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838章

作者:我知鱼之乐

在游戏设定中,魔鬼属于守序邪恶阵营,它们几乎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来腐化凡人,最常见的就是与凡人签订魔鬼契约,而这就是一种永远无法反悔的誓约,无论是魔鬼还是凡人违反了契约上的内容,便会受到契约力量的严厉惩罚,谁也不能幸免。

巫女呼的描述虽然与游戏中的魔鬼没有任何关系,但这种誓约的效力却是极为相似,使得吴良十分容易理解。

想着这些,吴良又想到了青铜板另一面刻着的“天地不容、人神共诛、死无葬身之地”之类的诅咒话语。

若巫女呼所言非虚,那么那些诅咒话语应该便是违反誓约将会承受的代价吧?

只是姜太公将这样的“泰誓”刻在自家的族谱上,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吴良暂时能够想到的,便是防止族人背叛家族,又或是防止后人手足相残?

但想想貌似也不太对。

若“泰誓”果真如此厉害、又或是这族谱上的“泰誓”十分厉害的话,巫女呼的先祖吕佐害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必遭“泰誓”诅咒,就算姜太公不将他逐出家族,不将他流放到倭国,他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反倒是姜太公的做法有些画蛇添足。

“呼姑娘,你能看懂这上面的金文么?”

吴良随即问道。

“也是一知半解,不过我猜大概应该是告诉吕氏后人违反家规之后的后果,因为据我所知,‘泰誓’即是誓约,便一定会写明相关的要求与后果,否则便不成誓约。”

巫女呼沉吟着道。

“有道理……”

吴良微微颔首。

这么说起来,巫女呼方才既然声称当年姜子牙、周武王与八百诸侯立下的《泰誓》乃是“泰誓”,那么便也应该写明相关的要求与后果才是,而并非一篇普通的檄文。

《左氏春秋》中又明确表示《泰誓》中缺失的部分才是更加神秘、更加重要的部分,那么缺失的部分有没有可能便是相关的要求与后果?

若是真有这么一回事的话,周武王的伐纣联军自然也更加牢靠,战斗力自然绝非普通的联军可比……

“不过恕我直言,你家先祖乃是姜太公的第十三子,他当年的所作所为从任何角度去看都在违反家规的范畴之内,若‘泰誓’果真如此厉害,他应该也会承受相应的后果吧?”

吴良又好奇的问,“问句不该问的,不知你家先祖最后是否得了善终?”

“这……”

巫女呼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有些自相矛盾的问题,居然被吴良问的愣了好几秒钟,然后才有些不太自信的答道,“在我家族的记载中,先祖一直活的八十七岁才寿终正寝,自然算是得到了善终,这的确与先祖留下的古籍中相关‘泰誓’的描述有些出入,我也不知道该作何解释,不过……吴太史,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先祖从这部族谱上除了名,因此我家先祖才会不再受到‘泰誓’的影响。”

“倒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吴良微微颔首,却又分析道,“但若是如此,姜太公当初将吕佐逐出家族的决定便又需重新评判了,因为倘若‘泰誓’是真的,吕佐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情,必遭受‘泰誓’的诅咒不得善终,而姜太公将其逐出家族,并将他的名字从族谱上抹除,或许便解除了‘泰誓’的诅咒,因此你家先祖才能够寿终正寝。”

姜子牙既然能够独创“泰誓”,那么想来应该也知道如何解除“泰誓”。

“吴太史的意思是,当年姜太公将我家先祖逐出了家族并流放倭国,未必只是为了惩处于他,可能也是在救他性命?”

巫女呼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事实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够说得清楚。”

吴良颇为严谨的道。

“……”

巫女呼随即陷入了沉思,应该是在回忆吕佐传记中的记载,再结合吴良的分析来推断当时的真相。

如此过了片刻之后,巫女呼才又道,“吴太史的猜测可能已经接近了真相,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对姜太公的怨恨,还时常在书中表达对姜太公的思念与愧疚之情,另外,我家先祖到了倭国之后便已是自由之身,倘若他执意返回中原倭国定然无人可以阻拦,但他却至死都没有这么做,最后带着遗憾过完了一生,命人将他葬在了一处面朝中原的山坡上。”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我家先祖的墓碑上并未使用吕姓,只取了他名字中的‘佐’字,并且他还留下祖训,要求其后的世代后人不得使用吕姓,却又必须口口相传明确我们起源于吕氏。”

“我一直不明白我家先祖留下这样一条祖训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明明思念着姜太公与吕氏的族人,为何又不允许自己与后人使用吕姓,如此不是自相矛盾了么?”

