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397章

作者:御炎

赵作良愣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这……确实,确实,如果大宋不想要开封,那……吾等也不强求,那么此事我还需要和部下做一番商议,问问他们的意见,我会尽快给与答复,还请沈相公在临沂歇息数日,您看可好?”

“自然,自然。”

沈该点头应下,接着就在临沂城住了下来,在临沂城游山玩水,乐不可支,时不时还约着赵作良一起游玩,把酒言欢,完全不像是来出使的,倒像是来公费旅游的。

事实上沈该确实非常的愉快、轻松,金国的覆亡和赵构的表态让他非常快乐,让他觉得自己政治理想终于可以完成了。

大宋既然已经退到了江南,那就干脆的在江南立足好了,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北伐?

重新攻占北方,还要把政治权力分给北人,这笔生意怎么看怎么失败,无论如何都不该推进。

光复军的出现真的是非常及时,把金国灭了,把主战派存在的根本都给铲除掉了——金国都没了,你们主哪门子的战?你们要和谁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灵魂人物张浚都认怂了。

所以沈该现在对光复军的态度非常友好,非常希望宋国能和光复军达成睦邻友好合作协定,和平共处,大家一起发财。

光复军可以向南宋购买丝绸啊瓷器啊茶叶啊之类的高端货,而南宋也可以向光复军这边购买牛羊马一类的北方高端货,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对不对?

然而赵作良却没有预料到南宋方面居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应对,只能拖延时间,派人五百里加急把消息送到中都,让苏咏霖知道。

苏咏霖在三天之后得知了这件事情,刚知道的时候也有些许的错愕,觉得南宋是不是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大脑坏死了,居然要和他睦邻友好,要和他开通互市。

但是很快他就释然了。

赵构大概是觉得赵桓死了,金国没了,他彻底安全了,所以就想着维持现状不动弹好安度晚年了。

苏咏霖当然不会允许他能够安度晚年,但是想着这家伙好像活到了八十多岁,属于祸害遗千年的类型,所以也就稍微的放松了一点。

就算迟个几年,赵构也不会死,只会好端端的活着,等着他。

而南宋如果能因为这虚幻的和平而不在南边搞事情,让他可以舒舒服服的赚钱,那么各种意义上对他来说都是利好。

他将拥有充足的时间练兵、夯实基础以及锤死金国。

所以苏咏霖召开了一个会议之后,就决定和南宋缔结和约,睦邻友好,互不侵犯,开通互市,互通有无。

从此南北和谐,再无战事,岂不美哉?

又过了三天,消息传回了山东,此时沈该正在快活的游山玩水,得知中都方面传来愿意和南宋缔结和约的消息的时候,一方面觉得高兴,一方面却觉得还没有玩够,还想接着玩玩。

不过说到底,正事不能不做,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能落下。

双方于是展开了正式的谈判。

南宋和金国的绍兴和约有很多内容,对于南宋有相当多的侮辱成分,南宋慑于金国的威势而不得不答应,这让很多有识之士感到屈辱,不断的想要搞事情。

但是现在光复军把金国消灭了,绍兴和议当然直接作废,里头的很多条款都做不得数,这对南宋来说是一波重大利好。

所以沈该出发之前,赵构就对沈该说别折腾出什么岁币之类的,大家就平等相待,互相没有对对方的什么经济要求就很好。

如果光复军提出此类的要求,一定要反驳,一定要力争。

让沈该感到高兴的是,光复军这边对南宋也没有什么要求,基本上是秉持着对等的关系和南宋签订协约。

答应和南宋开放边境互市,互通有无,双方互相可以派遣使者到对方的首都会面,逢正旦、皇帝生辰,应该互派使者予以恭贺之类的。

对了,沈该还非常秘密的和赵作良商量了一下苏咏霖何时做皇帝的事情。

说他出发之前赵构对他交代了,哪怕苏咏霖想要做皇帝,那也是无所谓的,南宋方面愿意承认,只要双方睦邻友好就可以。

赵作良摆出一副惊喜的模样,然后同样悄悄地告诉沈该,说彻底覆灭金国余孽之后,苏咏霖就会选择时机称帝,到时候希望南宋予以配合,双方一定永远友好下去。

这个计划本来就是光复军内部公开的秘密,知道的人不少,告诉南宋也无妨,在和约即将签订的当下,交代这件事情也算是给南宋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别总是乱揣测。

