国之后,他们也可以和汉人一样读书进学,学习知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和汉家士子一起光明正大的竞争官职,这方面我不会做出任何限制。”

苏咏霖做出这个表态之后,等于承认了各族人士的公民权,各族人士都为此感到心安,盛赞苏咏霖的宽广胸怀。

于是,以耶律成辉、耶律元宜为代表的契丹人,以米援、贺司为代表的奚人,还有以李宝成为代表的渤海人等,都被苏咏霖任命为总务局高官,伴随他左右,象征着各族围绕在苏咏霖身边。

苏咏霖把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安排在了民政司。

把米援与贺司安排在了军政司。

把李宝成安排在了财政司。

他把一部分实际权力交给了各族的领头人物,把他们纳入统治阶级当中,予以任用,安抚人心。

苏咏霖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内部的高度评价,各族人士为此感到心安,不再怀疑光复军的诚意。

民族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之后,苏咏霖就开始把夺取的金国战马和亟待训练的骑兵全面迁入燕山以北的广大草原之上,在这里接收了金国留下的群牧底子,设立了燕山牧场。

苏咏霖以虎贲军副将丁思远兼任燕山牧场总管,任命原先群牧中的官员契丹人耶律兴文和塞里出任副总管,大规模任用原先诸群牧的专业牧人,协助光复军的骑兵部队养马、训练。

苏咏霖在总务局中单独设立了牧司负责对接燕山牧场的业务,直接由牧司对接燕山牧场,单独划拨财政份额用于牧马。

燕山牧场初建就有超过五十万匹马,为了饲养训练这些战马,苏咏霖则保留了五千人的牧场职员,还有总人数达到八万人的光复军骑兵轮流在这里驻扎、生活、训练。

出于今后的战争考虑,一个牧场在苏咏霖看来是不够的。

所以苏咏霖又盯上了金国的上京会宁府地区,打算夺取之后就在这里设置第二个牧场,再饲养一大群马匹。

随着苏咏霖的励精图治,光复军占领区内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十月末,苏咏霖和赵惜蕊合著的第一本政治教科书《苏氏政论》完成了。

苏咏霖做了最后的修缮和润色之后,于十一月初一下令刊印五百本,先期交付到中都复兴会总部。

苏咏霖在这本书中将自己过往的全部经历和随之而来的经验做了充分的描述,对上等人是如何愚弄、奴役平民百姓这一环节也做了充分的描述和解释,并且给出了破局的方法论。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复兴会的成员们提供一个完整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路,为他们大量培养政工干部给予指导。

在战争期间,这是快速扩大组织人数与斗争的重要教科书,而在之后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建设问题上,这本书还没有涉及到。

这一部分的内容,苏咏霖打算在之后的岁月里抽时间完成。

很多涉及到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内容并不能一拍脑袋瓜子就确定,就当前这部分内容也是苏咏霖在征战过程中确定可以办到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的事实。

至于接下来的内容,也要在今后的国家建设进程中予以实践和确认,然后才能著书立说。

而这一部分内容补全之后,苏氏理论将具备取代儒家治国思想的可能,为后人治理国家、寻找出路提供帮助。

这一思想一旦诞生且完善,必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算有人想要倒行逆施,也绝对掩盖不了它的光辉。

在此之后,十一月初五,苏咏霖召开复兴会总部会议,在会议上宣布要建设复兴会干部培训学校的事情,争取不仅在总部,还要在复兴县内建设这样的学校,大量培养政工干部。

对于田珪子提出的经费问题,苏咏霖决定直接专款拨付,让田珪子给出费用申请,交给林景春,林景春直接拨付到复兴会总部。

“任何事物出现之初,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造反起事也好,耕种土地也好,不外如是,我的意思就是,不要怕花钱,只要钱花对地方,那就是值得的!

想想吧,咱们从女真贵族手里榨出了五百多万两黄金,两千多万两白银,这笔巨款,总要有个去处,不仅可以用在农业建设上,也能用在修缮长城和黄河上,更能用在复兴会身上。

复兴会是我的根基,是我的一切,是我全部的希望所在之地,所有的一切都不如复兴会重要,诸位,你们一定要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为我们彻底清算上等人给我们带来的苦难的那天的到来,添一把力气!”

“喏!”