“但经过吴太史的推测,我忽然想明白了。”

“发生了那件事之后,姜太公不忍我家先祖承受‘泰誓’诅咒之苦,于是便顺水推舟将他逐出吕氏放逐倭国,最重要的便是从族谱上抹除了我家先祖的名字,如此非但可以令我家先祖免于诅咒,亦可给族人们一个交代。”

“而我家先祖亦是明白姜太公的深意,带着满心的愧疚与不舍去到了倭国之后,哪怕早就拥有随时返回中原的能力,他亦是始终恪守着与姜太公之间的默契,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生,至死都不再使用吕姓。”

“……”

吴良与瓬人军众人听过了巫女呼的讲述,也渐渐对当初的这件事有了一层新的认知,尤其是当巫女呼提到那条奇怪的祖训以及吕佐在传记中对姜太公的看法之后,那些此前解释不通的点便瞬间合理了起来。

或许这就是真相。

姜子牙与吕佐毕竟是血浓于水的父子,何况吕佐还是姜子牙的子嗣中最具天赋的小儿子,正常情况下都是家中最受宠爱与重视的那一个,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感情,有些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就事论事。

只是为何姜子牙只将“泰誓”传给了丘穆公吕印,却并未传给吕佐的原因,依旧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如此说来,这‘泰誓’对你们这一脉来说,亦只是流传于古籍中的术法,而如今吕齐一族又早已断绝,此术八成是彻底失传了吧?”

沉吟片刻,吴良不无惋惜的说道。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绝对,因为吕齐一族虽然早已断绝,但同样掌握了“泰誓”的丘穆公一脉却有可能并未断绝。

据吴良所知,丘穆公的后人为了逃避政治斗争,很早便逃到了楚国,并且将丘穆公的陵墓也一起迁到了楚国,这便是丘穆公的墓不再齐国境内,却在千里之外的襄阳的原因,因此若是丘穆公将“泰誓”传给了自己的后人,并且这些后人也代代相传的话,亦有可能并未失传。

只是过了数百上千年,现在还想找到丘穆公的后人,便无异于大海捞针了。

“这我就说不好了。”

巫女呼摇了摇头,却又紧接着补充道,“不过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还记载了一方与‘泰誓’有关的铜印,据说此印乃是姜太公浇筑心血铸成,非但能够抵御一些害人性命的邪术,同时还承载了‘泰誓’的精髓之处。”

“哪怕是不会术法的人得到此印,只需将誓约的内容写下来,按上血手印之后再加盖这方铜印,便可令誓约成为‘泰誓’。”

“此印是姜太公留给后世历代齐王的,毕竟就算是他的子孙后代,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天赋异禀,都能够修习术法掌握‘泰誓’,而‘泰誓’若是利用得当,便可成为王权最大的保障。”

“只是如今吕齐王室已经断绝,世间也早已没有了齐王,谁也不知道这方铜印究竟藏于何处。”

第七百七十章 君子请自重!

等等?

听到这里,吴良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巫女呼所说的那方铜印该不会就是他怀中的“太公印”吧?

许多细节都十分契合。

比如同样是姜太公留给历代齐王的宝物,只不过被齐哀公的家卷提前私藏在了齐哀公的陵墓之中,同样能够抵御一些害人性命的邪术,并且上面所刻的字与这个族谱封面上的字仅有三字之差。

产生了这样的怀疑,吴良不动声色的追问道:“呼姑娘,关于这方铜印的外观细节,你家先祖的传记中可有什么记载?”

“具体的外观细节我也说不好。”

巫女呼先是摇了摇头,接着便像是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一般补充道,“对了,我记得先祖的船集中写道,那方铜印上的文字与这族谱封面上的文字有些不同,族谱的封面上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而那铜印上则只有八个字,好像是写作……‘太公赐福,百无禁忌’,我虽然并未特意去记此事,不过应该错不了。”

“……”

这次不仅是吴良,就连旁边的瓬人军骨干亦是意味深长的相视一笑。

不会错了!

