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第471章

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我看,在这里修庙,可能也有这种原因吧。”她指了指熙熙攘攘的庙前人群:“高祖自己,就是这么起家的。所以皇帝再讨厌儒生,也不能禁绝这种思想。推崇陈涉、高祖,是符合儒生们的理念的。”

第515节 第十六章 白卫军,黑皇帝(下)

“在这里立庙,并不太符合他们以往的习惯。因为儒生认为,皇帝是一个属于‘公’的职位。”阿蒂拉想了想,又补充道:“利用公的权力,把私人家庙放到全国,让天下祭祀,这是违反礼的。”

“对皇帝而言,‘公’是优先于‘私’的。虽然经常做不到,但至少大家都认可这个标准。祭祀的时候,也应该先考虑国家社稷的法理,再考虑自家的族系。”

“那会不会出现,祭祀的祖先,不是自己祖先的情况啊?”莫德雷德问。

“远祖应该不至于,但如果是从皇族里,非直系亲属处继承,确实会有这种情况。”阿蒂拉想了想,点了点头:“离得越远,越容易出现——像我这样也跟着祭祀高祖的,就更远了。”

“放我们这儿,就已经算王朝绝嗣了。”莫德雷德想了想:“这种方式,应该就是避免绝嗣导致王朝终结的吧。就不知道这些旁支的继承者,能不能接受。在我们这边,遇到这种情况,王朝的名字都会跟着变的。”

“凡事都有代价。再说,不愿意接受就不接受呗,皇族这么多人,还缺几个想继承皇帝位子的?”阿蒂拉笑道:“再说,这已经是面对现实,做出的妥协了。”

“那要是不妥协呢?”莫德雷德问。

“那就完全抛弃帝位里‘私’的属性,回到天下为公的制度里。”阿蒂拉摊摊手:“帝位彻底公有,不再考虑血缘关系,只考虑继承人是否贤能,找到合适的,就禅让给他。”

“这样啊……”莫德雷德长吁了口气,感慨道:“我以为他们这方面只是喊喊口号,没想到这么坚持。”

“坚持的可多了。”阿蒂拉摇了摇头:“我想,这座庙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们其实是想把高祖的形象,也从皇帝那边侧重私的一面,变成侧重公的一面。推崇高祖应时而起,反抗暴秦的事迹,皇帝没法反对,因为这也是朝廷自己合法性的来源。这样不但可以避免阻力,也能借机宣传自己的想法——这倒是很像钱先生的思路。”

“那你自己对皇族的看法呢?”莫德雷德问。

“什么事都有始有终,这个属于常识了。如果德不配位,还硬要占着不走,会招来灾祸的。”阿蒂拉回答:“而且还有个预言,说汉朝会‘再受命’,在有德之人手里重新兴起——也不知谁会承担起这个责任。听说,应该就是我们刘氏里,某个不起眼的人吧。”

“你这么关心这些干什么……”吕荹有些无语。

“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刘渊。”阿蒂拉反驳。

“虽然现在出了不少问题,但都是皇帝和朝廷自己变坏的原因。这个文明,是个好文明。”她断言:“所以,我也要保护好文明,兴复汉室!”

吕荹撇了撇嘴,决定不和她争了。

“那你到时候会用什么颜色啊?”莫德雷德好奇地问。

“我也不知道。”阿蒂拉摇头:“不过道士们认为,汉朝应该用青色,属青帝,居东方。之后取代汉朝的,才是用黄色,居中央的。”

“他们的理论并不是五行这一套——五行是阴阳家的理论,齐地的儒生方士提倡开。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是怎么推演的。”

“你可以找个道士问问——不过他们现在应该都去给西王母祝寿了,剩下的人一个比一个忙,不一定有时间。”吕荹想了想说:“但这个说法挺好记的,知道黄天取代青天的结论就可以了。”

“至于青色,也有差不多的说法。钱先生和凉州的儒生也算过,不过他们是采纳了‘再受命’的预言,认为汉朝会再起一次,占用五德之二,把现在的土德黄色,和之后的木德青色都用掉。这个结论,和我从道士们那儿听来的,倒是有点像。”

“为什么你们都这么熟练啊。”莫德雷德无语地说:“你们琢磨了多少次五行啊!”