得到了可靠的消息之后,沈该也算是放下了心,于是双方经过三轮商谈,把一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谈妥了。

九月末,苏咏霖和赵构双方都认同了这份和约,于是这份和约也就算是正式签订、正式生效,南宋和光复军达成了互不侵犯、睦邻友好的协定,双方结为盟友,若有背离,人神共愤。

苏咏霖在十月初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觉得历史莫名的幽默。

你说他一个处心积虑要覆灭南宋的心怀不轨之徒,怎么就成了南宋最忠诚的协约伙伴呢?

但是南宋愿意相信,那就随他们相信好了,只要不妨碍他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行动,一切都没有问题。

第0545章 本地区文明灯塔

时间进入到绍兴三十年的十月份,光复军政权已经组织下辖河北、山东、河南、河东和燕云之地的民众们完成了秋收任务,并且开始清点各地粮食收成。

总务局下辖粮饷司的税务部门和人员们也开始了税收任务和储备任务,同时判断什么地方粮食缺口大,好对口支援。

与此同时,对各地的恢复性建设任务也在逐渐进行之中。

在这个时期,苏咏霖已经开始发挥复兴会的作用。

对于一般旧官僚做主官的州县,他通过总务局下令,利用总务局的渠道要求他们执行行政命令。

这是单纯的行政命令,靠整个官僚组织来掌控来执行来监督。

而对于完全由复兴会员掌控的【复兴县】,他则是通过复兴会下令给复兴县,让复兴县做出模范带头作用,加紧建设,同时要求复兴会组织予以监督。

因为在执行政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一般的州县,苏咏霖用总务局进行监督。

而在应对复兴县的问题上,苏咏霖则要求各县的复兴会组织承担一部分职责。

战后,苏咏霖为了建设复兴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在每一个复兴县都设置了一个县级分会,每一个县级分会都会安排一名书记官。

苏咏霖明确规定,分会书记官对当地官府组织的官员拥有监督的职权,对他们行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负有监督的使命。

一旦发现本地身为复兴会员的官员有渎职情况,可以直接进行干预,予以矫正,在复兴会内部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本地行政主官一定的行动权力,使之不完全沦为本地书记官的从属,身为复兴会员的行政主官可以担任复兴会分会的副书记官,对书记官的行动有申辩的权利。

苏咏霖想要在复兴县内进行政治实验,把自己的政治设想在复兴县内实现,为今后全面推广这一政治模式积累经验。

苏咏霖不想让官府成为唯一的权力机构,所以他要另设不属于官府的机构作为制衡方的存在,且仅仅掌握对官府的监督权力,以此增强行政效率和官员的廉洁性。

同时为了避免复兴会分会过度干预行政反而影响当地行政,危害民生,他也给了行政主官相关的权力,让复兴会的书记官必须要有的放矢,不能随意行使监督权力。

这是对双方的限制。

这是实验,一场很有意义的实验,在苏咏霖看来这样的实验不管在将来会走向何方,对于未来的国家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复兴县的存在使得苏咏霖可以在复兴县内大规模培养指导员和觉悟群众,时机一到,就能让旧官僚旧士绅见识一下什么是人民战争。

不过这个设想在眼下为时尚早,苏咏霖在目前已经控制了金国故土的大半,控制着五百五十二个县,但是复兴县只有七十个,差不多只有整个占领区的七分之一。

而剩下来的所有地区,在眼下都不得不利用原先的金国旧官僚和中原士绅来充当门面。

这种城头变换大王旗式的朝代变更让苏咏霖非常不爽,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实力能控制七十个县实属不易。

而眼下和南宋签订和平协定之后,南宋的威胁直接降到零的级别,时间已经完全归属了苏咏霖。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复兴县的数量和实际控制区,逐步扩大复兴会的力量。