与会全体复兴会员向苏咏霖做出了郑重的承诺。

除了复兴会,苏咏霖最重视的当然还是军队,军队内部的诉苦大会和公审大会他多次参与,多次亲自给士兵讲述他所看到的人间惨剧,多次亲自主持公审大会。

苏咏霖声音洪亮,演说富有激情,条理清晰,甚至可以说有点煽动性,所以他所主持的公审大会总能得到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应。

而他也经常出现在军队里,和士兵们说说笑笑,一起吃军队里的伙食,和普通士兵一样坐在地上,与他们边吃边聊。

军事训练的时候,他则是铁面无私的训练官,看到有士兵动作做得不对,他会亲自上前做演示,看到士兵偷懒,他会严厉训斥这名士兵,责令他写检查,在全队面前做检讨,并且加罚。

到了晚上的篝火谈心会上,他又像个知心大姐一样询问士兵们过去的生活,询问他们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并且带领他们展望未来。

就思想教育这一块,苏咏霖绝对是天字第一号小能手,他的讲述能力可以让在一旁的指导员自惭形秽,打心眼儿里佩服苏咏霖不愧是大家的开山祖师爷。

第0547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对军队投入大量的心血之后,苏咏霖也会要求军队给他足够的回馈。

十一月中旬,严酷的寒冬之中,苏咏霖给辽东兵团拨付了大量的过冬用品和干肉等高热量食物,传令给辽东兵团,要求辽东兵团发起上京会战,对残存在上京地区的金国余孽发起最后的决战。

他要求辽东兵团将金国伪帝完颜雍活捉,送到中都接受全民公审。

为了增加这一次会战的成功率,苏咏霖还特意调遣辛弃疾率领虎贲军一万精骑前往辽东兵团,增加辽东兵团的机动战力。

在这个前提下,苏绝和魏克先制定了两路进攻会宁府、左右夹攻的战术,打算趁着没有下大雪的时候对会宁府实现闪电一般的快速进攻,尽快拿下会宁府,生擒完颜雍,结束这场战争。

十一月十八日,辛弃疾作为大军先锋率先出击,他统领三千精骑快速向会宁府方向发起冲击,打响了这场会战。

而在中都,苏咏霖召开了总务局会议,宣布要在北方地区选择部分土地开展棉花种植行动,将长期作为观赏类作物的棉花当做一种战略任务来种植,并且推进发展棉纺织技术。

苏咏霖说他在江南的时候见到过棉纺织制品,感觉冬天穿上棉纺织品异常温暖,认为棉纺织品非常适合在寒冷地区制成衣服穿,对保暖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

不过因为北方地区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的经验,所以他建议选择部分地区展开棉花种植的试点,并且选择善于织造的纺织业人士对棉花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总务局对此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苏咏霖是觉得可惜,明明很早以前中国就开始在庭院中种植棉花,但是却长期把棉花当做观赏类作物来看待,并未发现棉花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实在是太浪费了。

在未来他是准备大规模开发辽东的,而在辽东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里,便宜而又有着相当不错保暖效果的棉花将成为军民两用的法宝。

怀着如此的想法,苏咏霖把行政命令颁布下去,令总务局农务司专门组织一支队伍推进此事,从棉花育种到种植到收获进行一番研究,为大规模推普及种植奠定基础。

而与此同时,苏咏霖也开始安排从山东、河北以及河东地区向辽东地区移民的事情。

燕云包括中原地区虽然经历战火之后,被摧毁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但是大体上既得利益者还是占据绝对优势,出于稳定的政治目的,苏咏霖也暂时不能动他们的利益。

苏咏霖可以光明正大去动的就是女真人的利益和与他作对的人的利益,把这批人先期清算掉,得到的人口和土地为他建设成功了七十个复兴县的根基。

而目前来看,在传统人口丰沛区建立的七十个复兴县已经是复兴会势力扩展的极限,若要在眼下这个阶段继续扩复兴会的势力,必须要另辟蹊径,避开与既得利益者的正面交锋。

所以苏咏霖就看中了辽东地区。

辽东,自唐末以来就不是汉人的势力范围了,二百多年来也没有汉人势力染指过,苏咏霖统领的光复军政权是唐末以来第一支染指辽东的汉人政治势力。

也因此,辽东在苏咏霖看来就是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是可以让在这里大展拳脚的新天地,是他断绝旧官僚旧士绅势力染指政权的希望。

这个时代的辽东基本上是女真人的自留地,渤海人、契丹人在这里也是女真人的仆从,并没有占据过什么优势。

而女真人是苏咏霖光明正大打击的对象,是苏咏霖正大光明清算的对象。

所以他在辽东做什么都不会引起麾下各政治势力的反对和警觉。

而眼下在华夏传统地区无法扩张的复兴会势力,就可以辽东地区为根据地,展开大规模的铺开扩张,而为了顺应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汉人人口填充进来。