“这个属于基础知识的。”吕荹说:“五行,五德,谶讳,算是官府都在提倡的学说了,稍微正式些的场合,都能用到。我们也算官府吏员,不知道才不对劲吧。”

“虽然很暴论,但大家都乐此不疲。这也是没办法。”阿蒂拉摇摇头:“而且,毕竟是关系到王朝更替和革命的,说很重要也不为过。”

“那现在,你们论证的是什么颜色啊?”莫德雷德问。

“他们认为,取代木的,是金。应该是白天取代青天。”阿蒂拉说:“金德尚白,处西方,主兵戈征伐,位置也和凉州对应。”

“想要革命,就得有王师征伐奸凶。朝廷的军队用红色,革命军就该用白色。”她总结道:“大体而言,颜色的问题,就是这样吧。”

“还好我们那儿不讲究这些。”莫德雷德耸耸肩:“哦,也讲究不了……没几个军队能统一制服颜色的。”

“至少标志得统一吧。”吕荹说:“我看那些被道士组织起来互助的农人,就喜欢拿块黄布做标志。”

“还得有个名字。”她想了想,说:“儒生们这段时间,似乎从墨党和教会那里,多学了不少东西。他们觉得,就是因为自己太松散,才一直吃亏的。”

“就是上回你们说的革命党?”莫德雷德问。

“正式名称不叫这个。”阿蒂拉说:“结党在他们的语境里,属于贬义词。所以钱先生给换了个名字。”

“他说,大家聚在一起,终究是为了道义的。大道是儒、道、墨三家,共同尊崇的概念。士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守卫大同的理想,与苛政、暴行抗争。所以,推崇革命说的众人,应该叫‘卫道士’。”

“今后的情况如果继续恶化下去,战乱恐怕无法避免。只凭讲学和游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她认真地说:“我们需要一支真正合乎‘义’的军队。”

“看西洲的情况,就很明显——有什么样的朝廷,就有什么样的军队,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要建立天下为公的朝廷,必然需要天下为公的军队——说是王者之师,但肯定不可能还是现在这种,一家一姓的私军。”

“它的目的,不是去恃强凌弱,也不是去夸耀武力,而是专以捍卫道义为己任。所以,钱先生专门起了个名字,叫‘白卫军’。”阿蒂拉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卫道士是白卫军的核心,带领更多的士兵。白卫军提供武力支持,保护卫道士的成果。所以,这二者,是一体的。”

莫德雷德听完,思考了一会儿。

“听起来是有些意思。”她点点头:“不过为什么没听人提过?反而是黄天那些,我都听人讲过,有些印象。”

“狐狸师叔不喜欢这名字。我们祭祀西王母,西王母好像也不喜欢。”阿蒂拉有些遗憾地说:“明明好不容易起的……”

“西王母也居西方,主刑杀。按理说,我们说的这些,正好在她的权柄之内。今后,大家肯定会更加崇奉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吕荹摇摇头。

“狐狸师叔不也一样么。”阿蒂拉叹气道:“商人就是尚白的,白狐也属白,她现在正好也在西洲——这样,她自己就是我们的祥瑞了。按理说,这是获得士人支持和尊敬的好机会,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巧到我都怀疑,是钱先生故意逢迎她们了。结果居然这样……”她看起来颇为耿耿于怀:“看来神灵和妖怪,终归不能帮我们走向大同啊。”

“也不用太失落,就算没有这些属西方的神神鬼鬼帮忙,我们白军一样能赢。”吕荹给她鼓劲。

“可能她不想当那个什么祥……呃,吉祥物吧。”莫德雷德比划着说。

“这我也不知道了。”阿蒂拉摊摊手。

几人意兴阑珊,聊了几句,回住宿的营地去了。

第516节 第十七章 长生歌

“太上有德,德曰好生。

吾侪有愿,愿曰长生。

累德行善,善曰生生。

……”

一个游方道人背着包袱,带着名小童,大声吟唱着,从街道上走过。

街上行人往来匆匆,但见他风尘仆仆的样子,都好奇地凑过来。

“您是给西王母祝寿回来?”

“王母有神谕么?就是刚才您说的么?”