而在这期间,需要苏咏霖以皇帝的身份掀起政治斗争,使得目前占领区内的三个主要政治势力之间达成狗咬狗的状态,使得他们无暇也不能腾出手来对付尚且弱小的复兴会。

对于复兴会控制区,苏咏霖定下了扫盲、教化、思想宣传等一系列的政策,通过复兴会给与这些地区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教育经费,以期培养出更多可靠的政工人才。

在获得了时间的当下,这一行动对于苏咏霖来说显得游刃有余。

在行政领域苏咏霖打开了总务局和复兴会的两条线路,在军事领域,苏咏霖也充分发挥了总务局和复兴会着两条线路的作用。

就算是一个传统帝王,在他建国的时候也会有一个军事贵族集团作为他的后盾存在,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国政权,并且与文官政府达成平衡,构建王朝运行的模式。

以此为理由,苏咏霖当然可以断绝任何人伸手到军队里的可能。

总务局内负责军事这方面的全部都是军队里原先的参谋司成员,且清一色全部是复兴会成员,军队这一块,苏咏霖一点都不会放松。

之前因为军队扩张太快,十万精锐主力直接暴增到五十万人,太多良莠不齐的人混进了军队里,直接导致潼关攻防战的失败。

苏咏霖于是掀起整军热潮,通过各种手段把军队总人数控制在了四十万人的规模。

十万军官、战兵被整理出局,或者回家务农,或者就地散入燕云之地的村庄内,或者转入辅兵序列。

军队改组从六月到十月,四个多月的功夫完成,五大兵团和一个虎贲军的改组完成,而下一步当然就是坚决的文化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这方面苏咏霖带出来的老底子都是强中手,通过诉苦大会和公审大会将降兵、新兵们快速融入群体,通过思想文化教育让他们认同光复军的理念,再通过军事训练让他们掌握军事技巧。

对于一支一天可以吃三顿饭的军队,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半年就能发生大变,一年就能脱胎换骨,三年就能成为打不烂拖不跨的铁军。

步军方面苏咏霖算是经验丰富了,而在骑兵方面,因为直接接管了原先金国在燕山以北的草原上设置的【群牧】,苏咏霖不仅获得了很多战马,还得到了善于养马的契丹牧人。

而在这个领域,就涉及到了光复军的民族政策。

因为苏咏霖是主打民族大联合政策的,除了女真人,大家都是朋友,以此将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等各族群全部纳入统治之中。

而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燕云地区汉人算是主流,燕云以北以东以西,汉人就绝对不算是主流了,契丹人和奚人才是主流。

不过在当下,有一点是非常利于苏咏霖的。

汉文化在整个东亚地区处于绝对优势的霸主级别地位,堪称本地区文明灯塔。

异族团体和政权未必对汉人政权有什么好感,但是对汉文化却充满好感。

不说其他族群,单说契丹人和奚人,他们当中的精英群体都以掌握汉文化为荣,会说汉话写汉字的人绝对不少,过着汉人式生活的人也绝对不在少数。

苏咏霖无意帮契丹人和奚人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当然他也不会刻意限制和打压他们的民族文化。

他只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上充分发挥汉文化的优势,使汉文化成为绝对的主流,让他们主动向汉文化靠拢。

这方面,还真要感谢把汉文化发扬光大的大唐帝国。

他们虽然送出去很多东西,一手培养了强大的外部敌人,还用节度使制度玩崩了政局,但是他们也用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周边族群。

于是当汉民族重新奋起即将称霸东亚的时候,周围的各民族精英早也遭到了汉文化的深度影响。

就算他们建立国家,成为统治阶级,也会不自觉的信任汉文化,采用汉文化,仰慕汉文化,并且开科举,走上汉化之路。

辽国如此,金国亦如此。

这就给苏咏霖解决民族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第0546章 开山祖师爷苏咏霖

战后,苏咏霖曾主持召开面对契丹人、奚人和渤海人等生活在光复军占领区内各族群人士的碰头会。

会议上,他就很明确的给了他们承诺。

“之前的承诺依然有效,我绝对不会食言,我对你们会和对待汉人一样,因为你们会说汉话,会写汉字,也读过汉家经典,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对你们一视同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