苏咏霖在复兴会总部会议上定下了【往辽东去、开发大东北】的基本策略,决定把辽东建设为复兴会的自留地,作为复兴会的大后方为复兴会势力席卷整个中原奠定基础。

而经过战乱产生的大量流民正好可以往辽东各州府填充。

七十个复兴县塞不下的流动人口,因为战争出现的流动人口,因为战争而落草为寇之后又被剿灭俘获的人口,等等等等,都被苏咏霖安排起来,一起往辽东送。

从九月中旬开始,苏咏霖就开始往渝关以东地区填充人口,随着光复军进军辽东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口被苏咏霖水陆两线往辽东送。

这一进程所需要的大量资源一部分来自苏咏霖压榨女真权贵得来的财富,一部分则来自旧官僚和旧士绅的”贡献“。

这一点倒是挺有趣的,起因是苏咏霖敲诈孔氏为代表的中原汉人士绅,而中原汉人士绅为了迎合苏咏霖的需求、得到苏咏霖的青睐,于是一家赛着一家的给苏咏霖送资源。

送钱算是普通的,送粮食的,送腌肉的,送布的,送丝绸的,送木料的,送漆料的,送砖石的,等等等等,总而言之,只要他们有的,一个劲儿的往中都送。

苏咏霖也不忌讳,把总务局里面几个掌握实权的职位分配给了几家送钱送资源最多的人家推举出来的代表人。

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卖官鬻爵。

但是大家都清楚,这处于王朝初建的混沌状态,一切都不是规则,一切又都是规则。

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真要等秩序确立了,科举制度建立了,再来这一套可就没戏了。

不趁现在赶快抢占政治资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苏咏霖需要物资,需要很多很多的物资,这个时候向苏咏霖“进献”物资,意义极大!

于是这些富可敌国的地主士绅家族纷纷“慷慨解囊”,从自家仓库里拿出大量物资用各种名目“贿赂”苏咏霖。

苏咏霖收获颇丰,一转手把这些东西归入公账,给正在推进的政策添砖加瓦。

第一批五万户民众迁移到锦州和广宁府的行动就靠着这一批“捐献”来的物资推动,顺利完成。

第0548章 完颜雍的最后一搏

这些充实了汉民户口的辽东县自然被归类到复兴县的范畴。

这里从上到下都是苏咏霖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手。

苏咏霖要一个县一个县的建立,一个县一个县的推进,一点一点的在辽东建立起复兴会势力的大格局。

十一月之前,光复军基本占据了辽阳府、临潢府以西的全部辽东地界,包括辽东半岛上也被光复军占据了。

根据光复军的政策,全体被俘获的当地女真人、女真军户都被连根拔起,全部打做官方苦力,在光复军的监督下建设城池、建造房屋、铺设道路、平整土地,为汉民的迁徙做初步的准备工作。

辽东地区的大量女真人为辽东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免费劳动力,免去了汉民在初期最艰险的开发进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十一月之后,光复军在辽阳府、临潢府一带站稳脚跟,得到苏咏霖的命令之后,就开始准备向会宁府发起进攻。

会宁府,完颜雍最后的根据地,根据军事情报,完颜雍在这里着急了全部的部署,大力征兵、扩充军队,竭尽全力筹备马匹、粮草,动用了全部的政治资源。

而当地女真人也因为听说了光复军对女真人的残暴政策而踊跃参军,踊跃加入军队保卫完颜雍政权,誓死与光复军作斗争。

但是事已至此,完颜雍最后的挣扎和努力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他的王朝刚刚建立就遭遇两连败,左膀右臂被光复军斩断,他现在已经独力难支,最后一支军队还是七拼八凑的新兵,连训练都没有训练多久,就要和光复军连续打了两次胜仗的辽东兵团展开决战。

不可谓不惨烈。

十一月中下旬,苏绝自己从辽阳府出兵,令魏克先从临潢府出兵,两路夹击会宁府,从南北两个方向共同埋葬掉金国在辽东最后的势力。

与此同时,完颜雍也探知了光复军的军事行动,长叹一声,完颜雍也决定进行最后的抵抗。

他要再一次“御驾亲征”,和光复军展开正面会战。

出兵迎战之前,他所任命的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不断劝说他不要出兵抵抗,这是下下之策,就算一定要抵抗,不如守城,当然上策还是去帝号,投诚,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