道士不作言语,只是从包里拿出一把刻着字的竹筹,向众人散发。

“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道童一边帮他分发,一边不停嘱咐道。

行人拿到筹,或是大喜,或是将信将疑,四下各自散去。几个巡查的差役路过,没作驱赶,也跟着凑上来,谢了西王母,拿了几根走。

道士在城里又转了一天,出了城门,继续向东走。

这次的目标,是一处流民的营地。

营地位置是县里的吏员告诉他们的,这名小吏自己就去过几次,准备招纳流民定居。但今年县里开支异常紧张,长吏要求必须先把更重要的事情办完,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这之前,他还得去参加次会议——附近几个郡的同门,准备在这里碰头,讨论下近期的大事。

他们来到小镇,补充了些食物,便按照约定去找人。

镇子里有不少外来者,有些他认识,但也有不少不知是哪儿来的。道士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问。

走到街口,他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道童马上警惕起来,四下张望。

“这宅子里,鬼气颇重,不太对劲啊。”道士沉吟了下,把行囊交给他,拿出几枚符咒藏在袖子里。

他走到门前,上下观察了一番,疑惑了片刻,敲了敲门。

片刻后,一个年轻人作儒生打扮,走过来,打开了门。

“请问……”他刚开口,看了看对面的打扮,又收回话:“哦,这位道长,是不是看宅子鬼气重,来打听情况的?”

“啊?哦,是。”道士愣了下。

“前些天就有好几位道长来这边了。”年轻儒生说:“和我们一起租住的宁生,找上了个女鬼,惹了好些麻烦。不过现在没事了,我们喊了帮手,准备自己解决麻烦。”

道士有些好奇,年轻儒生看起来很是健谈,给他讲了起来。

原来,苏白芷毁私学后,郡里的一名大儒不甘心,便退居故乡,私下里偷偷讲学。县长是个刚正的人,对毁学不满。等风头一过,便装作不知此事,不闻不问了。因此,他们几个就赶来这里,跟着先生进学。

这镇子南边,有一处古代废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宁生去废墟探索,想找找有没有古代遗留的典籍,却发现那里被一个老妖怪窃据了。

他不知经历了什么,在那儿结识了这女鬼,还想把她带走。但妖怪颇为强大,几次逃脱都没有成功。老妖甚至还带着喽啰,一路追杀到镇子里。

不过老妖运气也不好,正好碰上一大群道士在镇子里开会,只能仓皇逃走。但诸生寻思,这么下去,早晚会被报复回来,决定想办法根除妖孽。

讲学的夫子知道这件事,也支持他们的想法。

老夫子认为,天下有乱,必然滋生妖孽。众人在大妖怪苏白芷面前无能为力,已经很是憋屈了。这种山妖野怪,总不能放纵其作恶,否则,就无面目见人了。

他出面联系了郡里几位老友,通过他们又通知了各县儒生。按照计划,这个月底,就在镇里集结,讨伐妖怪。

“也好。”道士听完,点了点头:“我们最近俗务缠身,如果你们能自行解决,是最好的。”

“不过——”他疑惑地看了眼宅院:“这里的鬼气,不止是有人沾了女鬼吧?但按理说,这鬼不可能离葬身处太远,怎么会跑到这里?”

“哦,我们已经把她的遗骨挖出来,带回来了。虽然之后,他俩就去了别的住处,但在此也待了几日,所以鬼气很重吧。”年轻儒生回答。

“老妖就放任你们这么做?”道士有些意外。

“老妖肯定不愿意,但我们也有办法。”年轻儒生笑着说:“我们的师弟,认识墨党的人。我们就拿那边可能发现的遗物作交换,找了墨党帮忙。”

“他们给了几个铲子——用了平时兵刃上才用的法阵。”他指了指身后的院子里:“另外,还有那个车子。”

道士瞅了眼那个三只轮子、车辕不长,却没有拴马的地方,只有一个前轮的奇怪车辆,没看懂那是什么。

“这到底是……”

“听说是凉州那边造成的器物,墨党的人从他们同行那儿学来的。”儒生说:“老妖能吓唬马匹不敢接近,所以警惕很弱。我们拉了几袋子穆王药,炸开围墙,闯进去一通刨,把藏骨瓮挖出来就跑。等老妖怪反应过来,我们早就跑远了。”

“……”

道士一时没想好怎么接话。不过对方说到这份上,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按他的说法,这次应该不用自己去伐破妖孽,就主动告辞了。

儒生这次聚会是为了剿灭妖孽,属于纯粹的义务做好事,郡县求之不得,不会去管。儒生们憋了许久,总算有个机会可以找妖怪撒气,估计人不会少。那个妖怪,怕是要倒霉。

果然,几天的时间里,不断有儒生从各处赶来,越聚越多,让小镇都热闹了起来。

道童闲着没事儿,四处打听。学堂附近的居民说,儒生们这个月一直在呼朋引伴,这回起码来了十多个名士,几百个后学小子。各自挎着剑,背着弓,有些富裕的,甚至驾着车赶来。看架势,非要把老妖的坟头平了不可。