吴良怀中的那方铜印正是巫女呼口中所说的铜印,起初通过《齐史与《穆公传中的只言片语,吴良与众人都将其当做一方能够辟邪的铜印,如今经过巫女呼这么一解释,“太公印”的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功用也终于呈现了出来。

不得不说。

这方铜印的确可以成为王权的最大保障。

拥有“太公印”就等于拥有了后世一部武侠中的“生死符”,只要使用它与身边的臣子立下“泰誓”,虽不说一定就能够保证臣子们的忠心,却也足以令他们俯首帖耳,不敢生出反叛之心,否则不用自己出手,那些乱臣贼子便不会有好下场。

最重要的是。

“太公印”其实只是一枚具有效力的公章,而“泰誓”的内容却可以根据拥有者的心思随意拟定,完全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想不到姜太公还留下了这样一个厉害的法器,也不知道这法器最终会流落到哪个幸运儿手中。”

吴良眼观鼻鼻观心,面色如常的叹道。

这一刻他已经决定雪藏“太公印”,如今已经知道“太公印”的瓬人军骨干就不说了,这些都是吴良绝对信任的人,并不担心他们将“太公印”的事情泄露出去。

至于尚且不知“太公印”存在的瓬人军兵士与巫女呼,自然也就没必要知道了。

因为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到,这玩意儿可以立下“泰誓”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尤其是进入到那些野心家耳中,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占为己有,利用它来快速扩充自己的势力,并且还是人世间最为稳固的势力。

此刻吴良忽然明白为何巫女呼会将《泰誓称作周武王伐纣成功的关键。

试想当时周武王发布《泰誓时,现场可有八百多个不招自来的诸侯,若是这些诸侯全部与周武王立下了“泰誓”,那么便等于将这八百多诸侯的势力全部收到了自己麾下,并且永远不必担心这些势力临阵倒戈。

如此组成的伐纣大军,战斗力与忠诚度自然远超商纣王那些主要由奴隶组成的军队。

据史书记载,当时商纣王的兵马远在伐纣大军之上,之所以最终战败,便是与商纣王大军前敌部队临阵倒戈有关。

而依照常理来讲,真正的乌合之众其实应该是周武王这边的伐纣大军。

毕竟他手下的兵马有许多都来自各路诸侯,而且还是来自成百上千个不同势力与地方的诸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联盟军队往往都会因为各路诸侯的私心形如一盘散沙,战斗力实在教人不敢恭维,更不要说同心同德……袁绍的关东联军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此前讨伐董卓的时候,他们就各怀鬼胎,董卓才刚刚被赶到长安,关东联军便已经开始内讧,不久之后土崩瓦解。

接着等到董卓被吕布刺杀,其余党郭汜、李傕等人发起反攻再一次把持朝政。

这个消息传到关东之后,一时群情激奋,于是一些地方官员便生出了再度组建关东联军,发兵讨伐李傕、郭汜,兴复汉室的想法,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

结果“毒士”贾诩只是略施小计,这次联盟便更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这便是联盟军队最大的问题,人都是自私的人,一百个诸侯就会有一百个私心,一千个诸侯就有一千个私心,因此其中必然存在着许多投机分子与野心家,他们只是希望借联军与讨伐的名义浑水摸鱼,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罢了。

而“泰誓”的存在。

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断绝这些投机分子与野心家的后路,使得他们不得不服从盟主的管束与命令,不得不遵守盟约,使得联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心同德”。

因此“太公印”的这个功用绝对不可宣扬出去。

别人暂且不说,曹老板得知此事,也定会厚着脸皮前来向吴良索要,若是吴良不肯给,曹老板说不定还会翻脸。

毕竟对于曹老板这种生性多疑的人来说。

若是能与自己的部下或盟友立下“泰誓”,他便可以少去怀疑一些事情,晚上也真能睡个安稳觉,更不说这东西对于扩张势力有多大的帮助了……

“这方铜印若是还在某些隐居的吕氏后人手中,那的确是一件极为厉害的发誓。”

巫女呼并不知道吴良在想什么,只是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不过若是落入对此一无所知的人手中,此物也不过只是一个铜制的普通印玺罢了,甚至有些苦命人得到此物,为了生计早就将其熔了拿去炼制钱币了也说不定。”

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不是为了铸钱敛财,还将秦始皇所铸的十二金人实际是铜的熔了来炼制他发行的吴文小钱么?

董卓可是不愁吃喝的一方大老吧,他都能做出如此暴殄天物、丧心病狂的事情,更何况一些平头百姓。

何况这种铜印在平头百姓手中非但没有太大的价值,还极有可能惹来麻烦,将其拿去熔了炼制成可以流通的钱币无疑是最为明知的选择。汉朝初期及以前,钱币是允许民间私铸的,百姓得了铜器可以寻找铁匠熔了铸钱使用

“言之有理。”

吴良心中有鬼,因此决定不再继续纠结此事,转而又道,“那么呼姑娘,你现在还有将先祖的名字填回吕氏族谱的想法么?”

“没有了。”

巫女呼摇头道,“多亏吴太史方才提醒,我已经明晰了先祖与姜太公那时做出如此决定的缘故,如今又怎敢违背他们的意愿私自做主。”

“既然如此,这族谱我便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